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罚80.26亿,滴滴捡回一条命

2022-07-23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灵灵

昨日,滴滴被罚80.26亿,登上热搜。

底下的网友一片哗然:都不认识亿这个单位了。

从去年7月被下架以来,滴滴到底经历了什么?一波三折下,又将走向何方?

滴滴被罚80.26亿,“已经是放他一马了”

关于滴滴的相关审查终于迎来新的消息。

7月21日,网信中国发文称,国家网信办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滴滴处80.26亿元罚款。此外,滴滴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也各被罚100万元。

早在之前,网信办对滴滴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后经查实,滴滴违反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且“证据确凿、情节严重、性质恶劣”。

根据通报,滴滴存在16项违法事实,其中包括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应用列表信息;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年龄段信息、职业信息、亲情关系信息、“家”和“公司”打车地址信息;等等。

其中,还有一项因“因涉及国家安全,依法不公开”。只是提到,“滴滴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以及拒不履行监管部门的明确要求,阳奉阴违、恶意逃避监管等其他违法违规问题。”个中严重性,品品就知道了。

(公众号“网信中国”截图)

随后,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回应:诚恳接受,坚决服从,严格按照处罚决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全面深入自查,积极配合监管,认真完成整改。

(滴滴出行微博截图)

对于滴滴被罚一事,一位自媒体创作者表示,“个人数据包括粘贴内容等等,其实这方面很多公司都这么干,多了去了。至于为啥滴滴这么严重,估计也就是通报里提到的那条因涉及危害国家,依法不能公开的数据情况。”

在他看来,罚款80亿并不算多,“没有把滴滴送进去,没有让滴滴原地破产,就已经是放他一马了。”

也有微博博主提到,“绝大多数互联网产品要是严查,滴滴这些情况都是存在的。其他互联网公司再不自查自改,一样会翻车。”

去年6月,滴滴在纽交所完成上市。7月2日,网安办启动对滴滴的网络安全审查,并于7月4日宣布滴滴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滴滴出行APP下架。到了9日,滴滴旗下25款APP全网下架。12月3日,滴滴宣布启动美股退市程序,并准备港股上市。今年2月14日,滴滴实施全面裁员。

直到今天,滴滴出行APP仍未上架。没有人知道,它究竟何时回归。而随着滴滴APP的下架,一些原本不起眼的竞争对手,也开始了加速追逐。

滴滴很难被撼动,但未来并不明朗

根据滴滴2021年6月递交的招股书显示,滴滴的营收来源于三项业务:中国出行业务(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等)、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等等)、其他业务(共享单车、电单车、货运、自动驾驶和金融服务等等)。

2021年第一季度,滴滴的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分别获得392亿元、8.04亿元、21亿元营收。其中中国出行业务营收占比高达约93%,是滴滴的主营业务。

不过,在APP被下架后,滴滴的中国出行业务迎来了许多突然活跃起来的竞争对手。

据媒体报道,滴滴被下架次日,美团打车APP在沉寂了近两年后高调回归,以自营模式大举铺开,两个月内在北上广深等37个城市上线。

T3出行也在当月连开15座城市,目标是日订单量突破100万。四个月后,T3出行完成进入48座城市的全年目标。

T3出行、曹操出行、高德打车等纷纷推出首单免费、赠送打车券、盲盒抽奖等优惠,并出台司机免佣金政策,从司机到乘客全方位挖滴滴的墙角。

除了高调扩张、烧钱补贴,玩家们也加速融资,做足资金准备。去年9月,曹操出行完成38亿元B轮融资;同年11月,哈啰出行融资2.8亿美元,T3出行融资77亿元。

在这一番轰炸下,滴滴损失十分明显。据晚点LatePost 报道,滴滴下架半年后,网约车日订单量较之前招股书中所披露的,减少了20%;在网约车市场中的份额由此前的9成下滑至7成;没有了新用户,滴滴还面临着老用户流失和司机流失的难题。

