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加快绿色转型?

2023-01-03
数字化的蓬勃发展,为企业绿色转型带来新机遇

12月28日,2022数字化发展峰会成功举办。

本次峰会旨在通过分享优秀的数字化案例,给行业带来重构未来的启发与思索,并以此为契机,让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业务自由交流对接,发现并推动新生力量成长。

(情报图片挪到这里)

会上,正泰安能 CIO章磊,碳阻迹创始人兼 CEO晏路辉,远景智能零碳业务拓展总经理邢戈,以《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加快绿色转型》为题,展开了深度交流,上海联创管理合伙人朱一凡担任圆桌主持。

犀利观点如下:

1.碳中和一定要服务于主营业务。如果这件事对企业是边缘或次要的工作,那这件事就不可持续。

2.追求绿色发展和追求企业效益之间其实是并不矛盾的,因为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绿色低碳的转型是整个经济结构转型的新方向。

3.所谓“运动式减碳”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反映出大家对双碳的关注和重视。这件事对企业来说,已经从选择题变成了必答题。

朱一凡:伴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确定和全球环境能源问题的大势所趋,绿色发展成为了所有经济体的共同必答题。几位嘉宾所在的企业都是相关领域的先行者,可否请谈谈公司在绿色双碳领域都有哪些布局,都是从哪些角度切入的?

章磊:正泰安能成立于2015年,是专注于居民分布式发电业务的开发和运营,利用业主的屋顶资源,为用户提供系统的勘测、设计、安装、运网和运维的一条龙服务,为全社会带去更多的绿色便利。

目前,安能的用户数量已经率先突破了80万户,相当于全国每四户建站的家庭,就有一户是选用正泰安能的,此外,我们还为社会提供了146亿度绿色电,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1446万吨。

朱一凡:能不能请您再分享一下,平改坡太阳能这个家庭电能装置,现在整个中国的市场环境到底是怎么样的?

章磊:整个平改坡,平屋顶以及斜屋顶阳光棚的应用场景,目前来看有着不同的发展的状态,像阳光棚这一块更多的是作为新农村新建设的一个趋势,这两年是非常的红火。而我们的这个平屋顶,斜屋顶和平改坡这几种,在过去五六年的应用过程当中,在北方市场,已经相对来说非常非常成熟。

从居民的这个用电的这个环境,以及他们屋顶的这个资源上来看,在行业处于相对来说比较饱和的状态。

朱一凡:国家政府针对于这一块的改造,有没有什么政策?

章磊:嗯目前来看主要的国家政策还是集中在电力补贴这个方面,但整体补贴也在逐渐减少,向市场运营倾斜。

朱一凡:谢谢章总,那接下来我们请晏总给大家分享一下。

晏路辉:碳阻迹成立于2011年,在过去十一年间,持续为各行各业的企业机构提供碳管理的软件和咨询解决方案服务。我们聚焦的赛道分四个:包括科技,消费,金融和能源。

我们有企业一体化碳管理SaaS平台——碳云Ccloud,同时,我们提供帮助各类企业迈向碳中和第一步的咨询服务。

在C端,我们提供各种碳账户的应用,赋能消费者,促使消费者自主参与到减排的行动中,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奔赴碳中和的大目标。

另外,我们建立了一个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现在大概有15万条数据,通过这个数据库能够赋能于各行业的企业,包括研究机构,来开展碳管理的最基础的工作。

邢戈:远景集团从2007年成立至今,使命一直是为人类的可持续未来解决挑战,聚焦绿色低碳产业,成为客户的零碳技术伙伴。

远景的业务布局围绕以下几个方向,一是推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使风电、光伏、储能成为未来的新煤炭,目前我们的风电产业全球排名第四,中国前二。

第二则是围绕能源存储及绿色燃料,更多是动力电池和制氢业务,去替代传统石油消耗;

第三是数字能源,我们使用智能物联网和数字化操作系统,加速整个能源从上游到下游的效率提升。

第四,近两年,我们发力零碳产业园,用更加便宜的能源和更加清洁的能源,在加速整个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那最后第五个部分,我们也在做绿色投资,去年我们和红杉成立了远景红杉碳中和技术基金,这支百亿的技术基金,主要是投碳中和十大赛道的初创的技术公司。

朱一凡:在双碳的语境下,几乎所有的企业言必谈减碳,那这份狂热的背后也存在停留在口号浮于表面的现象,那几位嘉宾如何看待这种运动式减碳的行为?如何将绿色转型落到实处?

邢戈:运动式减碳另一个视角来看,反映出大家对双碳的关注和重视。这件事对企业来说,已经从选择题变成了必答题。

如何真正落实呢?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讲,还是要有组织机制的保障,成立专属的组织机构,并设置相关的绩效考核体系。

第二,也要彻底的去做政策的学习,理解相关的政策;第三,是需要和数字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相结合,能够把节能降碳纳入到公司的数字化转型中。

第四,无论是国家的园区还是企业的产品,我们还是要摸清家底。采用合适的标准来评估当前组织的碳足迹。节能减碳是一个长期主义的事情,还是要选择长期的战略伙伴。那如果有条件也需要了解国际的减碳倡议,并加入合适的联盟组织。把双碳战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晏路辉:运动式减碳从意识层面看,对推动社会开展碳管理是非常有益处的,大家知道去积极行动了。

