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下放后:雷军“金融梦”依旧

2021-10-20
“接棒者”林世伟是否能在小米集团内部,让金融业务与小米集团其他产品线产生协同效应?

图源:图虫创意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点商业评论(ID:caijwj),作者:杨铭,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全力造车的雷军,对金融业务“野心依旧”,却选择把权力下放。

近日,上海小米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雷军、洪锋、林斌退出公司董事,林世伟任执行董事、总经理,法定代表人由洪锋变更为林世伟。

小米金融成立于2015年7月,由天星数科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天星数科法人仍为洪锋并兼任董事,雷军为董事长,股权穿透为最终受益人。去年10月,小米数科宣布品牌升级为天星数科,小米金融APP同步更名为天星金融APP。

“过去几年互联网金融饱受争议,小米一直在极力淡化金融业务存在感,比如在财报中以金融科技业务为名,将其归入互联网服务板块中。”有业内观察人士对“极点商业”表示,雷军退出董事原因,或许是伴随监管日趋严格,小米金融业务面临诸多挑战后,为了“自身避嫌”。

不过,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对“极点商业”回应称,雷军退出、林世伟的任命没有那么复杂,“Alain(林世伟)已入职一周年,工作成绩有目共睹,所以集团对于其赋予更重责任,希望能够更大发挥所长,因为他本人具有很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把金融业务交给他全权负责也是为了更大放权。”

可以肯定的是,在原CFO周受资跳槽字节跳动后,林世伟在加盟短短一年内,已成为雷军最为重视的核心大将之一。

去年10月9日,先后供职于摩根士丹利和瑞信的林世伟加入小米,任小米集团副总裁兼CFO。今年6月底,接任雷军出任天星银行董事会主席。天星银行是一家虚拟银行,雷军此前表示,这是小米金融业务新的里程碑。

在10月15日小米集团的组织调整及干部任命中,林世伟又兼任天星数科CEO、同时暂代数字零售金融部总经理。另外,还位列小米造车17名核心人员之一。升迁速度、受重用程度,无出其右。

将小米金融大权集于一身之后,“多线作战”的林世伟压力并不算小——由于现金贷业务生存空间已被大大压缩,小米金融业务在Q2收入同比大降10.3%,“高息揽存”的天星银行去年则亏损2.32亿港元。

财务表现难看之外,最难解决的是如何避免监管红线。10月19日,“蓝鲸财经”就报道称,不断有投诉声称小米随星借(原小米贷款)爆通讯录,或向亲友群发用户逾期信息。“暴力催收、套路贷等行为依旧存在。”

雷军多年互联网金融“野心”

自2017年雷军将互联网金融作为核心战略之一,小米金融业务不断延伸,集全保险、保理、银行、支付等多块金融牌照,基本实现全牌照布局。

今年1月底,天星数科副总裁赵卫星透露,天星数科直接服务的企业客户有3000多家,辐射企业有17000多家,三年累计放款900亿元。

这并未让小米金融业绩保持高增长。根据小米Q2财报,在金融科技业务方面,其他增值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6亿元,同比下降10.3%。有行业人推测,金融科技业务占小米总营收比例或仅约2%。

雷军的“金融梦”要追溯到2014年,彼时P2P行业爆发,小米在当年9月领投P2P平台积木盒子。在小米等资本加持下,积木盒子成为互联网金融知名“网红”平台,诸多“米粉”群体成为积木盒子潜在客户。

雷军由此看到金融业务巨大潜力,并决定正式进军互联网金融。当然,此时他不会想到,在多年之后,积木盒子的兑付危机,会让自己陷入连带风波之中。

2015年初,小米正式推出第一款金融产品“小米钱包”。同年5月,小米金融APP正式上线;11月,小米金融APP发布,内含理财产品“小米贷款”等理财产品上线,除现金贷业务,还包括分期贷等业务——2020年,“小米贷款”正式升级为“小米随星借”。

差不多同时期,微粒贷、花呗等也正式上线。彼时小米金融贷款产品仅对小米用户开放,发展速度落后微粒贷、花呗太多——直到雷军在2017年初将互联网金融定位为小米五大核心战略之一,“小米贷款”APP正式在各大安卓市场上线后,才迎来突飞猛进。

