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ing Global 出海周报」是创业邦推出的出海系列栏目,旨在为出海领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精选出海大事件、海外大公司、投融资消息,本篇为栏目第304篇报道。
整理丨Lucas
本周(10月13日至10月19日)出海大事件包括:美团旗下Keeta将于10 月 30 日登陆巴西;去年Temu欧盟市场利润翻倍至近1.2亿美元;Shein去年营收同比增加近20%;XREAL眼镜入选《时代》2025最佳发明;金山办公与阿曼电信公司签约合作;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称未来奇瑞海外市场营收将超国内;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联合投资设立香港总部;大疆“硬刚”美国国防部;赛力斯通过港交所聆讯;比亚迪中标新加坡L4级智驾巴士试点项目;小鹏汇天获中东地区600台订单,创飞行汽车海外最大订购规模;苹果或削减iPhone Air 产量约 100 万台;苹果计划推出搭载触控屏和M6芯片的Mac电脑;“星舰”第11次试飞成功;甲骨文称AI云毛利率可达35%,已签下650亿美元订单。
出海四小龙
美团旗下Keeta将于10月30日登陆巴西
据报道,10月30日起,美团旗下外卖品牌Keeta将正式启动巴西市场运营,首批试点城市为圣保罗州沿海城市桑托斯和圣维森特。
这并不是美团首次进军海外市场。Keeta于2023年5月进军香港,并于2024年进军沙特阿拉伯。对于巴西业务,他们承诺在未来五年内投资10亿美元。
桑托斯和圣维森特两座城市人口相对较少,但作为试点市场具有战略优势。这两个地区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很高,中产阶级消费者群体也在不断壮大,在全国推广之前,它们提供了一个易于管理的启动平台。
据悉,截至目前,这两大城市中已有700多个餐饮品牌在Keeta上成功注册,包括Sodiê、The Coffee、Seven Kings等大型连锁店,以及当地多家知名餐厅。与此同时,Keeta还在对2000多名当地外卖配送员进行培训。
美团Keeta国际运营总裁Tony Qiu在一项声明中解释:“通过先进技术和专门的人力支持,为各类合作餐厅提供高质量服务,包括中小型餐饮企业,这正是Keeta的优势。”
Shein最新财报:去年营收同比增加近20%,四年累计纳税超33亿元
10月14日,Shein新加坡总部于近期公布了2024年财务报表。其营收超过370.4亿美元,同比增长接近20%,业务表现依然稳健。
在财报数据中,Shein新加坡总部不断飙升的资产总额颇为引人注目。2024年,Shein新加坡总部的资产总额达到152.7亿美元,较2023年的88.5亿同比增长了7成以上。
此外,Shein新加坡总部在2024年还向当地纳税超过1.8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3.4亿元。此前媒体公布的数据显,2021年至2023年, Shein新加坡公司在当地交纳所得税2340万美元、6348万美元、1.882亿美元。综合过去四年,Shein新加坡总部在当地的纳税总额已超过33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在董事会成员名单中,Shein的新加坡高管已经担任总部董事。Shein的董事成员包括顾小青、苗苗、任小青和林志明。前三位董事均为Shein创始人许仰天的早期创业伙伴。
XREAL眼镜入选《时代》2025最佳发明
10月14日,据报道,XREAL One/One Pro入选《时代》杂志2025最佳发明,标志着中国原创技术力量正式进入全球主流创新序列,AI+AR眼镜成为继电动车、无人机、机器人之后,中国硬科技“出海第四极”。
《时代》杂志发布的“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涵盖人工智能、健康科技、可持续能源等多个领域,被业界视为全球创新风向标。XREAL凭借新一代One/One Pro眼镜入选,与苹果、华为、DeepSeek等科技领军企业共同登榜。
《时代》在评选理由中写道,XREAL推出的该产品,外观接近普通太阳镜,通过USB-C接口随时随地可连接手机、平板或游戏主机等设备,在用户视野中生成最大达556英寸的虚拟屏幕。眼镜内置的X1空间计算芯片可在现实空间中精准锚定虚拟画面,从而保证画面稳定性并减少眩晕感。《时代》评价称:“XREAL让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拥有一场沉浸式的个人影院体验。”
XREAL创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上海浦东。公司长期专注于AI与空间计算技术的结合,推动AR眼镜从“展示性产品”走向“日常化终端”。2025年5月,在Google I/O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宣布与XREAL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发布新一代旗舰AR眼镜——Project Aura,这是Android XR平台首款官方AR终端设备。
大公司
国产软件出海!金山办公与阿曼电信公司签约合作
10月17日,金山办公与阿曼电信公司于阿曼苏丹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优势,在阿曼面向企业客户推广WPS 365国际版。
