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手机之王”走出非洲,净利暴涨

2023-10-22
传音控股单季净利同比增加195%。

资料图 图源:pexels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时代财经APP(ID:tf-app),作者:王婷,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高端市场之外,智能手机产业出现了新亮点——新兴市场。

10月17日晚,“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发布今年第三季度财报,其营业收入为179.93亿元,同比增长39.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8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94.86%。

财报显示,传音控股今年第三季度业绩增长是因为持续开拓新兴市场,以及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及成本优化。该公司手机的主要销售区域是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新兴市场。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今年第三季度,由于宏观经济指标的改善,MEA(中东和非洲)是全球唯一实现手机销量同比增长的地区,传音控股在全球市占率提高,也是因为持续的扩张以及MEA市场的复苏。

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Omdia移动终端市场首席分析师李泽刚谈到,相较于发达地区,新兴市场的手机出货量有更大的增加空间,确实存在着红利,同时,新兴市场价格敏感度较高,因此产品定价较低的传音控股成为了最大受益者。

业绩火速脱困

时代财经观察到,今年传音控股第一季度仍陷在业绩下滑的泥潭中,第二季度恢复增长,第三季度延续增长且增幅扩大,综合来看,该公司今年前9个月业绩实现增长。

今年1月至9月,传音控股营业收入为430亿元,同比增长19.4%,归母净利润约39亿元,同比增长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增幅仍是72%。

此前的第一季度,传音控股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约16%、34%,到第二季度,这两项财务指标分别同比增加约31%、84%。

李泽刚认为,传音控股第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即基数对比差、在新兴市场的扩张和需求回暖。

他提到,去年终端厂商为了消化库存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导致去年同期出货基数小,因而对比增长幅度大。当库存消化之后,渠道也有空间容纳库存,加上市场的需求逐步复苏,都会推高今年第三季度的业绩以及同期增幅。

财报显示,2022年末,传音控股存货约6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9.73%。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进一步消化库存,期末存货较期初减少5.12亿元。

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传音控股存货恢复了同比增长。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该公司存货约为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四成。

另外,正如传音控股财报所提到的,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的增长也得益于成本的优化。

今年1月至9月,传音控股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同比增幅分别约为27%、11%、13%,均明显低于同期营业收入19.4%的增幅。

新兴市场需要更多手机

传音控股是较早进入非洲的国产手机厂商,被称为“非洲手机之王”,目前已进入全球超过 70 个国家和地区。

传音控股财报中没有分析不同新兴市场在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时代财经就此采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没有更多信息可以透露。

不过,在今年半年报中,传音控股的财报曾提到,目前新兴市场尚处于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过渡阶段,拥有较大的手机市场空间及增长潜力。

图源:Pixabay

李泽刚提到,去年俄乌冲突叠加美国加息,对世界形势、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新兴市场很多消费者非常恐慌,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开支。随着时间的推移,确定性增强,很多消费者也就愿意去消费。

“在新兴市场,手机也逐渐成为刚需产品,支付、教育、出行、点餐等生活服务与手机高度绑定,但通胀之后,居民收入又没有增加,只能选择消费降级。” 他认为。

Canalys分析师朱嘉弢也在报告中提到,今年第三季度,传音控股迅速抓住新兴市场的反弹机会,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渠道合作策略。如果传音控股能延续成功策略,这些短期获利有可能会变成可持续的增长机会。

明年会强势复苏吗?

传音控股业绩增长不代表全球手机市场的复苏。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销量同比下滑8%,环比增长2%。

今年第四季度以及明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会有怎样的表现?李泽刚表示,第四季度是促销旺季,厂商有年底业绩压力,且经历了此前的库存调整,手机市场可能会有一些向好的迹象,但很难预测明年市场是会复苏,还是缩水。“厂家可能会更多地选择保守型策略,市场需求端也会比较偏保守。”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智能手机产业陷入寒冬后、新兴市场呈现复苏态势前,高端市场一直是智能手机市场最大的亮点,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大力发展高端化。

Counterpoint Research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连续八季度下滑,高端市场却逆势增长,需求保持韧性,赢得有史以来最高的第二季度市场份额。

一边是高端市场表现出的韧性,一边是新兴市场的复苏,智能手机市场接下来的走势仍值得期待。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