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的捷径:坚持长期主义

2021-09-08
因为没有办法,我们曾习惯了很多错误的事情:

图源:图虫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吴老吴(ID: wuxiaopeng_cofco),作者吴晓鹏,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回归社会常识

因为没有办法,我们曾习惯了很多错误的事情:

消费互联网公司把数据杀熟作为高科技,订个酒店,我和同事用不同账号登陆价格竟差了三倍;

流量明星一部片酬2个亿,一天薪水200万;“饭圈”网络暴力泛滥,评论背后也有巨大利益;

超前学习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和家长极度内卷;

互联网贷款能解决一些融资问题,但也存在过度诱导超前消费的问题;

孩子们打游戏,让多少家庭鸡飞狗跳;

基本不具备居住功能的学区房,近20万一平米;

在一级市场做投资,一个门店估值1亿还挤破头,有些还没盈利的企业,竟然敢用2030年的预期盈利做估值;

有些头部房地产企业把杠杆用到极致,并公然以此为荣;

面对IPO,有的人初心不正,不惜财务造假;甚至有大股东违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胆大包天。

这些现象,大伙都知道有问题,但其实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一下:

第一,认识容易逃脱难。

什么事情是对是错,每个人在一个具体的组织环境和行业环境中有的时候较难辨别,或者辨别了也很难逃脱。比如能把企业大大地高估值一把,为什么不做呢,明知对未来发展不利,但不做确实太难了。对很多身在其中的企业家而言,因为环境如此,会变得对外界的正确越来越不敏感。

第二,人的浮躁、市场的泡沫、资金的投机、短期主义、明星流量的变异、人生导师的骄傲,其实都是一类东西。

这一类东西常起步于合理区间,正如生下来就要哭,必须给奶吃,只有慢慢长大,有了家教和社会约束,哭没用了,才不哭。我们不要上来就说哭不对,投机是本能、是市场的活力和动力的重要一面,甚至也是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规模还谈什么长期主义有一定道理。

第三,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回归常识、文明、基本秩序,奖励辛苦、扎实、长期主义,社会正走在持续修正的路线上。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是健康向上的,曲折不改历史长期走向,波动不改经济终将向上。双碳战略都真正行动起来了,这在温饱之前是不可想象的;缺乏敬畏、胆大包天、江湖文化、眼前利益的所谓企业家们,你们的时代翻篇了。

最近进入了集中纠偏的时代,有些人认为这是社会的底层逻辑变了,其实并不是,甚至这根本就不是主观的、统一的行动,而是中国各行业和企业发展到今天的基本规律和必然结果。极度杠杆、粗放发展、生活奢靡、严重内卷、资本浮躁、编排故事、一夜暴富、超常选拔、靠胆大发财、无国家意识,这些从来都不对,只是之前管治的火候还不到罢了。不是政府调整,市场也要调整;不是社会调整,民心也要调整了。

捷径过去确实是有,但现在没了。和以前不同的是:这次真的没了。

回归技术和管理

经济增长在本质上是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的不断出现,而不是任何什么马车。

靠资金驱动、模式驱动、投机驱动的不是好生意,那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答案是,除了品牌,就是技术,而归根结底的是技术。

技术和品牌的出现其实具有基本共同的逻辑,就是企业真功夫的持续积累,技术是理性角度、品牌是感性角度。品牌的力量,一半是来自感性的消费习惯,一半也来自基于技术的产品,所有的营销和渠道功力,都有不安全感。

前几年本人一直在关注品牌,最近开始思考,技术到底从何而来。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来自于管理。

我们的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发展高科技、硬科技,“自主和创新”得到了极高重视。比如国家设立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总募投接近1400亿元,二期注册资本又超过2000亿元;中国的全社会研发投入,2020年增至2.44万亿元,占GDP的2.4%,这一比例已超过欧盟。

最近关注了一些企业,比如华为、比亚迪、博世汽车电子、华星光电等,每家企业都在研发上狠下功夫。但也看到了一些科技企业,虽然有先进的设备和融资取得的充裕资金、大部分员工都是高学历,但由于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研发流程、评估标准、监察制度,公司缺乏文化凝聚力、内部关系复杂、小利益团队林立,产品依然低端、源头创新不足、伪创新水平很高。

其实人性并不因为是在高科技公司就比在别的地方更加可靠,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在一起表现出的群体智商,可能还不如个体智商,组织行为学面临的课题在高科技公司一样存在。因此,技术终归是管理的副产品。

“黑科技”这个词是娱乐逻辑,不可能只是靠“赛道+技术+资本”创造出什么突发的奇迹,更需要“企业家+管理+文化”。管理是根,技术是果。

硬管理才有硬科技

本人在国企和民企都做过一些管理工作,两种体制下各有特点。

虽然国企依然存在科层制带来的效率低下、甲方状态和官僚气息等诸多问题,但国企的组织能力这几年已经在快速提高中了。

审计、巡视、党的建设,反腐、混改、规矩意识,治理手段越来越丰富且成熟;毛泽东关于党委会的十三个工作方法,应用在企业班子中同样十分有效;国企的党组织生活会越来越讲规矩了,杜绝你好我好大家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谈工作不谈思想,拒绝放礼炮、哑炮、空炮;组织运行中的会议记录、纪要,建议、意见,问题、整改、回头看,一项项有板有眼。尤其是国有企业中员工持股和混改的持续推进,确实增加了集体智慧和企业的组织活力,公司内部目标相同、有效制衡、人心稳定,是改革见效后的国有企业组织能力的鲜明特点。

