青山资本张野:“宅”经济催生新业态

2020-08-27
未来的商业形态中,“城市客厅”是一种具备可能性的新的理论。运动、艺术、娱乐等场合的场景都会成为这个城市客厅商业中心的组成部分。

8月27日,由创业邦主办的2020新消费增长峰会在线上举行,青山资本创始人张野、清流资本合伙人刘博、青锐创投合伙人吴斌、能链(车主邦/团油/快电)联合创始人兼CEO 王阳、开山白酒创始人兼CEO唐炜、快狗打车总裁何松、创业邦创始人兼CEO南立新等投资人及创业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消费行业新变化,以及如何寻找下一个消费增长点。

在峰会上,青山资本创始人张野发表了“后疫情时代的新机遇”为主题的演讲。

犀利观点如下:

1、2019年整体的工作和生活的线上化水平已经很高,并且呈现持续走高的趋势。这对于不同关系的社交行为而言,都是一种认知被重塑的开始。

2、餐饮门店的下一阶段是供应链的高度标准化。

3、未来的商业形态中,“城市客厅”是一种具备可能性的新的理论。运动、艺术、娱乐等场合的场景都会成为这个城市客厅商业中心的组成部分。

以下为演讲实录,由创业邦整理(有删减):

2020年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开端,市场形态和消费者心态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青山资本是一家天使投资机构,2015年成立至今,一直是主要关注在消费领域,结合今天的主题,分享几点我们捕捉到的一些反映当下年轻消费者心态的消费趋势。我们相信有些短期的改变会成为长期的习惯,习惯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会在未来保留下来,进而永久地影响消费形态。

首先我们来看几个问题:

“一段时间被动宅在家里,让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变得更近了吗?”

“在整体经济压力非常大的一个阶段,消费市场仍然强劲,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更加地有钱了呢?”

“曾经有言论说外卖会干掉冰箱,外卖越来越普及,你家的冰箱会消失掉吗?”

“线下业态受到全面挤压的现在,非常时期过后,像电影院这种业态是不是过时了呢?”

这些问题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答案。我们在做了大量调研和数据分析后,尤其是对年轻消费者的访谈,以及弹幕、评论的过滤整理之后,发现现在的年轻人是这样想、这样说的。

01亲密关系更近了么?

在人与人关系的方面,用调侃和文艺的语言,他们说,“生活让我更加独立,也让我发现原来没有那么爱你”。

我们可以看到2019年整体的工作和生活的线上化水平已经非常高了,并且是一个持续走高的趋势。再加上疫情的催化效应,很多人被迫长时间呆在家里,有太多的线下会面被挪到了线上,比如说远程办公、在线网课、线上演唱会,甚至在家里面云蹦迪。远程办公一段时间以后,我们有同事开玩笑说,再不上班老板就会发现没有办公室公司也一样运转,那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金钱、体力和心理成本的线下会面,是否存在必要的意义?

每个人都可以说出很多场景其实应该被更高效的方式替代,我们认为这对于不同关系的社交行为来讲,都是一种在认知中被松动和重塑的开始。既然在家里时间待的变长了,体验则需要变得更好。居家体验相应承担的更重的心理价值。我们发现像是家居、家庭清洁用品、宠物用品、小家电、影音娱乐设备这些围绕着提高居家生活质量的产品,需求明显上升,市场呈现出了迅速增长的状态。

从亲密关系的角度,以小家庭或者是个体为单位的宅独居生活更加地普遍。新一代人更频繁地提及无效社交、社交恐惧症这类的词语,那么个体之间的亲密关系的需求,开始为其他的事情让路,比如说工作室的解压、娱乐发泄、以及宅家的美好时光。

人们更少地为人际关系投入自己的真金白银和同样值钱的时间。比如说很多人现在宁愿呆在家里刷剧、读书、看视频,也不想出门走走或者与人聚会。婚恋关系也变得更加地脆弱。我们可以看到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不容乐观,失业率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春节复工以后,一个月内招聘职位数下降了31.4%,人数下降了28.1%。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庭中男性一方话语权下降,女性在家中承担的责任上升,原本平衡的关系出现倾斜。

有研究发现,女性的压力要大于男性,已婚已育人群的压力也远大于单身或二人世界人群

受社会整体的经济、生活状态影响,女性独立的进程将会加快,原本的恋爱、婚姻天平需要新的合作方式和相处心态。对如何更好的彼此吸引、建立和维护关系,提出了新的问题。

02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更加有钱了

“父母给的、自己赚的、网上借的,竟然都让我花了!”这是另一个呼声很高的年轻消费者的心声 。

相对于更早一辈的人来讲,新一代的年轻人更愿意追求高薪而非稳定的工作。受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和社会文化进程的影响,对于什么是更值得追求的工作,年轻人的认知和选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欢迎的就业选择逐渐从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转向互联网、金融、泛文娱等新经济公司,这一变迁又影响了现实层面年轻人的整体消费能力。

