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青年独宠猫?

2020-10-20
猫咪成为互联网界“顶流”。

编者按:本文为专栏作者新经济沸点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上有个流行的说法,上豆瓣的都是文艺青年,但豆瓣上不全是文艺青年。有意思的是,我最近在豆瓣社区发现了另一类青年——“吸猫青年”。

最先,一个帖子吸引我找到“爱猫生活”组,这是个即将达到38万人的讨论组,内容包罗万象,讨论、团购、闲置、领养、交流……总之,有关猫咪的一切内容,都能在这觅得踪影。

我还发现一个小众吸猫组,其slogan就很特别:“不会画猫,怎么在这个残酷的世界活下去”,这个命名为“灵魂画猫派”的小组,成员也超过9000人,所有交流,“必须含有猫的绘画作品”。

所谓的“灵魂画”,秉承“不一定专业,但要画得有趣”的精神,例如有猫主子将他的猫咪画出爱因斯坦的表情;还有专门画自家胖猫“各种睡态”的;最厉害的还有用国画展现自家猫咪生活中的百态。

管中窥豹,豆瓣上的爱猫青年们,应该是一群热爱艺术的高素质青年。

猫咪成为顶流

据了解,像“爱猫生活”“灵魂画猫派”这样的讨论组,为豆瓣用户自发成立。其中,“爱猫生活”创建于2019年3月,与它同期的“爱狗生活”小组,发展至今,成员却仅有4万多人。

这符合猫咪成为互联网界“顶流”的趋势。早在2016年9月,一只叫maru的日本小猫视频,因在youtube上播放量达到3亿而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据腾讯研究院2018年的调研显示:知乎上,猫的关注超过33万人,话题超过5万,而狗的关注不到20万,话题不足4万;贴吧上,猫吧聚集了214万人,狗吧只有109万人;微博上,猫的话题阅读超过11亿,而狗只有1亿。

猫咪在网上比狗狗更红,与养育者的群像特征有一定的关联。

爱狗人士都比较开朗,会更多参与户外、真人的活动,不会花等量的时间在网上传播狗狗。而猫咪养育者偏内向,他们有像“猫性”一样独立的内心且比较“宅”。

《2018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吸猫人群中,宅男宅女的比例高达78.7%,且吸猫人群日均平均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也比不吸猫人士高出1~3小时左右,所以,猫咪能成为互联网上的流量集散地也算有据可循。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社区,豆瓣也察觉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爱吸猫,因此,在2019年11月底,豆瓣官方便成立了“伴宠乐园”小组,与自发小组相比,它更偏重于传播“如何科学养猫”的内容。

例如,在与“伴宠乐园”同名的公号上,至今发布272篇原创,其中就有很多这样文章:《肥厚型心肌病——猫咪的隐形杀手》《带猫咪去医院之前,训练它适应猫包真的很重要》……颇有“猫咪界丁香医生”的风格:科普选题的背后,蕴含着求真的科学精神。

此外,“伴宠乐园”还有一个微信小程序的同名商城,里面链接了铲屎官们照顾猫咪时需要的大部分物品:猫粮、猫砂、猫玩具、猫屋……

公开可查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这一年,我国的养猫人群接近5000万,消费规模达到3000万,线上消费也才崛起,处于爆发前夜。

像豆瓣这样的社区,前端内容以用户兴趣和价值为立足点,才在电商变现上有转化的可能性。这有点像小红书这样的UGC社区,把握了美妆、服装、医美等领域的口碑传播。

有价值的评价

自2005年成立以来,豆瓣社区便以“兴趣和发现”为逻辑,建立“人与物与人”的联系为初衷,到了现在,其不断迭代出来的电影评分体系,已成为电影宣传的另一重标尺。

今年国庆期间的票房佳片《夺冠》和《我和我的家乡》,在豆瓣上打分同为7.3,而在猫眼上则分别时9.1和9.3,文艺青年们也都有一个共识,豆瓣评分相对苛刻,一部新上任的商业电影,如果豆瓣评分在7,都是值得去看的。

评分会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行为,2015年,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陈沁发布的研究称,周末上映一部电影,豆瓣评分每高一分,一家电影就多出35万的票房。

有关豆瓣评分坚持“商业独立”原则,在坊间流传着一个故事:曾经有人请豆瓣创始人阿北修改评分,被他果断拒绝,他说,豆瓣没有“修改电影平均分”的后台,“做什么能让豆瓣评分更高呢?”这位创始人回答:“我确实不知道除了拍好电影,还能做点什么?”

