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2022,谁快跑?谁输了?

2022-12-13
没有永远的赢家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一刻商业(ID:yikecaijing),作者:栗小米,编辑:周烨,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距离2022年仅剩半个多月的时间,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今年的混战即将收尾。

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新能源车企正在卯足全力冲刺,而有的却陷入交付难的漩涡之中。

12月7日,自游家公众号发出了一封致用户的公开信,称由于自身原因,首款新车自游家NV短期内将无法交付;法拉第未来的FF 91被爆首次交付的时间尚不确定;恒驰汽车也被爆出停工停产的传闻……

2022年新能源行业造车依旧难,但与此同时,行业洗牌依旧在持续。

11月份,新能源厂商销量排行榜又有新变动,特斯拉由上月的第八位重回第二位,市场份额升至10.4%;理想汽车凭借1.5万的销量重回行业前十。

当然榜单只是一时的成绩,战局未定,战火未灭,任何一个行业都没有永远的赢家。

随着传统车企转型的力度加大以及包括第二梯队新势力玩家加速崛起,消费者对每一款车型都有了更多选择,玩家们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竞争更加白热化。

随着12月31日国家新能源车购置补贴的退场,可以预见的是,新能源行业竞争只会更加拥挤,洗牌也将加速。

自游家退出、FF难产,2022造车依然难

时间回到2021年的12月,彼时李一男携旗下电动车品牌自游家正式对外亮相,并宣布获得IDG等投资机构的5亿美元融资,来势汹汹。

然而仅仅过去一年的时间,市场等来的自游家的消息却是新车难产。

12月7日,自游家公众号发出了一封致用户的公开信,称由于自身原因,首款新车自游家NV短期内将无法交付。对此,官方将在48小时内全额退款,并为订车用户准备一台NV车模及一张面值200元的星巴克卡。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NV是自游家品牌首款量产车型,于今年10月才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 27.88-31.88 万元。

NV,图/NIUTRON汽车微博

李一男曾公开表示,自游家是火星石与大乘汽车展开深度合作创立的全新品牌。NV的上市发布会时他表示,火星石科技将会在软件、智能、三电等技术领域赋能大乘汽车,共同提高整车和智能软件水平。

不过,归根到底,李一男看上的是大乘汽车的资质。

据未来汽车时报援引大乘汽车相关人士观点,“大乘工厂具备传统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双资质,李一男初期的规划是以租赁的方式让大乘汽车工厂成为自游家品牌的代工厂,待时机成熟之际再收购该工厂。”

然而,大乘汽车却早已深陷债务泥潭,并且生产资质也成谜团,终不能撑起李一男的汽车梦。

据电厂报道,当前,大乘汽车涉法律诉讼371件,累计涉案金额超过28亿元。为了疏通生产链路,自游家也试图帮大乘汽车一起还债,但李一男也是有心无力。

另外,在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后,大乘汽车产品因未能达到相关技术标准,从2020年开始因经营困难陷入停工停产的处境。

而根据《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对于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24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恢复生产之前,工信部应当对其保持《准入审查要求》的情况进行核查,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已经破产的企业,可能会被撤销资质。

由于停产过长,大乘汽车或已与造车资质渐行渐远。在这种情况下,短时间内,自游家无法完成交付,及时止损也是明智的选择。

无独有偶,除了自游家外,FF和恒驰汽车的造车日子也不好过。

11月22日,据财联社报道,法拉第未来在一份监管公告中称,FF91首次交付的时间尚不确定,预计不会在2022年。

虽然法拉第未来一直有传出即将量产的消息,但遗憾的是,至今FF 91Futurist仍旧“难产”,具体交付时间遥遥无期。

11月28日,在10月底恒驰5交付不久之后,据界面报道,恒大汽车天津工厂正在进行裁员,据称计划裁员 60%,此外还有一部分员工进入休假状态。随后,12月2日,Tech星球称,为降低成本,恒大汽车集团总部将解散,总部人员架构调整,大部分人面临裁员,小部分人下沉到工厂。

