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摧毁的乌克兰经济

2023-08-16
乌克兰独立后由盛及衰到底是什么原因?如今的俄乌战争又将给其带来怎样的影响?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砺石商业评论(ID:libusiness),作者:王剑,编辑:刘学辉,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说起如今正深陷战争旋涡的乌克兰,总令人不仅回忆起其独立时的风光历史。

苏联时期,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美誉,军工实力占原苏联的四分之一,无论航空航天还是装备制造业,都是该领域的佼佼者。

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后,仅仅过了4个月,再也无力支撑的苏联终于解体,一个时代就此结束。

乌克兰脱离苏联大家庭时的家底相当丰厚,不仅拥有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有着极为丰富的煤铁等70余种矿藏资源。而且,乌克兰还凭借“继承”苏联时期的1200枚核武器,摇身变成世界第三大拥核国。

不过,乌克兰最耀眼的还是独立后保留了比较完备先进的军工体系,以及大量重工业基础设施,经济才得以傲视群雄。

1992年,在欧亚地区12个国家中,乌克兰GDP排在第二位,发展势头迅猛。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经过30年的发展,乌克兰经济几乎毫无进步,工业大幅萎缩,几乎沦为欧洲最贫穷的国家。

乌克兰独立后由盛及衰到底是什么原因?如今的俄乌战争又将给其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不妨试着梳理一下其历史和经济,探索背后的故事。

俄乌的历史渊源

很多时候,并不是落后就要挨打,有时就是看你不顺眼,就是想揍你。

2022年的2月21日,俄罗斯宣布承认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的两个国家独立。

当天,总统普京发表了一场电视演讲,字里行间透着“老大哥”的愤怒与不甘,也揭开了俄乌战争的序幕。

这篇演讲中,普京深刻回顾了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历史纠葛,介绍俄罗斯在乌克兰独立后为其作出的诸多贡献。

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乌克兰与俄罗斯历史上血脉相连,从来都是一家人。乌克兰这个国家从未“出现”过,只是曾经的政策失误,才出现了“乌克兰”概念,人为将其从俄罗斯划分了出去。

普京的表述自然是以此来论证他采取的军事与外交政策的合理性,但客观上看,既有符合史实的一部分,也有自说自话的成分。

乌克兰地处欧洲东部,北依白俄罗斯,南达黑海,西连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北约各成员国,东部接壤俄罗斯。

也是因为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乌克兰在历史上被多个国家和王朝统治过。

不过,普京所说的“俄乌一家人”概念也没错,因为彼此祖先同为有着相近语言文化和亲缘关系的“斯拉夫人”。

罗马帝国时期,欧洲活跃着日耳曼人、凯尔特人与斯拉夫人,他们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三大蛮族,也是现今欧洲人的祖先。

当时,整个欧洲东部及中部是斯拉夫人的天下,内部又分为三个活动区域。

西片斯拉夫人以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这些分支为代表;南片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波斯尼亚、黑山和马其顿等分支;东片就是今天的俄罗斯、乌克兰与白俄罗斯。

不过,那时没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概念,因为大家都是“罗斯人”。

当时的罗斯人相比已经有经营意识的日耳曼人与凯尔特人,还是地地道道的“游牧蛮族”,饿了就抢,抢了就跑,然后换个地方继续循环。

公元8世纪初,属于北日耳曼人分支的维京人(今天挪威人、丹麦人、瑞典人的祖先)乘坐战船,四处劫掠、经商和殖民,其中有不少人涉足到斯拉夫人的领地,自然又是一番混战。

到8世纪末,维京贵族中的留里克三兄弟征服了东部的罗斯人,在乌克兰中部建立了“基辅-罗斯大公国”,成为一个以基辅为母邦的松散邦国联盟。

1240年,蒙古大军攻陷基辅城,建立了金帐汗国,延续近四百年的基辅-罗斯大公国灭亡。

基辅王国被摧毁后,使得东斯拉夫政治、经济和文化逐渐转移到莫斯科,成立了莫斯科大公国。

新兴的莫斯科公国充当了金帐汗国的“收税人”,并借此发展势力,统一罗斯多个邦国(不包括乌克兰地区)后,逐渐摆脱蒙古统治。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东罗马帝国(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将东正教中心搬到莫斯科,有了宗教法统加持,莫斯科大公改称沙皇(“凯撒”之意),开始以第三罗马帝国继承者自居。