而中国的大多数民企依然存在绝对权力,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公司的员工,常常出现,不是给老板打工的心态,就是钻老板空子的心态。“我先挣它1个亿”、“金融没有系统,所以没有系统风险”这种话,在一个成熟的建制组织中是不可能对外出现的,它映射出其内部的管理也有待锤炼。

现在看来,经济体中最有生命力的市场主体,一方面是改革见效后的国有企业,另一方面是新生代创造的年轻企业。中国有越来越多的80后民营企业家,他们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视野开阔、知识全面、心态平和,他们具备长期主义的精神并能够忍受短期的痛苦,这是中国经济新的重要的希望。

其实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企业,管理的逻辑从未改变。重新定义公司、标杆学习法、第一性原理,恰到好处的疯狂、活力组织和铁军队伍等,这些管理方法论都适用。

举个例子。有一家民营芯片公司,之前散漫无序,后来开始加强管理:

严格推行15%的淘汰制,每半年考核一次;

所有干部必须参加培训、考试,考试不通过就下岗,干部每年的淘汰率高至30%;

各部门用两个月时间梳理项目,将没有商业指向的全部取消,90%在运行的项目被砍掉;

召开质量大会,研发人员上台做自我批判,请客户代表过来做外部批判;

质量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有板有眼的召开,有的产品上会7次才通过。

这些管理水平的提高,才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是硬科技能够出现的底层逻辑。

但目前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是,中国国有企业的治理方法和民企的管理力量出现了一定的分隔,两种体制中的人才流动近年来没有更多,反而越来越少了。体制内较少吸收民企的经理层,民企挖到国企的优秀干部也不容易。有的政府官员不知道阿里的花名、不知道B站晚会、分不清公众号和抖音是不是一个公司的,而也有不少互联网从业者很缺乏政治敏感性,党史不学、新闻联播也不看,坐在市政府会议室里都搞不清楚洽谈业务的基本秩序。

事实上,保持开放心态,在管理上互相取长补短,必有益于中国企业全方位的进步。

创业重灾区

首先在一个大型组织中做一个螺丝钉,是成熟经济社会中,个体职业发展的主要路径。鼓励每个人都去创业是错误的事情,社会应该对创业进行理性的引导。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要创业,可能也有经济高速发展和各种红利带来新机会的原因,但整体上的红利越来越小了。

个人创业,对社会是有好处的,但你在出发的时候就要知道,所谓找到痛点,其实存在对行业先行者不敬畏的因素。完全有可能成,成功将带来极大的个人回报,但也是高风险的。

中国之前最大的创业机会来自消费领域,因为4亿稳定的中等收入人群和变化了消费观念的年轻人带来了新的巨大商机,B站日均活跃6000万人、月活2.23亿的数据就是新观念的例证。但这个商机很快带来了快消品行业的浮躁,形成了创业重灾区。

资本过热和踩坑过少是目前新消费赛道的主要风险点。开口闭口风口,或万物皆可健康,或万物皆可国潮;张嘴闭嘴趋势,或一切都在年轻化,或一切都在消费升级;以流量和估值为目的,资本逐利、商业赌博。几年下来回首一看,玩流量的、追潮品的、亏加盟商钱的、所谓能够提高供应链效率的、利用人性弱点赚钱的基本上都在退坡。那些文化和科技含量不高的新消费企业,最终都无法形成可以积淀的品牌。

创业首先的课题就是新立组织,新立一个组织是需要有牺牲和巨大付出的;刻意追求发财和超额回报这样单一的目标,更是非常得不偿失的。超额收益本身具有偶然性,有或没有发财,是不以你是否有这个执念为转移的。

个人创业远不如组织创业。如果有条件,在一个组织中协助组织不断改革和迭代,一般情况下更能发挥个人所长。

还有哪些改进的空间

警钟不只是敲响在消费行业,所有行业的从业者都要谨记经营本质和管理常识。

下一步受伤的一定有硬科技中的浮躁因素。目前的一级市场,只要沾半导体基本就可以融资。中国芯片领域热热闹闹的PPT式投资很多,但真正能实现量产的产线非常少,产能严重不足。韩国有两家晶圆代工厂,完全依靠中国芯片设计公司的订单,就供不应求。发改委在去年下半年表示,对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三无”芯片企业要特别关注,且按照“谁支援、谁负责”的原则,对造成重大损失的项目要进行问责。芯片似乎谁都能做,不是常态。

前段时间,某椰汁企业之所以申请“从小”和“喝到大”商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企业想吸引眼球。不仅是低俗营销会被淘汰,浪费社会资源的重度营销也是顽疾。

