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远川科技评论(ID:kechuangych),作者:何律衡,编辑:李墨天,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科技圈大和解,年末再迎一对新人。苹果和腾讯就微信小程序收费达成一致,小程序开发者正式纳入苹果支付体系,成为苹果税光荣纳税人。
此后,iPhone用户在微信小程序氪金,就能在熟悉的iOS收费界面完成支付了。
这是双方各退一步的结果,腾讯同意苹果对微信小程序征收苹果税,苹果则将对常规App抽取的30%佣金降至15%,腾讯从此不用再听苹果嚷嚷“下架微信”,苹果账本上又添一笔巨额税款。
这也意味着在硬件利润增长乏力的当下,苹果还能依靠服务这个现金牛,再挤几年牙膏。
漏网之鱼
微信小程序自诞生起,就是苹果税的漏网之鱼。
“苹果税”指的是苹果对iOS应用开发商收取的佣金,用户通过App内购买应用内服务(如订阅服务、游戏氪金)时收取。但凡经过iOS体系内的交易,苹果就要在其中收取15%-30%的佣金。

App内购买应用内服务时的支付界面
具体的佣金收入苹果没有单独披露,不过按第三方机构SensorTower的口径,2023年全球范围内,苹果税创收223.4亿美元,差不多是1588亿人民币。
而去年底,苹果“支持”了一份名叫《Apple生态系统在中国》的报告,按照报告口径,2023年,苹果AppStore生态在中国创造了37630亿销售额[5],涉及苹果税的“数字商品与服务”占比不到4%[5]。
但考虑到报告把电商购物、网约车、点外卖都算作AppStore创造的销售额,确实有做大分母的嫌疑。
而按照“数字商品与服务”的比例和30%税率粗略计算,苹果在中国市场收的佣金超过400亿人民币,约等于比亚迪去年全年利润。
小程序的特殊性在于,其在微信中构建,是“App中的App”,创造了一个模糊地带。
微信小程序2017年1月正式上线,苹果4月就拿微信打赏功能开刀。从而激起“选微信还是选iPhone”的争议。
去年8月腾讯二季报电话会上,腾讯首席策略官詹姆斯·米歇尔(James Mitchell)曾表示双方正在协商小程序收入分成。按照同期微信官方的口径,小游戏月活用户超过5亿[6],是个非常可观的“税源”。
一年后,双方终于谈完了。通过苹果的小程序合作伙伴计划(Mini app Partner Program),小程序开发者可以接入苹果支付接口,抽成费率15%。
最近几年,全球范围内对苹果税的反对声浪越来越大,苹果捍卫征税权的决心也越来越坚定。
相比苹果和微信体面的握手言和,苹果的游戏开发商Epic的争端堪称大戏。
一般来说,一些App会在应用内引导用户绕开iOS支付系统,暗示用户跳转到外链支付更便宜,但也容易触发AppStore的应用审核机制,被拒绝上架。
《堡垒之夜》开发商Epic Games也是这么干的,让用户去Epic自家平台支付,比苹果渠道便宜。

Epic Games支付界面,自家平台比AppStore便宜2美元
这显然戳了苹果的肺管子,AppStore连夜下架《堡垒之夜》,同时封禁Epic在iOS和MacOS平台上的开发者账号和工具。
不过Epic其实也是挑软柿子捏,《堡垒之夜》是全平台游戏,按照庭审中公开的材料,iOS的收入占比只有7%,远低于索尼PS(46.8%)、微软XBOX(27.5%),甚至不如任天堂Switch(8.4%),仅高于安卓的0.5%。
这也难怪苹果会在庭审中提问:他们都收你30%,你怎么不告他们?
但历经长达五年的诉讼大战,Epic拿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架势,最终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正义战胜邪恶”结局:苹果败诉,《堡垒之夜》时隔五年重回iOS平台。
除了Epic揭竿起义,苹果税同时面临的还有各地区的监管压力。
俗话说欧盟罚款印度抓人,2022年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MA)正式生效,便对AppStore收费规则启动调查,针对性极强,要求苹果不仅允许开发者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统,还要将税率从30%降低到17%[1]。
到了今年4月,欧盟正式向苹果开具5亿欧元的罚单,要求苹果在60天内完成整改,否则就按日交高5000万欧元/天的罚金,结果是苹果硬着头皮出了“欧盟版苹果税”[2]。
为了弥补损失,苹果创造性发明了“核心技术佣金”,对AppStore以外的数字交易收取5%的费用,并上诉称欧盟的裁决“史无前例”且超越了法律要求[3]。
期间正在和苹果打官司的Epic CEO蒂姆·斯威尼自然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称苹果在欧美两地都明显违法,是对“公平竞争的嘲弄”。
如今苹果与腾讯和解兵不血刃,背后同样是超过一年的谈判,苹果的妥协可能也与外部环境有关。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苹果当下的经营状态——硬件乏力,软件救场。
硬件乏力,软件救场
2022年第一财季(自然年的2021Q4),苹果交出了一份硬件收入1044亿美元的季报,此后,苹果硬件收入再未达到这一规模。这也影响了苹果的经营思路:
硬件增长停滞,靠软件服务增厚利润。
在这之前,苹果的经营模式是“两手都要抓”。库克正式接班时,接过的是乔布斯留下的两笔宝贵资产:
一是iPhone/Mac/iPad三大产品线,是苹果硬件收入的绝对主力。虽然库克在任期内和发布了一系列新产品,但占整体硬件收入比重从未超过10%。

