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城市“零门槛落户”,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021-04-14
“零门槛落户”,将逐渐成为可能。

图片1.png

编者按:本文为专栏作者十二不惑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十四五开局之年,户籍制度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零门槛落户”,将逐渐成为可能。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

也就是说,只要城区常住人口不超过300万,便可以实行零门槛落户。

哪些城市全面落实取消落户限制政策?

根据文件,零门槛落户城市的衡量标准为“城区常住人口”,而非全城区域内人口或市辖区人口。

城区人口,不包括县城人口和农村人口,因此要比市辖区人口或常住人口要少一些。

一些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比如石家庄、哈尔滨、临沂等,由于县城、农村人口过多,城区人口不足500万,达不到特大城市的标准。

具体在城市层级划分上,城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下属于中小城市;100-300万之间属于II型大城市;300万-500万的属于I型大城市;500万-1000万之间的属于特大城市;超过1000万的是超大城市。

也就是说,除了超大、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外,其余城市都必须要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基于《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截至2019年末,全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达到30座。

其中,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天津6座城市,这些城市落户门槛相对较高,特别是京沪难度系数最高。

特大城市有10个,包括武汉、成都、东莞、南京、杭州、郑州、西安、沈阳、济南、青岛,这些城市可以放开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也可以试行放开郊区落户。

I型大城市有14个,分别是哈尔滨、长春、大连、合肥、昆明、太原、长沙、苏州、南宁、乌鲁木齐、石家庄、厦门、宁波、福州。这些城市可全国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离零门槛落户只有一步之遥。

除了上述30座城市之外,其他所有城市都将真正实现“零门槛落户”,这当中,不乏南昌、贵阳、兰州等省会城市,以及佛山、无锡等“GDP万亿元俱乐部”成员。

未来,在中国200多个地级市里,户籍制度将“名存实亡”,落户全面放开,我国城市经济将步入新的竞争和发展阶段。

零门槛落户,会对房价造成影响吗?

谈到户口时,必然关联到买房。

以目前的买房资格来看,绝大多数城市只要拥有本地户口,就会有本地买房的资格。

很多一二线城市,如果没有本地户口,很难买房。

对于限购的城市来说,零门槛落户,相当于释放了足够多的房票,让本没有落户资格的人落户,只要有钱就能够买房。

对于目前绝大多数零门槛落户的城市,影响相对有限。

因为这些城市大多数限购门槛极低,或者根本就没有出台限购政策。哪怕是零门槛落户,对于楼市的刺激也不大。

目前,我国只有几十个大城市出台了限购政策,大多数中小城市几乎没有做任何调控,这些城市试图通过落户来刺激楼市的可能性较小。

而超大、特大城市,一旦松绑落户,极可能有大批人去买房,造成房价剧烈波动。

不过,目前以广州、上海为代表的大城市正在探索放开郊区落户。

也有一些城市,开始试行都市圈内社保、居住年限互认等,一定城市上有助于他们买房、子女上学等。

中小城市取消落户限制,就能够吸引人口?

对于大多数中小城市来说,零门槛落户固然可喜,但并不一定能够吸引人口来此生活发展。

近几年,我国各城市间的“抢人大战”如火如荼,许多二线城市拿出很多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入驻,这当中就包括“零门槛落户”。

然而,“抢人”容易,“留人”却不易。

固然二线城市有很多利好,不少年轻人去了二线城市后,发现就业、个人收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均与一线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最后还是选择回流一线城市。

主要原因是,人才更加看重的,是有没有才华用武之地与足够的成长空间,而绝非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场所。

人口迁移必然会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哪怕没有户籍制度限制,人们可以自由迁徙,但多数人还是会倾向于选择到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福利增量的城市,这包括户籍福利与非户籍福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虽然大城市的户籍门槛高,户籍福利对外来人口来说遥不可及,但人们却趋之若鹜。

虽然小城市早已全面放开外来人口落户,但却常常无人问津。

要想让各地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除了户籍之外,还应该大力推动中小城市的发展,尽可能降低其与大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缩小不同城市之间居民的非户籍福利差异。

只有这样,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本地或者中小城市扎根,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零门槛落户”只是开始,未来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十二不惑” 欢迎关注,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