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牛之父”严彬的发家史

关注

图片1.png

提起严彬,鲜有人知。

不过,提起他创立的红牛饮料,北京华彬国际大厦、北京沃德兰乐园等,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这些项目的持有者。

特别是红牛饮料,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0多年以来,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开创了国内功能饮料品类先河,畅销全国的红牛小金罐,更是消费终端陈列货架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中国红牛之父”严彬也因为红牛饮料逐渐成为富豪。

那么,严彬又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呢?

文/十二不惑

打工生涯

严彬,1954年出生于山东莱州一个贫穷的家庭。

16岁初中毕业,作为那个年代必须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他来到河南省林县插队。

在河南与山西交界的贫困地区,严彬整整干了一年,只得了92元钱。这一年里,他没有见过几眼白面,几乎天天吃的是红薯。

后来,因为太害怕穷困,他选择去泰国寻找新的机会。

上世纪70年代,严彬初到泰国,身上没钱,没饭吃,曾经还卖过血。

当一个肯收留他打工的老板时,老板问他要多少工钱,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管饭”。

与严彬一起在唐人街打工的学徒中,还有两个来自云南昆明的大陆人,他们三人都很能吃,而且身为北方人的严彬比那两个南方人更能吃。

老板娘不高兴地说:“北方佬吃得真多!”

于是,严彬只好每顿就吃一碗饭,然后自己拿着工资去买米,煮熟后用酱油拌着吃。

打工的时候,严彬特别勤快。别的学徒睡到8点才磨磨蹭蹭起床,而他5点钟就起来打扫院子,并做好工作前的准备。

不到两个月,他就被老板提升为经理。

正是通过常人做不到的毅力与坚持,严彬经过多年打拼,积累了工作经验、原始资金、及人脉。

1984年,30岁的严彬开始自立门户,创办了华彬集团,主要经营物业、旅游、国际贸易等业务。

后来,华彬逐渐成为当地华侨中非常有实力的企业。

第一桶金:房地产

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第一桶金显得尤为重要。

严彬真正的第一桶金来自于1989年的房地产,那一次的房地产赚了一栋楼。

如今,大楼——华彬大厦位于曼谷的市中心,地理位置相当于北京的西单,共有两幢大楼,租住着300余户公司。大厦左边8米处是五星级索菲特酒店,右边10米处是四星级王朝酒店。

在大厦方圆200米的范围内,还分布着万豪酒店和喜来登酒店等。虽然与这些建筑相比,华彬大厦的档次并不算高,但是在这座大厦内,严彬设立了曼谷的主题办事机构,包括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华彬公寓管理公司等。

尝到曼谷地产的甜头后,严彬把目标转向了国内。

1995年,严彬在北京买下了当时的一座烂尾楼,后来将其开发成北京CBD的顶级商务楼华彬国际大厦。

当时华彬大厦拖了12年,是一个没人接手的烫手山芋。严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于是找了一位商业银行行长贷款,将其拿下。

后来,证明严彬的眼光不错,华彬大厦经营的非常成功,也取得了超额收益。

不过,严彬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也遭遇过重大挫折。

1994年,华彬集团向北京昌平南口镇承租了1000多亩土地,兴建沃德兰乐园,如果该乐园建成将成为亚洲第一大乐园。

然而,该项目最终夭折,成为烂尾楼。随着2013年开始拆除,这个项目彻底以失败而告终。

押宝红牛

1995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夕,严彬回国寻找创业项目。

一次机缘巧合,他遇到了红牛发明人、泰国天丝集团创始人许书标,两人一拍即可,决定将红牛饮料引入中国。

基于中泰双方的“50年协议”,1995年底创建深圳红牛后(中国红牛的前身),便成立了多家省级办事处,并启动了广告和公关轰炸攻势。

在严彬的带领下,怀着一颗必胜的信念和坚定的信心,中国红牛在深圳核心地段树立了多个户外广告牌。

1996年春晚投入上亿元广告,召开品牌战略研讨会等,告知国人“红牛来到中国”。

1996年3月,中国红牛拿下春季糖酒会开幕仪式的冠名权,举办“红牛之夜”招待酒会,邀请当红巨星和各界贵宾莅临。因此,严彬结识了许多全国各地有实力的经销商。

通过一系列的广告投入和大肆营销,“红牛”品牌在中国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1997年7月1日,中国红牛北京怀柔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这为红牛的突破和扩张奠定了基础。从基地开工建设到投产,只用了不到100天。

1998年,中国红牛总部迁往北京。这一年,一家杂志媒体采访报道中,严彬说:“我一直提倡一个理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这一坚持,就是25年。

2003年,非典让国人对健康消费提升了一个新高。主推健康概念的食品迎来利好,达能脉动趁势走红,给功能饮料市场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

随后的2004年,许多玩家也推出了自己的功能饮料产品,娃哈哈的激活,康师傅的劲跑,农夫山泉的尖叫等都在这一年加入战场。

这一年,激活销售额为3亿元,脉动销售额达7亿元,红牛销售额近10亿,依然领跑功能饮料市场。

成为富豪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引发国人运动热潮,功能饮料市场回升,红牛、脉动借此快速发展。

2012年,中国红牛全国销售量第一次突破百亿。引发国内外知名厂商对功能性饮料的投资潮,众多模仿红牛包装和口感的产品涌入市场,行业进入群雄争霸的局面。

2015年,中国红牛销售额超230亿元,超过了200亿的加多宝、营养快线,以及150亿的六个核桃。

这一年华彬正式组建快消品集团,启动了饮品板块多元化战略,将红牛、唯他可可、果倍爽等国际品牌进行整合运营。

2016年底,华彬集团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战略新品“战马”上市。

2018年,战马实现销售额8.3亿。2019年,在新品上市的第三个年头,战马实现13.3亿年销售额,成功跻身十亿单品行列,战马品牌也成功晋升国内功能饮料的第二梯队。

2019年,中国红牛年销45亿罐,销售额约223亿。严彬创办的华彬快消品集团也成为快消品行业为数不多的,连续6年跻身“200亿俱乐部”的民营企业。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华彬集团已经形成了一个由经销商、分销商及终端网点组成的多层级快消品销售网络体系。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近15000个,全产业链涉及就业430万人,红牛累计销售1800亿元,国内累计纳税超过300亿元。

创业成功的同时,严彬的个人财富也不断正增长。

2020年10月20日,严彬以110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0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30名。

纵观严彬的发家史,先靠个人努力打工积累经验和原始资金,再靠房地产赚得第一桶金,然后靠经营红牛及其他业务实现财务自由,并逐渐成为富豪。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十二不惑” ID(shierbuhuo)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