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江左三郎,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在这个越来越卷的社会,大家都追求“松弛感”。
要想让自己活出“松弛感”,最好要找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城市定居。
这样的城市,应该满足年轻人的六大诉求,“收入较高”“房价不高”“商业发达”“交通不堵”“环境较好”“现代化程度高”。
据不完全统计,能够同时符合这些要求的城市,全国只有十座,从北到南分别是南通、常州、无锡、嘉兴、绍兴、金华、台州、温州、泉州、佛山。
为什么说这十城最有松弛感?与超大城市和“十八线小县城”相比,它们有哪些优势?
01
“松弛感”本质上是物质和精神享受,既然是享受,肯定要花钱。
钱从哪里来? 工作回报!
所以说,判断一座城市优秀与否,要看它的就业形势,能不能给市民们提供充足的岗位数量?能不能让上班族拥有较高的收入?
从统计数据来看,2023年全国有32座城市(上海、北京、苏州、杭州、广州、绍兴、宁波、南京、温州、深圳、无锡、舟山、嘉兴、湖州、台州、金华、厦门、常州、东莞、佛山、珠海、长沙、青岛、中山、镇江、南通、马鞍山、济南、东营、武汉、泉州、衢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6万元。
6万元一年,分成12个月,也就是每月可以赚5000元的收入。5000元是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也是家庭生活的一道分界线。低于这条线的家庭,生活上不免有点拮据。
这32座“藏富于民”的城市,可以让绝大部分市民(包括外来者)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绝大部分消费项目都可从容应对,唯独房子比较难办。
像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顶级城市,一套房子动不动就要上千万元,普通人想都不敢想。在这样的城市,普通人注定漂泊无依,何谈“松弛感”!
高房价,是居民幸福感的天敌。自古以来,顶级城市的居住和生活成本都高得离谱。
唐代诗人顾况,曾调侃年轻气盛的白居易——“长安居大不易”。事实果真如此,白居易29岁在长安考中进士,然后在长安租房子住,租了二十多年,临近退休年龄才实现买房梦。
生活苦闷的白居易,写过一首满腹牢骚的诗歌《卜居》: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除了帝都皇城,一些商业名城的房价也高不可攀。民国文坛领袖鲁迅,在上海期间拼命写书投稿,获得了比普通工人高十倍的收入,但依然买不起上海的房子。
回到现在,房价多高才算离谱呢?前文说了,高收入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6万元以上,三口之家一年就是18万元左右。18万元要买十平方米以上的商品房,那就要求二手房均价不能超过1.8万元/平方米。
以“二手房均价不能高于1.8万元/平方米”标准来衡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珠海、宁波、东莞、青岛、苏州等12座城市就会被“淘汰”。
由此,“最具松弛感城市”名单里还剩下20席,它们是:
绍兴、温州、无锡、舟山、嘉兴、湖州、台州、金华、常州、佛山、长沙、中山、镇江、南通、马鞍山、济南、东营、武汉、泉州、衢州。
02
这20座城市中,有一部分输在了城市活力和交通舒适度上。
2024年5月,“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围绕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和未来可塑性五大一级维度来评估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综合魅力表现。
根据商业魅力值大小,“第一财经”把全国地级以上市分成了六档,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五线城市。
其中,马鞍山、东营、湖州、镇江被划为三线城市,舟山和衢州被划为四线城市。
这六座城市只能满足中老年人的生活和娱乐需求,但无法让激情澎湃、追求新潮的年轻人满意。在这些地方,一些高雅小众的兴趣爱好(如看歌剧),很难得到满足。
这样算来,“最具松弛感城市”的备选名单,就只剩下14城了,它们是:
绍兴、温州、无锡、嘉兴、台州、金华、常州、佛山、长沙、中山、南通、济南、武汉、泉州。
这14座城市的商业很繁华,不管你想要什么,都能在本城找到对应的供给方。但是出门消费的路上,有时会很拥堵,堵到心态崩溃。
其中,武汉、济南、长沙等省会城市,是著名的“拥城”。根据百度地图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数据,这三座城市的拥堵指数,均位居前20名。