到2018年10月,小米金融消费贷业务月放款达58.96亿元。但是,这并没有让小米金融实现盈利,2018年全年,小米金融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相比业绩,彼时雷军更在乎的显然是,凭借软硬件一体以及牌照优势,小米可以将支付、保险等金融服务植入手机底层,以此打通金融生态产业链,从而实现“流量变现”。

比如Mi Pay,就是小米在2016年花费大力气做的线上支付产品,具有线上支付、充值缴费、公交卡多种功能,在使用贷款、分期、理财等多类金融服务时,涉及的支付结算流程均可由Mi Pay完成。非小米手机用户也可以在天星金融钱包内使用Mi Pay。

成功登陆港交所后,小米在财报中不再具体披露金融业务业绩,而是将其与互联网广告、游戏等并归为互联网服务业务。

这一变化,业内人士均认为与2018年开始陆续发生的“互金爆雷潮”,监管加大互金治理力度有直接关系。

这种担心后来的确发生了。2020年2月,P2P积木盒子暴雷,小米和雷军卷入其中。小米背书下,积木盒子借款人中有不少“米粉”,根据积木盒子创始人董骏公开透露,来自安卓平台的交易中有1/3 是小米手机用户。

高歌猛进下,小米金融自身也有潜在风险。2019年6月5日,小米金融董事长助理胡伟曾公开表示,小米互联网小贷板块消费贷款已累计放款超1500亿,在贷余额超300亿。

同年自媒体消金界报道称,在小米小贷贷款余额中,现金贷规模占比超过97%,分期产品占比仅为2.2%。和其他现金贷一样,小米贷款对象主要是收入较低的年轻人,均为收入较低、资信较差的长尾客户,抗风险能力弱,很可能会陷入无穷借贷还贷恶性循环。

多重因素考虑下,2020年小米将金融业务“小米数科”品牌升级为“天星数科”,涵产业金融服务、金融科技服务和个人金融服务三大业务。同时加快金融布局,小米金融旗下香港虚拟银行天星银行去年6月正式开业。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香港持牌银行达到162家。为了突围,根据媒体报道,天星银行开业初期采取的仍是“高息揽存”路径,但结果并不算理想——2020年,天星银行税前亏损2.32亿港元,总负债为16.77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59.47%。

林世伟如何面对多重考验

亏损状态下,小米金融开始寻求线下机会。

在2020年,小米金融另一大动作,是在5月成立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米消金”),成为我国境内第26家持牌消金公司,洪锋担任小米消费金融董事长,总裁为原常熟银行副行长周斌。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小米金融版图中,小米消金的角色与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不同,后者以小米小贷为载体,通过随星借等产品发力线上业务,前者更希望发力线下分期场景及信用支付等业务。

去年10月,国家级期刊《中国科技投资》报道称,小米消金开始触碰监管红线,与金科地产、荣安地产、碧桂园部分区域楼盘洽谈合作事宜,拟正式下场开展“首付贷”业务。同事,前者拟以“消费贷”名义向购房用户提供资金。

此后小米方面并未公开回应。不过从后续来看,小米消金应该是将线下发力重点放在了3C、家电等场景分期业务上。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小米消金放款总数突破50亿,服务用户超30万。此外,共取得34家银行授信,累计授信额度超过100亿元。

但仍是亏损。根据小米消金重要股东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财报,小米消金2021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为6532.67万元。另外,今年7月27日小米消金被曝疑通过严抓考勤、固定薪酬调整为浮动薪酬等方式调整员工薪资。

小米消金发展为何不尽如人意?

小米消金虽然脱胎于小米生态,但其定位尴尬——从产品上看,小米消金并未出现在天星金融APP、小米随星借APP等C端场景中,缺乏拥有海量小米用户的小米金融导流。

同时,由于蚂蚁金服、度小满、陆金所、携程、新浪等各路玩家,都以存量玩家身份持牌布局消费金融业务,小米消金竞争压力只会越来越大,想在短期内崛起恐怕比较难。

林世伟的考验不仅如此。根据小米集团公关总经理王化对“极点商业”的说法,小米金融在小米集团内部,和紫米、小米汽车一样,是完整的架构体系,有着独立的品牌、市场、公关、设计、客服、质量等体系,集团PR甚至对其没有管辖权。

目前小米金融大本营并不在小米总部北京,而是立足重庆,运营“随星借”等产品。那么,在雷军“退出董事职位”后,“接棒者”林世伟是否能在日益庞大的小米集团内部,让金融业务与小米集团其他产品线产生协同效应?

