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二十载,电子签迎来高速发展期

2021-09-28
即便是移动互联网近乎改变一切的时代,个人签名这种蕴含特定含义的形式从古至今都没有太多的改变。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数科社,图源图虫,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9月15日,e签宝与可信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金格科技完成战略合并,正式进军电子签市场。

就在此前不久,e签宝宣布完成由红杉中国、IDG资本、普洛斯隐山资本领投的12亿元E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协同网络的搭建,并围绕签署与合同进行生态布局。

业内人士认为,有了资本支持的e签宝开启了新一轮的并购,这会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搭上了数字化升级的快车道在“野蛮”生长的电子签行业,将在更多场景得到应用,为大众生活的便捷、绿色添砖加瓦。但在吸取养分之余,寻找到自我供养办法应是从业者思考的关键。

01 电子签来临

即便是移动互联网近乎改变一切的时代,个人签名这种蕴含特定含义的形式从古至今都没有太多的改变。

从生活到工作,几乎所有的信息确认都离不开亲笔签名这一道程序。那么,签名的形式不改,完成签名的方式是否可以升级?

90年代,互联网刚进入大众的视野,电子签行业就已经萌芽。但在种种原因和观念的影响下,亲笔签名的含义长期以来仍被拘泥于本人实地现身。

此外,虽然200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明确列举出数字证书方式和生物特征识别方式是当前合法的电子签名。但由于技术的不完备,受认可应用范围窄,电子签并没有广泛普及,更有甚者将电子章一概视作是“萝卜章”。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其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使得电子签渐渐赢得用户的信任。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则成为转化电子签场景需求的台阶。

2012年,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带动下,电子签章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工具之一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迅速地渗透。

政策支持也如雨后春笋般频出。“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广应用电子证照、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电子发票、电子档案,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体系。

电子签行业用户开始由C端更多地向B端倾斜。

无论是哪一行业,签名都是办公环节中无法绕过的一环。在商务社交中,由于合同签订需要多方参与,大型客户更易引发链式效应,能够带动上游企业同样使用公司电子签名及其他服务,也能迅速触达更广泛的行业与客户群体。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进一步加速了大众观念的转变:物理意义的现身并不一定意味着安全,线上完成同样可靠。此外,各国的防控措施也使得大量的业务无法在线下完成签约,线上完成文件签署越发普遍。

7月1日,泰国外贸厅就正式启用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书(FORM E)电子签名和印章系统。

而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绿色节能的办公需求将驱动电子签名市场增量空间进一步释放。

根据36氪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电子签名行业研究报告》,我国电子签名行业规模由2016 年的8.5 亿快速增至2020年的108.2 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66.3%。2020 年,电子签名签署次数突破500 亿,同比增长317.51%。

目前国内有150家左右电子签名企业,据易观的调研数据,e签宝、法大大和上上签分别以33.85%、20.50%、15.20%的市场份额处在电子签行业的第一梯队。

据统计,上上签个人用户数突破3亿大关,企业客户数已超1016万家;法大大累计服务了56亿份电子合同,日均签章调用量超2000万次,存证区块链高度超3500万;e签宝已服务超过502万家企业用户,个人用户突破2.7亿,日均签署量超2000万次。 站上了风口的电子签行业吸引来了各路资本。

02 过热的巨头

9月13日,e签宝完成了由红杉中国、IDG资本、普洛斯隐山资本领投的12亿元融资,刷新国内电子签名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融资记录。2020年,e签宝才宣布完成了10亿元的D轮融资。

截止目前,e签宝、法大大、上上签三家头部企业的年内融资总额已超24亿元。

9月15日,e签宝战略并购了金格科技。金格科技专注于可信应用软件领域,主攻政务服务赛道,曾在2014年的时候挂牌新三板。

合并完成后,e签宝在用户规模方面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巨头DocuSign。在和金格科技的战略并购发布会上,e签宝表示:“到2024年,我们的目标是为政府、企业、个人构建10万个签署场景;为100座城市建设数字化签署的基建设施;帮助1000万组织实现签署数字化升级。通过签署网络,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飞驰的电子签赛道也涌入了各大互联网巨头的身影。

2016年,上上签就获得了小米旗下顺为资本的融资;2019年,e签宝得到了“老东家”阿里系蚂蚁金服的融资;同年,腾讯加入了法大大C轮投资。

除了投资,巨头们也亲自下场试水。

今年以来,京东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电子签业务;字节跳动上线了名为“电子签”的在线合同平台;腾讯在微信开放了“腾讯电子签”小程序。

2016 年至 2018 年,小米旗下顺为资本先后参与上上签 A+轮及 B 轮融资;

2019 年,蚂蚁金服领投 e 签宝 C 轮近 1 亿美元融资,在这之前,2018年的云栖大会上,蚂蚁金服与 e 签宝联合发布“蚂蚁区块合约”,称以区块链为底层核心技术,创造新的信任机制,阿里旗下的阿里云、钉钉、支付宝随后都与e 签宝产生了合作关系;

2020 年 2 月 6 日,法大大入驻字节跳动旗下企业办公软件飞书,为飞书企业用户免费提供电子合同和法律保障服务。在这两个月后,字节上线“电子签“在线签合同平台。

