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草”月销1500万元,日销超2万单,年轻人捧出千亿新市场

关注
用潮玩的方式,年轻人在工位种出自己的“小森林”。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天下网商(ID:txws_txws),作者:周晓奇,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继Labubu、Molly、Jellycat等潮玩接连被买爆后,当代年轻人又带火了潮玩种植杯。

在线下潮玩集合店,“水逆退散幸运草”、“一番风顺”、“自强卜息”等潮玩种植杯,齐刷刷摆在门口显眼处,与当下知名潮玩IP并列,这足以说明潮玩种植杯的受欢迎程度。

在线上各大社交平台,众多年轻人纷纷晒出自己在工位、家庭阳台绿植区,养成的番茄、黄瓜、辣椒等果蔬产品,口号是“巴掌大的‘潮玩种植杯’,种出自己的专属小森林”。

去年3月,淘天集团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发布《淘宝天猫鲜花园艺消费趋势报告》,该报告显示,目前每年有超1亿用户在淘宝上下单购买园艺植物和园艺用品,其中男性和女性用户比例为四六开,30岁至49岁的年轻群体更是占比超过六成。

“现在购买潮玩种植杯的人群偏向年轻化,20岁到35岁年龄区间的购买人群最多。”园艺品牌美乐棵全国销售总监张兴向《天下网商》提到。

张兴透露,2025年上半年潮玩种植杯已售出超380万杯。按此销售量计算,美乐棵潮玩种植杯日销超过2万杯,按照天猫旗舰店每盒23.5元单价计算,单月销售额超1480万元。

图片

美乐棵旗下潮玩种植

据贝哲斯咨询发布的《中国园艺和园艺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了12930亿元,中国市场规模达到了3378亿元。

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下,养花种菜已然成为年轻人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

潮玩种植杯爱好者张敏表示,她在购买种植杯时,就预料到自己可能养不出果实,但依旧愿意消费购买,因为尝试种植本身就是新奇的体验,她享受种子发芽、成长、开花、结果的过程,这会让她有种“生机感”。

这些有趣的潮玩种植杯,不仅是简单的桌面装饰,更是城市年轻人调节生活的生机,就像潮玩等情绪价值产品带给当代人的抚慰,潮玩种植杯更能让人时刻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卖番茄、萝卜,日售2万杯

“最初我们只是想让幼儿园小朋友体验种植乐趣。”美乐棵销售总监张兴回忆道。

作为一家诞生于1868年的美国园艺品牌,如今美乐棵的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中美两国的园艺审美、居住环境、城市风貌等有一定差异,为了更好的了解、融入中国园艺文化,美乐棵在2014年启动了“萌芽计划”。

这原本是一个面向全国幼儿园的项目,目的是想让孩子实践到从种子到收获的全过程,旨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体验纯粹的种植乐趣。

但没能想到,这个项目中推出的产品成了备受年轻人追捧的解压新潮玩。

95后白领张烨是在商场逛潮玩集合店时购买的潮玩种植杯。“我在工作之余,喜欢逛潮玩集合店、抽盲盒,意外在某天看到潮玩店门口陈列了潮玩种植杯,想着反正家里也需要绿植舒缓心情,说不定还能吃上自己种的果实,一举两得,顺带就买了一盆种着玩。”张烨表示。

张兴提到,自从2014年推出“萌芽计划”后,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不仅小朋友喜欢体验种植,还发现很多20多岁的“大朋友”也喜欢种植杯产品,他们购买后有些摆放在办公桌,有些陈列在家中窗台,通过照料植物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淘天鲜花园艺行业运营修睿表示:“近几年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通过购买种植杯,去感受生命的律动,观察植物的萌芽、展叶、舒展,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小确幸。”

当前,美乐棵推出了每个种植杯都带有“谐音梗”,寄予了各种美好的寓意,例如番茄种植杯是“一番风顺”、萝卜种植杯是“自强卜息”、贝贝南瓜种植杯是“瓜目相看”。这些更符合年轻人的趣味偏好的谐音梗,成了年轻人们的“许愿池”,掀起了盆栽界的新潮流。

“我们希望通过谐音梗的方式,将潮玩理念植入到产品中,让‘大朋友’除了获得种植乐趣之外,也能通过产品表达自己的价值主张。”张兴强调。

目前,美乐棵潮玩种植杯的购买人群以20岁到35岁的一二线城市群体为主,第一类主力购买人群为喜欢种植的年轻人,第二类主力购买人群为有孩家庭的妈妈。其中,女性群体为绝对消费主力,占比达70%。她们既是培养孩子种植能力的妈妈,也是在办公室寻找“治愈感”的职场人。

《天下网商》获悉,当前美乐棵旗下潮玩种植杯主要通过三大主要渠道进行销售,分别为山姆门店、天猫旗舰店和各大潮玩集合店。“潮玩集合店、玩具店等空间是近两年铺设的新兴渠道,但目前已经成为第三大销售渠道。”张兴表示。

通过三大主要销售渠道,美乐棵2025年上半年潮玩种植杯已售出超380万杯,预计全年销量将突破700万杯。而过去10年(从2014年算起)累计销售为2000万杯,2025年上半年销量接近10年累计销量的五分之一。