而小米金融业务独立架构体系的说法,意味着其已与阿里、京东、百度等金融业务相似,会大概率从小米集团中彻底独立出去,寻求单独上市——对自金山以来“分拆上市成瘾”的雷军来说,或许这是他布局互联网金融最大梦想所在。

这并不容易,抛开大家都面对的大环境,从业绩角度客观看,与BATJ等互联网巨头相比,除核心业务小贷初具规模外,小米金融其余业务目前大多处于发展初期——包括天星数科布局的B端供应链金融服务,小米供应链金融基于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牌照,为线下6000多家小米门店提供“米店融”产品,以及为小米有品商户提供数据保理等服务。

在C端布局多年的手机支付Mi Pay存在感也不强。尽管根据官方宣传,Mi Pay支持200余款热门APP,但在其他平台布局消息并不多,多名小米手机用户也对媒体表示,并未注意其他APP中支持使用Mi Pay,甚至并不知道小米也有支付渠道。

这或许与当前手机支付竞争太过激烈有关。以笔者苹果手机下载的美团外卖APP为例,在美团外卖提交订单时,默认首选“极速支付”——也就是美团支付,只有当用户选择普通支付,才会切换到其他支付方式页面,但可选项也只有微信支付、Apple Pay。尽管Mi Pay宣称几年前就已支持美团外卖APP,但仍不见踪影。

背后,仍是各大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用户流量“争夺”。如何让小米金融应用场景真正落地,对林世伟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好消息是,在陆续拿下银行、消金、小贷、第三方支付、商业保理、保险经纪等多个金融牌照后,小米在金融牌照布局比较完整,依靠手机钱包、小额贷款业务连接海量小米手机用户,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远超OPPO和vivo金融业务。

手机厂商们为何都要做金融

和京东、阿里、国美、苏宁等互联网、家电连锁巨头一样,除了小米,金融同样是国内其他手机厂商眼中的“兵家必争之地”。

并且,vivo、OPPO正式布局金融业务都是在2018、2019年,彼时金融市场已是红海,P2P暴雷频频、监管政策频频收紧,互联网金融进入严峻期,但OV仍一头扎入其中。

vivo正式进入金融业务是2018年下半年,依托手机内置的vivo钱包,涵盖信贷、支付、理财、保险、生活服务等多项业务。

比如在信贷业务方面,vivo钱包自2019年9月开始向用户推送贷款产品“借钱”。另外,vivo还上线了针对零售商的贷款产品维惠贷,最高额度30万元,宣称日利率最低万分之2.5。

OPPO金融同样马不停蹄,2018年开始组建金融事业部,2019年3月,“借钱”功能正式上线。7月,OPPO在所有新上市的手机中预装“钱包”APP,内嵌“借钱”功能。同时,OPPO推出移动支付产品OPPO Pay,对外全面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在OV合作金融机构中,隆携小贷为vivo、OPPO共同持有的网络小贷牌照。后来,OPPO利用这块小贷牌照上线了独立APP“欢太金融(原秋贝金融)”,进军印度、印尼等海外地区。

在金融领域,华为拥有一家注册资本为30亿的小贷公司——深圳市华宜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其成立于2017年。今年初,华为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深圳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100%股权后,一举拿到支付牌照。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华为开始金融市场争夺的信号。

虽然华为否认进入支付市场,但早在2016年8月,内置华为钱包的Huawei Pay就已上线。作为一款华为手机内置的应用程序,华为钱包除了刷卡、付款码等支付相关业务外,还为用户提供保险、借钱、交通出行、信用卡、手机POS机等多项业务。比如,与其他消费信贷产品合作的借钱业务,个人用户贷款金额为5万-20万元。