不过,放到整个出行大盘上看,APP的下架,对滴滴的影响其实有限。据极光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滴滴出行月均DAU(日活跃用户数量)为1254.79万,远远领先于曹操出行和T3出行,后两者的DAU分别为167.16万和134万,不及滴滴出行的1/15。

滴滴财报显示,滴滴国内出行订单量从第二季度的25.7亿单,下滑至第三季度的23.6亿单,减少2.1亿单、日均233万单,相当于滴滴第三季度日均订单量的8.9%。

也就是说,在滴滴APP被下架、处于被动情况下,美团打车等一众玩家只分到每天200多万单。放到每天三四千万单的网约车大盘里,占比尚小。

滴滴为什么能够在“危难中”保住份额?在业内人士看来,过去数年来的积累,让滴滴无论是从司乘安全上,还是从技术投入上,抑或是与交管、治安机构的协同上,都已形成了不低的行业门槛。

根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7月美团打车投诉量同比增加300%,T3出行的投诉量同比暴增1162%,高德打车投诉同比暴增1131%。

网约车行业门槛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低,而滴滴早期积累的能力,筑起了护城河。不过,国内出行市场的增长空间已逼近天花板,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网约车市场规模为3114亿元,低于前一年的3460亿元,2021年预计将回升至3581亿元。

新的平台虽然很难撼动网约车当前格局,但滴滴的明天仍不明朗。摆在滴滴眼下的重要任务,或许是寻找新的增量。

(图源网络)

滴滴海外,下一站

在业界看来,国际业务或将是滴滴的突破口。

一方面,核心的国内出行业务正在下滑。除了受下架影响,中国网约车市场用户规模见顶也是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被滴滴归纳在“其他”板块的几项业务中,共享单车市场基本饱和;货运、自动驾驶等业务仍处于投入阶段,商业模式尚待检验。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业务成为了重要的增长抓手。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第四季度,滴滴的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增长较为迅速,2021年四季度的增速分别为52.2%和22.2%。

滴滴的海外业务可以追溯到2015年底。

彼时,滴滴与美国的 Lyft、东南亚的 Grab、印度的 Ola 联合建立了共享出行全球合作框架,并在这之后分别战略投资了这三家公司。

2018年年底,程维宣布成立战略业务事业群,下设国际事业部,并任命当时的滴滴副总裁朱景士担任战略业务事业群与国际事业部负责人。

对滴滴来说,海外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Uber三年前来中国,我就意识到我们低Uber一个维度。它像八爪鱼一样,头在美国,伸了一个触手到中国,所以只攻击一个触手是没用的。”程维曾如是说。

截至去年3月底,滴滴已经进入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巴西、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开展网约车和外卖业务。

外卖业务,也是滴滴在海外相中的一大增长方向。2018年,滴滴国际化成立了外卖事业部,并搭建Product Operation团队,支持全球外卖业务增长。

外卖业务所带来的GMV值极高,这一点在Uber身上有所验证。早在2017年年底, Uber外卖业务驻伦敦总经理杜桑·瓦坦尼曾透露,Uber Eats在欧洲19个城市的规模已经超过了Uber打车业务的规模,这项业务是全球增长最快的食品外卖服务之一。

可见,接下来滴滴所看中并要发力的,是Uber已经验证过的,网约车和外卖业务广阔的海外市场。

不过,这也意味着,滴滴在国内遇到过的挑战,在海外还需要再克服一遍。从招聘人才,到支付方式的应用,再到疫情带来的种种不确定因素,滴滴向海外寻发展,依然是一条机遇与挑战兼存的漫漫长路。

参考来源:

1、蓝莓:滴滴客场突围

2、字母榜:滴滴守住了基本盘,但为社区团购交了200亿学费

3、Tech星球:谁抢走了滴滴的订单

4、满投财经:中国网约车市场“热火朝天”,滴滴失去的份额如何夺回?

5、未来汽车日报:滴滴消失的174天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