每到节假日,这三座城市的闹市区都会堵得水泄不通,汽车就像蜗牛一样爬行,地下交通也会“沦陷”,地铁列车里的乘客就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
这样算来,“最具松弛感城市”的备选名单又去掉了3城,只剩下11城,它们是:
绍兴、温州、无锡、嘉兴、台州、金华、常州、佛山、中山、南通、泉州。
03
城市的现实环境和数字环境,也会影响市民的生活满意度。
现实环境里,大家最关心的指标是空气质量和城市绿化。幸运的是,前面选出来的11座城市都是干净整洁少污染的好居所。
2024年自然资源部检测了168个城市的PM2.5变化情况,最后发现,这11座城市的日均指数都低于35,空气质量位居前50%。
这11座城市还非常重视园林建设工作,均被住建部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而在数字城市建设方面,其他城市表现尚可,唯有中山拖了后腿。2024年9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24数字百强市排名》,中山市位居全国第67位,还比不过贵州遵义、四川宜宾等中西部城市。
把中山去掉后,最后剩下十个“六边形战士”,它们是:
南通、常州、无锡、嘉兴、绍兴、金华、温州、台州、泉州、佛山。
04
在这十个宜居城市,你能把日子过成诗。
南通、常州、无锡、嘉兴、绍兴、金华、温州、台州、泉州、佛山,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汇聚之所,对精致生活和高雅文化的追求,已经刻到了骨子里。
南通
南通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南通创办了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博物馆、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特殊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诸多“第一”,史称“中国近代第一城”。
常州
常州,别称“龙城”,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齐梁故里,被称为“中吴要辅”。
春秋淹城遗址印证其历史悠远,瞿秋白、赵元任等名人辈出,传承崇文重教之风;非遗技艺如“宫梳名篦”享誉中外,运河畔的东坡文化、青果巷古宅群落诉说着诗意栖居,加伤蟹粉小笼包、银丝面等美食凝聚市井烟火。
现代常州更以先进制造业与科教创新为翼,古今交融间展现“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的独特气质。
常州境内风景名胜、历史古迹较多,有天目湖(5A)、恐龙园(5A)、春秋淹城(5A)、南山竹海、天宁禅寺等景点。
无锡
无锡,自古为鱼米之乡,素有“太湖明珠”“米市”“丝都”之称。
作为吴文化发源地和近代民族工业摇篮,工商基因深植血脉,荣氏家族实业报国的故事至今流传;惠山泥人、锡剧等非遗活化江南民俗,鼋头渚樱花与寄畅园山水沉淀文人雅趣,清名桥畔的古运河串联起水弄堂的烟火记忆。
灵山胜境的禅意、酱排骨与太湖三白的鲜甜,更与物联网产业的创新脉搏共振,演绎着“水润文盛、工商共荣”的城市气质。
嘉兴
嘉兴是江南水乡的代表城市,历史文化深厚,也有鲜明的红色印记。
这里有七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遗址,是稻作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南湖的红船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红色精神在这里传承。嘉兴出过不少文化名人,比如作家茅盾、武侠小说家金庸、诗人徐志摩。
当地水乡特色浓厚,西塘古镇、月河街区保留着老宅、石桥和运河风貌,粽子制作手艺等传统民俗保存至今。
如今,嘉兴既有乌镇这样的互联网小镇展现其活力,也有丝绸、蓝印花布等传统产业延续历史文脉,是一座古今交融的城市。
绍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素有“水乡、桥乡、酒乡、名士之乡”之称。
相传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于此建都。青铜剑、铜镜、陶瓷、茶叶、丝绸、绍兴黄酒等名扬中外。绍兴人文荟萃,孕育了陆游、秋瑾、鲁迅、蔡元培等名人。名胜古迹有兰亭、沈氏园、鲁迅故里等。
金华
金华,古称“婺州”,境内峰、洞、瀑、湖一应俱全,以“山水城市,仙游胜地”著称。
这里自古崇文重商,南宋丽泽书院曾是理学重地,李清照笔下的“水通南国三千里”写尽婺州古韵。
金华火腿千年腌香飘四海,酥饼与佛手柑藏着舌尖记忆;婺剧高亢激越的唱腔融合“变脸”绝活,演绎独特戏曲魅力。
