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健身房倒闭,而Peloton股价半年飙7倍,居家健身火热进行时

2020-10-16
同样在健身行业中“运动反人性”本身就是一个待解的难题,只有提高用户体验才能增加用户黏性,使得居家健身成为一个真命题。

编者按:本文来自硅兔赛跑,作者 Amelie,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封面图来自摄图网。

湾区几天前刚刚通过了一项新规:

即使疫情过后,强制性要求湾区大型公司到2050年,需要至少60%的员工每周必须保持3天居家远程办公。

尽管疫情之下WFH居家办公模式蔚然成风,但由于缺乏工作氛围,难以协调配合,效率低,影响身体健康等原因也常被吐槽:

“在家工作时,会议越来越多,工作和娱乐之间的界限都不存在了,压力更大,也更焦虑。”

“我们不能无限居家办公,长期工作生活化令人懒散,不活动或缺乏体能运动会让人很虚弱。”

“在家工作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办法,久坐导致身体机能衰退,影响肌肉力量、新陈代谢率和睡眠习惯。”

“居家办公四个月以来,出现偏头痛和背痛的频率更高了”

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居家办公模式某种程度上也让人们比之前更加重视健康的重要、运动的必要,随之后来的健身新趋势也在悄然影响着整个健身行业的迭代更新。

1、巨亏139亿,难以为继的美国传统健身行业

疫情波及众多行业,健身行业深陷泥泞。

据最新的国际健康运动与俱乐部联合会(IHRSA)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1日,美国境内受新冠疫情影响而被迫永久关闭的健身场所已达到2616家,美国健身行业累计收入损失已突破139亿美元。

多家美国连锁健身房宣布破产或正在考虑破产或裁员。

Gold's Gym,这个有着55年历史的美国老牌健身房,5月初申请破产保护,并永久关闭了旗下32家门店,对外公示负债金额高达1亿美元。而后在7月份,被德国健身公司RSG Group收购,被迫改了国籍易主。

24 Hour Fitness,美国大型连锁健身机构,遭受了严重打击,关闭了其在美国直营的130家健身房,之后亦被亚洲财团Inspire Brands Asia(IBA)收购。

Town Sports International,曾一度坐拥纽约、波士顿等185个不同品牌健身俱乐部,健身会员总数超60万人的健身巨头,因为疫情所导致的资金链断裂,在9月15日无奈申请了破产保护。

FlyWheel,美国第二大精品单车健身工作室,近日申请破产保护,并宣布永久关闭旗下的42家单车工作室,解雇了1200余名工作人员。

In-Shape Health Clubs,美国加州连锁健身俱乐部,近日正在寻找债务重组方案。据悉,In-Shape的债务近7000万美元。疫情之前,In-Shape旗下拥有60个俱乐部,受疫情的影响,截止10月5日,只重新开放了22家俱乐部,部分俱乐部的室内容量仅为10%。

美国健身爱好者为了号召复工,街头抗议、集体请愿。

纽约健身联盟和精品工作室联盟代表超过2000家健身场所,向纽约市政府和市长提出诉讼,不满政府不允许室内健身课程开课的规定。

基于这种传统健身行业的窘迫情况,美国政府针对健身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方案。

近日由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议员所共同推出的《2020年健康与健身恢复法案》,将设立300亿美元的复苏基金,以帮助受新冠疫情影响的美国线下健身房渡过难关。一旦法案获得通过,美国政府将以补助金形式对健身企业发放300亿美元。

2、资本加速入场,居家健身火到苹果也坐不住

随着运动健身场景的改变,居家健身和虚拟线上健身项目迎来了一波热潮。根据Crunchbase数据,截止发稿日,2020年健身相关公司融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

传统健身品牌:开发线上健身,深耕付费内容

全球受疫情影响国家开始陆续禁止或限制健身房营业,许多线下健身房迅速转向线上直播健身。

Equinox和SoulCycle,美国头部健身品牌,联合推出线上健身App Variis,供线下会员使用。

Planet Fitness,在全美拥有超过2000家连锁健身房,关闭了全部线下门店,并在线上推出了#宅家健身#栏目,并在Youtube、Facebook等平台发布。

作为互联网流媒体健身平台的代表,iFit是爱康运动ICON Health&Fitness旗下的流媒体订阅健身平台。ICON拥有42年历史,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ICON的产品线就不断延伸,从健身器材、运动营养产品、健身杂志、到专业跑鞋。

在iFit内容平台上有一百多位包括奥运选手、专业运动员和生物力学专家在内的世界一流的健身指导教练,平台上用户可从1500多种锻炼方式中进行选择,并和iFit教练、智能健身器械之间进行多方面的交互。

去年10月1日到今年9月30日的一年里,ICON收入超10亿美元,iFit平台付费用户从30多万涨到接近70万,翻了一番。

iFit 去年12月获得了Pamplona Capital Management领投的2亿美元战略投资,10月7日ICON宣布,获得由全球最大专注消费类的私募L Catterton领投的一项2亿美元的新投资,上轮投资的投资者Pamplona也继续跟投。

居家健身巨头:设备-内容-社区模式被认可

全球突发疫情让健身设备商尽享“breaking lucky”红利。像Peloton等公司借助疫情迅速攀升,一跃成为美股市场的明星公司,从今年3月的20美元涨到如今(截至10月13日)的130美元,股价涨了近7倍。

最新财报显示,最新财季(到今年6月30日)收入为6.071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这是Peloton有史以来第一个实现盈利的财季。

苹果在今年9月发布会上推出9.99美元一个月的全新在线健身订阅服Fitness+,线上争夺健身客群,Peloton CEO疯狂被媒体cue,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健身设备、付费内容、社区社群的组合拳打法被认可。

