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元“公务员同款盒饭”,把打工人馋迷糊了

去一趟体制内食堂,考公的快乐就具象化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餐企老板内参(ID:cylbnc),作者:王盼,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01体制内食堂,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最近,北京的美食博主,都在打卡“体制内食堂”。

最热门的,当属气象局招待所餐厅、科研所餐饮服务中心(卫健委食堂)、煤矿文工团食堂……这些内部食堂,曾经只服务于单位职工,如今也开始对社会开放。在网络的加持下,不仅经营得风生水起,有的甚至成了周边人尽皆知的“网红餐厅”。

番茄炒蛋,浓郁的汤汁热乎的番茄,吃出家的味道;宫保鸡丁,恰到好处的辣,伴随着一丝甜口,品质不输川渝小馆;有的甚至具有“国际化风情”,提供日料、韩餐和东南亚菜系;每餐配备水果和汤,确保营养均衡;不限量的饺子和馒头,让大胃王们也可以省心炫;甚至还有私密包房、咖啡区可以选择,满足个性化的用餐需要……

这些餐厅的价格普遍比社会餐饮实惠,早餐10元左右,午餐和晚餐在20-30元区间,有的属于称重自选3块5一两。在小红书,“14块吃xx单位食堂”“10元机关食堂探秘”的笔记吸引了不少人关注。

这些小众食堂,或许没有华丽的装修,或许还悬挂着各类略带严肃的条幅,或许还要“走后门”“穿小巷”才能找到。却凭借着家常的菜肴、高性价比的定价、独特的氛围以及“手不抖”的阿姨,成为年轻人排队也要去吃的“新晋网红打卡地”。

图片

◎社交平台上,各路博主打卡“体制内食堂”图源:网络

02实探中国气象局食堂:18块吃饱,20块吃好

没有“正经”菜单,也能把人香迷糊

中午时分,内参君来到位于北京海淀的中国气象局南区食堂。进入大院以后七拐八拐,顺着导航才找到了这个藏在负一楼的“低调”的食堂。

图片

◎顺着绿荫大道往里走,在家属区找到了职工餐厅摄图:内参君

餐厅门口,“自制奶皮子酸奶”的海报很是吸引内参君。海报旁边张贴着“今日菜单”——红烧鱼,酱爆鸡丁,锅包肉,元宝肉,辣子鸡丁等菜赫然纸上,尽管连个图片都没有,但看着顾客一个个酒足饭饱地走出餐厅,内参君不禁也期待了起来。

图片

◎没有图片的“当日菜单”,也能勾起食欲摄图:内参君

顺着楼梯下到食堂,正值饭点,人还不少。顶棚悬挂着条幅“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瞬间让人心生敬畏。餐厅不算大,但品类比较丰富,刀削面、黄焖鸡、螺蛳粉、炒米粉、麻辣烫等应有尽有,水饺现包现煮,炒菜8-10种,一荤一素18块,一荤两素也才20块。

图片

◎当日现炒,小锅现煮麻辣烫档口挤满了年轻人摄图:内参君

内参君到达的时候仅12点多,红烧鱼就售罄了。据工作人员介绍,当日大概制作了80多条红烧鱼,“开餐后很快就没了,有的顾客甚至打包了好几条”。

图片

◎柜台里还摆放着胖东来自营的饮料和矿泉水摄图:内参君

内参君选了两荤一素,共花费25元。打饭小哥的手没抖,餐盘里满满当当分量十足。奶皮子酸奶店内现做,风味十足,价格公道。

图片

◎这顿饭用两个字总结:扎实

摄图:内参君

工作人员告诉内参君,这个食堂原本是仅供气象局内部人员的。开放了以后,时不时有周边居民和写字楼的白领来用餐。最近几个月“好像有网红来探店吧,突然多了不少外来顾客”。最近,竟然也开始接待团餐了,“今天中午我们经理亲自去送货了,就在旁边的大厦,公司一早下单了二十多份员工餐,才11点多,当天现炒的盒饭就送到前台了。价格和食堂里就餐一样,还没有外送费。”

图片

一荤一素18,一荤两素20。在北京海淀寸土寸金的地段,这个价格可谓非常打动人了。

03抛弃“漂亮饭”的都市打工人,为何爱上这口“官饭”?

