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没有退路

2021-12-05
无论是美国资本还是美国政府,本质上都是生意人;生意人总要讨价还价。

编者按:本文转自接招,作者方浩,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周五晚上中概股股价惨遭血洗,又让人见证了一次历史。

和年初相比,股价依然保持涨幅的中概股只是少数,不仅众多小盘股遭遇腰斩再腰斩,就连阿里、拼多多这样的大盘股跌幅都在50%以上。

与此同时,美国科技股一再突破股价新高。要是说像去年三月份美股熔断那样,暴跌不分国籍,大家的心态还不至于失衡。今年的问题是中概股跌跌不休,而美国科技股一路走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这周中概股暴跌,与两个新规有关。一个来自中方,一个来自美方。

先是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收益互换业务管理办法》;随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新规,其有权将无法向审计机构提供信息的外国公司从华尔街交易所摘牌。明眼人都知道,这里所谓的外国公司主要是指中概股。

两个新规的内容同时指向中概股。当然,滴滴宣布退市并回归港股,成了引爆市场的导火索。

现在有一种担心,就是已经上市的中概股会不会都要从美国退市,以及还未上市的公司是否无法前往美国上市。

先来说说中国的新规。

《证券公司收益互换业务管理办法》的核心内容,主要是禁止证券公司为监管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便利,包括不得为违规资产出表、资金腾挪或者规避信息披露、投资范围、交易限制、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行为提供服务或向他人出借或变相出借交易商资质。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主要目的不是针对中概股本身,而是资本非法外流。

所谓收益互换,说白了就是一直以来有些人打着私募基金的名义,把人民币质押给境外券商,然后这些券商再把等值的美元打到私募基金的境外账户供其炒股,最后双方进行收益分成。

前段时间有关部门对某些境外券商的金融风险提出警告,与收益互换的操作有很大关系。但总体上看,收益互换产生的外溢资本规模,在整个中概股的流动性中占比并不是很高,因为很多时候收益互换的目的是把钱挪出去,而不是长期炒股。

所以,中方的这个新规无论是对美股还是中概股,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而美方的新规,才是真正的杀伤力。

按照美国证监会的规定,如果中概股无法应邀提供完整的审计底稿,就有退市的可能,期限是三年。这个新规来自于去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当时就被媒体指出主要是为中概股“量身打造”。

事实上,中美两国的监管机构对于中国公司赴美上市以及审计底稿问题,长期以来都是秉持“不争论”的精神,但是,今年滴滴强行IPO打破了这种默契,把信息数据安全推到了必须明确的监管地带。随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目的是强化监管,而不是阻断国内科技公司的境外上市。

问题是,现在美国把中国强化监管的举措等同于阻碍科技公司赴美上市,不惜使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狠招。

众所周知,中概股从国内一级市场到美国二级市场,一路都是美国资本加持。在上市前,中概股公司主要是靠美元基金的持续投资;在上市后,流通股大部分又被华尔街金融机构买走。

也就是说,中概股的主要股东都是美国资本。如果中概股不得不低价清仓、退市走人,损失最大的其实是美国人。

那么,美国方面为什么对自己人都这么狠呢?

就在前几天,有外媒报道说中国正计划禁止企业通过VIE结构在海外上市,证监会当天就辟谣:消息不实。

应该说,对这则传闻最恐惧的就是一级市场的美元基金和二级市场的华尔街大鳄。一旦具有VIE结构的中概股去不了美股,美国资本就无法实现投资闭环。

所以,美国证交会这次把矛头指向中概股,表面上是打压,实质不妨看作是“逼宫”,即以中概股为“人质”,以审计底稿为口实,全力保证由美元基金支持的中概股退出机制的畅通无阻。美国保的不是中概股,而是美元资产。

今年以来,中国有关方面对互联网巨头实施的反垄断调查、信息安全监管等措施,也一直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政府一直在做的事情,没必要上纲上线。

退一万步讲,如果在美国上市的几百家中概股全部退市,哪个资本市场接得住?

港股每天的交易规模不到200亿美元,美股的交易规模是几千亿美元,如果中概股都跑到港股,那就相当于鳄鱼进了养鱼池,不仅自身的流动性大受影响,还会殃及生在港股的众多小盘股。可能会有赢家,但绝对只是少数。

A股虽然每天的交易额有1000多亿美元,但一个核心问题是,以互联网公司居多的中概股现在回来还有什么意义?

无论在美股还是港股,互联网公司一般被称作科技公司,但这些科技公司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流量变现,或者是通过更有效率的技术手段进行流量变现,万变不离其宗。

但通过今年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财报就可以看出,无论是用户增速还是营收增速,都出现了明显的放缓步伐,根本原因在于流量红利早就吃干抹净,并进入了严重内卷的阶段。

现在国内资本市场的主题是什么?是产业升级。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以及专精特新才是未来。无论是科创板还是北交所的设立,都是围绕产业升级做文章。

这个时候几百家庞大体量的、以玩流量为主的互联网公司组团回国上市,这不是救国,这是砸场子,必将造成流动性的低效分配。

中国互联网天生就有“硅谷基因”,从模式到产品再到资本甚至人才,西海岸成就了中国互联网的上半场;如今东海岸的华尔街成了绕中国互联网绕不过去的结,科技问题变为金融问题。美国资本当年用VIE模式解决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准生证问题,现在快成了离婚证问题。但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西海岸负责开局,那么东海岸也得负责终局。中概股没有退路。

无论是美国资本还是美国政府,本质上都是生意人;生意人总要讨价还价。而VIE结构和所谓的审计底稿,不过是问题的一体两面。问题很多,但办法一定比问题多。毕竟,规则都是人设计出来的,都可以商量着来嘛。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