金山办公高级副总裁姜志强表示,近年来阿曼电信、阿布扎比投资局、沙特Al Faisaliah Group(AFG)等中东核心科技创新机构频繁与中国科技企业互动,为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此次与阿曼电信签约不仅是WPS 365国际版落地中东的重要实践,更成为公司凭借“AI协同办公”加速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步。
据了解,截至目前,WPS Office在东盟国家的月度设备活跃数突破6000万,AI功能月活达130万;全球月活跃设备数达6.51亿,其中海外月活跃设备数超2亿。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未来奇瑞海外市场的营收贡献会远大于国内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表示,公司正开启资本市场全球化新征程,全面提升企业治理与经营水平,以世界500强和全球化上市公司的标准为目标。目前,奇瑞在海外市场的营收已接近总营收的一半,未来海外市场的营收贡献及海外属地员工数量将远超国内。
尹同跃强调,中国汽车“出海”不能仅追求规模与速度,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可信赖的质量、用户可承受的价格和本地化运营,建立“安全、可靠、高端”的中国品牌形象。他提出,奇瑞要打造真正全球化的创新体系,支撑技术、质量、用户体验经受全球市场考验。
斥资约66亿元!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联合投资设立香港总部
10月17日,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集团宣布,共同投资9.25亿美元(约66亿元人民币),购置铜锣湾港岛一号中心共13层商业写字楼,设立两家公司的香港总部。
阿里与蚂蚁共同表示,将以设立香港总部为契机,立足香港,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面向全球发展。
据了解,阿里自1999年创立就在香港开设业务,旗下淘宝及阿里云相继于2005和2014年进入香港市场。2019年,阿里在香港联交所完成第二上市,并于2024年转为主要上市,成为首家在纽约与香港双重主要上市的中国科技企业。
蚂蚁集团也在香港深耕多年。2017年,蚂蚁推出香港专属的电子钱包AlipayHK(支付宝香港),至今服务逾450万活跃用户。
再次起诉,大疆“硬刚”美国国防部
据报道,10月14日,大疆在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就诉美国国防部的判决结果提起上诉。
据悉,大疆于2024年10月18日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就被列入“中国军工企业”清单(CMC清单)对美国国防部提起诉讼。法院在审理后,驳回了国防部针对大疆的核心不实指控,但依然根据个别武断理由,做出维持将大疆列进该名单的决定。
据此前报道,2022年美国国防部在无明确解释的情况下将大疆列入“中国军工企业”清单。大疆多次尝试沟通未果。2024年1月该清单更新,大疆仍被保留。大疆于同年10月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区法院起诉美国国防部及相关官员。
2025年9月,法院以大部分证据不足为由驳回国防部多项指控,但仅依据大疆获中国“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及技术具“两用可能性”,维持其列清单决定。
2025年10月14日,大疆已向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提出上诉。
通过港交所聆讯!赛力斯距离“A+H”两地上市更近一步
据港交所10月13日披露,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斯”,601127.SH)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根据3月31日公告,该公司为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根据招股书,赛力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86年,上市公司前身成立于2007年,该公司是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企业,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及核心三电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2011年4月,该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6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截至目前,赛力斯已经推出问界M5、问界M7、问界M8和问界M9四款车型。根据招股书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问界品牌全年总交付量达38.71万辆,同比增长268%。
比亚迪中标新加坡L4级智驾巴士试点项目
10月11日,比亚迪成功中标新加坡L4级自动驾驶巴士试点项目,这也是新加坡首个纳入公共交通系统的官方自动驾驶巴士项目。
该项目由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主导,旨在推动“绿色交通”与“碳中和”目标落地,标志着中国智驾技术与电动巴士首次以系统化方式进入海外城市公交体系。
