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80后创立“工程界特斯拉”,年入6亿,冲刺IPO

关注
博雷顿
上海汽车交通
新能源工程机械及重卡研发制造商
最近融资:股权转让|587.3945万人民币|2016-11-28
我要联系
博雷顿即将港股上市!工程机械的新能源化正在加速

图片

「IPO全观察」栏目聚焦首次公开募股公司,报道企业家创业经历与成功故事,剖析公司商业模式和经营业绩,并揭秘VC、CVC等各方资本力量对公司的投资加持。

作者丨薛皓皓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Midjourney

近日,博雷顿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博雷顿”)通过港交所聆讯,意味着这家“工程机械领域的特斯拉”距离港股IPO又进了一步。

博雷顿的主要产品包括电动装载机、电动宽体自卸机、电动牵引卡车等产品。招股书显示,公司在国内电动装卸车的市场份额排名第3,电动宽体自卸机的市场份额排名第7。根据睿兽分析,公司的估值已超50亿元。

创始人陈方明是一位80后,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此后进入投资行业,并主导了一系列投资,包括盛弘股份、聚合材料、拉普拉斯等。在获得出色的投资回报后,他转身创业,投身于工程机械的新能源化,并即将迎来港股IPO。

博雷顿于2024年4月首次提交港股招股书,后因6个月内未完成上市流程而失效。2024年11月,它再次冲刺港交所,并于近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登陆港交所。

本次募资的用途在于投资技术进步,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建立建造工厂及采购必要设备,扩大销售服务网络,提升品牌知名度等。

图片

投资人转型创业,经历过“至暗时刻”

陈方明是一位理科生,从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成为一名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人,一做就是十余年。

IMG_256

图源:博雷顿新能源

在此期间,他不仅积累到丰富的新能源领域的产业资源和行业认知,并且投资成绩出众。成功标的包括博玺电气、天盛股份,盛弘股份、聚和材料、创业黑马、拉普拉斯等上市公司或新能源产业链的明星公司。

2016年,中国的新能源转型正处于方兴未艾之势,新能源产业初步完善,新能源乘用车尚在艰难起步阶段,商用车赛道更显冷清。

凭借着投资人敏锐的商业嗅觉和理性分析,他看到了工程机械在产业新能源化进程中的巨大商机。他曾表示:“工程机械属于大类商用车,油耗大,排放大,污染大。目前,全国工程机械保有量超过800万台,年碳排放2亿吨。如果实现电动化,100万台电动装载机一年就可以减少碳排放5000万吨。”

燃油转向电动,丰富的应用场景,显著的减碳效果,明显的降本增效,这里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这驱动着陈方明转身实业,从投资人变成创业者。

这一年,博玺电气和独立第三方雷发明共同成立了博玺智能,陈方明也间接持有该家公司的股份。2018年,陈方明通过增资的方式,获得了该公司的控制权。随后,他将公司更名为博雷顿。

要研发电动化的工程机械,摆在博雷顿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研发投入巨大,从0开始的正向研发;一条是更具性价比,拆解成熟工程机械的逆向研发。为了生产出更高质量、更具稳定性的产品,陈方明决定走一条难而正确的道路。

博雷顿选择对工程机械电动化进行正向研发。

选择这条道路意味着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资金压力很大,尤其对于初创企业博雷顿而言。

彼时,业界对工程机械的电动化充满着质疑,山东重工董事长谭旭光在2019年就直言:重型汽车不可能用纯电动。不少合作伙伴质疑博雷顿:这家公司能活过3年吗,甚至这家公司能活过1年吗?

同时,博雷顿还面临着“无收入,高投入”的困境。为了研制出第一款商业产品,公司必须进行大量研发投入,同时没有营收入账,还要承担未来商业化的失败风险。

从投资人转行做创业者,陈方明也遇到不少质疑的声音,有人怀疑他的创业目的,是来做资本运作,而非踏实做实业。另外,从0到1过程中,投资出身的陈方明在经营、管理、招聘等各个方面都遇到诸多挑战。

不过,博雷顿用事实回应了质疑。经过2年艰苦研发,博雷顿终于研制出首款产品,5吨级电动装载机BRT951EV。这填补了市场对于新能源装载机的空白。

之后,博雷顿陆续推出了多款电动装载机和电动宽体自卸机,在提升载荷和能效方面,成效显著。此外,公司还在武汉和湖南湘潭等地设立量产基地,未来每年可生产数千台的电动工程机械。

招股书显示,博雷顿在中国新能源宽体自卸机和装载机制造商中,分别排名第三及第七。在这些市场上,博雷顿的竞争对手都是老牌工程机械巨头,如徐工机械、三一重工等。

如今,博雷顿正在从电动化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延展。2024年公司推出了无驾驶室装载机,无需人工在实地操作,而是可以远程操作。这意味着,博雷顿向智能化又迈上一个台阶。