总之,经历过相对漫长的发展,现在的豆瓣,除了呈现精品内容外,形成对书籍、影视和音乐的评分体系,也构成其商业的核心价值。

生活服务领域有大众点评,书影音领域有豆瓣,美妆、服饰有小红书,各种点评系统交织在一起,也是中国互联网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空巢青年爱吸猫

豆瓣的调性从成立之初就已奠定,内容可谓小众,但其上也因此汇聚了大量的文艺青年,因为这个群体的精神生活,与书籍、影视和音乐相关,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们在给豆瓣提供内容的同时,豆瓣也反哺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在过去,没有“文艺青年”这样的称谓,反而是文化人群体更爱猫,还因此留下许多佳话,像丰子恺先生一生就养过很多猫,“小四”、“白象”、“猫伯伯”等都与他一起经历过乱世,他在作品中,也不吝描述这些猫咪。

一些文人的文章也以猫为主题,郑振铎1925年的《猫》、苏雪林的《猫的悲剧》、季羡林的《老猫》、胡适的诗歌《狮子》……

文艺青年Dave通过统计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爱猫人士,得出结论:“有一千个作家,就有一千种爱猫的方式”。

这份长长的名单中,包括吉卜林、叶芝、萧伯纳、赫尔曼·黑塞、安德烈·纪德、艾略特、威廉·福克纳、丘吉尔、海明威、加缪、萨特、贝克特……甚至中国作家莫言。

如今,吸猫人群正在“破圈”,《2018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在中国,吸猫人群80、90的占比接近80%,地域分布以一二线城市为主,职业构成方面,上班人群占比最大,其次是学生。

吸猫人群的破圈,也是中国社会经历变化的体现。

2018年,腾讯研究院做过一次调研后得出结论,中国正步入“猫型社会”,表现为“步入小康生活后形成的一种与猫性情相似的社会,由于生活小康化,人们生存压力下降,人群行为特征向猫靠拢,不再热衷于竞争,更追求舒适。”

有关新兴人群是否存在压力的消解,消费研究专家李倩归因于新的消费主义的抬头,年轻一代人身上存在的压力,或者正被父母辈分担,或者他们干脆直接放弃,“中国人过去不会花钱,现在开始学着花钱。”

空巢青年的身上都有这样的标签:“绝大多数远离家乡,在大城市独自打拼,单身且独居。”有关这一现象,国家民政局也有相关统计,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接近2亿,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有超过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

与猫咪互动可以减少个体的焦虑、抑郁和孤独感,提升幸福感、自尊和良知,甚至对罹患精神疾病的病人产生积极影响,帮助他们更好的康复。印第安纳大学教授杰西卡·杰瑞可曾经研究了6795位志愿者,观看猫片后,吸猫者更容易被治愈。

无论文化人,还是8090的空巢青年,宠猫上瘾也得益于“猫性”,它们的外貌已经进化为类似人类婴儿的模样:圆圆脸、大眼睛、小鼻子,这些因素能够激发人们的“养育脑”,激活养育者的父性或母性,无条件地为他们提供爱。

漂泊的孤独感、大城市不断攀升的房价和房租、愈发激烈的竞争,都让“陪伴”与“情感寄托”成为空巢青年们的刚需,而更多8090后们更愿意吸猫,在于与狗相比较,养育成本更低,猫咪独立的人格又不至于在养育过程中显得麻烦,所以,这场猫狗的互联网流量战争,猫成为逆袭者。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