2020年10月,华为曾推出支持“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功能的Mate 40系列手机,业内对华为布局数字货币有了更多的猜想。种种迹象表明,虽然目前华为钱包中并没有上线自营产品,采用的是导流模式,但随着支付等牌照的完善,不能排除华为用自营产品布局金融的可能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互联网金融进入红海市场后,国内手机厂商仍不断加码的目的很简单:作为用户重要流量入口,手机厂商们希望用户触达金融业务的第一入口,不是互联网金融,也不是银行APP,而是手机金融。

金融业务是流量变现最好的渠道之一。“苹果税”就是最好案例,苹果应用内购买(IAP)手续费率约为15%-30%,苹果2019年全年通过IAP业务获得收入约为664亿美元,2020年财年苹果营收为2745亿美元,IAP收入预计占苹果全年营收的25%,约为687亿美元。

同时,金融业务对手机厂商构建整体业务生态也有重要作用,可以依托进入保险、房产、汽车、教育、旅游等更多线下或线上场景。

理想虽美好,现实很残酷。尽管小米、华为、OV们拥有庞大的线上粉丝群体,以及数十万家下沉到小镇的线下门店,也采取了相同的预装APP、对外开放等扩张模式,但由于缺乏金融基因,流量未转为质量,其渗透率一直不高,并没有太多高光时刻。

比如vivo,根据“新流财经”报道,如果以在网用户数量计算,vivo信贷用户渗透率仅为10.63%左右,规模只有几十亿。业绩承压下,负责牵头vivo金融业务的数字金服中心总经理王磊于今年3月黯然辞职。同样,OPPO金融CEO陈曦也仅仅加盟一年后,就因为业绩问题选择了离开。

频频触及的监管红线

同行难以避免的竞争外,小米、OV们金融业务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合规化。

据《深氪财经》10月18日发布视频称,一名爆料人接到电话,询问来电者身份及事由,对方回应称系天星金融小米金融,并表示某债务人填写其联系方式,在无法联系到某债务人后,电话自动转拨。

当事人明确表示已接到20次来电,要求对方停止拨打。据报道,电话挂断后,当事人在短时间内频繁收到不明网络电话来电。

据黑猫投诉显示,截至10月19日晚,有关小米金融的投诉高达4681条,这其中多被指“暴力催收、套路贷、泄露个人隐私”等问题。

9月18日,有用户投诉称,前同事在小米金融贷款,未经允许情况下留了自己信息,小米金融也未作任何核实,前同事已很久联系不上,从6月份到现在自己频繁被小米金融委托方骚扰,威胁为协同骗贷和窝藏,报警后,小米金融委托方曾承诺不再联系,但到了8月却再次电话轰炸。

9月25日,有用户投诉因“生病加疫情”在天星金融逾期后,被小米催收人员从通讯录套取家庭、亲戚、朋友信息,进行恐吓。

有观察人士认为,如果4681条用户投诉属实,那么小米金融无疑已经踩到监管红线。

相关部门曾多次呼吁不要暴力催收。2018年3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要求建立完善的外包管理制度等。2020年11月,银保监会《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布,意见稿第二十四条提及,禁止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方式催收贷款。

目前尚无公开信息显示,小米随星借贷后催收业务是否属于外包业务。10月19日,“极点商业”试图联系小米金融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核实,未果。

事实上,这不仅是小米金融的问题,vivo、OPPO同样有大量投诉。比如在黑猫投诉平台,有用户9月4日就投诉称,在vivo钱包借款,签合同的却是第三方马上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不知情情况下私自更改借款合同,贷款利率高达35%。

C端个人消费金融频频“踩红线”情况下,手机厂商们开始发力B端供应链金融。

林世伟此前就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到,目前除了消费者金融和零售商金融以外,小米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按业内人士说法,一部手机就是一个完整链条,链条上下游的硬件、软件、代理商等,均可能产生资金周转问题,这正好为手机厂商发力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了契机。

从具体布局来看,华为、OPPO、小米,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布局方式上有所不同。比如,华为模式是云官网有区块链应收账款融资解决方案服务,和银行共享数据。OPPO供应链金融是自有生态体系内的小微商户和供应商,在其战略合作伙伴欢太数科助力下完成。小米则在手机产业链之外,有更多小米生态体系外的其他商家入驻。

那么,在C端投诉频频,被质疑“踩监管红线”嫌疑下,手机厂商渗透率不高、亏损的金融业务,是否还能继续蒙眼狂奔?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