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乱麻的智慧城市,能否从“白皮书”中找到出路?

2022-01-20
智慧城市进入推进期

编者按:本文系创业邦专栏作者Alter聊科技原创作品,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美国著名学者乔尔·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发展史》写道:“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始终是她所缔造的城市。城市代表了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具有想象力的恢弘巨作,证实我们具有以最深远而持久的方式重塑自然的能力。”

这样的观点在近两年得到了最直接的印证:不少城市在疫情初期陷入了瘫痪状态,城市的韧性和活力也曾被质疑,但在新技术的驱动下迅速转变了被动局面,市民拿着“绿码”就可以畅行无阻,企业在最短的时间里复产复工,即便疫情仍在点状蔓延,大多数城市都做到了精准防控……

特别是到了2021年,阿里、华为、海纳云等不同阵营的参与者各出机杼,智慧化对于城市的价值已经不再局限于秩序的恢复,衍生出了顶层规划、功能设计、基础改造在内的科学方法论,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经济业态也不断推陈出新,智慧城市逐渐演变为结构分明的系统工程。

2022年智慧城市的东风将吹向何处?这可能是许多人所关注的焦点话题。中国联通、浪潮、海纳云等智慧城市的参与者们,先后以“白皮书”的方式给出了答案。

智慧城市进入推进期

以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的2008年为“元年”的话,围绕智慧城市的探索已经进行了十余个年头。其中中国的智慧城市试点数量超过了500个,占到了全球智慧城市总量的50%,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中。

不管是华润还是海纳云,都在白皮书中将智慧城市的进程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概念导入期,主导力量是政府对各个垂直行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改造;第二个阶段是试点探索期,住建部在2012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智慧城市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陆续铺开;第三个阶段是统筹推进期,也是当前所处的阶段,智慧城市逐步走出了“试验”阶段。

对智慧城市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似乎是行业白皮书的常见手法。其中的用意并非只是按照时间轴分段,而是想要向外界阐明智慧城市的现状,以及不同阶段所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问题。

比如概念导入期的鲜明特征是无序规划和分散建设,导致了数据孤岛、体验割裂等频频被诟病的痛点;试点探索期的智慧城市项目点状开花,不管是试点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可不同城市的禀赋各异、诉求分明,出现了两极化的一幕,一些大城市纷纷给出了示范工程,一些城市则暴露出了缺少统筹的弊病。

把时间拨回到2021年初,“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这是智慧城市全面步入统筹推进期的时间节点,也是智慧城市进入深水区的标志。

一个直接的例子,传统智慧城市的建设存在技术至上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造成了普遍存在的数据烟囱和数据孤岛。当前智慧城市的范畴早已从政务延伸到了交通、医疗、教育、治安等多个层面,倘若不能解决智慧城市的痛点、盲点和盲区,可能将停滞在盲人摸象的阶段,和智慧城市的初心背道而驰。

毕竟在经历了疫情带来的“压力测试”后,能否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将深刻影响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左右城市下一阶段的“智”理水平。

白皮书的另一重价值

提到智慧城市的参与者,被聚焦最多的往往是华为、阿里、腾讯等“巨头”,要么在基建领域有着独一无二的先天优势,要么手握庞大的互联网流量。然而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在于,智慧城市并不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市场,碎片化和散状分布将是一种常态。

毕竟早在2020年的时候,就有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和智慧城市概念相关的企业数据超过1500家,过于分散的市场也带来了难以回避的问题。

其中不乏一些合理的共识,比如“城市大脑”的底座角色,就像是一座城市的“操作系统”,将政务、城管、水务、交通、能源等城市运行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智慧城市的运行管理中枢,有机地对城市的运行数据进行感知和融合,进而形成跨行业、跨层级、跨部门的指挥系统,消除了数据孤岛、缺少运维、管理分散等已知和潜在的痛点。

只是每个城市都有着各自的人文、地理、文化、行业生态和经济驱动力,这些差异化因素预示着智慧城市在不同城市间就要应对截然不同的问题和挑战,以至于不少玩家掉进了“路径依赖”的陷阱,过度依赖自身的先天优势,一头扎进大大小小的智慧城市项目里,进而陷入一个混乱而又长尾的泥潭中,出现了一系列不和谐的现象。

因为统筹机制不健全,一些城市在智慧化过程中重概念、轻行动,形成了典型的“文件驱动型”特征;一些城市的产业发展思路不清晰,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依靠“给项目、落企业、赚税收”;一些城市盲目进行粘贴复制,照搬其他城市的经验,却忽略了当地的诉求是什么;甚至有一些城市将智慧城市项目当成了“盆景展示”,“建大屏、做展示、接系统”,唯一的缺点是无法规模化落地……

打一个比方的话,智慧城市的整体现状仍然是一团乱麻。当智慧城市进入到统筹推进期,越来越像一个巨大且复杂的生态系统,涉及能源、医疗、交通、安全、建筑等诸多领域,既需要厂商有完善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也需要有资源整合、场景落地的能力。

想要解决这些挑战和难点,绝非是技术所能撬动的,涉及到机制、协调、标准等多方面的挑战,也预示着智慧城市在统筹推进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各种“白皮书”的另一重价值也在于此。以《海纳云智慧城市白皮书》为例,核心内容是海纳云对智慧城市探索和实践的提炼、总结、沉淀,涉及到战略架构、能力体系、落地路径、行业案例等多个维度的内容,不单单是连接客户的新渠道,也为同行们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范式。

某种程度上说,“白皮书”扮演了提纲挈领的角色,为智慧城市的破局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假如有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以白皮书的形式向外界分享经验和思考,不同企业间相互取长补短,何尝不是智慧城市少走弯路、加速渗透的一种方式。

写在最后

根据德勤的数据,中国的智慧城市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着年均30%以上的增速,2019年时市场规模就超过了10万亿元。

区别于互联网行业一家独大的格局,智慧城市折射出的是百家争鸣的场面,华为、阿里、海纳云、百度等各擅胜场,比拼的是弹性化、定制化的服务综合能力,每一位参与者的创新都可能影响行业的走向,也都在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而随着各地“十四五”等相关规划的落地,智慧城市的新局面还将不断刷新,留给智慧城市玩家们的机遇期才刚刚开始。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