从操作层面看,需要有一些更加科学的方法来指导更多企业去实现。我们碳阻迹有一套自己的原创方法论,叫CREOS,第一步就是Calculating,计算,摸清自己的碳排放情况;基于此,才能进行到第二步Reducing,有的放矢的实现碳减排,第三步叫Engaging,不光是自己去自己去减,但凡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或者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都可以带动合作伙伴一起来减排,推动社会共同去做这件事。那么第四步就是Offsetting,对于一些不可避免的排放,我可以通过种树或者购买碳信用等方式来抵消。最后第五步是Spreading,企业完成碳中和之后,鼓励大家去做传播,让这件事情影响到更多的利益相关方,进而影响到社会。

基于这样的方法论支撑,企业就能避免掉一些运动式减排。

朱一凡:追求绿色发展和追求企业效益,这个是大家一直在探讨的一个话题,有些企业觉得追求绿色发展和追求企业效益它之间是矛盾的,那也有很多成功的企业,认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并不存在矛盾。能不能从三位和所在企业的角度来分享一下,追求绿色发展和追求企业效益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协同?

邢戈:早年间我们的一些产业规模不够大,用的是比较老的技术,这些方案往往成本比较高。从长远来看,绿色发展和企业追求效益是正相关的。

以远景的经验来看,有三点:1.企业良好形象和公众信任的建立,实现品牌力的提升,去年,我们就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改变世界的公司第二名;其次,通过绿色低碳的转型升级,创造更多的绿色利润,也是很多企业追求的

以远景为例,我们的风机出口到海外,客户也会关注我们每发一度电,会带来多少的碳排放;第三,其实就是对于相关法规的遵守,也可以尽可能避免一些罚款,在双碳的这个背景下,无论是中国还是海外,都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我们及早布局,就可以尽可能规避相关风险。

晏路辉:碳中和一定要服务于主营业务。如果这件事对企业是边缘或次要的工作,那这件事就不可持续。

那怎么去建立它呢?我觉得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比如说有一些企业做节能减排的工作,如果能够通过能源的减少,降低相关成本,为主营业务带来提升,那自然会受到欢迎。

或者开发产品,如远景的风机,它本身在碳中和上面的创新,给产品带来了市场上更大的认可度,进而推动营收提升,那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总而言之,做碳中和最本质的环节就是要能够带动主营业务,如果只是做一个PR,或者只是做场活动,那这个事情是远远不够的。

章磊:追求绿色发展和追求企业效益之间其实是并不矛盾的,因为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绿色低碳的转型是整个经济结构转型的新方向。

从目前这个我们国家这几年的发展态势来看,绿色低碳的转型,实际上正在推动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形成非常多的增长点。在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去发展低碳的潜力,过程中,我觉得每家企业既是要去肩负社会的责任,也同时在抓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会。

正泰安能实际上是最早从事户用光伏的企业之一,这几年我们也得到了十足的成长,用户数和开发的规模都是居全球第一的,与此同时,发展我们的分布式能源,对优化我们的能源结构,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从经济价值上面来看,屋顶电站平均每年为我们的农村家庭非常稳定的增收1000到3000元,从生态价值上来看,每年我们能为全社会提供100多亿度绿色电,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近1400多万吨,从社会价值上来看,整个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我们的协同产业,上中下游有七万多个合作伙伴,也创造了这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将近7万多个。我相信如果企业不受益,企业没有发展,是没有这么多的产业链一起进入这个行业的,从政府,群众和企业各方面,大家形成了共赢的一个局面。

朱一凡:数字化的蓬勃发展为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带来了哪些机遇?

章磊:数字化已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了,我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很多这个企业里面的信息部都不是独立的一个部门,甚至是挂在我们财务下面的一个科室,发展到现在,信息化数字化在企业里面的重要性也是日渐提升。

正泰安能的始终是致力成为一家高科技、新资产、平台化,服务型和数字化的全球C端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从我们的这个这些关键字上来看,五个关键词里面有三个都是跟数字化蓬勃发展有机结合。

最近这几年我们也通过最新的AI的设计、图像算、区块链等新的技术极大的促进了流程效率,我先后也搭建了这个营销策略的业务云,智慧运营的生态云和创新服务的拓展云,包括正泰安能的监管云,以及我们的服务云,这五朵云实现了整个环节的端到端的控制,有效的提升了系统的效率和流程的效率。

晏路辉:没有量化就没有管理。所有的管理动作必须来源于数字化,任何一个企业将来要走向碳中和,首先必须知道自己的碳排放量。同时,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合理准确定位出该减排的领域,找到合理的减排手段,数据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邢戈:远景在过去十年,一直在通过数字化来加速整个能源的转型。我们在2014年左右就开始用公有云去管理我们所有的风机、风场,实现远程监控、远程运维、少人值守、无人值守、预测性维护等等。

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我们搭建的智能物联网平台,已经承载了500个GW的这个能源资产,这是什么概念呢?上海的平均用电负荷是25个G瓦,基本上就相当于是20个上海的用电量。

通过感知、量化、控制、决策分析等功能,我们在绿色转型里,实现三个效率的提升。

一,能源效率提升,帮助大量客户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进行节能降碳,从局部优化到全局优化。

二,设备效率的提升。我们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去管理风电设备、风电资产,其实就是我们要通过天气的预测,去对风机的情况的相关的预测;通过对天气数据的分析,对于风电光伏的这些选址,去进行精确的指导,从而能够提升新能源资产的发电效率。

三,要做到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前几年,特别流行业务财务一体化,其实就是把这个能源的这些数据,怎么样跟企业的经营数据,跟企业的财务数据,去进行相关的一些结合,提升整个企业的运营效率,这其实也是数字化技术在帮助企业去做绿色转型方面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