恒瑞医疗今年4月份收到了财政部的行政处罚,戳到了其百亿销售费用的痛处,一家医药企业的销售费用占其营业收入的35%,最终是老百姓在埋单;我国两大乳企每年也都要花近百亿的营销费用,而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1美元1升牛奶、1美元1升果汁的基本行情,正是因为中国乳企的重度广告营销,中国市场中的牛奶和果汁就贵了不少。这不应该是常态。

前几天注意到一组数据:去年全国粗钢产量达到10.53亿吨,今年有望达到11亿吨,连年增长;而世界排名第二的钢产量仅仅是1亿吨;要知道我们的钢材近60%是用到了建筑业上面的。另外,中国每万元GDP的钢材消费量在2017年达到88千克的低点后竟然又开始反弹,2020年达到了97千克。这些数据应该能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没有完全切换过来。

大型公司忙投资、中型忙上市、小型忙融资,增长模式怎么能转过来?

我们在投资行业中看到,前些年不懂投资不懂估值的企业不少,现在很多“企业家”都是融资和投资专家了,融资逻辑当道,谁来打基础?

其实中国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只是卡脖子和持续创新方面,还有基础品质。我们是建筑业大国,能力和水平都很高,但下雨后的城市路面,不知道为什么常有一片一片的小水坑,走路还要绕着走,这在发达国家没怎么见过;还有城市中不积水的桥洞、不坏的窗户、耐用的笔芯,都是普通老百姓对制造业品质的诉求。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日益匮乏,农用植保无人机在农村快速流行。行业某头部企业今年3月刚刚完成了一轮融资,估值接近100亿元。但是新推出的机型连续“炸机”,5月份在东北地区的主力机型更是出现大规模故障,在农忙时节抢工关键点,伤了农户的信心。急功近利和扎实的制造业精神不符,不知道这是不是整个行业都应该共勉的问题。

我们看到,国家在全力以赴的转型发展。2017 年后制造业ROE明显领先于整体A股,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不断优化,而杠杆率已微降低,制造业发展更多的依赖于内生增长动能而非加杠杆行为了。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已经快速提升至2020年的3.63%,绝大多数行业过去三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速保持在10%以上。转型发展,我们在路上。

有规律的红利期

纵观人类历史,智人的历史大约是20万年;经济增长这件事情,全世界来看仅仅是250年来的事情;而中国的显著经济增长仅仅是40年来的事情。我的爷爷一辈子在农村种地,他的生活或许和1000年前农民的样子都差异不大。爱迪生发明灯泡是在1879年,其实就是我出生的100年前才开始有了灯泡。所以当经济学家每次用宏大的叙事讨论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时候,我都在想,他们的样本量其实很小。

著名经济史学家安迪森麦丽森曾经做过研究,根据他的估算,18世界下半叶之前的近2000年,全球人均产出的年均增长率为0.02%,直到18世纪下半叶,人均产出开始出现了显著增长。在接下来的140年中,英国的实际产出年均增长率接近1.5%,在德国法国以及西欧各个国家的经济表现都差不多,美国的年均增长率稍低于2%,经济均进入爆发增长期。

更重要的现象是:自1970年起,全要素生产率几乎开始在所有国家减速,法兰西银行的估计,在几乎整个20世纪经济处于领先地位的几个大国,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均显著放缓。

为什么会这样呢?说明人类经济快速增长的红利期是有时限的。之前的快速增长,既是由于自由的观念、工业的革命,但更主要的,也是人类物质社会在从基本为0到1的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物质启蒙红利”。中国没有在那个时代完成从0到1的提升,是因为没有历史和社会的基础,而改革开放给了我们这种巨大飞跃的历史机遇,让我们使用了物质启蒙红利,当然,现在也使用的差不多了。

对整个世界,物质启蒙的红利都越来越少了。人类一直对物质抱有极高的追求,但整体上的物质追求增速不高了,精神追求、环保和生态、平凡的生活等从未向今天这样具备条件。我们第一次意识到,人类对物质的追求原来并不是无止境的,这也是物质启蒙红利消失的根源。

其实没有什么大变局,先温饱再质量、先效率再公平、先做大再做强,先快速再平稳,依靠需求、技术和管理驱动经济的底层逻辑,从未改变过,只是目前的中国社会向正确方向回归的速度正在提速。每天热热闹闹的社会事件都是调味料,只要坚守正确的事情,就无需波澜、就内心平静。

结语

现在的世界信息量太大,少有共识和框架,这段整顿之后,连金钱作为唯一的目标都被纠正了(本来就不对)。停杯驻喉,盛宴散场,是该寻找唯一正确的时候了;转型变轨、红利之后,剩下的只有精耕细作和长期主义。长期主义是对的,但远没有一夜暴富、高速增长对个人和社会的直接驱动力大,因此需要调整调整心态再出发。

对企业来说,坚持长期主义是最近的路;对个人来说,有些企业不能去,选择创业,有些行业不能进;做投资,坚持对社会、对国家有价值的方向,就会取得最丰厚的投资回报。

关于吴晓鹏

吴晓鹏,企业经理人和投资人。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高级会计师、证券从业资格、基金从业资格等。现任中国国新集团公司国同双百基金管理团队首席财务官。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小吴老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