根据规划,首批电动自动驾驶巴士将于2026年年中投入测试,试运行期间,巴士可搭载16名乘客,票价与普通巴士保持一致。
据了解,L4级智驾是汽车可以完全自动化的重要门槛之一,意味着汽车驾驶理论上将不需要人工操作,但安全状况的最终确认还是需要通过驾驶员来完成。
小鹏汇天获中东地区600台订单,创飞行汽车海外最大订购规模
10月12日,小鹏汇天在迪拜完成公开载人飞行演示,并与来自中东地区的多家合作方签署了首批600台飞行汽车订购协议,创下该领域海外最大批量订单纪录。这也是小鹏汇天拓展的首个国际市场,公司预计最早于2027年在中东地区启动面向消费者的实际销售。
本次订单签约方包括阿联酋Ali&Sons集团、卡塔尔Almana集团、科威特AlSayer集团以及阿联酋中华工商总会。未来,双方将围绕飞行汽车在当地的法规认证、市场销售及应用场景多元化等方面展开合作。以产品单价约200万元人民币估算,该笔订单总额约达12亿元。截至目前,小鹏汇天全球累计订单量已达到7000台。
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对界面新闻表示:“此次订单是我们全球化战略的第一步。选择阿联酋作为出海首站,主要考虑到当地消费水平高、经济规模大,用户对新型出行方式接受度高。客户对交付时间更为关注,而非单纯价格。接下来我们还将在阿联酋持续开展一系列载人飞行活动。”
海外大公司/大事件
因市场表现不佳,苹果或削减iPhone Air产量约100万台
10月18日,据日本瑞穗证券的最新报告显示,苹果正在缩减其超薄机型iPhone Air的生产规模,原因是该机型的市场表现不如预期。尽管整个iPhone 17系列整体销售强劲,但iPhone Air成为了这一系列中的“例外”。
瑞穗证券指出,苹果计划将iPhone Air的产量削减约100万台,不过将同步上调其他机型生产规模。事实上,作为比较,标准版iPhone 17数字系列产品线销量显著优于上一代产品,Pro和Pro Max型号的需求也同比增长明显。因此苹果计划将整个iPhone 17系列的出货预期从8800万台上调至9400万台,时间节点预计在 2026 年(明年)初。
苹果计划推出搭载触控屏和M6芯片的Mac电脑
10月17日,知名苹果爆料人马克·古尔曼发文称,苹果公司正准备推出其首款带有触控屏的Mac电脑,这意味着公司将正式打破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时代起便坚持的设计立场。
知情人士透露,这家科技巨头计划最早于2026年底或2027年初发布全新MacBook Pro,首次配备触控屏。新机型内部代号分别为K114与K116,机身将更为轻薄,并搭载下一代M6芯片。
这一举措意味着,苹果终于追随了整个PC行业的步伐。在十多年前,大多数笔记本制造商已全面拥抱触控屏技术。知情人士表示,苹果花费多年时间反复打磨方案,旨在在体验上“超越现有设计”。
“星舰”第11次试飞成功,马斯克兑现承诺让火箭“活着回来”
当地时间10月13日,在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发射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成功完成第11次试飞。火箭在起飞后顺利分离,冲出太空又平安回到地球,最后精准落入墨西哥湾海域,实现了让“星舰”“飞回来”的阶段目标——完成从发射到受控落水的完整闭环。
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当天“意外现身”此次试飞直播,并在室外观看发射,此次星舰发射成功,首次实现从升空到重返地球的完整旅程——不爆炸、不解体,真正“活着回来”。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表示,本次任务并未计划回收飞船,但“星舰”仍平稳完成全部着陆机动步骤,表现超出预期。在未来的测试中,计划发射一艘更为先进的“星舰”原型机——据称该机型配备了“对长时间太空任务来说至关重要的升级部件,或可将人类送往月球和火星”。
将获美国FAA支持,波音迎来复苏曙光
据报道,美国航空监管机构(FAA)已批准波音公司将737客机的月产量从38架提升至42架。此举放宽了去年因安全危机施加的生产限制,标志着波音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后,正迈出复苏的关键一步。
据悉,波音首席执行官正在推动公司偿还债务、改善财务状况并与空中客车热销机型展开竞争,加快工厂生产速度是其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提产标志着波音位于西雅图地区的制造中心将恢复至之前的生产水平。在那之后,由于两起致命空难事件,全球监管机构曾勒令停飞737 Max。
此次提产,意味着波音西雅图制造中心将回归之前的生产水平。在过去,曾因两起致命空难,波音旗下737 Max遭全球停飞,公司一度进入困难期。
甲骨文称AI云毛利率可达35%,已签下650亿美元订单
当地时间10月16日,在甲骨文AI World大会上,公司联席CEO克莱·马古伊克(Clay Magouyrk)举例称,一个为期六年、总收入60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项目,其毛利率可达35%,这样的毛利率水平“即使对于规模最大的客户来说也有参考意义”。
此外,甲骨文方面透露,公司的剩余履约义务(客户已签约但尚未计入收入的合同)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
马古伊克表示,在上季度的30天内,甲骨文已经签订了价值650亿美元的新云基础设施供应合同,由“来自四个不同客户的七份不同合同”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