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豹变(ID:baobiannews),作者:高宇哲,编辑:刘杨,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北京宝妈林琳自两年前被小红书上育儿博主的好物笔记吸引后,成为网红品牌BeBeBus的忠实用户。她先后购入了婴儿定型枕、蝴蝶遛娃车、宝宝餐椅、安全座椅等,加起来花费近万元。其中单价近4000元的安全座椅和近2000元的宝宝餐椅,成为她“精致育儿”路上的标志性投入。
尽管售价不菲,BeBeBus依然凭借着高颜值和达人种草,成为中高端母婴市场的热门品牌。2025年上半年,BeBeBus的会员已经超过300万。一群追求“颜值+智能化”的中产父母,将这家2019年诞生的新品牌迅速推向了资本市场。
2025年9月23日,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成功登陆港股,被称为“母婴消费科技第一股”。招股书中,其毛利率连续三年超过47%,2024年达到50.4%。
然而,高光背后也暗藏隐忧。从2024年起,集团营收增速开始下滑,且大多数产品依赖代工模式。在国内育儿市场不断变化的背景下,BeBeBus能否持续抓住新生代中产家庭的消费心智?当流量热度减退,靠颜值和营销的BeBeBus,到底还能走多远?
01靠颜值和营销打下江山
两年前,苏苏在宝妈群中第一次了解到BeBeBus。禁不住群内多位用户的推荐,在宝宝刚满6个月时购入了该品牌的热卖单品——定价580元的黑金腰凳。
她告诉《豹变》,腰凳适合6-10月龄的宝宝使用,当小朋友会走路之后,随着体重的增加基本上就闲置了。虽然自购买以来只使用了不到半年,但苏苏认为:“给孩子用的还是要选口碑好的。”
“刷小红书时被‘蝴蝶车’的颜值戳中,护脊设计和稳定性强都符合我的诉求。”广州宝妈悦然的选择颇具代表性,她口中的“蝴蝶车”也一度成为爆款遛娃神器。2023年这款产品上线7天就登顶天猫品类热销榜TOP1,一个月销量突破450万元。
实际上,在中产宝妈群体中,BeBeBus的“颜值溢价”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入门级婴儿推车均价约2000元,高景观旗舰系列三件套售价超1.7万元,仍有大量消费者愿意买单。这背后,是品牌精准把握了新生代中产父母对实用性、审美和身份认同的综合需求。
BeBeBus的产品,最初就是凭借高颜值的产品设计,在社交媒体快速走红。例如形似蛋壳太空舱的安全座椅,花瓣状的宝宝餐椅、黑金彩虹条纹的腰凳等,既增加了科技感,也可以在遛娃场景下成为年轻宝妈们的“审美”认证。此外,品牌获得德国红点奖等系列国际奖项,为其“颜值+专业”的标签增添了权威背书。
外观设计只是BeBeBus打动用户的敲门砖,品牌真正占领用户心智的关键,在于充分借助社交媒体,结合达人种草,短期内形成病毒式裂变传播。
BeBeBus联合创始人沈凌在接受“天下网商”采访时曾坦言,早期将推广费用“All in小红书”是起势的关键。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BeBeBus在小红书和抖音平台共发布了超过83万条种草帖和原创视频,平均每天产出近1500条营销内容。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不同集团与超过1.6万名网络红人建立合作。在女性用户居多的小红书,搜索“BeBeBus腰凳”关键词,相关推广笔记随处可见,其中不乏粉丝量几十万到百万级别的头部母婴博主。
不遗余力的推广,也直接反映在财务报表上。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不同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累计高达10.9亿元,占营收比重始终超过30%。
这些投入换来了清晰的增长曲线,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5.07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2.49亿元,仅2025年上半年产品总收入为7.25亿。其中包含至少一件核心产品的订单平均交易金额保持在2400元以上。自2023年起,线上渠道贡献了七成以上的收入,而小红书正是这条流量链路的起点,“BeBeBus蝴蝶车”的站内搜索热度曾月均增长20倍。
02代工模式能走多远?