追踪车企造车难背后的原因,除了生产资质的原因,资金问题也是影响企业顺利造车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一众新造车公司而言,造车无疑是个持续砸钱的事业,工厂建设、技术开发、采购设备、销售推广等,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链做支撑。

以恒驰汽车为例,本次裁员以及部分员工停薪留职背后,或许是恒驰汽车因资金紧张而不得不选择此种方式来降低成本。

过去几年里,从财报来看,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恒大汽车的亏损情况逐年递增,累计亏损已经近180亿元。

恒驰汽车一直严重依赖集团的资金,但自从恒大陷入债务危机自身难保以来,恒驰汽车的资金也变得紧张起来。为了维持稳定运行,恒驰汽车还选择通过融资的方式输血。

但据恒驰汽车内部人士向太平洋汽车网透露,目前恒驰汽车融资进展缓慢,公司主要依靠集团输血,但因为集团自身危机,目前恒驰汽车处于濒临“断血”的状态,天津工厂也因为缺少资金,产能一直未能达到规划,处于“开几天,停几天”的状态。

供应链问题、资金问题、生产资质问题等,是横亘在所有新能源车企面前必须解决的困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功亏一篑的风险。

谁跑得快?谁慢了?

相比于10月的榜单,11月新能源厂商销量前十名排行榜又发生了一次“洗牌”。

2022年11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排行榜,图/乘联会微信公众号

具体来看,比亚迪汽车仍稳坐头部交椅,11月销量217624辆,同比增长141.4%,不仅占据了市场36.4%的份额,更是第二名特斯拉中国销量的3.5倍,正可谓一骑绝尘。

变化最明显的当属特斯拉。11月特斯拉中国销量62493辆,排名从10月份的第八名上升至11月份的第二名,同比增长达到了96.9%。

特斯拉重回第二把交椅,背后离不开特斯拉的降价。

特斯拉不仅10月底宣布降价,还先后推出不同的保险补贴方案。在持续的降价促销下,特斯拉在国内市场的月度交付再次刷新记录,特斯拉中国公开的11月销量报告中显示,11月交付量达100,291辆,环比增长约40%,同比增长达到89%。

与此同时,经历接连几个月的低迷后,造车新势力的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也终于在11月迎来了销量的反弹。

上个月,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分别交付了15034辆和14178辆,都刷新了单月交付记录,并冲进了排行榜前十。

理想汽车销量反弹背后离不开L系列新产品的成功,随着理想ONE的停产,目前理想L9系列扛起了销量大旗;蔚来汽车销量的上涨同样离不开基于第二代技术平台 NT2 打造的三款新车型 ET7、ES7 和 ET5,这三款新车型在11月的交付量达11072台。

从11月榜单来看,蔚来和理想汽车分别实现反弹,但小鹏汽车的销量还处于疲态,掉队明显。

要知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蔚小理是新能源汽车厂商销量排行榜前十的常驻嘉宾,但从今年7月以来,他们开始陆陆续续落榜。

今年7月,只有小鹏汽车一家在榜,8月蔚小理三家则全部出局,9月只有理想汽车在榜,10月只有蔚来汽车在榜。更为紧迫的是,10月、11月,小鹏汽车甚至未进入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5。

这三家造车新势力,如今正在被第二梯队玩家赶超。

据小鹏汽车发布的数据显示,小鹏汽车11月共计交付新车5811辆,虽然环比有所上涨,但对比哪吒汽车的15072辆、理想汽车的15034辆,已经明显掉队。

至于掉队的原因,从其产品的销量上便可以看出。小鹏G9作为小鹏汽车换新的重中之重,在11月仅仅交付了1546台,也就不难理解小鹏汽车始终不见起色原因了。

小鹏步伐放慢的同时,造车新势力冲出一匹黑马——哪吒汽车。

哪吒V,图/哪吒汽车官网

9 月和10月,哪吒汽车交付量都超过了 1.8 万,远远超过了交付量刚刚 1 万出头的蔚来和理想汽车,11月,哪吒汽车的销量微降至1.5万,但仍继续领跑在新势力队伍中,跻身第一梯队。

