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大变局的前夜

2020-11-09
如果说2003年的汽车进入家庭是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那么2020年汽车行业面临的将是“智能汽车”的大变局。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土味财经,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最近,电动车企业特别火。

蔚来股价创出历史新高,市值上攻突破500亿美元大关,超过宝马,超过通用汽车,远远抛开福特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也迭创新高,市值已经高得不像初创公司了。

国内股市,最牛的当属比亚迪,已经自封为“电动车里的华为”,今年股价上涨达到了接近4倍。

传统汽车的股价也在上涨,自主品牌吉利、长城,传统车企广汽、上汽、长安,都走出了疫情期间的低迷。

这让我回想起了上一次疫情,即2002-2003年的SARS疫情之后,2003年成为了汽车进入家庭的元年。

今年汽车周期的起点也始于疫情结束,5月份中国汽车销量就同比转正,当时汽车行业已经连续两年销量同比负增长,叠加市场对疫情影响经济的担忧,5月的销量同比转正还难以确认汽车行业进入复苏阶段,直到7月的汽车产销首次同比转正(8月公布数据),终于确认了汽车上升周期的开启。

这次汽车上升周期有什么不同?

如果说2003年的汽车进入家庭是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那么2020年汽车行业面临的将是“智能汽车”的大变局。

对应手机发展的阶段,就像iPhone推出后将手机推入了智能手机时代,之前的Nokia等功能手机迅速被新的智能手机品牌代替。

2020年之前的汽车,我定义它们为“功能汽车”,即纯粹用于行驶功能的汽车,而2020年之后的汽车,将变成“智能汽车”,即除了纯粹的行驶功能,还将更聪明,更娱乐,甚至可能变成一个“平台”。

很多人还没意识到这一点,还沉醉在“BBA”品牌的旧梦中,不过很快就会理解了。

说说我自己的切身感受。

我的上一部车购买于2012年,本田CRV,是当时国内销量最大的SUV,日本车的优势在于稳定的质量、经济的耗油,在同级车中CRV各方面堪称优秀。当时我最看重的诉求是省油、倒车影像、大天窗和大后备箱。就是下面这款。

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发现开这辆车越来越累了。

首先,2012款CRV只配备了定速巡航,在长途高速公路行驶中无法解放双手双脚,眼睛也很累;

其次,后视镜盲区始终有安全隐患,特别是向右侧变道时经常会看不到盲区车辆;

然后,八年前微信使用还没有这么普遍,现在我经常有需要查看消息,需要及时回复,甚至是会议,而当我在开车中,哪怕只是看一眼手机都对驾驶安全造成了风险。

最后,上海的堵车现象虽然没有北京厉害,但是堵车的时候开车真的很累,动一动停一停,浪费的时间却不能用于看公众号文章。

因此,最近我开始关心市场上有什么新车适合我,结果惊奇地发现新的汽车已经斗转星移了。

首先,我还是去了本田汽车的4S店。

新款CRV确实增加了很多新配置,包括360度全景影像、车侧盲区影像、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系统等安全配置,在我关心的辅助驾驶方面,本田提供的标配是ACC自适应巡航。

很可惜,全速自适应巡航虽然解决了速度自动调整的需求,但是还需要我来控制方向盘。

平心而论,日本车已经在努力追赶潮流了,特别是其独有的油电混合技术,可以解决充电桩的障碍,还是颇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方案。

接着我看了德系车,奔驰的GLB,价格差不多比CRV高十万左右。

奔驰GLB标配是倒车影像,顶配才有自适应巡航,安全功能里只有主动刹车系统,其他一概没有。

后来去网上查了奔驰顶级的S350配置,百万以上的售价,除了安全配置上向CRV看齐之外,仍然只标配了定速巡航功能。

美系车也差不多,福特和凯迪拉克都将安全配置和自适应巡航作为高配设置。

以上都是传统合资大品牌,下来看看自主品牌。

自主一哥当属吉利,虽然没有开过吉利的车,但听说卖得很好,销量在自主品牌中排第一,只是低价品牌感觉有点拿不出手,总觉得是个农民品牌。

其实这是对吉利的误解,吉利除了起家的吉利主品牌(面向二三线城市)之外,还包括了几何(纯电动入门)、PoleStar(电动超跑)、沃尔沃(传统欧洲豪华)和领克(年轻科技感)等子品牌。其中PoleStar超跑电动的价格高达145万。

