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赵晓晓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几素
便携式小风扇这个品类流行起来有几年了,最早在韩国,传到国内是2016年左右,此后开始出现在各种场景里,也是不少打工人办公桌上的必备品。
何志强有一次和家人去动物园玩,那天天气很热,35℃,他就带了几款小风扇,但使用体验不太好,续航时间太短,撑不到3个小时,风量不够,起不到降温的效果,放回包里还很占地方。
他想改造这个品类,做成一个品牌。2021年他跟行业内一些朋友交流,发现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小风扇就是 “一个玩具”“可有可无”,哪里还需要专门去做一个品牌,也不太可能做出来一个品牌。
“但如果能打造成一个刚需品类,不就是我们的成长空间了?”何志强说。
2023年年中,何志强团队推出了一款高速节能小风扇,续航时间可以维持两天,档数开到最大也能用8个小时,外观简洁好看。即便定价在198元-298元之间,快是市面上最低价格的20倍,还是卖爆了。当年,公司营收相比2022年翻了一倍。2024年营收达到10亿元。
何志强在2014年成立了一家叫几素的公司,在天猫上开店,卖一些有创意的数码产品,再接一些代工生意,三年后年营收也能做到1个亿。2019年公司开始品牌化转型,中间经历过品类过分扩张、2021年亏损 2000万元,业务线收缩后,公司走向正轨。

何志强
据统计,中国小风扇2024年出口1.5亿台。过去四年,几素的小风扇销量一直占据海外第一。几素对外宣布,2024年全球出货量超6000万台,海外是几素的主要营收来源,能占到近90%。

学计算机的创业做了小家电
何志强创业是有准备的,他大学一毕业就去面试电商店长的职位,找了很多家后才有一家公司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拿到这个机会,何志强谈了两个条件,一是只拿最低底薪2500元,如果赚到了钱再拿提成。另一个是只干一年。何志强当时也很诚实地跟老板说了,“来这里是为了学习。”
何志强是计算机专业出身,90后。广东人天生有做生意的基因,大学生毕业就做生意的人也不在少数。
何志强身边有不少朋友去天猫淘宝上开店,那是在2012年左右,双11才刚开启第三年,网上常常可以看到电商交易额增长、新电商平台成立消息。
一年期约里,何志强几乎参与了电商所有的环节——店铺运营、做图、写卖点、交付、客服等,最后一算账,何志强帮老板赚了30万,他自己也拿到几万元的提成。工作满一年的当天,何志强就提了离职。
带着钱和经验,何志强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店铺,他从1688上淘一些好的货品来卖,店铺跑起来后月利润接近1万元。
2014年,何志强和几个有创业意向的朋友一起成立了几素,公司总部没有选在外贸发展更成熟的广州,而是深圳。
“当时是华强北的年代,深圳到处流行卖手机、手机壳、充电宝、MP3等消费电子产品。”何志强说,“机会比广州多太多。”团队集合了不同专业的人,有工业设计、电子信息、自动化,何志强则自学计算机。
几素的起点也是消费电子,会挑一些有创意的数码产品卖,当时市面上大多数充电宝还是“砖块”,何志强和团队就去找超薄型、卡通型的充电宝卖。2016年,团队自己设计的充电宝上线,好看的Tiffany蓝,体积小,重量轻,容量1万毫安,上线一周后日销量200多单,成为公司的第一款爆品。
在早期,公司的业务线相对简单,团队微创新一些品类。Tiffany蓝充电宝外,还打造过铝合金一体式充电宝,有点像MacBook的工艺。还有坚果造型的蓝牙音箱,很多人会挂在背包或车上。市面上“触摸变色”的灯,被团队改造成“拍打变色”,成了一款解压玩具。
公司另一条业务线是接一些ODM的订单,只提供设计方案和研发,这是公司在早期阶段最主要的营收来源。何志强的逻辑是,要先赚到钱让公司活下去。业务模式稳定后,公司年营收也能做到1个亿。
2019年,公司开始转型做品牌。当时几素面临着行业共同的难题:产品生命周期短、被迫卷入价格战、没有定价自主权。
“有时候想出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但成本太高。”何志强说。公司刚成立时定的slogan是“回归本质,超越期待”,“因为想做自己的产品和品牌,才合伙成立了公司,但这个目标一直没实现。”
转型后,何志强和团队把所有的自研产品都包装成自己的品牌,又设计开发了多款爆品,比如风扇、充电、照明三合一功能的充电宝,挂脖风扇、轻薄的桌面风扇,“看到什么都想改造一下”何志强说。
在这之后两年,公司开发了20多个品类,涵盖各类生活场景的小家电——烘鞋器、毛球修剪器、儿童桌面吸尘器、灭蚊拍,还有USB小台灯、暖风机等,成为一个品类齐全的网红小家电品牌。

不过利润不比贴牌生意,做自有品牌后,公司是在快速增长,但利润下降了不少,开发产品也需要不低的投入。到2021年,公司亏了2000万元。何志强复盘说,“那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亏损。”

