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被推上风口的“慢”公司,找方向就花了三年,现在几十家机构追着给钱

2021-12-02
医疗行业创业,“慢”是主旋律,最后沉淀下来的企业一定是真正给患者提供解决方案,真正有疗效的企业才有机会走到最后。

图片

编者按:本文来自创业邦原创,图源:受访者,作者:吴中雪,编辑:崔鹏,未经创业邦授权,不得转载。

2021年是心景科技创始人曹群创业以来最忙的一年。

公司所在的数字疗法(Digital Therapeutics, DTx)赛道这两年“突然”火了,心景科技10月份顺利完成的最新一轮融资获得了二十几家投资机构的青睐。

数字疗法,按照国际数字疗法联盟(Digital Therapeutics Alliance,DTA)的定义,是一种基于软件程序的疗法,为患者提供循证治疗干预以预防、管理或治疗疾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药物联用,或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随着数字医疗技术的发展,数字疗法的概念也成为全球健康领域热议的话题,这个赛道正在成为新一轮投资的热点。

几个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麦肯锡去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七年,美国数字疗法的投资平均每年增长40%;截至2021年年初,有近30个DTx产品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权威机构的相关批准。

而国内,去年11月尚医信息的术康APP成为首个通过NMPA(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数字疗法,拉开了中国数字疗法的序幕。根据动脉橙的统计,从2020年至今年5月,数字疗法行业共有超过30起融资、并购、合作等事件。

“我们其实是被推到风口上的。”曹群对创业邦表示。

五年前,曹群开始做这个行业的时候,国内还没有“数字疗法”的概念,临床医生出身的他只有一个朴实的想法,能否通过一些最新的技术真正为医生提供解决方案。

直到他无意间了解到国外有使用VR/AR技术的一些医学应用,便开始了漫长的探索。

在医疗行业里的创业,“慢”几乎是一个主旋律,而心景的成长轨迹可能也是很多医疗早期创业比较常见的一幕:国内尚属空白,没有明确的官方定义,没有相关的审批通道和既定的规则可循,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子过河。

当然空白的好处也有,市场仍然处于蓝海,可以选择的方向多,左右互搏,并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

“最大的挑战还是方向的选择,我们光找方向就找了三年。”曹群告诉创业邦。

目前心景的心理健康DTx系统已经落地全国超200家省级三甲医院,如果不出意外,它还将取得国内第一张虚拟现实心理康复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乐观地享受创业”,他这样告诉创业邦。

图片

图片

从医生到连续创业者

说起来,创办心景科技是曹群的第二次创业。

1990年从浙江大学医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他在一家大三甲医院做了胸外科医生。此后辗转在上市器械公司担任高管,后又自己创业。

五年的临床经验,让他意识到在诊疗上现在医学技术上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遇到很多临床问题经常束手无策。2006年他第一次创业,创办了一家叫顶果科技的医疗器械公司,专注研发和销售家用胎心仪。据曹群透露,把医用胎心监测仪做成家用的放在网上销售他应该是全国第一人。

“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也是基于临床的一些经验,孕妇从怀孕开始最早是三个月来医院检查,后来一个月一次,再后来一个礼拜一次去医院检查,来回折腾非常不方便。我就想能不能开发一款家用血压计一样的仪器,方便准妈妈居家检测,于是就有了这个家用胎心仪。”

据曹群介绍,从早期的市场培育,顶果最多做到每个月有1万多台的销售,随着市面上做家用胎心仪的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他便开始计划转向做别的家用医疗器械。

“别的行业我不了解,我对医疗行业的需求是非常敏感的。”曹群表示。在一次与精神外科专家的交流中,他第一次听说了国外有通过VR(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这让他产生了兴趣,开始查阅各类文献资料、请教专家学习了解。

“当时整个杭州VR公司都很难找,几乎找不到,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还是拍广告的,后来我就想办法在网上买了一台HTC的VR机器开始研究,才了解原来VR是什么样的东西。”曹群对创业邦回忆。

2016年找亲朋好友筹了一笔钱作为启动资金,曹群正式创办心景科技,致力于将虚拟现实与临床应用相结合。

不过那个时候公司具体往哪个方向走,他并不是特别清楚。

图片

选择方向是最大的挑战

创立之初,曹群最大的困扰是确定方向——不是没有选择,而是可以选择的方向太多。

“最早我们在睡眠障碍、焦虑障碍、多动症、戒酒,甚至还有肿瘤、产科、心脏等二十多个领域都在摸索。”曹群告诉创业邦。

这样做的缺点也很明显,不聚焦。每一个都想做,后果是每一个都做不好。经过长期的摸索,调研及和临床专家交流,最终曹群把目标锁定在精神心理领域。“在精神心理领域,传统的治疗,基本上靠药物,其他常规的就是一些人工的公益治疗,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不像别的科室有机器人有CT、核磁这种大的诊断设备,还有一些大的手术设备。精神心理基本上就靠一张嘴,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话疗”,而且治疗周期很长。”

