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如何找回“失去的20年”

2023-12-07
大连,辽宁省下辖的副省级城市,明明属于东北,却又在许多方面与东北城市大相径庭。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砺石商业评论(ID:libusiness),作者 :王剑,编辑:平凡,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大连,辽宁省下辖的副省级城市,明明属于东北,却又在许多方面与东北城市大相径庭。

大连人不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审美偏好完全与东北不同,就连方言也与东北特有的“大碴子味”毫无关系,被人形容为一股浓郁的“海蛎子味”。

作为东北著名的一座海滨城市,介于渤海与黄海之间的大连,黄渤两海岸线总长度约2211公里,其中大陆岸线约1371公里,岛屿岸线约840公里,是全国大陆海岸线最长的城市。

正因远离东北内陆,自身“东北味”含量较低,大连人习惯称呼自己是“大连人”,而不是“东北人”或“辽宁人”。

这或许与大连的城市历史有关,虽然当地的人类文明可上溯到数千年前,但城市真正历史仅百余年,还没有下辖的金州、旅顺的历史悠久。

大连的近代史

大约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大连周边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主要以捕鱼为生。

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了开发辽东地区,大量移民到该地区,使得这里逐渐形成定居点,并在随后一直归属辽东管辖。

历史上的金州城最初始建于辽代,到金朝时得以正式成为辽东州府,“金州”之名自此开始。

随后历经元、明、清几代多次重修。到明清时期,金州已是辽东重镇、辽南地区军事政治中心,更是今日大连的历史文化之根。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派马云、叶旺二将率军从蓬莱乘船跨海在此登陆收复辽东,因海上旅途一帆风顺,遂将辽东半岛最南端,原名“狮子口”的一处港湾改名旅顺口,一直沿用至当代。

而大连至明代万历年间还只是隶属金州管辖的一处小渔村。

清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见旅顺口既是京津海上门户,又是东北的天然屏障,且港湾是天然的不冻港,便在此经营多年,成为北洋水师舰队的主要基地。

此时,金州依然是辽东重要的军事与行政中心,而大连因为港湾条件优越,已是辽东半岛重要的海港重镇,被称为“大连湾”。在当时西方国家的地图上,这里被标注为“Daily wan”。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行将大连占据,两年后才交还于清政府。

大连这座城市命运在近代起伏不定,随后由于被日俄两国侵占多年,因此被打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

1894年,甲午海战结束后,日本侵占辽东半岛,于金州设立军政署,实行军事统治。但在俄、德、法三国的干涉下,于1895年被迫将金州归还清政府。

当时,沙俄一直梦想在东方夺取一个“不冻港”,于189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旅大租地条约》,逼迫清政府将旅顺、大连湾及其附近海面各岛租与俄国,租期为25年。

在沙皇的命令下,俄国设计师萨哈洛夫揣着法国巴黎的城建图纸来到了大连,准备在此建立一个以广场为主的港口城市,并命名为“Дальний”(达里尼),意思是“远方的城市”。

萨哈洛夫领导制定了大连的城市总体规划,对大连湾商港和城市进行了精心布局和设计,奠定了今日大连的基本城市风格和规模。

1902年,萨哈洛夫接受沙皇任命,成为“达里尼”(大连)市的首位市长。

此时,大连包括现在的俄罗斯风情街、中山广场等城市主要风貌已基本成形,展现出现代城市的模样。大连港建设一期工程也建设完毕,铁路专用线、仓库等配套设施均已投入使用。

同为北方深水港的旅顺和大连,也逐渐在功能上进行了区分:旅顺是军港,大连主商贸,现在亦是如此。

远东主要商贸港口,当时大连每年中转的欧洲客运与货运船只多达千余艘,发送旅客5万多人,进口货物近8万吨,为日后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打下了基础。

1904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沙俄战败,俄国人全部迁移到旅顺。日本接管了沙俄在中国的殖民地,改用“达里尼”汉语发音“大连”作为城市新名字,沿用至今。

在日本统治下,大连经历了大规模的重建,包括港口、码头、铁路、道路、公共设施等的建设,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也开始加速,一跃成为东北地区经济、文化和航运交通中心。

到了20世纪30年代,大连已成为北方最繁忙的经济贸易港。无论整体规模还是港口吞吐量,都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贸易港。

从俄据到日据,大连的城市建筑风格也展现出繁多的样式。民政署大楼、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店、大清银行大连分行、大和旅馆、关东都督府邮便电信局、朝鲜银行大连支店、英国驻大连领事馆、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连支店……每一座老建筑都打着殖民者的深深痕迹,每一块砖瓦都记录着沉痛的记忆。

大连的现代工业发展

与当时很多城市经济不同,大连是因港口而兴,城市工业基本上没有经过手工业阶段,几乎就是从一个小渔村直接跃升为一座初具规模的港口城市。

特别是在日本建设伪满洲国时期,大连作为东北商贸港口的地位日渐重要。

各类资本相继进入后,令这座新兴的港口城市具备了运输、通信、工业、商业、贸易、金融、公用事业等功能,很快由初期的港口城市跃升为初显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

在此过程中,大连地区的大机器工业建立起来,机械工业、化学工业、棉纺织工业、缫丝纺织工业、特殊钢冶炼工业、水泥工业及烧碱与造纸工业等,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

数据统计,1911年,大连城内的工厂数量为165家;1932年就发展到487家;到1942年,工厂数激增为1116家,形成国内少有的门类丰富、设施齐全的城市工业体系。