淘天鲜花园艺行业数据也显示,2025年淘宝天猫平台“潮玩种植杯”相关商品量,年同比增长接近翻倍,最高日销上千件。

当番茄、萝卜、辣椒等单纯的农产品,变身为提供情绪价值的潮玩种植杯,消费者人群从传统的园艺爱好者也扩大到了泛圈层的年轻人群,由此迎来了销售的全面爆发期。

99%发芽率背后,从种子开始的供应链之争

“如果种子不发芽,一切都是空谈。”张兴强调。

作为一款种植产品,潮玩种植杯在研发、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都面临诸多挑战,因此研发和供应链成为决定产品销量的关键因素。

据《天下网商》调研发现,大多数消费者对潮玩种植杯的预期很低,并没有想着能真正种出果实,而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尝试养活一株植物,真正结果会带来惊喜。

美乐棵自2014年推出潮玩种植杯后,就一直在分析消费者种植行为、收获后分享及互动数据。从调研结果发现,消费者在种植过程中,有四个最能激发消费者情感共鸣和分享意愿的时刻,分别为种子发芽阶段,见证生命的开始;种子长到4至6片叶子时,标志幼苗的茁壮成长;开花时,看到成果预兆;结果时,收获成熟的果实。

在植物结果时,消费者获得的成就感最高,但这一阶段的难度也最大,极少有消费者能达到这一阶段。为此,尽可能保证前期生长过程不出差错,更为重要。

正因如此,美乐棵在选种时选择了蔬果类产品,这是因为蔬果类产品种植难度较低,而且发芽率非常高。

以樱桃萝卜为例,种子发芽率高达99%,从选种阶段就能保障种植成功率。其次发芽速度快,最快48小时内即可发芽,较普通种子缩短一半时间,快速给予消费者种植正反馈。最后,成熟周期短,从发芽到结果仅需1个月,生长周期越短,不可控因素越少,代表成功率越高,适合种植新手收获成就感。

“我们希望消费者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完整体验到‘结果’的成就感,而蔬果类产品能够全方位覆盖上述四个情感升华节点。更关键的是,蔬果的可食用性提供了独特且强烈的满足感,例如消费者可以将收获的果实做成一盘菜,这是观赏类植物无法比拟的体验。”张兴提到。

当选种难题解决后,真正的挑战在供应链。

由于种子活性周期短,离开仓库后必须要在3个月内售出,夏季销售时间则缩短至2个月,这对物流和渠道管控提出极高要求。

为此,美乐棵首先构建了“5天极速配送”体系,种子从工厂到山姆、潮玩集合店等销售渠道,最多只需要5天时间,配合天猫等电商平台的自有销售渠道,基本可实现“零库存周转”。

如果在某个销售渠道种子出厂2个月后还未售出,美乐棵就会启动动态调货策略,销售人员会立即将产品调拨至动销更好的销售渠道,避免库存积压和浪费。

这场供应链上的种子“战争”,背后依赖的是美乐棵为潮玩种植杯构建起从前端选种到终端运营,再到后端供应链管理的动态实时管理网络体系,这也让其建立了竞争壁垒。

潮玩化、桌面化,成为种植新趋势

在美乐棵的园艺蓝图中,潮玩种植杯只是“园艺启蒙”的第一步。

“我们希望消费者从潮玩种植杯开始,让更多人享受种植的乐趣,而不仅仅是短期的体验。”张兴透露。

为此,美乐棵一直在不断创新和升级产品,目前潮玩种植杯已经开发出第三代产品,并且已经在今年618大促期间正式上架。

美乐棵第三代产品,对原本的种植盒在体积上进行了合理扩容,采用更深的容器和改良土壤,变为了“潮玩种植盆”。这既省去了传统种植过程中的换盆步骤,也为植物提供了更为宽松舒适的生长环境,让蔬菜能直接在种植盆中成熟采摘。

在种子方面,美乐棵成功培育出了香菜、上海青等蔬菜种子,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的种植选择。同时美乐棵在第三代产品中,还加入了营养液产品,进一步增加了蔬果的成活概率。

图片

从市场趋势来看,当年轻人习惯在办公桌种萝卜,当阳台种菜逐渐成为城市新风尚,种植潮玩化、桌面化的趋势愈发显著。

修睿介绍:“要想蔬菜种得好,补充水分少不了。2025年,浇水灌溉相关的喷壶、自动灌溉工具、水枪等成交同比双位数增长。”

淘宝鲜花园艺行业数据表明,消费者对于园艺相关产品的需求正在不断升级与多元化,种植潮流正在带动整个园艺行业的消费热潮。

张兴提到,受益于潮玩种植杯的爆火,今年美乐棵全线产品如营养土、浇水壶、园艺防护手套等销量明显增长。

作为一家老牌园艺企业的销售负责人,张兴见证了国内鲜花园艺行业从一开始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行业状况,逐步出现了各类标准要求,整个市场正朝着成熟化的方向发展。

除了美乐棵,还有不少主打潮玩化的“新概念”植物品牌在电商平台涌现:如神奇植物MagicPlant,主打迷你发财树,“注定红”朱顶红,“好柿发生”西红柿等桌面植物,以卡通图案、多巴胺配色吸引年轻群体;熊子植物园则主打日式盆栽风格,提出耐心美学的概念,将盆栽作为一种年轻人之间社交养成的礼物……

潮玩种植杯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时的市场热度,而在于唤起年轻人对种植的兴趣与热爱,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热爱自然、钟情种植的“种子”。

当年轻人在工位、桌面养起潮玩种植杯,他们种下的不只是植物本身,更是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间隙,表达一种对自然纯粹的向往和对生命最本真的热爱。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