重新定义小风扇
2022年,何志强大幅收缩产品线,只保留了1-2个品类作为换季的补充,几乎全部心思都投入到小风扇这个品类上。
小风扇价格便宜,9.9元-19.9元一台。最火的那几年,展会上很多推小风扇的商家,但整体质量差,续航时间短,甚至有商家回收电子垃圾部分零件进行组装。
几素在2018年上线了小风扇,在续航时间和产品工艺上做了提升和打磨,续航时间可以维持两天,档数开到最大也能用8个小时。价格比市面上的产品贵出了50%,但还是卖爆了,一天卖出几千个。
公司产品忙着横向扩展的那两年,小风扇在技术上没再更新,重新聚焦这个品类后,何志强决定重构小风扇的核心技术,“这个品类一直没有人认认真真做过。”重新回到场景中,小风扇还是有很多未被解决的痛点,风速不够,起不到降温作用,外观笨重,旋转的扇叶存在安全风险,噪音大......
深度投入研发,何志强和团队用了一年半时间去攻克技术难点,找专家、技术、供应链,等到高速节能电机技术研发出来后,立刻成为小风扇这个细分赛道里最高壁垒的技术,专利获得各方认证。
高速节能电机结合几素自研的轴流扇叶、空气倍增技术,风力相比普通电机提升了2000%,风速能提升到堪比吹风机水平,但不影响小风扇的续航。
2023年年中,几素第一批小风扇完成测试,在天猫上线,价格区间198元-298元,是行业均价的6倍左右。其实产品上线时并不符合上新的节点,夏天已经过去一半,但也卖爆了。当年,公司营收相比2022年翻了一倍。

何志强说,这是公司第一次投入这么大精力去研发技术,还是用在便携式小风扇这样不太起眼的品类上,成本高、难度大,在团队内部曾差点被毙掉,“谁会花300元买个小风扇?”
何志强也曾多次被同行劝退,按照当时行业可供应的技术来说,续航时间和高速吹风不可能同时兼得。而且小风扇这个品类,没人认为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去做一个品牌。
如今,在技术、性能、外观上,几素的小风扇都重新定义了这个品类。几素这款高速节能小风扇出来后,何志强注意到,这个行业又重新热闹了。在本土市场上,除了几素,还有ColdSky,绿联、品胜等新兴科技公司,也有小米、美的、艾美特等大厂。
也是靠这款产品,几素在全球打开了知名度。

卖到东南亚也是这个价
几素的海外业务跟国内业务同时起步,2020年,也就是公司转型做品牌后的第一年,几素启动出海,亚马逊是他们出海的第一步,北美是第一个市场。
打开市场不需要太费力,亚马逊上的小风扇品类很多年没有迭代过,要么是深圳的工厂型品牌,要么是美国的老品牌,如霍尼韦尔、VORNADO的小风扇,款式老且旧。几素的小风扇在亚马逊上线后,只用了一年就成为这个品类里销量第一的品牌。

定价80美元左右的小风扇,同样的价格、同一款产品,也在东南亚的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国家卖爆。
何志强和团队去东南亚市场考察过,这个市场几乎没有人做便携式小风扇这个品类,在路上见不到有人用,不少当地人觉得“自己不会用得上”。
决定不降低配置、不降低价格在东南亚上线,是因为团队注意到,当地的高客单价消费需求并不低,“不少司机和外卖员用的手机也都是最新的苹果。”何志强说。在东南亚,几素的营销做得很好,2024年,泰国顶流演员Billkin Putthipong Assaratanakul,成为泰国区代言人。

过去四年,几素的小风扇销量一直是海外第一。去年全球出货量超6000万个。海外是几素的主要营收来源,能占到近90%,其中,美国占40%多,亚太区域(不含中国)占40%。
在海外,几素形成一个清晰的战略,北美和东南亚是根据地,要耐心打磨。日韩也可以算是根据地市场,但时机还不成熟。几素最早是通过代工模式进入日韩,不做代工后,合作方品牌退出需要一些时间。
中东是潜在市场。何志强说,中东这个市场很特殊,气候是满足了条件,但又太热,真的靠一把小风扇起不了太大作用,公共场所冷气给的很足,长期在户外活动的人很少。他要去一趟中东,得亲自看看市场才行。
线上渠道外,几素也进入BEST BUY、沃尔玛等线下渠道。最早是BEST BUY先给几素团队发了邀请入驻的邮件,一家线下店打开后,其他机会很快就来了。目前几素入驻线下门店超两万家。东南亚的苹果专卖店、iStudio店里,都可以见到几素的小风扇,跟苹果手机摆在一起。

专心在比较有确定性的事情上
何志强印象里,公司每三年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转变,挖掘到一些新的用户需求,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品牌价值就会被进一步放大。
小风扇之后,何志强没有着急去打造下一个爆品,他看到的是这个品类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被解决,还有可以再继续拓宽的目标人群。基础性能研发获得突破后,团队腾出来部分精力去做个性化设计,拓展更细分的场景。
几素有一款八爪鱼风扇,这是一款针对母婴的产品,能缠在婴儿车上、能立在桌子上,也能照明,产品做了无叶式设计,吹出来的风更柔和。

“母婴人群就是下一个潜在的增长群体。”何志强说。四年前几素是在所有品类上横向扩张,现在是在小风扇这个品类里横向扩张,仅这一品类,就有十几种SKU,覆盖大多能用到小风扇的场景,让小风扇能挂、能吊、能抓、能立、能戴。
小风扇这个品类外,几素的产品还有充电暖手宝、桌面加湿器等产品,这些主要在国内市场卖,海外目前还是以小风扇这个品类为主。
几素一直没有融资,过去几年不断有风险投资机构找过来,但何志强说,都被他拒绝了,他给出的解释是,想专注在比较有确定性的事情上,不想让公司的价值观发生变化。“如果资本进来,我们就要走的更快,目标就变成一个个‘很大的数字’”。
对于公司的风险和机遇,他认为:聚焦带来的快速成长性有限,但底层技术的击穿,可能带来全新的机会。
目前公司的盈利已经转正,销售、营收每年都在稳步增长,去年营收有10亿。公司的下一步还是继续挖掘用户价值,更注重本土化。
何志强说,公司已经在美国、东南亚搭建了团队,公司需要更贴近用户需求的信息反馈,去推动产品齿轮的转动。
打造下一个爆品,是他最大的挑战;如何应对竞争,也是他的重要功课。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