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亿江阴“男装大王”, 冲刺港股IPO

关注
服装巨头们回归主业的决心,愈发强烈。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侃见财经(ID:kanjiancj),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服装巨头们回归主业的决心,愈发强烈。

三四年前,男装巨头雅戈尔开始剥离投资、地产,并将集团更名为“雅戈尔时尚股份有限公司”,面对“中年”的考验,雅戈尔创始人李如成表示,“有段时间好像放弃了梦想,想着的只有赚钱。美国有耐克,德国有阿迪,雅戈尔也完全有实力成为这样的集团。”

对于行业而言,服装巨头的刹车更像是一种信号。

无独有偶,另一家男装龙头七匹狼也陷入到了业绩的增长困境当中。如果拆分其2025年上半年财报就会发现,在其1.6亿元的净利润当中,服装主业的净利润仅不到3000万元,其余的1.3亿元净利润均来自于投资。

而另一家男装企业九牧王,其情况也大抵如此。

主业的疲软,叠加消费周期的颓势,成了每一家服装巨头的“枷锁”,突围的路上,在资本市场寻找答案成了他们的共识。

不过,大规模的并购以及聚焦并未达到预想的目的,于是有服装龙头企业开始了新的尝试。

近期,素有“男人衣柜”之称的海澜之家发布公告称,将启动公司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

图片

海澜之家表示,此次赴港上市主要是为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同时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也就是说,“国际化”是海澜之家的现阶段的答案。

在展望行业的前景以及未来公司发展时,海澜之家在近期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中表示,以品牌服饰为代表的可选消费有望踏入逐步复苏的通道,并将呈现出“需求分层、供给精耕、渠道融合、产业升级”的行业特征。由此可见,转型已经迫在眉睫,产业升级成为下一阶段服装企业绕不开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就需要企业实际控制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以支持企业的转型。根据股权穿透显示,海澜之家创始人周建平持有公司10.48%的股权,以最新收盘价计算,其持股市值约33亿元。胡润2025年全球富豪榜单显示,周建平家族以290亿元身价位列全球第918位。需要说明的是,早在2020年周建平就已经辞任海澜之家的董事长,接替他的正是其子周立宸。

图片

图片

服装行业向来周期性比较明显。

每一轮的周期之下,总有一些头部服装企业被市场淘汰。

而造成服装企业困境的,大多都和“规模”以及“存货”有关。

进入2020年,在行业新一轮的周期之下,安踏率先以并购“破圈”,而李宁也凭借着潮牌这张王牌实现逆袭。传统的服装巨头雅戈尔、七匹狼则通过投资以及跨界的方式,让企业继续留在了牌桌之上。而聚焦在服装行业的海澜之家、美特斯邦威等则通过年轻化来寻找“突围”的方法。

为了焕发企业的生机,大部分老牌的服装企业选择让年轻人接班,来实现集团年轻化,其中海澜之家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2020年11月,80后周立宸正式接替其父周建平执掌海澜之家。周立宸接班之后,海澜之家就正式开始从“男人的衣柜”向“全家人的衣柜”转型,动作可谓相当迅速。

此外,海澜之家还提出了“多品牌、多品类、集团化”的战略。据悉,海澜之家目前拥有多个自主品牌,包括主品牌“海澜之家(HLA)”、女装品牌“OVV”、潮流品牌“黑鲸(HLA JEANS)”、婴童品牌“英氏(YeeHoO)”等;在国际品牌合作方面,公司成为奥地利运动品牌HEAD(海德)在中国区服饰业务的授权商,独家授权代理阿迪达斯FCC系列产品在中国大陆的零售业务。

图片

不仅如此,海澜之家还开展职业装定制业务“海澜团购定制”。2024年,海澜之家还与京东合作推出“京东奥莱”业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周立宸一系列的变革之下,海澜之家的业绩并没有非常明显地改善。

据其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4年,海澜之家的营收分别为201.88亿元、185.62亿元、215.28亿元以及209.57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4.91亿元、21.55亿元、29.52亿元以及21.59亿元。

整体来看,海澜之家“一年上涨,一年下跌”的趋势十分明显。

进入2025年之后,海澜之家业绩继续“低迷”,其突围的紧迫性也愈发强烈。据海澜之家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海澜之家实现总营收115.66亿,同比微增1.73%;实现净利润15.80亿元,同比下滑3.42%;扣非净利润为15.66亿元,同比增长3.83%。

存货方面,财报显示,近五年海澜之家的存货规模呈扩张趋势,2020年至2024年,海澜之家的存货规模由74.16亿元飙升至119.9亿元,需要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其营收规模并未大幅增长。也就是说,海澜之家的存货跌价风险,仍然是其不可忽视的问题。

股价方面,周立宸执掌海澜之家以来,公司股价涨幅超过了45%,表现在服装行业内,中规中矩。对投资者而言,周立宸的“答卷”基本比较合格,但仍然不够。

图片

新周期之下,服装企业破局除了年轻化,“国际化”似乎也是一条必由之路。

而国际化下常规的做法除了海外并购,剩下的就是资本国际化,而境外市场IPO也成了热门选项。尤其近一年以来港股市场火爆,A股头部企业港股IPO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

从海澜之家的整体情况来看,其海外布局从2017年就已经开始了,公司在半年报中表示,将积极推动品牌“出海”,在深耕东南亚的同时,积极调研新市场、探索新渠道,扩大海外市场版图。

海澜之家还表示,今年下半年有序推动中亚、中东、非洲市场的布局,预计在悉尼开出澳大利亚首店。

海澜之家称,针对海外市场,公司已经制定因地制宜的产品设计策略,优化出海产品组合,为海外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拓展符合品牌定位的核心商圈,采用简约轻快且更具国际质感的门店设计风格,通过与不同领域的达人进行合作,提升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从财报表现来看,尽管海澜之家的海外增速比较快,但整体规模并不大,对全局影响也并不明显。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其海外营收分别为2.19亿元、2.72亿元、3.55亿元,其总营收占比分别为1.22%、1.31%、1.76%。

图片

2025年上半年,海澜之家在海外地区实现营收2.06亿元,占比为1.83%。报告期内,海澜之家的海外市场门店数为111家。

此次启动港股IPO,海澜之家明确表示希望通过H股上市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公司国际化形象。

侃见财经认为,从过往的经验来看,资本国际化的才能更好产业国际化,海澜之家港股IPO是破圈的第一步,但是后续还是要看海外并购破局。参考安踏这种成本的并购路径,海澜之家想要真正的破圈,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过,在并购的这条路上,海澜之家并不孤单。

今年年初,男装巨头雅戈尔宣布与法国高端儿童时尚品牌Bonpoint母公司EPI集团完成交易,作价15.3亿元收购Bonpoint。除此之外,雅戈尔旗下还拥有美国街头潮流服饰品牌UNDEFEATED、挪威高端户外品牌HELLY HANSEN 等。

相比于雅戈尔,海澜之家在国际化并购这条路上,资历显然还尚浅,但比较幸运的是,在国际化资本布局上,海澜之家已先行一步。若其能有效地抓住这一次机会,我们相信海澜之家将大概率打破目前的业绩增长困境,业务再上一个台阶。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