而虚拟现实是沉浸式的,人和景可以互动,病人可以和现实脱离进入到一个虚拟的世界。另外医生也可以通过远程的数据分析评判,这几个特性与精神心理的治疗有着天然的契合。

至于靠不靠谱,是不是能够成功应用,曹群有着他的判断。在他看来,有四个核心的要素可以验证:第一临床医生是否认可;第二医生认可了以后,因为新技术可能要去抢他们的饭碗,他们会不会使用;第三使用了以后,他们会不会去宣传,去吆喝。第四相关的学术成果会不会发表。如果这四个条件同时具备的话,那就说明这件事靠谱了。

“最终心景聚焦在两块,一块心理,一块认知,主要在这两个方向发力。”

困扰曹群的第二个问题是究竟做产品型公司,还是平台型公司,这又是一道难选题。

曹群对创业邦分析,如果是做产品型公司,那就扎扎实实做产品,针对不同的适应症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说视听障碍、交流障碍、戒赌戒酒、儿童多动症、老年痴呆等十几个产品管线,针对性的解决不同的问题,一个个产品做。如果是平台型的公司,那我就要搭建一个平台,可能需要快速地去占领医院、学校这些地方,然后再通过流量变现,这是互联网的普遍打法。

而后者在他看来,违背了自己创业的初衷,他是做解决方案的。最终,曹群和团队达成共识——专注做一家小而美的专业解决方案的公司。

看似简单的逻辑背后,光想明白这一点,曹群说他就花了三年时间。

图片

乐观地享受创业

现在心景的团队已经由早期的6人扩大到40人左右,其心理健康DTx系统已经落地全国超过200家省级三甲医院,也获得了临床专家、医生和病人的认可。

曹群至今记得之前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亲眼看到的一个案例,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因为面临中考,患了考前焦虑症。她整个人情绪非常暴躁,见谁都发火,还把同病房的病人都赶出去了。而且小姑娘整个人的颈肩背部的肌肉全部都是僵硬的,活动起来非常麻烦。经过二十几分钟治疗后,女孩情绪有了明显放松,甚至还主动跟医生打招呼、聊天——患者的症状减轻,这让曹群感到非常欣慰。

随着行业的火热,切入或者自称数字疗法的企业也开始五花八门,做互联网医疗的、做VR的、做心理咨询的都涌了过来。但在曹群看来,任何行业都有这样一个过程,最后沉淀下来的一定是真正给患者提供解决方案,真正有疗效的企业才有机会走到最后。

然而,现阶段因为尚处在发展早期,国内在数字疗法上的审批政策和法规上还不是特别完善。相比来说,欧美等国家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数字疗法监管政策,以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为例,FDA一方面组建了数字健康卓越中心,以加强数字医疗的监管工作;另一方面先后发布了移动医疗应用、通用健康产品、医疗器械数据系统、多功能产品、医疗器械附件、临床决策支持软件等指南,以明确监管范围。

而纵观国内,由于刚刚起步,数字疗法的定义仍未达成一致意见,相关的监管范围和要求,应用场景等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比国外同行做的差。”曹群表示,行业发展需要国家根据国内市场产品的现状,明确相应的路径及分类的界定。同时,还需要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网络环境、政府支持环境以及资本关注度等等。

“数字疗法它不是独立的,也不是单一能够存在的,需要全产业链的综合发展。”

一个这些年一直在看着曹群创业的朋友评价他:乐观。

他对自己的评价同样也是乐观,乐观地享受创业。“失败是永远存在的,这个时代有大失败和小失败,当成功大于失败的时候,你就会很享受。”现在的曹群已经没有了创业前几年的焦虑,公司的方向和战略都已明确,接下来主要就是落地。

不过,回想起创业前两年,作为一个创业老兵,曹群并不否认自己也犯了很多错误。“一个创业公司该犯的错误基本上都犯了,比如合伙人因为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比如老板一个人说了算,工资开得也很随意,上班没有一个完整的规章制度,全凭老板一张嘴。”曹群对创业邦举例。

但是转念,曹群又回到了自己的乐观心态,“到今天为止,我已经不考虑以前了,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前面的任何错误都归零了,关键是未来你怎么走。”

下一步曹群的目标是把产品的体验做得更好,操作起来更加简便,然后针对收集到的数据不断地完善产品,让产品能够更加专业化,集成化,标准化,同时通过临床注册拿到相关医疗器械证件,在三到五年内进入到全国绝大多数医疗机构。

“前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元宇宙,我希望精神心理数字疗法的‘小宇宙’三到五年能够有非常成熟的应用。”曹群对创业邦表示。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