哪吒迅猛崛起的很大原因源于其走的低价路线,当前哪吒共有哪吒V、哪吒U和哪吒S三款车在售,其中售价最低的便是哪吒V,同样该款产品也是销量最猛的,今年11月,哪吒V车系交付了11263辆新车,同比增长60.3%。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分化正在加剧,目前来看,比亚迪和特斯拉逐渐形成两强格局,哪吒汽车弯道超车,小鹏汽车正在慢慢掉队,不过,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战局尚才刚刚开始,一切还充满未知数。

新能源汽车持续洗牌,没有永远的赢家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洗牌还在持续。

中汽协预测,明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5%。按照上述预测,相比于2022年90.3%的同比增速,明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速将大幅放缓。

这对任何一个新能源车企而言,都不是一个好消息。除了销量增速放缓,头部新能源车企还面临其他种种烦恼。

被称为行业天花板的特斯拉,近段时间因为各种问题频频登上热搜。

日前,广东潮州又爆出一起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事实上,自2020年6月开始至今,关于因特斯拉“刹车失灵”事故频繁被曝出。

据南方都市报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6月-12月,因特斯拉车辆突然“刹车失灵”发生的事故有近十起。而仅在2021年1月就有4起特斯拉车辆“失控”事故发生,涉及车型包括Model 3、Model X和Model S。

同时,特斯拉还多次宣布召回汽车。

12月1日,特斯拉(上海)又宣布召回超43万台汽车,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特斯拉拟自即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20年12月27日至2022年11月7日期间的部分国产Model 3电动汽车,共计142277辆;召回生产日期在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11日期间的部分国产Model Y电动汽车,共计292855辆。

特斯拉召回消息,图/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此次召回规模较大。仅从Model Y车型来看,其2021年在华销量为20万台,而2022年1至10月销量为23.35万台,合计约43.35万台,此次召回29.28万台粗略估算已占到售出汽车总数的近七成。

特斯拉此前也多次发起召回,召回的原因涉及电池问题、逆变器故障、安全带、车窗以及尾灯等。据经济观察报统计发现,进入2022年以来,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已发起6次召回。截至目前,2022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召回的车辆累计约79.16万辆。这个数量是其今年前10月在中国的销量的两倍多。

短时间内频繁且大规模的召回,难免会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怀疑,且频繁出现突然加速、刹车失灵等事件,也在动摇消费者对特斯拉的信任。

当将目光聚焦到造车新势力" 蔚小理 " 时,它们同样面临多方面的难题。

一方面,蔚小理离盈亏平衡还差很远,今年还处在巨额亏损中,今年第三季度,蔚来汽车净亏损41.1亿元,同比扩大392.1%;小鹏汽车净亏损23.8亿元,同比扩大49%;理想汽车净亏损16.5亿元,同比缩小23.3%。

另一方面,车型换代的蔚小理很难再有以往的高速增长期,而第二梯队的新势力玩家正在奋力上位反超。

从2022年1-11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排行榜来看,哪吒汽车以142,872辆的销量继续领跑新势力,同比增长139.9%,零跑汽车的销量为102,675辆,同比增长176.8%,相比之下,蔚小理只有两位数的同比增速,渐渐落后。

2022年1-11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排行榜,图/乘联会微信公众号

11 月 25 日,在蔚来汽车 8 周年内部演讲上,有员工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蔚来下一步到底是该观望、收缩,还是激进?蔚来创始人李斌说,蔚来没资格观望,更不会收缩。

“没有资格观望”,这或许所有新能源车企的共同心声。

竞争格局时刻在变,任何一个行业都没有永远的赢家。随着12月31日国家新能源车购置补贴的退场,新能源汽车车企们将面临新的挑战,能否活下去,将考验它们的综合实力。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