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vivo和折叠屏的一小步

2022-04-11
1000万销量对于消费硬件意味着什么?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锌产业,作者金旺 ,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1000万销量对于消费硬件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一硬件承载的技术,以及生态开始迈入良性循环的门槛。

突破千万销量大关,VR头显花了近10年,2021年在元宇宙风口加持下终于卖出了1123万台;站在智能手机高端化的档口,折叠屏手机也终于迎来了这一时刻。

这一年,vivo折叠屏手机姗姗入场。

如果不算向来迟到的苹果,vivo是最后一个入场的主流机厂。

01 为了千万销量

2020年,三星、华为的折叠屏手机更新到了第二代,三星甚至推出了着重定位到女性用户的上下翻折版Galaxy Z Flip。

然而,忙了整整一年后,折叠屏手机在全球只卖出了190万部,尚且不足200万部,尽管从增速上来看,这样的销量相较上一年已经有了翻倍增长,但仍是少得可怜。

好在,这一年,折叠屏两类主流方案已经基本成形:

第一类是横折版折叠屏手机,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折叠屏手机,横折版折叠屏手机经历了一段外折方案的“弯路”后在这一年回归到了内折方案,除了铰链设计这个坎儿外,其他方面的工艺逐渐成熟;

第二类是竖折版折叠屏手机,这类产品被不少人类比为翻盖手机,算是一种别样的复刻,竖折版折叠屏手机还存在另一个更为实际的作用是推动折叠屏技术的普及和价格下沉。

分别对比三星、华为2021年发布的两类手机会发现,竖折方案折叠屏手机的定价普遍是横折方案的一半,基本落到了当下智能手机高端机的价格范围,这让更多人有了尝鲜的机会。

不可否认,竖折方案是折叠屏手机的一种创新,但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为推动技术成本下沉做出的让步。

不仅如此,为了让折叠屏手机尽快面世,主流手机厂商在研发、营销等各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首先是研发上的下重注,据此前公开信息显示,三星的折叠屏手机早在2013年就已经进入研发序列,研发第一代商用折叠屏手机整整用了五年的时间。

OPPO、vivo针对折叠屏的研发也已经进行了四年之久,在商用机发布之前,内部经历了多个版本,此外,OPPO首款商用折叠机还请回了刘作虎操刀品控和设计。

其次是肉眼可见的软硬件更新速度,仅以最令人头疼的折叠屏手机铰链设计为例,研发人员就已经基于U型、水滴型两类铰链尝试了多个设计方案,铰链设计最终从三星最初简单的单轨U型设计进化到了如今精密的多轨水滴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铰链成本也从百元飙升到了千元。

正因有了背后这一系列的进化,此前折叠屏手机备受诟病的折痕问题得到了极大地缓解,这也成了折叠屏手机在市面流通前的关键一役。

此外,在产品营销上,各家也下了不少功夫,以至于2021年折叠屏手机一直热度不减、甚至几度冲上热搜。

IDC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710万部,同比增长264.3%。

在其他调研机构的统计数据中,2021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有800万部、900万部,这时,2022年折叠机突破千万部已经没有什么悬念。

1000万销量对于消费硬件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该硬件承载的技术,以及生态迈入了良性循环的门槛。

突破千万销量大关,VR头显花了近10年,在智能手机成熟供应体系中,以及智能手机高端化趋势下,初代折叠屏手机走到现在耗时五年。

也是在这时,vivo折叠机姗姗来迟。

02 停更NEX这一年

2021年不仅仅是折叠屏手机的高光时刻,也是vivo的高光时刻。

不过,vivo的高光时刻不是因为折叠机,而是销量。

在华为手机市场阵地失守后,vivo终于摆脱了在中国市场千年老二的地位,一举跃居榜首。

根据IDC公布的2021年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统计数据显示,vivo以7100万部销量、21.5%的市场份额位列榜首,比第二名OPPO多卖了400万部,算是险胜。

不过,这个榜首来得晚了些。

纵观近年来手机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增速放缓已经十分明显,仅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近三年的表现来看,年增长率分别为:-2.3%、-5.9%、5.7%。

面对这样的局势,主流手机厂商在2022年开始了品牌整合,三星智能手机主管Roh Tae-moon在MWC 2022上透露,三星Note系列之后将以Ultra名义融入S系列中(例如今年的Galaxy S22 Ultra)。vivo在2021年停更NEX系列产品后,今年也正式官宣将NEX系列整合到X系列中。

实际上,vivo在中国市场销量表现向好同样有两点值得深思:一个是2021年,华为让渡出的高端市场包括vivo在内的国产手机厂商并没有分得多少;另一个是从全球市场来看,vivo仍仅位居第五,不及小米、OPPO。

这时,完成初步蜕变,又被奉为高端的折叠机开始进入上量阶段,面对主流手机厂商纷纷涌入折叠机这一必争之地,vivo不能再等。

3月初,vivo折叠屏手机相关爆料开始集中出现,这预示着vivo折叠屏手机即将面世,vivo折叠机面世传言后来被vivo产品副总裁黄韬证实,他表示,vivo四年前就已经开始预研折叠屏……

