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科技企业”是“繁荣”还是“泡沫”?硅谷媒体说:是泡沫,很快会破

2019-05-07
随着Lyft、Airbnb、WeWork和Uber的IPO潮,移动时代出产的“独角兽”们,正在通过上市完成“成人礼”。

编者按:本文来自投中网,曹玮钰 编译;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随着Lyft、Airbnb、WeWork和Uber的IPO潮,移动时代出产的“独角兽”们,正在通过上市完成“成人礼”。不过,大多数独角兽都没有找到盈利模式,亏损巨大。这种情况,和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前的景象并无二致。当下的科技企业,是否会重演20年前的那场泡沫灾难?硅谷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撰文指出,虽然当今已经不是20年前的样子,但我们的确处于泡沫之中,并且泡沫可能即将爆发。以下是译文,投中网略有删减。

如果你想看看硅谷这几年让人无力吐槽的怪现状,建议你直接在硅谷发问:我觉得当下的科技股和2000年前后科技泡沫时好像啊!

立刻,你就会被硅谷的人全面细致地“教育”一番:首先呢,我们现在的科技企业都是世界级的“巨头”,营收比当年那些“泡沫”企业高出几个数量级,和那些突然倒闭的企业如Pet.com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其次呢,我们现在的科技企业估值并不高,IPO价格不像20年前那样高不可攀;再者说呢,2000年的时候吧,TMT企业在标普500指数中占比达到了令人可怕的45%,现在占比“仅为”32%……所以呢,20年前才是“科技泡沫”,而现在是真正的“科技繁荣”。

好吧,2019年当然不可能和1999年一模一样。但我们也是时候面对现实了:我们就是处于泡沫之中,尽管泡沫种类不同。

今天的科技企业,不再像20年前那样,轻易地就消失了。今天的科技企业会展示一个未来如何盈利的PPT,然后就烧掉数量让人难以置信的现金,但并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PPT的合理性。

软银成立了1000亿美元的愿景基金(Vision Fund),不断给这些亏损的科技企业注入资金,让这些企业得以继续烧钱、亏损、“续命”直至登陆资本市场。软银的愿景基金本身也打算登陆资本市场,虽然上述投资还看不到任何稳定回报的迹象——这是多么让人担忧的一幕啊!

和当年不同,新上市的科技企业在风投市场筹集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又通过IPO筹集了大笔资金,他们还可以“烧”很久。再加上较低的利率水平,推动资本市场反弹,这场狂欢派对还会继续一小段时间。

可就算有这么多好消息,我们依然身处“泡沫”之中。任何宏观经济上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摧毁信心,让一切灰飞烟灭。与此同时,这些科技企业烧的钱一年比一年多,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现金流还能撑多久。一旦无钱可烧,这些企业将被迫大幅调整其商业模式,改变成本结构,最终受害的依然是投资者。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企业的走势。

2018年,Uber烧掉的钱比赚来的钱多了20亿美元。Lyft去年烧掉了9.8亿美元,投资者按照2018年营收的7倍,对Lyft进行估值。如果Uber以810亿美元估值上市,其估值也是营的7倍多。

正常情况下,7、8倍的估值确实算不上疯狂。但和传统科技企业相比,这些必须要大量烧钱才能存活的科技企业,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刚刚公开宣布要IPO的WeWork来说,风险就更加显著——WeWork去年亏掉的钱比它们一年赚到的钱还要多:WeWork只有18亿美元的营收,但却带来了19亿美元的亏损。

要想证明这不是泡沫,Uber、Lyft等上述科技企业就必须说服投资人相信:“只要”它们“决定”盈利,并且停止市场扩张,就可以快速止损。过去10年,它们和它们的风险投资人一直都是这一论调。唯一的问题是:这一“假说”并无任何数据支撑。市场规模和盈利能力并无任何关联,看看航空业的现状就会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很多行业会一直处在市场争夺之中,始终利润微薄。

而且,市场规模并不总能保持高速增长。Uber叫车业务2017年增速为95%,2018年已经降至33%;Uber第二大业务,Uber Eats的营收增速在2018年也是逐季下跌。即将登陆资本市场的Airbnb则告诉投资者,今年营收增速将低于去年的42%,只有25%。

不用说没盈利的企业,就算是盈利的企业也经不起拷问。Zoom团队通过独特的视频会议系统获得了3.305亿美元的营收。但是,这是项非常基础的业务,通过高度充分的竞争后,更像是一种标准化的商品。而整体视频会议的市场规模也只相当于Twitter市值的三分之二。

曾经一度,投资者以为这批科技企业想要上市,是因为已经足够强大,可以面对公众的审视;但现在大家开始觉得,这些科技企业只是害怕资金枯竭、无钱可烧,所以才匆匆地冲刺IPO来圈钱。

或许正因为担忧科技企业存在“泡沫”,投资者已经开始用脚投票——Lyft的股价比IPO时的发行价已经下降了13%;Uber曾经希望以1200亿美元登陆资本市场,但预计本周末Uber上市时,估值将会下调到810亿美元。

综上所述,如果这都不算“科技泡沫”的话,这也绝对不是“科技繁荣”的一个好兆头。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投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