也是从这开始,俄罗斯和乌克兰就走上了不同的演化道路。

俄乌的恩怨情仇

亨廷顿在其名著《文明的冲突》(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曾绘制了这样一幅地图:东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分界线以乌克兰东西为界,乌克兰的东部地区则被归于俄罗斯信奉的东正教范围;乌克兰的西部地区,被划入欧洲大部分信奉天主教的范围。

乌克兰地区的基辅被蒙古人占领后,并未得到真正有效管理,从而使得该地区出现权力真空,被趁虚而入的波兰、立陶宛以及“波兰-立陶宛联邦君主”国占领,原在立陶宛统治之下的乌克兰地区又转入波兰人手中。

兜兜转转的过程中,乌克兰人世代都是农奴,不仅地位低下,还不能说乌克兰语,也不能信仰东正教,只能信仰天主教。

17世纪中后期,乌克兰东部第聂伯河的哥萨克领袖“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起兵反抗波兰,随后占据乌克兰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建立了哥萨克酋长国。

彼时,乌克兰的哥萨克政权夹在周边的奥斯曼帝国、克里米亚帝国、波兰、沙皇俄国几大势力之间,只能采取合纵连横之策,或战或和,艰难求生。

1654年,沙皇俄国与赫梅利尼茨基达成协议,在保证哥萨克“高度自治”前提下,乌克兰承认沙皇的最高权力,签署了造成俄乌关系“剪不断理还乱”的《佩列亚斯拉夫协议》。

为了感谢赫梅利尼茨基的“贡献”,沙皇为其建了一尊高大的塑像,至今依旧矗立在基辅市内。

哥萨克政权没想到的是,自己其实是“引狼入室”,沙俄一直觊觎乌克兰,正好借机将势力渗入,逐渐将乌克兰中部和东部并入版图。

因此,历史上也将《佩列亚斯拉夫协议》称为“俄乌合并协议”。

1667年,沙俄与波兰签署《安德鲁索沃条约》,确认乌克兰西部由波兰统治,完成了对乌克兰的瓜分。

18世纪末期,波兰被普鲁士、俄罗斯和奥匈帝国吞并,西部的乌克兰地区成为奥匈帝国的囊中物。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乌克兰由于和俄罗斯的密切关系,一直被称为“小罗斯”,始终摆脱不了沙俄的阴影。

直到19世纪,乌克兰民族的缔造者们决定放弃“罗斯”这个名字,选择用“乌克兰”和“乌克兰人”这两个词来定义自己,以此将自己与俄罗斯及其他东斯拉夫民族区别开。

但是在长期的分治状况下,乌克兰国内的意识形态也处于一个分裂的状态:东部亲俄、西部亲欧洲,从而造成了乌克兰后来地缘政治的复杂性。

随后的两次世界大战,基本就是不断割裂乌克兰历史与文化的大型“精分”过程。

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波兰立即取代奥匈帝国,夺回昔日的乌克兰西部领土;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则在东部建立“乌克兰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

二战初期,苏德签署互不侵犯协议后,互相瓜分波兰,苏军顺手占领了乌克兰西部;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挥师东侵又吞并了整个乌克兰。

二战结束,苏军反攻,再次占领乌克兰全境,将其改造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收入囊中。

自此,乌克兰总算结束了东西部不断分离的局面,融入苏联大家庭的怀抱,但彼此关系始终暗流涌动。

简单来说,因为历史上受地缘政治影响,乌克兰东部亲俄、西部则亲欧洲。

1991年8月24日,借着苏联末期的政治动荡,乌克兰宣布脱离苏联,结束了与俄罗斯长达三百多年的“亲密”历史,有了一个完整独立的国家。

不过,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复杂关系并未随着独立彻底结束。

独立后的乌克兰经济

从历史角度来说,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对乌克兰这个“嫡亲”是有所偏爱的,甚至还独自承担了原本属于乌克兰的债务。

1991年之前,苏联对外国和国际基金的债务总额约为1000亿美元。按照独立前的协议,乌克兰应和苏联所有共和国一样,按照自身经济实力制定的比例各自进行偿还,这也意味着相对富裕的乌克兰理应偿还更多的债务。