二是2008年上线的AppStore,是苹果生态的核心。虽然乔布斯本人一度反对AppStore,认为第三方应用“会把iPhone搞得乱七八糟”,但事实证明,AppStore对苹果的价值远超当年管理层的预期。
在这个框架下,消费者购买苹果的硬件,相当于全款买房。由于iOS系统的封闭性,苹果通过AppStore、iCloud这些服务,相当于提供水电、燃气、家政等付费服务,不断从用户身上挤出商业价值,“苹果税”就在此列。
通过产品体验锁定用户,再通过服务创造源源不断的附加值,让苹果的财报漂亮的像一家消费品公司,这也是巴菲特看上苹果的重要原因。
但2019年前后,全球手机市场增速下滑明显,苹果硬件收入整体承压,在竞争积累的大中华区市场非常明显。

面对此情此景,供应链大师库克表示,自己要把精力放在军事软件上面:
2019年的春季发布会堪称苹果史上“最软发布会”,苹果史无前例推出了0个硬件新品,并一口气发布了Apple News+、Apple Card、Apple Arcade、Apple TV+等一系列软件服务。

2019年,苹果推出视频流媒体服务Apple TV+
同一时期,苹果一边和Epic打官司,一边在AppStore里塞广告。效果自然是立竿见影,2019年后,软件服务收入虽然绝对值不算高,但占比变得越来越大。

而相比硬件,软件服务的毛利水平更高,从2016年至今,苹果的硬件毛利率一直在35%上下浮动,但软件服务毛利从55%一路提高到了75%。
也就是说,高毛利的软件服务,对苹果的利润贡献越来越大。

在这当中,苹果税自然功不可没。按照Sensor Tower估算,单纯游戏App为苹果带来的净利润,已经足够超过微软、索尼和任天堂三家游戏发行商的总和。

苹果地图里也能看广告了
截至今年9月的整个财年,服务业务在苹果整体净利润中的占比达到42%,首次超过了iPhone的41%。
这解释了苹果在“苹果税”上的严防死守。在硬件出货量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软件服务对苹果的增长越来越重要。
根据Epic Games后来在法庭上的控诉,苹果下架《堡垒之夜》前后,其全平台总日活用户数千万,iOS平台有300万。但苹果依然不惜营收损失,也要对Epic杀一儆百。
在微信小程序上,苹果将税率腰斩,恐怕也有将灰色地带收入囊中的考量。
库克曾放言服务业务会成为苹果未来的增长引擎,现在看来其实也是两手准备。一是扩大内需,通过Apple Arcade、Apple TV+等新服务带动用户消费;二是加大税费征管力度,每一笔都不能放过。
至于未来开创性硬件产品的研发思路,人工智能领域的欠账如何补课,那就要交给下一代苹果领导班子的智慧了。
参考资料
[1] 已在欧洲大幅下调的“苹果税”,在中国仍按最高档收,时代财经
[2] 欧盟监管又拿苹果“开刀”?每日罚金恐高达5000万美元,第一财经
[3] 欧盟就支付围墙开罚5亿欧元,苹果提上诉并吐槽罚款史无前例,南京都市报
[4] 乔布斯80年代MIT经典演讲 : 关于软件、硬件与运营效率的超前思考,MLSys2024
[5] Apple 生态系统在中国 对于用户与开发者的价值研究,居恒/上海财经大学
[6] 微信称小游戏月活用户超5亿,为微信贡献15%广告收入,财新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