中国气象局周边,一公里内有神州大厦、北京国际大厦、腾达大厦等多个写字楼。一街之隔,则是赫赫有名的“国家图书馆”。在探店的过程中,内参君发现,食堂里有不少年轻的身影出入,他们并没有气象局的员工卡,而是微信支付,一看就是“外来人员”。

曾几何时,打工人涌入了社区食堂,和退休老人们一同“细嚼慢咽”;也在繁华的CBD挤进酒店,享用团购自助餐;甚至,在B1楼超市内寻觅好吃又实惠的自选快餐。

然而,当“体制内同款盒饭”上线,似乎一下子就“干翻了”上述种种。原因在于,体制内食堂,兼具了食品安全、风味、性价比等多个优势,几乎没有什么“短板”。比社区食堂更有滋味,比星级酒店更加便捷,比超市自选快餐更量大实惠。

图片

◎网友晒出的体制内食堂菜品和环境图源:网络

这口“官饭”为何如此有魅力?

首先是点腻了外卖的打工人,在各类“高油高盐”的午餐“轰炸”之下,希望能够解锁更健康的吃法。这些体制内食堂,不仅讲究荤素搭配,很多菜品还是明档现做,没有预制菜,对食材的挑选标准较高,“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菜品还特别家常接地气,你就去尝吧,一吃一个不吱声。”一位常去吃“官饭”的打工人告诉内参君。“就算吃出点问题,感觉也能快速找到责任人,总之是满满的安全感。”

其次,体制内食堂,菜品的选择往往都非常家常、下饭。什么宫保鸡丁,鱼香茄子、西红柿炒鸡蛋等等。在这里,没有花里胡哨的“漂亮饭”,没有精致且刻意的摆盘,有的只是如同家一般的温馨和氛围。大师傅一阵猛火现炒,打饭阿姨的勺子宽而深,一勺下去手不抖,比菜还多的是肉。汤汁浓郁,咸淡适宜,无限量的续饭,甚至还包含水果和酸奶……这已经不能叫“宾至如归”了,这就是午餐版“回家的诱惑”。

最重要的是,这些食堂饭菜,可谓“性价比之王”。以北京为例,这些食堂的人均价格大多都在20元以内,有的全自助餐厅如煤矿文工团,晚餐甚至还有海鲜和比萨,品质不输星级酒店。还有一些食堂属于荤素不限量的,无论你是“肉食爱好者”,还是青睐主食的大胃王,或者是正在减脂期的精致白领,都可以精准就餐。

除了菜品本身的优势,这些体制内食堂,往往还有停车便利、环境宜人、闹中取静等特点。试想一下,结束了一上午的工作,安安静静的炫上一顿饱饭,再在绿荫大道里散散步,听周围西装笔挺的“厅局风”们聊聊平时很难听到的“内部话题”,把“班味”抛在脑后,让内心归于平静。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这也是另一种新中式养生方式。

04社会餐饮又添劲敌?

体制内食堂的陆续开放,背靠强大的信任状,勾起了公众的探索欲,一开放就揽客无数。更重要的是,这些体制内食堂,不少都开在城市的核心地段,这些点位,本就是餐饮竞争最为激烈的区域。

就在气象局食堂附近一公里内,社会餐饮云集,包括李先生牛肉面、眉州东坡、赛百味、田老师红烧肉、吉野家等等。人均消费在30元甚至更高。

图片

◎周边一公里内的餐饮品牌

图源:大众点评

这些社会餐饮,不仅需要承担高昂的房租成本和人工成本,还需要挤破头脑去争抢稀缺点位。而体制内食堂们,则拥有天然的成本优势,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天生卷王”。

无疑,这些食堂的存在,对周边的社会餐饮,特别是快餐类品牌,造成一定冲击。

更重要的是,不少善于经营的食堂,除了做好每日的餐食,也会不断汲取社会餐饮的经验,把体验感拉满,让餐厅不断升级。比如卫健委食堂,从7月初开始升级早餐,在门口张贴的告示中明确提出——丰富餐品、加大克重、提早开门迎客,餐盒还免费。这些特点,直击顾客的心,每一个都是“加分项”,让人难以拒绝。

图片

◎卫健委食堂贴出的公告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霸气摄图:内参君

手握资源优势的体制内食堂,一旦认真搞起“对外经营”,吸引力不输社会餐饮。归根结底,它们满足了顾客对于快餐的多项需求。在这个“万物都要考虑性价比”的阶段,不浮夸,很扎实,平价高质,还有烟火气。

当越来越多的“19.9元官饭”成为都市白领的选择,餐饮人新一轮的挑战又要开始了。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