可乌克兰始终借口“没钱”,拒不还债。最后是俄罗斯独自承包了所有苏联时期债务,直到2017年才彻底还清。

不仅如此,乌克兰独立后,俄罗斯也伸出了援手,对其提供大量的经济和贸易优惠。根据统计,1991年至2013年期间,乌克兰从俄罗斯获取的总收益超过2500亿美元。

乌克兰国内虽然从独立开始就希望“去俄化”,但由于数百年时间都没有真正建立稳固的政权,虽然主要语言是乌克兰语,但国内政治和精英阶层其实都已经高度“俄化”,甚至不会讲乌克兰语。

独立后的乌克兰对于俄罗斯的感情依旧十分复杂,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这点在乌克兰东部极为明显。

比如俄乌冲突的源头顿巴斯地区,俄罗斯族虽然只占当地人口的40%,可该地区包括乌克兰族在内,有70%的人是以俄语为母语,对俄的亲近感更强,相对“不听话”。

西部地区基本说乌克兰语,同时因历史上与俄罗斯有过交恶,普遍希望加入欧盟和北约。

即便如此,乌克兰人在国家认同上也并非铁板一块。

俄乌战争前,乌克兰政治和经济研究机构拉祖莫科夫中心曾进行了一份民调,希望了解东西部公民对乌克兰这个国家的认同感。

结果,乌克兰族的乌语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达到95%;“俄语公民”虽然有60%多也认同乌克兰国家,但“你把乌克兰当作祖国吗”,对这样的提问能作出肯定回答的只有22%左右。

这是由于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历史渊源太久,而且独立后的经济体系也依然离不开俄罗斯。

乌克兰西部主要是农业区,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39%,农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10%。这也是为何乌克兰的国旗是由上蓝下黄两种颜色构成,这正是乌克兰境内最常见的景色——蓝天与麦田。

不过,乌克兰农业基础设施很落后,仓储和物流基础几乎还停留在独立前水平。农业出口一直以原料为主,缺乏深加工能力,附加值并不高,只能靠工业弥补其经济不足。

乌克兰主要工业集中在东部,能源消耗极高。由于乌克兰自身的石油和天然气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11%和25%,因此整体工业耗能只能依靠俄罗斯提供。

只要俄罗斯在天然气和石油上“跺跺脚”,乌克兰的经济就会持续震荡许久。

可以说,乌克兰经济结构相对单一,缺乏油气资源,经济严重依赖外部资金、外部市场和进口能源是其最致命的问题。

正因东西部经济产业差异过大,乌克兰无论在经济和社会转型上始终难以达成统一,特别是政治上对西方和俄罗斯之间态度暧昧,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

虽然乌克兰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和钢铁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铁矿石和煤炭资源,同时钢铁产品约占欧洲钢铁进口量的10%,是很重要的一笔经济收入。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和平时期,能顺利生产和运输……

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破坏和封锁了乌克兰大部分运输通道,导致乌克兰的经济越发糟糕。

眼下,乌克兰的经济到底有多糟呢?

苏联解体时,乌克兰与周围国家人均GDP差不多,都在3000美元左右。

可如今,爱沙尼亚人均GDP 2.3万美元,拉脱维亚1.7万美元,波兰也有1.5万美元。

乌克兰呢?仅有可怜的4534美元。

如果将乌克兰的经济落后全部归于俄罗斯,也不客观,真正的原因在于乌克兰始终存在的金融寡头和政治寡头。

把持乌克兰的“寡头”体系

所谓“金融寡头”是指苏联解体后,许多拥有资源的企业主甚至黑社会乘机将国有资产私有化,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利益集团。

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都在解体后出现了大量金融寡头,个个权势滔天,富可敌国。

所不同的是,普京上台后使出铁腕手段,严厉打击各种金融寡头,逼得他们死的死,逃的逃。

普京也借此将寡头所控制的经济实体收归国有,壮大了俄罗斯的国力,更增强了自己的政治权威。

乌克兰不仅少了普京这样的“铁腕”领导人,金融寡头反而成为国家元首,开创了寡头政治,乱象越演越烈。

乌克兰在20世纪90年代推行大规模私有化改革,本想借此革除计划经济的束缚,没想到却被众多既得利益者利用,通过出口原料型和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型产品获得巨额利润。