作为全球首个提供“隐形式”家庭健身解决方案的健身镜品牌,Mirror在今年7月被健身服饰巨头Lululemon以5亿美元收购。

Mirror去年收入达到约 4500 万美元,今年有望超过 1 亿美元大关。而收购 Mirror也增强了Lululemon的数字化和互动能力,深化其作为体验式品牌的根基。疫情期间,有超过17万用户参加Lululemon的Instagram直播课程。

深度健身:高门槛专业级健身走俏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Tonal致力于打造智能家庭健身房,特点是包括力量训练系统,哑铃、杠铃的举重训练均可以通过壁挂式的数字力量系统实现。

这种门槛更高的家用产品设备,在美国市场得到了资本的验证。今年9月,美国家用智能力量训练设备Tonal宣布完成1.1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含L Catterton,亚马逊旗下Alexa基金,及两名NBA球星Stephen Curry和Paul George。

同在九月完成新一轮4.5亿美元融资的美国公司Zwift专注的领域是自行车爱好者,本轮由KKR领投,Permira、Zone 5 Ventures等跟投。

除了骑行训练和与好友共同骑行外,Zwift的一大亮点是可以在平台与专业团队对战,比如2012年环法冠军维金斯创立的维金斯车队。Zwift 在今年7月主办虚拟环法自行车赛,环法官方比赛组织者为该赛事的合作伙伴,有11.7万选手参加报名参赛。

VR健身:融入游戏,趣味带动运动

作为VR健身生态中最大的竞争者之一,英国公司FitXR今年7月宣布完成了由Hiro Capital领投的750万美元A轮融资,包括630万美元的投资和来自英国政府机构Innovate UK的120万美元贷款,还有BoostVC、Maveron和TenOneTen Ventures等其他投资方。

该企业旗下目前只有一款产品——BoxVR,专为健身而设计的拳击节奏游戏,在VR头戴式耳机设备中使用。根据平台的一份数据显示,该应用上架一年时间就有超过5万名用户购买。

为健身内容创作者服务:优质原创内容是生产力

Playbook是一家在2016 年由Jeff Krahel、Kasper Odegaard 和 Mike Radoor 共同创立了新型健身内容创作平台公司。该公司为健身内容创作者服务,旨在帮助他们推广健身内容的视频,找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今天(10月14日)刚刚完成930万美元A轮融资,今年6月完成3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保时捷创投、e.ventures,和UpHonest Capital等。

Playbook提供每月 15 美元或每年 99 美元订阅服务,用户可以无限观看各类运动视频,学习更多的健身内容。Playbook会收取20% 的客户费用,其余的都会给创作者。

而且,Playbook不仅仅关注于健身活动。这个平台上有 150 多名专业运动训练员,他们会提供用于各种运动中的训练内容,包括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

中国居家健身:起步晚但发展迅猛

相比欧美,中国居家健身市场更为广阔。前几天FITURE对外宣布的A轮巨额融资也十分抢眼,这家仅成立1年半的家庭健身品牌创业公司,目前公司估值超3亿美金。上周宣布完成由腾讯领投的6500万美元A轮融资,创下全球健身行业中A轮融资纪录。

A轮融资由腾讯领投,C资本、凯辉基金、黑蚁资本、中信产业基金、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全明星基金跟投,天使轮股东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在去年8月此公司刚成立半年的时候投的600万美金,本轮中也继续追加投资。

FITURE定位既不是硬件公司,也不是健身平台,而是围绕健身体验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家庭健身服务的公司。早先曝光的智能力量训练设备FITURE Power类同Tonal。

从FITURE官方商店来看,“魔镜”是主打产品,这和美国健身镜项目Mirror几乎相同,主要是提供AI健身服务实现用户运动追踪功能,并给出指导反馈。课程种类涵盖HIIT、力量训练、瑜伽、舞蹈等。

目前魔镜硬件售价为9800元人民币,和Mirror市场价1495美金定价相差无几。健身课程年度订阅费用为1188元,受众用户也定位于中产健身人群,也与Mirror的定位一致。

魔镜主要面向轻度健身用户,FITURE Power面向成熟健身用户。FITURE公司这两个产品共同的壁垒,是AI智能交互技术、硬件产品和教练训练课程。FITURE这种面向中国相对传统的健身市场的智能硬件,自然能获得资本方重金加持。

作为在健身硬件产品上同样采用“镜子”形态的国内智能健身解决方案提供商myShape,目前也在积极量产其新款智能AI健身镜产品,旨在对标Mirror。

myShape的这款镜子产品的添加了“智能AI健身教练”,能通过内置于健身镜的3D深度学习摄像机,实时捕捉用户全身3D运动动作数据,实时反馈纠正错误运动动作。

据公司报道,myShape已经推出了全球版健身镜。除中国市场外,欧洲、亚太和美洲市场总计给公司创造了数千万收入和过亿的预期订单。

3、数据加持,如何最优化软硬件体验

在诸多健身器材产品中,硬件形态大同小异,为用户提供精确且良好的运动交互和沉浸式体验才是关键。

而中国居家健身的发展更面临“运动积极性”这一问题。

根据美国健身协会IHRSA的数据,2018年中国规律性健身人群为370万,渗透率0.8%。这个数字远低于亚太地区的平均数3.84%,只比印度和印尼高,排在倒数第三。

美国健身房的数量是国内健身房的10倍,在总人口低于中国将近5倍的情况下,美国健身的人口却逼近8000万,是中国的30倍有多。

同样在健身行业中“运动反人性”本身就是一个待解的难题,只有提高用户体验才能增加用户黏性,使得居家健身成为一个真命题。

而健身业界能否在数据基础上打磨出根据现实场景真实还原的最优软硬件,那时应该才是真正将智能释放在健身领域的黄金时代。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 硅兔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