由于整体职业偏好发生变化,更加实际的高薪职业获得了更多人的选择,也使得年轻人有更高的整体收入和消费能力。同时,跳槽变得更频繁,也是因为现在年轻人选择职业时对于自己想做什么有更明显的独立观点和自我洞察。疫情影响带来的不稳定性也让年轻人更愿意根据自己的家庭承载力、个人能力和兴趣去综合地选择职业。

数据显示疫情以来,饿了么的00后骑手数同比增⻓近2倍,1.2万名大学生疫情下选择 兼职送外卖增加收入。

但是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是完全因为疫情,我们认为经过近二十年消费互联网对社会的完全渗透,就业方式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出现了更多的更为自由、弹性的工作模式,年轻人在主业外有兼职、项目制和临时性的收入的情况更为普遍。

斜杠⻘年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表达,主要指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它已经从一种带引号的兴趣和生活态度变为了实际上的工作状态。50%的年轻人希望成为“斜杠⻘年”,11.1%认为自己已经是“斜杠⻘年”。

在 1990-2009年之间出生人口数为3.28亿,占全社会整体消费力40%。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如今有更多的补充收入和消费可用的资金来源以及为未来提供保障的方式,包括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更丰富的消费贷款、分期工具等金融杠杆,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提供了更多的“弹药”以供消费。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整体储蓄率是在不断下降的。虽然中国的储蓄习惯和意愿属于世界前列,但根源上的防⻛险思想逐渐已经有了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寄托,这一届年轻人实际上的消费能力和意愿都变得更强了

02你家的冰箱会消失么?

大家知道方便速食市场在今年上半年增长非常显著,很多新品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即使这个市场原本就已经有近2500亿的规模。但是方便速食的增⻓源动力是什么?我们认为新一代方便速食并不是传统方便面的升级。2019年天猫新品市场,方便速⻝增速超过 100%。消费者的面前从传统方便面丰富到了自热火锅、螺蛳粉、湖南米粉、豚⻣拉面等多 种多样的选择。2020年天猫618螺蛳粉增速超过200%。疫情期间居家餐饮需求大增,不吃方便速⻝的开始吃,吃过的则寻找各类新品,销量暴增,对市场的教育完成了质的⻜跃。

乍看之下,这是传统方便面的消费升级,但是百花⻬放的背后,产业链上有更深的推手。餐饮标准化的趋势拉动了供应链的优化,上游的加工、储存工艺造成了口味的升级,这些使得方便速⻝得以发展。这更像是对半成品菜的弯道超⻋,而非传统方便面的升级。或许你很难相信,但是我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外卖催生了方便速食的爆发。

由于外卖的不断渗透和抽佣的提高,广大的线下餐饮⻔店经营压力不断增加,这个压力下需要压缩后厨和人工成本,那么对上游预制菜、半成品菜等餐饮标准化的需求进一步上升,上游供应链有足够的动力来优化产品,充足的需求让很多原本无法发展的产业实现了进步,下游的订单倒逼上游完成了更多样、更好品质的各式半成品。除了 toB的应用外,各类原料、调料包也在toC的产品上大幅超过了方便面的体验,再随着在品牌方进场的努力推动,曾经餐饮零售化想要讲的故事如今演化成了新一代的各类方便速⻝。

供应链的完善保证了方便速⻝的口感,与自己烹饪或外卖差距已经很小,加上一些diy的添补⻝材,甚至可以比拟正式做一顿饭的结果,方便速⻝愈发正餐化,口味、⻝材丰富度可以提供足够 的幸福感。方便程度在方便面与做饭之间,在好吃、尝鲜和宅、懒的需求下,与外卖一起挤压在家做饭的市场。在外卖已经让消费者养成对二三十元左右吃一餐的习惯后,希望吃得的有一定的仪式感、做饭流程更简单的新一代宅居懒人们选择方便速⻝便非常自然。

餐饮⻔店的下一阶段是供应链的高度标准化,既然上游同宗同源,供应链成熟后,餐饮外卖和方便速⻝在不久之后可能在口味上并无二致。因此,外卖 催生的方便速⻝,未来可能反而会成为制约外卖发展的掣肘。

曾有文章提出,外卖的终极目标是干掉你家的冰箱。冰箱的作用主要是存储家庭烹饪⻝材和剩菜,的确会因为外卖渗透率的上升而需求缩减,但随着家庭烹饪变得更便捷,方便速⻝、预制菜、冷冻火锅⻝材的进步、以及厨房小家电能够实现的多样化加工,需要存储的⻝物依然很多。