虽然乌克兰经济在一段时间出现了增长,但很快就因内部腐败丛生被打回原形。

随着乌克兰政治体制的改革,许多富有的金融寡头纷纷摇身一变成为各种政治派别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占据了议会和政府的大量席位,演变为政治寡头。

乌克兰境内的金融、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行业,以及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实体企业全部被寡头家族瓜分。

就连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新兴网络媒体等舆论工具,也统统被寡头家族操控。

乌克兰的前总统尤先科、季莫申科、波罗申科、亚努科维奇等人,几乎都是寡头家族推出的代表,只想怎么捞钱,很少真正关心乌克兰人的死活。

忍无可忍的乌克兰人民也闹出各类“革命”,可这样的政治活动背后本身就是金融寡头和政治寡头之间的互相博弈,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贼喊捉贼喊了多年,寡头家族的钱却越捞越多,乌克兰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得一塌糊涂。

当然,俄罗斯也没闲着。

乌克兰独立20多年来,俄罗斯通过石油、天然气、债务、民族问题、关税同盟等手段,不断影响着乌克兰的内政与外交。

用乌克兰前总统库奇马所说,“俄罗斯可以给乌克兰主权,但并不希望乌克兰真正‘独立’”。

没有了可靠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保障,乌克兰在全球经济市场如同一叶扁舟,稍大点的风浪就会“翻船”。

乌克兰独立后不久就赶上世界经济危机,随后GDP直线下滑20%;到1999年,乌克兰的人均GDP触底,跌至635.8美元;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乌克兰也没躲过去,全国经济在2009年下降14.76%。

2010年开始,乌克兰通过提升外向型经济,重新走入增长曲线;到2014年,随着乌克兰与欧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和联系国协定,乌克兰经济有所回升,乌克兰人均GDP恢复到4187美元。

但好日子没过多久,2015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乌克兰危机爆发,国内大量资本出逃,货币贬值一半,人均GDP也暴跌50%以上,只剩2100美元。

乌克兰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好不容易与俄罗斯修复关系,正打算专心发展经济,结果又在2020年碰到全球疫情,出口下滑,整体经济掉落4%,GDP仅为1473.6亿美元,经济规模几乎退回到2007年GDP水平。

接下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2022年的俄乌战争爆发后,彻底拖垮了乌克兰的经济。

陷入困境的乌克兰运输体系

虽然战争对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来说,可谓两败俱伤,但乌克兰显然伤得更重。

俄乌战争以来,乌克兰虽然得到了比从前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获得了欧美等国的部分“接济”,可相比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实在是杯水车薪。

乌克兰是世界上小麦、大麦和其他谷物以及向日葵等油籽的主要出口国之一,但由于战争带来的港口设施被破坏,以及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卡霍夫卡大坝被毁,乌克兰的农业经济已陷入停顿。

从目前来看,俄罗斯虽然未能对乌克兰完全取得预定的军事目的,但通过导弹袭击加上有效的贸易封锁,乌克兰整体经济已经岌岌可危。

最重要的是,俄罗斯近期单方面取消了去年在土耳其调解下,与乌克兰签署的粮食协议。这意味着前往乌克兰港口的谷物货轮随时都可能遭受俄罗斯的攻击,乌克兰任何海上贸易都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这其实对乌克兰经济更是难以估量的沉重打击,因为乌克兰传统货物运输都是依赖海运,现在只能通过陆路运输。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海运货物每吨便宜得多,也才使得乌克兰农产品及相关商品具有了价格竞争力。

可采取陆路运输后,乌克兰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被极大削弱,同时额外的贸易量将使本已紧张的公路和铁路基础设施不堪重负,不仅影响贸易,还会影响军事以及各类救援保障车队。

这其实也带来一个颇有争议的现象:支持乌克兰的邻国,如果想帮乌克兰解决货物运输困境,那就要想办法允许乌克兰通过自己的海港进行出口,但这就涉及到一个主权问题;假如换种方式,帮助乌克兰农产品就地加工和销售,那势必又造成对本国农户的不公和压力。

