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理财通将助力大湾区金融改革开放

2020-06-30
2020年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联合公告》,宣布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促进内地与港澳社会经济共同发展。决定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

编者按:本文作者华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 庞溟 ,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020年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联合公告》,宣布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促进内地与港澳社会经济共同发展。决定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民通过“南向通”,在港澳银行开立投资专户,购买港澳地区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港澳地区居民通过“北向通”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开立投资专户,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合资格理财产品。“北向通”和“南向通”业务资金通过账户一一绑定实现闭环汇划和封闭管理,使用范围仅限于购买合资格的投资产品。资金汇划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资金兑换在离岸市场完成。三地相关监管机构将各自采取所有必要措施,确保双方以保障投资者利益为目的,在“跨境理财通”下建立有效机制,按属地管理原则及时应对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将签订监管合作备忘录,建立健全监管合作安排和联络协商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建立公平交易秩序。

虽然“跨境理财通”正式启动时间和实施细则尚未公布,但我们认为,理财产品、公私募基金以及资管产品的互认,是大湾区跨境金融的制度建设的重点。考虑到内地结构性产品合同相对简洁,而且在投资者保护方面得到监管机构的大力支持,预计香港居民较有兴趣购买内地合资格理财产品。

另一方面,“跨境理财通”无疑也拓宽了粤港澳大湾区境内居民的资产配置渠道,使其财富管理和资产海外配置的策略更为多元化。大湾区的境内理财客户、高净值客户不必再只限于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或者QDII产品等渠道投资海外市场。这也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个股和香港市场交易量、活跃水平与估值水平。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市场,其迄今净流入规模已超过2019年全年。我们的研究显示,2020年5月底港股通投资者交易量已进一步提升至香港市场总交易量的17.4%。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港股通的发展以及中资在香港市场重要性的提升,2018年,香港股票现货市场成交金额中的11.7%来自中国内地投资者,相比2016年大幅提高了3个百分点之多,中国内地投资者已成为香港股票现货市场除本地投资者外最重要的交投力量。中国内地机构投资者占内地投资者的比重,也从2016年的28%升到2018年的55.7%。与香港本地投资者相比,中国内地投资者的活跃度和换手率更高,推高了港股市场尤其是新经济港股的交投。

近来,不少中概股纷纷考虑回归港股市场或A股市场。对有可能寻求第二上市的优质公司而言,我们预计其出于境外融资需要、投资者基础、行业受监管情况、红筹架构上市便利度、港股市场持续创新等各方面考虑,现阶段相比A股市场来说仍将优先选择在香港上市。我们预计,阿里巴巴(9988.HK)有望很快满足被纳入港股通股票范围的客观条件;其他在港第二上市的优质公司,纳入港股通的时间要求可能会进一步缩短、相关标准可能会进一步调整。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