图片

年入超6亿元,从工程机械巨头间闯出一条路

工程机械曾是一个非常成熟行业,长期被大型工程机械商所把持,创业公司根本无法入局。不过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改变了原本局面,这两股趋势为行业带来了两重好处:不仅能够节能减排,而且可以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IMG_256

图源:博雷顿新能源

以5顿的电动装载机为例,假设使用年限5年,和传统装载机相比,电动装载机能减少20%~50%的碳排放,还能在5年内节省100万元~150万元。

在此市场需求驱动下,中国新能源工程机械行业正在迅猛发展。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工程机械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7.2%,预计2029年将达1760亿元。

其中,工程机械中的装载机和宽体自卸机的增速最快,2020年至2024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31.1%和127.8%,未来5年也将出现30%~50%的复合增长。

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也推动着博雷顿业绩快速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60亿元、4.64亿元和6.3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2.8%。

从出货量来看,2022年至2024年,博雷顿的电动宽体自卸车的出货量由59台增至307台,电动装载机的出货量由326台增至450台,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28.1%和17.5%。

从收入结构看,2024年电动宽体自卸车的收入占比57.4%,占比最大。其次是电动装载机,收入占比35.3%。

不过,博雷顿的销售成本高企,导致亏损正在持续扩大。2022年~2024年,公司的产品销售成本分别为3.5亿元、4.5亿元和6.0亿元,分别占营收97.7%、98.0%和94.2%。

该期间的毛利率分别为2.3%、2.0%和5.8%。关于毛利率较低,博雷顿表示主要由于存货减值亏损较大。

三年间公司的亏损分别为1.78亿元、2.29亿和2.75亿元。对于亏损扩大,公司解释为公司在产品研发及商业化进行了大量投入,为提高渗透率而采用渗透定价策略,供应链成本增加等。

图片

湖南国资连续加持

根据睿兽分析,博雷顿成立以来一共融资7轮。2018年,公司连续获得Pre-A轮和A轮融资,其中Pre-A轮融资来自博玺电气、易津资本和上海方煜,A轮融资来自浙商新能源、钟鼎资本和普超资本。值得一体的是,易津资本和上海方煜均有陈方明创办。

博雷顿科技股份公司-融资历程

等到2020年后,博雷顿就以一年一轮的频率,获得外部基金的加持。它的投资方包括中缔资本、大洋电机、中集车辆、财信产业基金、上海科投、长江产投等等。财信产业基金、上海科投和长江产投分别是湖南、上海和湖北国资。

财信产业基金连续在C轮和D轮加注该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博雷顿已在湖南湘潭设立新能源矿卡及无人驾驶创新中心,该中心用来进行新能源矿卡研发、测试及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另外,该公司还在湖南湘潭设立新能源设备量产基地,该基地可年产5000台电动矿卡,总投资15亿元,达产后产值可达80亿元。

陈方明是湖南人,他表示在湖南设立公司和基地是回报家乡之举,也是公司进行业务拓展的重要抓手。他还认为,获得湖南国资支持之后,依托于湖南这一工程机械之都,博雷顿能够做出更多产品,进而开拓更多市场份额。

除了湖南国资外,湖北国资和上海国资也对博雷顿注资。目前,公司在湖北经开区设立了量产基地,而博雷顿总部设立在上海。

在博雷顿的股东当中,还有产业投资方的身影。中集车辆参与了博雷顿的数亿元C轮融资。中集车辆是半挂车和专用车的大型制造商,它的注资不仅为博雷顿的发展带来了现金支持,而且为博雷顿带来了电控系统、车架设计等零部件供应,降低其工程机械的制造成本。

此外,宁德时代和博雷顿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虽然宁德时代并非博雷顿的投资方,但是宁德时代的电池产品是博雷顿电动工程机械的关键动力来源,提升其续航能力和运营效率。

整体而言,单一最大股东集团激励平台上海方翱、陈方明、云部落易津分别持股23.05%、8.48%和0.65%。据此,陈方明合计持股32.18%。

另外,中缔股东持股7.71%、钟鼎股东持股7.03%、湖南省政府和湘潭市国资委通过湘潭财信持股5.72%、湖北省国资委通过长江车谷持股5.72%、湖州青云持股5.28%、上海骥方持股4.08%等。

目前,博雷顿正在积极谋划出海业务。陈方明表示,非洲和美洲都有很多矿山,博雷顿的车可以卖进这些矿山中去。

“2025年,博雷顿将加速全球化布局,以美洲、非洲、东南亚为重点市场,推动品牌走向世界。我们将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通过本地化运营提升服务,让“中国智造”在全球舞台上熠熠生辉。”陈方明说。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