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020年理财年报,我得出的5条职场启发

2021-01-21
说起“理财投资”,可能很多人会说不就是买卖基金和股票,能赚就多赚,不能赚就抛售。

图片来源:摄图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Ray先森(ID: RayZhang1993),作者Ray先森,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1投资的本质 是为了实现互惠互利的过程

说起“理财投资”,可能很多人会说不就是买卖基金和股票,能赚就多赚,不能赚就抛售。

这样理解,其实也不能说不对,但未必真正理解“投资”的本质。

我在百度上看到“投资”的定义是这样的:

投资指国家或企业以及个人,为了特定目的,与对方签订协议,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互惠互利,输送资金的过程。

提取关键词,也就是说:

投资是为了特定的目的,通过签订协议实现互惠互利,并输送资金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最少要满足以下3个要素:

1. 目的明确:获得高收益、抵抗通胀、分散风险等等

2. 权责清晰:签署基金买卖合同,规定各项权益和责任

3. 输送资金:定期支付投资资金,如每月定投或一次性买入定值数额

同理,按照数学中的提取公约数原则,在职场中这种“投资”是不是随处可见?

就拿我们求职找一份工作而言,恰可类比成职场中的投资:

1.目的明确:获得更高收入、寻找发展空间、过渡职场瓶颈期等等

2.权责清晰:签署劳务合同,规定劳资双方各项权益和责任

3.输送资金:公司每月定时发放薪酬,并交纳一定的保险和公积金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把求职等同于一场对自我的投资,而且如果投资得当,得到的收益也是成倍数增长。

当然,我说的“投资得当”属于最佳的理想状态,投资界有个说法是:

任何一个金融资产的价格都不会是一条直线,而是充满不确定性且上下波动的,非专业的投资者特别容易买在高点,卖在低点,当了韭菜。

而选择何时入手更是个很难的事情,华尔街流传一句话:

“要在市场中准确地踩点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飞刀更难。”

毕竟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无法忽略投资中的波动性,而在投资过程中,波动性最大的却是人。

人的盲目自信、对自己能力边界的高估、对风险意识的低估等各方原因,都是隐藏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在我看来,不管是在投资理财还是职场发展,一项好的投资必须要做到尽可能去消除或控制不确定性,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莫过于从投资人自己出发。

管理好自己的欲望,调整好自己的方向,就如巴菲特老爷子说的那样:

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好公司,远胜以低价买入差公司。

以合理的价格衡量自己,从而做出合理的选择,最终达到互利互惠的投资目标。

2 为什么好的投资要符合常识

首先,我们要明白常识是什么?

它指的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

在这里举一些具有常识的基本例子:

能把“节制消费”和“抠门小气”分开;

能把“爱不爱我”和“为我花钱”分开;

能把“理性思考”和“胆小怕事”分开。

其次,为什么说好的投资,要符合常识?

稍微了解一点投资理财的朋友,可能对巴菲特和他的午餐并不陌生,著名投资人吴军博士在他《态度》这本书中就谈及了巴菲特关于投资的三个常识性建议,在这里不妨可以参考一二:

1. 不要进行过于冒险,会导致灭顶之灾的投资

什么是过于冒险会导致灭顶之灾的投资?

比如做空股票。

所谓做空股票,就是指在股票价高的时候,将自己的资金抵押出去,借得股票后先买掉,期望股票下跌时能买入平仓。

举个例子,你在谷歌上市的时候购买它的股票,换算成今天的成本大约是50美元,即便谷歌倒闭,也不过是一股损失50美元。

但如果你做空谷歌,今天它价格是1000美元左右,你的损失可能高达每股950元左右,可见得做空股票收益有限,但风险无限大。

2. 不要进行自己不懂的投资

巴菲特曾经说过:

我花一天时间看一大本说明书还没有搞懂那些衍生品,这说明里面恐怕有猫腻。

为什么他不建议不做自己不懂的投资?

一方面,这是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胜算微乎其微。

另一方面,你看不懂的投资里常常有很多陷阱。

我身边就有一位朋友,非常执迷于快速来钱的投资方式,一度将自己租房的钱都抠出来投资所谓的“挖矿赚钱”,我问对方是否了解自己投资的企业经营资质、公司信誉度、以及相关资产运营方式等详细情况,结果对方一问三不知,只回我:

我也不知道,反正有朋友在投,我也跟着投。

结果从去年中旬开始直到现在,钱都拿不出来。

就像我始终坚信一句话:

一个人永远不可能赚到认知以外的钱,即便侥幸赚到,最后也会凭本事输回去。

3. 不要进行过于频繁的投机操作

很多人常常眼红别人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投资机会,或者说投机机会,因而乱了自己的方寸。

就拿最近的茅台为例:

1月4日,贵州茅台在2021年的第一个交易日,股价首次站上2000元,但好景不长,1月13日收于2173.33元的高点后便出现回调走势。

当时我身边不少朋友纷纷讨论茅台如何值得入手之类的,但14日之后茅台价格直转急下,一直跌破2000元以下,很多刚刚在朋友圈喊着买买买的朋友结果割肉都来不及。

这样的情形其实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看到别人在很便宜的时候买了点股票或者其他东西赚了钱,总想着自己也能捡着便宜,这就如同中国的成语“守株待兔”一般,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

再退一万步讲,即便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了股票,恐怕在涨一倍或者三五倍的时候就会卖掉。

毕竟没有人能接受慢慢变富,不是吗?