实际上,在vivo折叠屏手机面世之前,产品相关信息就已经被爆料地差不多,骁龙8处理器、120Hz刷新率、单孔曲面屏、后置全焦四摄、双屏幕超声波指纹、铰链供应商为果链安费诺飞凤通信(OPPO用的也是这家)……

这些信息已经拼凑出了vivo即将面世这款产品的大致样貌,所剩不多的也就是折叠玩法和软件体验。

03 vivo折叠机,屏幕指纹成卖点

4月11日,在发布会上,黄韬解释称,“在过去四年里,我们的用户一直在催我们上折叠屏手机,提醒我们不要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说实话我们也很焦急……。”

尽管如此,“在过去四年里,我们推敲了十多个版本的方案,但还是没有发布。”

直到今天,vivo第一款折叠屏手机vivo X Fold才正式对外发布。

提到vivo首款折叠屏手机,vivo产品线总经理洪沂首先提及的同样是铰链设计,vivo用到的是官方称之为航天级浮翼式铰链设计,本质上同样是水滴式铰链。

也正因有如今越来越成熟的铰链和屏幕,洪沂指出,这块屏幕在30万次折叠后,折痕的深度和宽度依然控制得很好。

vivo X Fold内屏采用8.03英寸屏幕,外屏为6.53英寸屏幕,并通过采用双120Hz刷新率,改善了此前内外屏刷新率不同在切换过程中带来的不适。

谈到应用体验,洪沂指出,vivo与微信合作,为vivo X Fold适配了平板模式登录,可以支持同一个微信账号在两个手机上同时使用。

他还特别提到,“想体验折叠屏手机的iPhone用户,现在可以在iPhone和vivo X Fold上登录同一个账号,一般的聊天可以再iPhone上完成,需要看图纸、看文档时,可以在vivo X Fold是看。

无疑,iPhone占据了不少高端用户,这些用户同样是折叠机的目标用户,在苹果还没有发布折叠屏手机时,这也就成了vivo的一个“小心机”。

发布会上,vivo官方也提到,在这款折叠手机时,vivo特别用12个月进行了软件适配,不过发布会上主要介绍的还是针对金融应用、办公软件进行的分屏适配。

值得注意的是,vivo这款折叠机同样支持60°-120°悬停功能,并针对视频、观影、运动软件进行了适配,在此之前,悬停功能是OPPO Find N一个颇受好评的功能。

如果说vivo这款折叠屏在硬件设计上有什么独特之处的话,那就是双屏幕指纹

柔性折叠屏背后需要有金属背板做支撑和保护,这块背板使得折叠屏屏幕透光率几乎为零,因而光电指纹已经行不通,这也是目前不少折叠屏手机没有采用屏幕指纹的原因之一。

据洪沂透露,同样因为这块背板,超声波穿透性被大大限制,如果一直将背板减薄,又会影响屏幕的可靠性,为此,vivo对比各类金属及金属加工方式,最终使用特定厚度的钛合金加以局部贴合高分子合成材料,超声波的频率与特质背板能够实现良好的共振,进而携带指纹信息反馈回来,从而实现了屏幕指纹。

vivo还将与蔡司联合研发的光学镜头拿到了这款产品上,并加入了高端古典相机中的「腰平取景器」,以提升这款产品的卖点。

此外,这款产品更多硬件配置包括全焦段四摄,50W无线快充,4600mAh电池,定制(SPU)版骁龙8处理器。

这样一款vivo X Fold起售价(12+256G)同样高达8999元。

04 折叠屏:高端机的解药?

时间到了2022年,智能手机产业已经不再那么高大上,尤其在国产自研手机处理器受阻后,在全球技术竞争中,国产手机缺失了一味良药。

华为手机失守是一个变局,华为腾挪出的高端市场让国内手机厂商在2021年纷纷提出高端化战略,雷军甚至在2021年8月提出“小米正式对标苹果,向苹果学习”的口号,今年2月又官宣组建高端化战略小组。

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2021年全球高端手机(定价400美元以上)出货量同比增长了24%,远超同期智能手机市场的7%,全球智能手机平均售价也因此提升了10%。

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统计数据显示,苹果高端手机市场份额在这一年重回60%,这是自2017年时隔四年后的回归,Counterpoint给出的预测是,“未来苹果很可能会吞下原本属于华为的高端手机用户。”

显然,华为让渡出的市场空间,尤其高端市场并没有为其他国产手机带来什么机会,倒是折叠屏这一硬件结构上的创新成了国产手机不可错过的新机遇。

2021年,三星、华为、小米、OPPO,甚至独立运营的荣耀都发布了折叠屏手机,除了三星和华为,后三者都是首次发布。随着vivo折叠屏手机的发布,只剩下向来迟到的苹果的折叠屏手机还未露面。

然而,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好用一点的折叠屏手机普遍还停留在万元左右,要想真正成为主流、甚至提振市场的一柄利器,折叠屏手机还需要一波市场下沉,以及真正用户体验上的颠覆性改变。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