2020年速冻⻝品市场预计增速10%。而低温制品 比如 乳制品、咖啡、茶、还有好吃好玩的零⻝饮料这些都在变多,也会使得需要冰箱保鲜的场景变得更多。2019年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增速17.6%,市场需求吨数较2年前增加33%。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冰箱不会随外卖发展而消失,我们反而认为,冰箱更可能是 重要性上仅次于WIFI的存在。

03未来的线下业态

我们在访谈中问年轻人,现在逛街多吗?一般会买哪些东西?收到最多的回答是“网上买东西多方便,逛街还不是为了吃喝玩乐”,如果线上几乎能买一切,线下商业的价值在哪呢?

线下经济在被线上渗透蚕食,前半年疫情影响下,展现出了更快的洗牌速度。大量原本经营不善的线下店铺倒闭关张,购物中心、商超连锁专卖店等各类线下业态,在这次危机之后也到了急需要结构性调整的关卡。消费者在疫情期间对很多以往不常在线上购买的品类养成了新的网购习惯,比如食品饮料、生鲜食材、服饰、个护日用品等等。

即使在疫情稳定之后,线下的购物需求仍然会下降。线下渠道需要明确新的存在意义。电商平台会整合一些线下现有渠道作为仓储物流部分,同时线下的零售也会为了引流和卖货,引入一些线上的火爆品牌,所以存在意义不明确的线下渠道和业态会消失,或者并入线上的平台的这样的一个供应体系。

电影院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受到巨大影响的线下业态。全国有1.2万家电影院,7万块屏幕,对应的大约是2000万平米的面积,那疫情过程中很大的面积因影院的倒闭而空了出来。除了新的影院补上之外,一些新的互动体验式的业态,很可能会逐渐蚕食电影院在购物中心中的价值。其实临场体验的价值将成为线下业态中最核心的要素和吸引点,线下需要新的互动体验。

比如说全国的剧本杀门店数,2017年就有几十家,2018年有几百家,2019年年初有2400家,到了2019年年末已经到达了12000家。电影市场整体线上化也是不可逆的大趋势。2020年上半年,分账票房破千万的网络电影就有30部,同比增加了大概百分之百,累计票房也有5.28亿,同比增长了157%。

今年年初《囧妈》的线上首映,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号角。作为商场的引流门面,影院的命运可能不会那么顺利。当然这里面还需要解决院线电影和网络电影的管辖权,以及对管辖权的考核机制问题。

城市综合体商业概念提出已经有近半个世纪了,线上、线下的商业业态不断地变化、逐渐的累积,再加上疫情长达半年的催化之下,我们认为急需要新的理论诞生来支持未来的线下商业的发展。

我们大胆预测,城市客厅是一种具备可能性的新的理论。类比家中的客厅可以正式的聚餐,也可以在饭点之外摆些茶具做商务会谈、好友闲聊,再或者是零食、酒饮、party、聚会,也可以是扑克、麻将、桌游、娱乐,这个空间可以是家人朋友待上一整天的地方,而以吃饭场景为基础,发散出各类的变体。

随着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进一步完善,更多的精力会关注在内部业态的精细化以及创新化运营上,以让消费者来吃喝玩乐一整天为目标,餐饮、购物之外,各类的运动、艺术、娱乐体验的内容会填充进来,也不只是多人社交,单人独处的新玩法也会不断拓展边界,亲子、宠物甚至是医疗教育的零售化,都会成为这个城市客厅商业中心的组成部分。

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之外,我们还得到了一些其他有趣的观点。比如说“现在觉得居委会大妈其实也蛮可爱的”,这个背后是对秩序和规则的认可;“别老说生活在远方我就要眼前”,是对及时行乐、以及对过程体验的看重;比如说“健康我要美我也要,但不好吃不行”,即我要身材、要健康,但口味也是不能妥协的。“为什么爸妈那么认国货?搞不懂诶!”,这背后显而易见是国货品牌的国牌的崛起;“快手买东西不靠谱吗?其实哪里买都一样,都是一伙人在卖”。表现的是20年的电商进程,让商家的标准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哪里都能卖,哪里都能买,这也使得电商平台的界定方式越来越模糊了。“现在的羊毛还是直播间多”,品牌商在现有的直播形式下卖货是很难赚钱。在经过前面一年多的摸索期,直播业态很快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作为天使投资机构,我们一直在努力发现变化,并尝试找到变化背后的原因,以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我们的投研团队也长期地将我们的发现和总结以报告或者文章的形式分享给市场,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来源:创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