即使这些都能被支持乌克兰的国家接受,也依然改变不了由于乌克兰被迫减少供应,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

不过,全世界都为乌克兰的粮食减产与运力不足感觉忧心忡忡时,有一个国家可能会偷笑。

别忘了,俄罗斯也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

由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目前只是在军事和经济领域,对俄罗斯与第三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尚未涉及,这也使得俄罗斯能在农产品疯狂涨价的背景下,大发一笔横财,让政府获得最急需的外汇。

显而易见,俄乌战争无论胶着还是很快结束,乌克兰的经济复苏都将经历漫长和艰难的过程。

其中很大因素是俄罗斯与西方围绕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博弈只会加强,不会减弱。

这对任何投资者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巨大政治风险。

同时乌克兰国内法治建设缓慢,大量腐败问题丛生,营商环境不佳,加之经济持续下滑,汇率不稳,能源价格、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上升等问题都没有真正改观,导致人口持续流失,其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乌克兰虽说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但教育体系十分发达。国内实施12年义务教育,拥有1037所大学,大学生综合入学率高达80%。可惜因为乌克兰产业过于落后,社会无法吸纳这么多的高素质人才,大量毕业生流失到了欧洲后也不肯再回来。

俄乌战争爆发期间,不仅大批乌克兰大学毕业生选择滞留国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乌克兰年轻人跑到了国外,导致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

乌克兰独立智库“乌克兰未来研究所”(UIF)调查显示,在未考虑到俄乌战场伤亡问题的情况下,截至今年5月,乌克兰人口已从去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时的约3760万减少到约2900万,减少了约860万人,基本都是背井离乡逃到了欧洲。

大量人口跑到欧洲,固然有战争因素,但乌克兰政府始终未能对东西部地区做到一视同仁,也是导致人口流失的重要背景。

不平衡的地区补贴

俄乌战争爆发后,为了减少乌克兰家庭的损失,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补贴计划。

但是由于东西部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使得乌克兰政府自然在战争修复上更偏心中西部地区的人民,对东部地区则有意视而不见。

乌克兰政府在战争期间曾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修复城市基建,以及维持居民生活水平的补贴计划。

其中对西部州的文尼察和卢茨克等城市豪爽地补贴了18亿美元;可对东部“亲俄区”如哈尔科夫、敖德萨、扎波罗热、第聂伯罗等州的居民,对外宣称是15亿美元,可实际只掏了2亿美元。

东部大量工厂因缺乏资金而被迫关闭,许多城市家庭因无以为继而被迫回归农村,至今无人问津。

就连电力供应,政府对待东西两边的态度就很说明问题。西部的文尼察街道灯火通明,电力供应仅次于首都基辅;最糟糕的是东部哈尔科夫,街道到了夜里黑灯瞎火,就连家庭电力也未能得到保障,当地只能囤积蜡烛和木柴,用来照明和做饭。

可以说,乌克兰东部地区的人民本已饱受战争、破坏和劳动人口流失的现状,日子过得困苦不堪。可政府在基建恢复以及各类补贴上搞厚此薄彼,这种不公平的分配待遇也将继续加深乌克兰各地区间的裂痕。

乌克兰政府或许也想“一碗水端平”,但无奈经济实力实在顶不住了。

战争爆发初期,在福布斯乌克兰富豪榜上排名前100位的富豪几乎都已逃离本国。这些金融寡头家族带着资产来到海外继续享受太平,同时带走的还有乌克兰大量外汇和税收资源。

而且在逃离的人口中,还有很多是代表乌克兰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的逃离无疑对乌克兰的社会稳定造成了打击,削弱了国家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更对乌克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俄乌战争没有使乌克兰屈服,也让世人看到了乌克兰抵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但乌克兰在战后面临的困境也显而易见,既要重新恢复经济,还要解决人口流失双重挑战。这些仅靠欧美国家的援助,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乌克兰来说,当务之急是尽快对住房、基础设施等进行紧急维修以恢复正常生活。可乌克兰政府始终宣称,这些工作应该在战后完成而不是现在……

目前俄乌战争还在持续阶段,双方能实现和平的途径尚不乐观,这对于正陷入战争阴影中的乌克兰人民来说,无疑是个煎熬。

乌克兰将何去何从,或许只能靠时间检验了。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