2019 年,腾讯参投法大大3.98 亿元C轮融资,再到今年 3 月,腾讯再次参投法大大 9 亿人民币的 D 轮融资。紧接着,7月初腾讯在微信开放“腾讯电子签”小程序。

03 e签宝的神话

在电子签名G+B+C的商业场景应用上,e签宝目前是国内电子签领域最前沿。作为深耕电子签行业近20年的前辈,e签宝创始人金宏洲出身于阿里巴巴中供铁军,工牌467号。

“有段时间帮朋友办理工商登记,反复递交了无数次材料,最后也没办好,纸质的办理,效率太低!”奔波的劳累让年轻的金宏洲认定无纸化和数字化将是未来发展方向,他选择从阿里辞职创业。

2004年,金宏洲和他的小团队选择企业年检这一关键点作为突破口,和浙江工商局达成电子签章业务的合作,稳定发展了十年。

数字化转型和SaaS概念的普及让电子签迎来了“野蛮生长”,金宏洲决定走出舒适圈。

2014年,e签宝上线SaaS服务平台,应用行业覆盖到金融科技、医疗卫生、B2B电商、大型制造业、互联网+政务、在线旅游;

2020年,e签宝联合蚂蚁金服首创区块链合同,实现电子数据全链路可信。

在一片向好的形势中,金宏洲认为国内的电子签市场相比美国仍处在早期阶段,行业的渗透率远不及10%,拐点仍未到来。

金宏洲认为,当中国企业接受电子签章的比例达到15%,电子签章的大众普及也会迈上新台阶,引来爆发。他说:“行业的创新往往有一个规律,大家会高估短期的难度,而低估长期的速度。”

目前,电子签名的普及主要在政务、招投标等特殊场景下,中小企业和个体尚未习惯电子合同,电子签公司应当为电子签章落地提前准备好网络效应,也要培养起个人用户的心智。

便捷高效的电子签一旦形成习惯,体验感带来的满足会让用户“上瘾”,培养起用户粘性。疫情给了电子签加速常态化的机会,金宏洲透露:e签宝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的个人用户注册量增加了20倍

随着用户的增长,国内 SaaS 行业普遍已进入到大鱼吃小鱼的并购阶段,不断聚拢的电子签行业静待出现一个明显领先的霸主。

此次e签宝和金格科技在垂直领域的“联手”,也体现出金宏洲的雄心:要在行业发展高速期优化资源配置,抢占市场。

面对巨头们的来势汹汹,金宏洲也并不畏惧,他相信公司的经验与专注可以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护城河。“做企业服务不是容易的事儿,并非砸流量、人力、物力就能搞定的。”

04 亏损和前景

在美国,DocuSign是毫无争议的电子签领域龙头,市场份额高达70%,近11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2%。

2018年4月,DocuSign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前估值44亿美元,目前的市值已突破520亿美元。疫情下,随着美国大量企业加速转向远程办公,个人和企业间的合同数字化让DocuSign仍在快速增长。

9月,DocuSign公布的2022 财年第二季财报显示,当季总收入同比增长50%,达到5.12亿美元。其中,订阅收入同比增长52%,达到4.93亿美元;国际收入同比增长71%,达到近1.14亿美元。目前,DocuSign的国际业务以欧洲为主,正在拓展墨西哥市场。

电子签在国际业务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各国间的标准让企业想要突围需克服诸多难点。

以eIDAS为代表的欧盟法规对电子签名制定了不同的规范要求,美国FedRAMP也有国内安全标准,DocuSign充分研究政策,打通所有要求,实现了美国和欧洲间的国际业务通达。

由于DocuSign出色的市场表现,资本市场对国内的电子签企业涌现出千亿级巨头抱有厚望。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认为,电子签章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内已经打开了众多应用场景,长期增长的趋势十分明确。

据金宏洲透露,e签宝的估值在两年内增长超过7倍。有投资者表示,国内电子签头部企业一级市场融资时的市销率估值已经和 DocuSign 相差无几。

随着国内外数据保护与电子签名监管的法律法规的积极探索和公测利好,电子签名行业及产品必将向着更为安全的方向发展,电子签行业或将长期维持爆发式增长。

但如何实现盈利仍是电子签行业尚未解决的难点。

尽管美国用户对互联网服务产品的付费意识建立的更早,但DocuSign第二季度净亏损2550万美元。而国内所有电子签SaaS公司的年收入相加或许也只是DocuSign的零头。

目前国内的SaaS的长期服务付费观念相对薄弱,B端企业习惯打包合作,付费价格平均下来并不算多;政府相关的电子签章业务更多地偏向公共服务设施,利润率很难增加;而面向C端的电子签为了吸纳用户,也几乎没有可能插入的创收增长点。

电子签赛道的企业大概率未来数年内还会持续亏损,上市或是电子签行业必须选择的出路,但电子签公司更适合在美股上市,不过最近的中概股监管风波下去美上市在短期内并不现实。

只能说,搭上了数字化升级的快车道在“野蛮”生长的电子签行业,将在更多场景得到应用,为大众生活的便捷、绿色添砖加瓦。但在吸取养分之余,寻找到自我供养办法应是从业者思考的关键。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