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戈壁滩农民到400亿美元基金掌舵者,投资奈雪的茶,传奇投资人单伟健重返聚光灯下

2021-06-26
临近月底年中,投资界迎来了两件大事。

编者按: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 | 狮刀

编辑 | 信陵

题图 | 摄图网

临近月底年中,投资界迎来了两件大事。一是奈雪的茶6月18日公开招股,预计30日在香港IPO。不久前,东鹏饮料(605499)在A股上市,5亿利润,十几个涨停板之后市值过了千亿。奈雪的茶号称“全球新茶饮第一股”,投资者自然有所期待。

奈雪的茶背后的投资机构并不多。前三轮基本都被专注消费品投资的天图资本承包了。公司在C轮则引进了大名鼎鼎的云锋基金,以及有“亚洲小黑石”之称的PAG太盟投资(以下简称PAG)。PAG董事长和CEO单伟建由此浮出水面。

6月20日,单伟建英文回忆录(Out of the Gobe: My Story of China and America)的中文版《走出戈壁》在大陆上市。这是一本迟到的书,因为这本英文著述已经风靡欧美两年。出版之时,西方主要的财经媒体都在第一时间予以推荐,还被《金融时报》评为2019年度“十大好书”。

图片

图片来源:USC US-China Institute

在西方财经媒体的眼中,单伟建被尊为美国金融家、亚洲超级投资人。美国现任财长耶伦与单伟建相识于39年前。单伟建说自己讲的只是“我的中美故事”,但耶伦称之为“我们这个时代关于中国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她在序中断言,“中美两国走到一起足以成就任何可能”。

单伟建就是一个中美两国共同成就的传奇投资家。

他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北京。小学六年级就不得不中断正规教育,15岁被卷入了政府主导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之中。这场运动的初衷是政府为了解决城镇青年的就业,把年轻人送到了农村和边疆。单伟建被分配到内蒙古戈壁沙漠“屯垦戍边”,成为一名种植小麦和玉米的农民,甚至还兼任“赤脚医生”。

北方冬夜寒冷,燃烧冰冻的牛粪成了唯一的热量来源。“后来到美国时,我非常惊讶地发现,如果人们有不同意见时,经常将对方的观点称为‘牛屎’(bullshit),”单伟建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及,“你无法相信当时那玩意对我来说是多么珍贵。”

然而,条件再艰苦,单伟建也没有放弃阅读。“只要能找到了书我都去读。有一次实在无书可看,就读起了杀虫剂手册。因为我总能学到点东西。而正是阅读让我在文革结束后能够发展自己的职业,”单伟建曾对一位记者说。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的一场政治运动,终于1976年,之后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时代。

文革结束后,没有接受过初高中教育的单伟健走出戈壁,进入了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习英语。80年代初,得益于当时的改革开放政策,单伟建远赴美国,负笈旧金山大学及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

毕业之后,单伟建在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管理学六年。这所学校现在是中国人最钟爱的美国商学院品牌之一,培养了国内一大批包括投资人在内的商业精英。

1993年,单伟建辞去教职,投身金融,先在JP Morgan香港工作。

端木资本董事长、前摩根士丹利中国董事长何宁和单伟健在美国相识。他告诉创业邦,“单伟健为人处世爽快决断。我记得他当时说,JP Morgan的钱真多,(去那上班)也比拿沃顿的教授资格容易得多。”

在新桥投资(New Bridge)期间,单伟健主导了两笔大投资。

一是在金融危机后控股了韩国第一银行,再就是在“非典”期间收购深圳发展银行的控股权。这是1949年之后外企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获得中国全国性银行的控制权,单伟健由此奠定了行业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这两起并购均被写入哈佛商学院案例。

随着新桥投资被并入TPG亚洲,单伟健出任TPG合伙人。2010年他加盟PAG,现任董事长兼CEO。

图片

图片来源:太盟资本官方网站

根据美国Private Equity International(PEI)全球私募300强的排名(榜首是黑石),有4家亚洲公司位居前50位,PAG名列其中,其余三家是高瓴资本、韩国的MBK,以及霸菱亚洲。最近几年,PAG一直有“亚洲小黑石”之称,其官网显示,公司管理资金超过400亿美元。

在PAG目前三大业务板块中,除了PE投资,就是房地产和绝对回报(absolute returns)。“绝对回报产品,就是通过各种对冲控制风险,保证不亏钱。”一位二级市场分析师告诉创业邦。

和其它大型PE一样,PAG也算是多元化的集团。全球顶级的几家PE,如黑石,凯雷和KKR,它们的产品线覆盖私募股权、房地产、基础设施能源、二级市场等。其中,信贷和房地产是很多头部PE的标配。

这位分析师解释说,这样的结构既可以给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线,也可以做大自己的规模。同时还能把研究和认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变现。“比如我们在二级市场对一个行业研究很深,也会通过一级市场投资,进行降维打击。”

近几年,消费是PAG极为关注的领域。

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一次采访中,单伟建表示,中国以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是强弩之末,因为储蓄率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而下降。出口也不再是增长的主要引擎。因此,他认为新的增长只能来自于个人消费,而中国市场的增长空间极大。

他说,2009年中国零售市场的规模是1.8万亿美元,当时美国是4万亿。十年后中国增长到了6万亿,超过了美国,但个人消费占GDP的比例只有39%,而美国是68%,显然中国的消费还有很大的空间。”

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单伟建投出下一个奈雪的茶。

说回到《走出戈壁》。

最近几年国内投资圈比较火的书有桥水基金达利欧的《原则》、高瓴资本张磊的《价值》,以及喜马拉雅资本李录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原则》属于超级干货集成,很受专业人士追捧。但对普通读者来说,可能略显枯燥。

另外,《原则》厚达500页,体系庞大,覆盖了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原则,两者重复之处甚多,影响了阅读体验。

相比之下,张磊的《价值》更容易读。《价值》略带自传色彩,除了个人经历和投资理念,内容主要是关于自我修养的思考,以及对商业和企业家的思考。文字平实,案例鲜活,洞见满满,堪称高瓴15年从管理3000万美元暴涨到800亿美元的经验浓缩,十分珍贵。有趣的是,攻击《价值》的网民不少,有见地的意见倒不多。我理解也许是高瓴的成功刺激了那些资本市场的失意者。

李录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作者个人的“大思考”,涉及的主题已经被书的标题概括了。对于内容,读者见仁见智。但我观察到的评论大多是正面的,肆意谩骂的极少,这一点和《价值》得到的反馈形成反差。书的第二部分是过往的文章和讲稿汇编。从编辑角度属于处理不当。内容虽好,重复太多,浪费读者的时间。希望有机会再版时能够改进。

《走出戈壁》是一部典型的个人回忆录。单伟健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如何改变命运,穿行中美顶级院校和金融投资界的奋斗和成功,折射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史诗般的变化。

在众多欧美精英的推荐语中,我最喜欢迪斯尼前董事长卡森伯格的评论。他说,对于想深入了解现代中国的人来说,《走出戈壁》是一本必读书,同时它也是观察我们自己国家的一个窗口。

这么看来,《走出戈壁》的意义不仅超越了投资界,还能跨越国度。我们非常期待一位投资家的书在一个更宏大的语境中被审视和解读。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