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日令人失望,特斯拉的大腿可不好抱

2020-09-23
吊足了市场胃口的特斯拉电池日终于来了,但是这次马斯克似乎没能实现自己吹的牛。

编者按:本文为专栏作者资本侦探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吊足了市场胃口的特斯拉电池日终于来了,但是这次马斯克似乎没能实现自己吹的牛。

电池日上,特斯拉发布了全新的“4680”型电池,续航里程提高16%,能量密度提高五倍,动力输出提高六倍。此外,特斯拉继续深化无钴技术,正极将消除钴的使用。马斯克称,新电池已经开始在一家工厂生产,将需要一年时间达到10千兆瓦时的产能。

相较市面上的现有产品来说,特斯拉的4680电池实现了一定的突破——不过,这并没能满足外界的期待。今年四月,马斯克曾经对外宣称特斯拉将于2020年投产一种新型电池,这种电池能够驱动特斯拉汽车行驶百万英里,是普通电池包寿命的2-3倍。

但直至发布会结束,传闻中“百万英里电池”也依旧没能露面。电池产品未能如约带来惊喜,这直接使得特斯拉股价盘中跳水,发布会进行中曾一度上涨逾5%,又转为下跌7%。

在电池日一再跳票和马斯克的种种暗示之下,外界对特斯拉电池日的期待值被拉升至极高点,期待着一场动力电池技术革命的到来。而实际上特斯拉新产品创新不足,市场的失望情绪扩大至对整个动力电池行业,首当其冲的是特斯拉合作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发布会后其股价纷纷大跌。

但长期来看,这三家特斯拉的电池合作生产商似乎应该松一口气——特斯拉的表现说明,其自研产品带来的威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并且,马斯克在发布会前夕还透露特斯拉将增加从上述厂商手中购买电池的力度,这再次增强了市场对电池厂商的信心。

因为,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标杆,它选择搭载什么样的电池、哪家厂商的电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动力电池的市场格局。

来自特斯拉的订单

特斯拉此次推出的4680电池,最大的优势,是在电池续航能力提高的同时压缩成本。特斯拉表示,如果实现生产和化工方面的所有创新,电池续航能力将提高54%,成本将下降56%,超级工厂的投资将下降69%。

具体来看,特斯拉在电池上面的创新包括:

  • 采用无极耳电池,简化制作过程的同时减少电阻,提高稳定性;
  • 负极材料使用硅,成本下降5%;
  • 正极消除钴的使用,成本下降12%;
  • 电池整车一体化,成本降低7%。

通过一系列技术突破及优化,特斯拉称在约三年后有信心制造售价2.5万美元的全自动驾驶汽车。但是,市场显然对这些创新并不买账,比起成本的降低,人们更想看到的是能突破现有动力电池续航、寿命限制的技术革命。

更让人失望的是,特斯拉的新电池还不会太快投入使用。马斯克称,此次发布会上展示的部分技术只是“接近可用”,但是目前仍然无法大规模生产,特斯拉已在加州设立了一个试验工厂,来解决目前依然面临的问题。

在电池日的前一天,马斯克就先一步预告了这一情况,在Twitter上透露电池日上宣布的产品要直到2022年才会实现大规模量产。在电池日跳票小半年的情况下,市场终于等到了新产品的问世,但又被告知原来这些产品还并不能投入使用,这难免让许多人的期待落空。受此消息影响,特斯拉当日盘后跌幅一度扩大至8%。

同时,马斯克还向现有电池厂商们示好,称特斯拉将加大而不是减小从松下、LG化学、宁德时代(可能也会有其他合作伙伴)购买电池的力度。尽管特斯拉强调了自己的电池生产计划——“即使电池供应商以最大速度发展,在2022年及以后还是会出现可预见的严重供应短缺”——当下加大电池购买力度的承诺对现有的动力电池厂商来说,无异于一颗维持市场稳定的定心丸。

无论是在交付量还是品牌威望上,特斯拉都处于新能源汽车赛道绝对领先的位置。因此,对动力电池供应商来说,与特斯拉之间的供应关系直接影响着公司的业绩、未来空间与市场评价。

目前动力电池市场的三巨头,分别来自中韩日的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且都与特斯拉保持着合作关系。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特斯拉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参与方。

松下是特斯拉最早的伙伴,从2008年开始一路陪伴着特斯拉走过了早期艰苦时期。2014年时,特斯拉远不如现在这样如日中天,松下仍选择斥资16亿美元与特斯拉合资建设超级工厂,为特斯拉即将量产的Model 3提供电池电芯,足可见其对特斯拉的信任。

但这似乎是一个“可以共苦,但不能同甘”的故事。随着特斯拉的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其与松下的关系却走向恶化。特斯拉指责松下的电池供应不足,拖累了Model 3的产能,松下则表示特斯拉盲目扩充产能,导致松下运营成本急剧增加。松下在巨大的财务压力下宣布不再配合特斯拉的产能扩充。