最后,再聊一下关于“常识”这个元问题。

常识,往往是那些看起来很普通但一旦违逆需要付出巨大成本的东西。

比如“不要开车或过马路闯红灯”“不要过度饮酒或吸烟”“不要节省该花的钱”“不要过度透支消费”“不要把钱放在一个篮子里”等等。

遵循常识,有时候会让你看起来很怂很傻很异于常人。

就像谁都会遇上熊市,遵循常识的做法是保持耐心,和时间做朋友。而违逆常识的做法是追涨杀跌,用空间换时间。

可是我们都知道,谁都无法战胜时间。

3 和时间做朋友 而不是和时机做朋友

有一句名言,据说是林肯总统说的:

你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人。

意思是,你有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一个人,也有可能在一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但你做不到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人。

这句话放在投资和职场一样通行。

就比如有人觉得自己一定会在股市中赚钱,甚至觉得自己能带别人发大财,结果很可能亏钱的是自己。

同样的,在职场中也有人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公司就是因为自己才活下去的,其实离开了平台可能什么都不是。

为了防止在投资和工作时产生这种“自我良好”式的错觉,建议不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避开:

1. 永远不要觉得自己能打败市场

投资很有趣、很刺激,但如果你不下功夫研究公司基本面就买股票的话,那就会很危险。

最起码你得搞明白持有这只股票的理由究竟是什么。

就像你选择加入一家公司一样,你连人家做什么、公司经营状况如何、有没有劳务纠纷都没搞清楚就贸然加入,最后浪费的不就是自己的时间么?

2.任何时候,做好准备工作都不是多余的

如果你研究了 10 家公司,你就会找到 1 家远远高于预期的好公司。

如果你研究了 50 家公司,你就会找到 5 家远远高于预期的好公司。

在投资中总会有让人惊喜的意外发现,那就是业绩表现良好却被专业机构投资者忽视的优质标的物。

同样的,在求职过程中,多对比几家公司,多去深入调查,多看看公司的负面信息,

甚至,在将来争取不成为这家公司负面新闻的来源之一,不也挺好的吗?

3.不要试图把握所谓的时间点,那是投机

这世上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够提前预测出未来利率变化、宏观经济趋势以及股票市场走势。

不要理会任何对未来利率、宏观经济和股市的预测,集中精力关注你投资的公司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作为一个业余投资者,你的优势在于你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知识和经验。

如果充分发挥你的独特优势来投资于自己充分了解的公司和行业,那么你肯定会打败那些投资专家。

同样的,看着别人做什么行业赚钱你也跟着去做,可能90%的几率是你不一定能赚得到钱。

任何时候,投机的心态远不是最好的选择。

4. 永远对市场保有信心

当你持有好公司的股票时,时间就会站在你这一边;持有时间越长,赚钱的机会就越大。

耐心持有好公司股票终将有好回报,即使错过了像沃尔玛这样的优秀公司股票前 5 年的大涨,未来 5 年内长期持有仍然会有很好的回报。

就像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股神,是因为从客观而言:

他永远是相信股市在较长的时间是往上走的。

同样的,当你加入一家好公司,同时你对自己的成长还抱有持久的耐心,你所得到的成长一定是成倍数的。

5. 专注当下

在任何一个行业,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平时留心观察就会发现:

市面上其实还是有很多卓越的高成长公司。

如果你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股票,那么就远离股市,把你的钱存到银行里,直到你找到一只值得投资的股票。

这个道理在职场上,我是这么理解的,如果你看到一家优秀的公司,想办法看看自己是否能够加入进去,

如不能,那就专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中,直到符合对方人才评选的标准再去探寻机会。

写在最后:

投资也好,职场也罢,除了上述种种之外,还请你记住:

任何时候,事物都是充满着不确定性。

就像股市每年会涨10%,或者跌5%,这些涨跌不会平摊到每一天,每天的波动相对而言要大得多,涨跌2%~3%是非常正常的。

很多人看到股市上涨,就自称巴菲特,看到股市下跌,就大呼倒霉。

其实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于事无补。

著名经济学家马尔基尔在《漫步华尔街》这本书中如是说:

时间是你的朋友,而时机不是。

但愿你在投资和职场中,常抱必要之耐心,努力成为时间的朋友。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Ray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