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到店和到家场景,再惠从SaaS玩家切入外卖代运营

目前大家着眼点多是针对头部客户,反复投入和拉扯。

外卖代运营 再惠.jpg

近年来,外卖市场飞速发展,众多商家都开辟出外卖业务,甚至专职做外卖,市场的繁荣,也催生了外卖代运营行业的崛起。此前,创业邦已经报道过食亨、象扑等品牌,但这次所接触的“再惠”不同的是,到店与到家场景的结合。

再惠于2015年10月成立,早期从到店场景做起,通过餐饮SaaS业务切入市场,为商户提供精准营销服务。直到2018年下旬,再惠开始进入外卖代运营领域,结合到店和到家场景,来扩充业务。

对于目标用户定位,CEO李晓捷更多思考的是,怎么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高的产出?再惠聚焦的是3家店以上、20家店以下的腰部客户。在李晓捷认为,团购GMV核心在于腰部和长尾,但目前大家着眼点都是针对头部客户反复投入和拉扯。相对而言,腰部客户的市场体量足够大,且相较头部客户有更强的付费意愿;比起长尾客户,腰部客户有更长的生命周期。不过很少有公司只做头部或只做尾部,3家以上、20家以下的腰部客户,仍然是争抢最激烈的部分。

SaaS玩家切入外卖代运营赛道的优势在于,在运营层面更多是“数据驱动的运营”。李晓捷表示,外卖代运营其实很容易切入,差异化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如果没有会员系统和供应链,与客户之间的黏性并不强。

具体操作层面,当再惠获取一部分到家的消费者数据后,可以和原有的SaaS系统后台匹配,完成双向导流。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会带来更多的流量和变现。到家和到店拼凑出更完整的消费者画像,能为商户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个健康而稳固的纽带。此外,到家业务还能够为品牌带来更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对于食亨、象扑、商有等竞品来说,再惠的差异化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产品端更倾向于通过数据和算法,为商户和运营团队提供更高效的工具;其二,有足够多和足够强的地面运营团队,可以快速占领市场。

根据官方给到的数据,在之前的SaaS业务部分,单店每月平均回头桌数在300桌以上,也就是能为商家带来6万多的营业增量;而目前直销团队单月现金回款接近1000万,运营的单月GMV接近4亿元。

团队方面,CEO李晓捷曾任大众点评大区销售负责人,领导过点评团购、广告、预定会员卡等各线产品的销售;联合创始人赵洋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机交互本科,曾在LinkedIn任职用户体验设计,并创业做过社交应用Sobrr;联合创始人朱辰昊为斯坦福大学法律硕士,曾在K&L Gates律师事务所硅谷办公室从业4年,做过近百个创业公司的融资和并购;CTO陈振华为武汉大学本硕连读,曾在百度公司负责百度推广客户端、百度品牌广告、百度商业阿拉丁、百度指数的等架构设计和研发。

此前,再惠曾于2015年7月获得真格基金、光速中国的1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2016年7月获得DCM领投,真格基金、光速中国、贝塔斯曼跟投的500万美元A轮融资;2017年9月获得蓝湖资本领投,DCM、真格基金、光速中国跟投的近2000万美元B轮融资。

来源:创业邦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