领克是吉利的副品牌,近来崛起很快,将吉利的售价提到了20w以上,各方面和合资车相比已经不弱了。

比如下面这款领克05,无论是从设计和配置上,已经接近或超过豪华车的标准。

看到领克的安全配置,会有一种脑洞大开的感觉。

而其丰富娱乐功能颇让我心动。

回到更便宜的吉利星瑞,十万出头的售价,以上这些智能配置居然“统统都有”,真是便宜量又足,这是把高技术当白菜的卖法吗?在奔驰上选装任何一个功能可都是要好几万的银子呢。

最近爆红的比亚迪汉,外形逼近特斯拉Model3,而售价也跟特斯拉差得不多,凭什么?

作为一款家用车,比亚迪汉的百公里加速居然达到了3.83秒,这是什么概念?超跑中的阿斯顿·马丁Vantage,搭配4.0升 V8双涡轮发动机,百公里加速需3.6秒。

而宝马328Li是宝马中算快的,百公里加速也仅仅是6.3秒。相比新物种,传统车的技术优势几乎要荡然无存了。

看了以上情况,你们就能理解在2008年时买手机选诺基亚还是苹果或HTC的犹豫了,毕竟买车跟买手机不同,一辆车的生命周期至少十年,我可不想买了就后悔。

传统汽车行动迟缓,未来将不断沉沦,而造车新势力崛起的速度要超越我们的想象。新能源汽车公司从零开始,反而没有负担。

传统车厂资产庞大,在电动汽车方面慢人一步,原因之一是受到了巨大的金字塔结构中的供应商的束缚。

日本汽车制造业有80万人,其中60万人都是从事零部件制造相关产业。汽车产业巨大的金字塔形的产业结构,成为丰田本田们的沉重负担。因此,这些企业在从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向中,显得犹豫不决。同时,传统汽车行业依赖于售后服务赚钱,也让顾客越来越不满意。

传统汽车很难做到“简单思考、迅速行动”,就像当年诺基亚一样。

说到传统车的行动迟缓,我就想起两个小段子。

第一个是上海大众,曾经推出过一款很奇葩的车型“高尔”,为了“降低成本”,高尔没有电动车窗,需要手摇开关窗户,当时居然被作为大众的一个“顺应中国市场”的卖点,结果是该车型遭到了市场的痛击,很快退出了中国。

第二个是奔驰,十年前公司曾经买过一辆S350L用来接待,让我不太能理解的是居然没有电动尾门,后排的两个小电视也从来都打不开,导航也非常难用,这可是一辆代价百万以上的豪车啊。

智能汽车不一定是新能源汽车,也可以是传统燃油汽车,当然也可以是油电混合汽车,区别只是动力能源的来源。当然传统车厂还有丰富的技术积累,不会束手就擒。

随着《新能源车规划2020-2035》的通过,新能源智能汽车无疑将是最具成长性的分支,未来的智能汽车,现在也许还尚未定型。

但是参考智能手机的发展道路,基本的预测还是可以有的:

1、传统汽车厂商将被颠覆,顺序可能是从合资车到进口车到豪华车;

2、自主品牌将越来越强,类似于手机中的华为小米OPPO,逐渐取代国外品牌;

3、电动车和混动车、氢能源车,也许还会有一场战役;

4、自动驾驶L3即将成为标配,一旦突破到L4或L5将彻底公共交通、货运和出租车(网约车)行业。

在现在这个时点买车,我也很难判断,新品牌尚未得到市场的验证,老品牌又怕被淘汰,技术发展这么快,不如再等等。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