如今,义乌小商品城连接全球贸易,横店影视城造梦光影世界,传统木版年画与东阳木雕仍坚守匠心,在商贸传奇与山水古城间延续“百工之乡”的多元气质。
台州
台州是著名的“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是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摇篮、民营经济发源地之一。
临海古城墙蜿蜒揽括千年府城记忆,紫阳老街里茶香与古建斑驳交织;天台山云雾缭绕,既是佛教天台宗祖庭,又是寒山拾得“和合文化”的起源地,国清寺隋梅见证禅意绵延。儒释道文化都很发达。
台州人敢闯敢拼,“民营经济发源地”孕育吉利汽车等传奇,黄岩模具、路桥商贸延续“百工之乡”的基因。戚继光抗倭的烽烟、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方孝孺的风骨,皆化作这片山海间刚柔并济的魂魄。
温州
温州有2000余年的建城史,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温州人以“东方犹太人”闻名,从挑担走商的“八大王”到纵横全球的温商网络,民营经济书写草根传奇。无论是朔门古港的宋元瓷片,还是遍布世界的温州商会,皆诉说着这片土地“敢为天下先”的豪情。
泉州
泉州,别称“鲤城”,是闽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全国著名的侨乡。
作为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这里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阿拉伯商人、波斯工匠与本土文化交融,形成了多元共生的城市气质。
泉州人既有闯荡世界的胆识,也守着故土习俗。早年下南洋的华侨带回中西合璧的建筑,如今遍布全球的商会延续着商贸基因。
街头巷尾的宫庙香火不断,每逢节庆,阵头民俗热闹非凡。一碗面线糊配油条,一盘土笋冻蘸酱油,烟火日常里藏着千年古港的市井温度。
佛山
佛山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曾为古代四大名镇之一,自古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文教鼎盛。还是中国龙舟龙狮文化名城,粤剧的发源地,岭南文化分支粤文化的发源地、兴盛地和传承地之一,素有陶艺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广纱中心、美食之乡等美誉。
05
发现了吗?这十个“最具松弛感”的优秀城市,都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二线城市。
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东部二线城市的位置就非常精妙,很适合普通年轻人工作和生活,能让大家产生“松弛感”。
首先,东部二线城市是一线城市的“跟班小弟”,为一线城市的大公司提供有价值的配套服务,形成“一线总部+二线分部”“一线研发+二线制造”“一线整机+二线零部件”的发展格局。
这就导致,东部二线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能达到一线城市的水准。2023年绍兴和温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甚至高于深圳。
另外,一线城市的部分高端资源和优秀人才还会往周边迁移,导致东部二线城市的居民也能享受堪比一线的公共服务。
其次,与其他城市“由中心城区往外逐步扩散”的路线不同,东部二线城市的发展格局是“去中心化”的。
在无锡、常州、泉州等城市,工业、商业、教育、医疗、娱乐文化等资源分散于各个县(市、区)。每个县甚至每个镇,都是一个独立且完善的综合体系,各自发展,互不干预。
市民租房或买房的时候,就会选择上班点附近的房子,在不经意间改变城市的交通和房产格局。
交通方面,当大部分居民的日常出行都限在5公里范围内,那整个城市的道路就不容易出现拥堵。
房产方面,因为大部分居民就近买房,所以每个地产板块的供给和需求能达到平衡状态,整座城市的平均房价就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总之, 这十座城市既有大城市的繁华热闹,又有小城市的纯真和精致。
在这些城市工作,你不需要搞“996”“007”,一样可以获得较高的薪资。夫妻俩安安心心攒个十几年的积蓄,就能够拥有一套精装修的好房子。
上班路上,你不用忍受拥堵的煎熬,也不会被“路怒症”毁掉一天的好心情。下班之后,你既可以在各式饭馆里安安静静品尝美食,又可以在山水田园间发呆放空。
这才是属于当代年轻人的“顶级松弛感”。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