成功登陆港交所的同时,BeBeBus的高毛利率同样引人关注。2022年至2024年,公司连续三年毛利率超过47%,其中后两年更是突破了50%。
BeBeBus的快速扩张很大程度上依赖代工模式。招股书显示,除自行生产的儿童安全座椅和餐椅外,婴儿床、纸尿裤等其他产品全部外包生产。2025年上半年,共与36家代工厂合作,且外包商品成本占销售总成本的76.3%。
代工模式在母婴新品牌中并不少见,Babycare等头部品牌早期也靠代工快速扩张。尤其对初创品牌而言,代工能省去建厂的巨额投入,增加品牌灵活性,快速响应市场热点。
但随着公司的发展,代工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黑猫投诉平台上,其热卖产品安全座椅、婴儿推车、腰凳等产品都被投诉有质量问题。有消费者指出,其购买的太空舱安全座椅,拆开后发现商品有接触不良并伴有卡顿;也有用户购买的婴儿推车返回官网维修两次后,依然出现质量问题。
此外,不止一家代工厂告诉《豹变》,可生产出除品牌LOGO外,面料、内部填充物、款式相同的BeBeBus儿童枕。目前,这款产品分为四个型号,官方售价从270元到390元不等,以来自山东的工厂为例,不带品牌LOGO的同款产品,售价分别为89元到116元。当问及是否是品牌方代工厂,其中一家工厂并未直接回答,只是保证产品同质,但是否同源则需要保护客户信息。这也侧面说明,BeBeBus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
在代工轻运营模式下,BeBeBus的毛利率较高,但近年公司的营收增长逐年放缓。2022 年至 2024 年,不同集团营收从 5.07 亿元增至 12.49 亿元,营收增速从 2023 年的 68% 降至 2024 年的 46.59%。同时,2025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速进一步下滑至约20%。
为挽救增速,BeBeBus尝试拓展产品线,大力开发纸尿裤等婴儿护理产品。但新品类也面临挑战,一方面护理类产品毛利率徘徊在40%左右,2025年上半年为43.4%,低于婴儿车等核心业务。另一方面,纸尿裤市场早已是红海,既有帮宝适、花王等高知名度的国际品牌,也有Babycare等具有先发优势的国货。
BeBeBus纸尿裤代工厂也面临质疑。有用户晒出产品包装上的代工厂为山东多酷卫生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据天眼查显示,该公司与爱拉森医用品有限公司、童诺娃(山东)护理用品有限公司共用同一地址,且爱拉森的法定代表人冯庆付曾任山东多酷的法定代表人。
此外,山东多酷还是酷安奇、爱贝橙等纸尿裤品牌的代工厂,而这些品牌以高性价比著称。不少消费者因此选择购买酷安奇,认为其是“BeBeBus纸尿裤的平替”。
03二手平台分流,价格“虚高”?
从渠道上看,中高端定位的BeBeBus正遭遇多渠道的低价分流,闲鱼、1688等二手及批发平台尤为突出,致使其价格体系管理面临挑战。
一直以来,BeBeBus的销售渠道主要分为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分销商。其中,线下分销商的销售额占比逐年提高,从2022年的11%上升到2024年的16.3%。2025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仍在上升,自营平台与线下分销商的销售额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9.6%、18.9%。
招股书中提到,目前BeBeBus与超过300个城市的155家经销商展开合作,并遵循严格的甄选程序和持续评估。通常经销协议期限为一年,会通过自动监控软件结合人工检查,对所有平台的产品价格进行24小时实时跟踪,一旦检测出异常低价,会触发实时警报。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在闲鱼搜索品牌名称,打着“全新正品”“新品特价”“官方直发”标签的卖家比比皆是,婴儿床、安全座椅等爆品的价格普遍比官方价低至30%以上,9成新的二手价格更是近乎腰斩。
在1688电商平台,不乏专门售卖BeBeBus产品的店铺,包含纸尿裤、儿童枕、婴儿推车等各类产品,售价均低于官方店铺。例如原价1630元的香槟金色婴儿推车,售价仅为1185元,直降近500元。当问及是否全新正品,有卖家承诺假一罚十,并称产品包装上有密封防伪码,可以进行扫码验证。
一位来自北京的实体店分销商告诉《豹变》,BeBeBus品牌方会在淘宝、抖音等平台进行控价,一旦分销商的标价低于官网150元以上,品牌方会出面干涉。因此,不少分销商为了消化库存、增加出货量,偷偷将产品流向二手平台。该分销商还提到,实际出厂价更低,但凭借品牌强势的广告宣传,产品得以保持较高的市场售价。
显然,渠道管理上的失控导致了品牌价格体系的混乱。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宝妈们分享在闲鱼等二手平台购买的低价产品。这也侧面暴露出BeBeBus或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当1688上“同源工厂”的售价远低于官网,还可以扫码验证时,很难不动摇消费者的信任。
为了保持业绩增长,BeBeBus近年来不断推出新品。从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SKU从306个增加到459个。但值得注意的是,BeBeBus的研发投入占比远低于营销投入,从2022年至2025年6月30日,研发开支分别为0.16亿元、0.24亿元、0.21亿元及0.11亿元,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比逐年下降,2025年上半年仅1.5%。
经过六年的发展,BeBeBus凭借“高颜值+社交裂变”的打法,踩中了中产母婴消费与流量红利的窗口期,成为国内中高端育儿市场的头部品牌。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4年,BeBeBus在中国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的耐用性育儿产品中排名第一。在招股书中,不同集团也看好国内高端育儿市场的持续增长。
然而,随着中产家庭消费日趋理性,母婴行业正从流量和营销驱动,转向对产品品质、创新和真实价值的更严苛考量。BeBeBus的上市,或许只是品牌的阶段性胜利,能否用研发和品控撑起品牌价值,才是品牌神话能否持续下去的关键。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