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全食在线(ID:iallfood),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你对玉米,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从最早的五毛玉米雪糕,到今天在商场花十几元买一个带着烤玉米的蛋挞;从年轻人喜欢吃的玉米片,到成为餐桌香饽饽的玉米汁。
即便玉米在牛逼,我们对它的想像也只停留在食品领域,以为玉米蛋挞已经是玉米溢价的天花板了。
没想到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因为最近刷到一个新闻,简直让人开了眼。
据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开始盘玉米了。
图源:小红书用户
没错就是老登们盘核桃的那个“盘”,就是你想的那种在地里长出来的玉米。
可以吃的那种。
它还有个雅名,叫文玩玉米。
与我们想象的那种粗大的包谷棒子不同的是,文玩玉米不仅小巧玲珑,而且玉米粒色彩鲜艳,盘的好的文玩玉米,就像璀璨的琉璃,也如宝石般光彩照人,更重要的是它看上去像假的,但其实是真的。
图源:小红书玉米西施
而且这文玩玉米并不便宜,最便宜的也要几十元,差不多一点的要好几百,那种极品甚至能卖出过万的价格。
图源:小红书橘
这种玉米其实是进口的琉璃玉米与国产的拇指玉米杂交而成的新品种,因为每亩合格率只有50%,高货成品率仅千分之五,所以价格才会贵。
图源:小红书LuSisi
当然除了长得好看,也离不开人工的筛选和加工,据悉目前市面上的文玩玉米有颜色红润,通透度高的,印度红玫瑰爆裂玉米;有玉米粒是黑白黄红相间的巴西五彩玉米;有质地细腻,光泽璀璨的稀有品种美国七彩琉璃玉米;有色泽洁白无瑕,可以散发出和田玉光泽的日本白如雪糯玉米。
图源:小红书心有所好文玩
而以上这些玉米,都是可以食用的。
但要想卖出好价钱,就需要通过筛选,驱虫,上油等工序进行“盘”,而在消费者手上的文玩玉米,也需要定期的养护,看上去比盘核桃要难得多。
有网友表示韭菜割不动,开始割玉米了。
有人说,这一定是不坑穷人的小众品类,但其实你错了。
在社交媒体上,文玩玉米的热度并不比擦边视频的关注度低。
甚至从品种挑选到日常养护的方式,再到上油的产品都有专业的博主进行推荐。
可以说文玩玉米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产业链。
有网友想不通,为啥玉米成文玩了,还有网友表示看见这种好看的文玩玉米,第一眼就想吃。
还有不少网友在文玩玉米身上投入小一千了。
当然在一些线上平台,也有卖十元以内的文玩玉米,如果你对它真的感兴趣,不妨整个便宜的试试,说不定你就把它吃掉了。
那么文玩玉米为啥会火呢?
首先文玩玉米用差异化的品类和惊艳的外观,颠覆了消费者对玉米的认知,毕竟大部分人都以为玉米是又粗又大黄灿灿的。
其次盘玉米自带减压效果,而分享盘玉米的经验有充满了社交价值,更重要的是文玩玉米给年轻人带来了情绪价值。
从盲盒到文玩玉米,当下的消费市场充满了情感价值,这也是品牌吸引消费者的关键。
不信你看,大部分做的好的品牌都不在拼产品的差异化,而是通过价值的差异化反向输出产品。
比如在奶茶行业,现在卖得好的创新口味基本上都是和减脂有关,比如羽衣甘蓝、苦瓜猕猴桃;再比如餐饮店都要搞点节目,是实在没有节目就要上服务,反正就是主打一个把消费者当亲人,让消费者为情绪溢价买单。
所以在消费者都不缺产品的今天,品牌该如何让消费者主动把钱掏出来呢?
图源:小红书暖玉家的玉米花园
显然老一套的口味创新,包装升级,产品创新都没用,消费者需要的是新鲜感,反差感,刺激感,需要更大,更强,更实惠的刺激。
而颠覆传统的文玩玉米,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年轻人的面前。
虽然不清楚究竟是谁带火了这个赛道,但他一定是人才,是懂消费市场,懂年轻人,懂情绪价值的高手。
与文玩核桃和手串不同的是,能吃的玉米摇身一变成为手心里的宝,本身就是食品产业跨界成功的典范。
而这种易维护,观赏价值高的产品,还有社交属性和情绪价值的品类,正是年轻消费者需要的。
当然文玩玉米或许也仅仅是一阵风,但抓住这股风的第一批卖家已经赚疯了。
所以,机会是给有运气的人准备的。
那么看了本文,你有没有兴趣入手一个文玩玉米呢?
下一个能够放在手里“盘”的食品会是啥呢?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