特斯拉自然不愿在Model 3大受欢迎的情况下放缓生产速度,它转而引入第二位合作商LG化学。今年一月份LG化学正式与特斯拉达成合作,为上海工厂的Model 3和Model Y供应电池。部分得益于这一合作,LG化学在今年上半年直接一跃成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此前占据头把交椅的是宁德时代。面对LG化学的来势汹汹,宁德时代当然不甘于在自家门口丢掉来自特斯拉的订单,今年二月,宁德时代也与特斯拉签署采购协议。根据市场消息,宁德时代的特斯拉订单将在下半年逐渐释放。

目前,还无法独立实现电池量产的特斯拉,依旧是各家电池厂商眼中的香饽饽。来自特斯拉的订单,已经成为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等电池厂商市场价值的佐证。

排位赛

属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正在逐步逼近。今年以来,特斯拉涨幅惊人的股价表现侧面印证了市场对新能源的期待。伴随着市场的逐渐升温、电池技术的革新以及特斯拉自研产品的搅局,动力电池市场正处于激烈的竞争与变革之中。

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这三位最主要的玩家,都各自加速了发展步伐,想要跑赢这场排位赛。

在今年新能源汽车概念股普涨的情况下,宁德时代已逐步成长为市值超过4500亿元的庞然大物。目前,宁德时代正在加码布局产业链。

8月份,宁德时代宣布将以证券投资方式,对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进行总额不超过190.67亿元的投资。这一计划开启后,宁德时代选择的第一个标的是锂电池生产设备制造公司先导智能。此外,在9月19日,宁德时代又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当地构建锂电池全产业链体系。

宁德时代近期的两起大动作都围绕锂电池上下游展开,紧扣动力电池产业链。面对激烈的外部竞争,表现出要完善产业链布局、巩固护城河的意图。

但在宁德时代投入于外部战略布局的同时,近期几起起火事故将其推向安全争议之中:四个月内,搭载宁德时代主力产品811电池的广汽新能源AionS发生三起起火事故。市场出现传闻,宁德时代将放弃811电池,将内部研发重心转向523体系——宁德时代很快辟谣,但仍然没止住股价大跌之势,四天之内宁德时代市值缩水400亿元。

从宁德时代后续的澄清信息中看,宁德时代依旧认为811电池是现阶段续航能力最强、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并且这仍然是宁德时代的主力产品。但是,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似乎都指向了镍钴锰电池在安全上的不稳定性。

政策对其态度也更加慎重,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采访中透露,2.0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建议“动力电池不再单一的做高能量密度引导,而转为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兼顾性能、成本与寿命等指标”。政策态度的转变将进一步影响市场对811电池的信心。

在主力产品面临危机的情况下,宁德时代或许只能加快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利用协同优势,打开更多的业务可能性。

相比起宁德时代,LG化学在今年更为春风得意,以强劲的势头超过宁德时代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市场龙头,并继续维持着高速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LG化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反超宁德时代,拿下全球装机量第一。而从市占率上看,截止到7月底,LG化学以26.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继续领先宁德时代(25.4%),并拉开了与松下(13%)的差距。

规模扩张同时带动了盈利,成立以来十年都未曾赚钱的LG化学电池业务,终于开始在二季度实现“结构性盈利”。在一片大好的局势下,LG化学在特斯拉电池日举办前两天,宣布将在2020年底分拆电池业务。

如无意外,LG分拆电池业务后将让电池业务独立上市,从这一决定中也可以窥见LG化学电池业务的良好发展状况与不可小觑的市场价值。通过让电池业务独立上市,LG化学除了能获得一大笔融资支持电池业务的研发,还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动力电池市场的地位。

而从市占率上看,松下与宁德时代、LG化学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为了扭转颓势,松下在经历过蜜月期和冷战期后,选择了继续深化和特斯拉的合作。

今年六月,松下和特斯拉签订了一份长达三年的定价协议,在2023年之前锁定了价格、产能及购买数量等内容,这代表了双方进一步长期合作的可能性。九月,松下投资一亿美元为特斯拉新增生产线,进一步扩大产能。市场压力之下,曾经不愿配合特斯拉扩充产能的松下,又重新向特斯拉示好,不过现在,无论是特斯拉的市场地位还是动力电池的市场格局,都已发生了变化。

布局产业链、拆分业务上市、抱紧特斯拉大腿,目前动力电池厂商们都处在加速发展、抢夺市场的关键阶段。而除了现阶段的竞争,另一重不可忽视的挑战是,可能在两年之后,特斯拉的角色就将从合作伙伴变成一个可怕的对手。特斯拉对电池业务的把控逐渐加强,如果特斯拉电池业务发展成熟、扩大产能,这对现有电池供应商将会是不小的打击。

此次电池日特斯拉推出了低成本、高密度的新产品,但离实现量产还有一定距离,这正好是为电池供应商们提供的一个窗口期——无论是宁德时代,还是LG化学、松下,都需要抓紧这段时间思考,如何在减少对特斯拉依赖的同时证明自身的价值。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