1945年,盘踞大连近半个世纪的日本人被苏联人赶走,苏军根据《雅尔塔条约》进驻。这时的大连和旅顺合称为“旅大行政联合办事处”,为辽宁省辖市,金州也为其管辖的“金县”。

新中国成立后,“旅大行政联合办事处”正式改名为“旅大市”,苏军于1955年撤出后,正式将其移交给中国。

正因大连工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也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初期,大连不仅承担了大量军工生产任务,还同时向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支援建设,成为全国同行业的摇篮。

作为国内仅有的工业体系完整的船舶工业基地,20世纪60年代起,大连造船企业陆续向西南、西北等地进行援建,帮助其建设了造船、齿轮机、轴承、化工等现代工业体系。

大连在工业制造领域的优势还被引入到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大连建新公司几乎是成建制调入当时设在沈阳的国家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为国家航空工业部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

提起大连的重工业,大连机车车辆工厂无法忽视,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能修会造”。

这个始建于1901年的机车制造厂,有着丰富的机车修造技术。不仅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修复了大量机车、货车,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还曾制造过15吨、45吨铁路行走蒸汽吊车,30吨、40吨平车、冷车、棚车、轻油槽车等多种产品,是全国最有名的机车制造企业。

任何工业生产都离不开能源供应,大连化工企业不仅研发出新中国第一桶航空煤油,还成功炼制出汽油、柴油、航煤、润滑油等油品以及各种化工生产原料,保证了建国初期工业用油的基本需求。

大连的工业发达,商贸经济也毫不逊色。

沙俄统治下的“达里尼”市,建设起点是中山区的青泥洼,这里也随后建设成为大连最著名的商业核心街区——天津街。

从1909年一直到80年代,天津街一直都是大连商业经济的代表。从规模最大的百货天百大楼、老字号商业品牌大连商场,到令人垂涎欲滴的四云楼烧鸡,狗不理包子和糯米香糕点,成为无数大连人的珍贵记忆。

改革开放时期,大连的城市命运也因为时代浪潮的席卷,发生了根本改变。

繁荣时期的大连

1981年,旅大市改名为大连市;1984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这是我国第一个经开区,也是中日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的开发区。

1985年,大连被纳入国家计划单列市行列,拥有省级管理权限。

雄厚的工业基底、独特的区位优势、开放的政策导向、优良的港口条件使得大连成为一大批外资企业争相投资的“风水宝地”。

80年代到90年代的十年间,大连经济不仅在东北独领风骚,GDP更稳居全国前十。

90年代,随着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与金州区先后并入大连后,大连市正式由地级市升格为副省级市,开始谋求城市转型。

1992年,大连提出建设“北方香港”的设想,计划用20年时间,在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上接近亚洲“四小龙”,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这时期的大连,产业结构逐步向以金融、旅游、地产、高新技术等第三产业转型,并在主政者的力推下,开展了适度超前的城市规划。

为了重塑国际化形象,大连建设了亚洲第一大城市广场——星海广场等标志性建筑。大连也诞生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城市美学特色,即以广场作为区域核心,路网向四面八方辐射,城市建筑多为对称式分布。这种城市风格视野更为开阔,道路上的行人,随时可以看到远处的宏伟广场和建筑。

此外,大连还开创了大连国际服装节、大连国际啤酒节、大连足球城等一批城市品牌项目,城市美誉度得到空前提升。

2001年,大连被联合国评定为世界环境500佳城市,成为中国首座荣获此殊荣的城市。

可惜的是,这是大连在九十年代末最后的高光时刻,随后的城市发展并不如人意。

2003年,中国“入世”后,外向型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沿海城市特别是民营经济大放异彩。

可大连却背道而驰,以“石化产业基地、船舶工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基地”为发展目标,提出了“大大连”战略。

一时间,国内其他地区正积极转型的传统工业,重新成为大连产业政策的扶持对象,新建的各大工业园区均以重化工业为主。

发展重工业固然对城市经济提升有帮助,可大连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机。

一方面,大规模工业基建和资金投入让大连就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无力再推动产业转型;另一方面,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也让大连错失发展民营经济,利用外资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黄金十年。

比如大连在90年代末就提出要重点打造软件产业,取代印度的“班加罗尔”,成为世界级的软件研发和外包中心,可由于资金不足,更缺乏必要配套服务,软件产业始终没能形成规模优势。

更糟糕的是,进入“十三五”时期,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受到环保政策和化解重工业产能过剩政策的影响,大连多年来构建的产业体系备受打击,经济增长引擎瞬间熄火。

历史的机遇稍纵即逝,大连不仅失去了最宝贵的时间,也因错误的选择尝到了苦头。

大连的“万亿城市”目标

2010年,大连似乎醒悟过来,再次提出“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试图重回“北方香港”时期的方针政策。

但此时的政策风口和发展机遇都变了,大连曾经引以为傲的码头航运业,也因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以及营口港的崛起,区位优势荡然无存,连带整座城市经济陷入停滞。

此后十多年间,大连的GDP总量基本维持在7000亿元左右,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同类城市。

2021年,大连GDP为7826亿元,相比十年前仅增长了不到900亿;大连在国内城市的排名也跌到了30名左右,相继被烟台、唐山等一些地级市超越。

很多人也为大连的发展迟缓感到遗憾,将大连错失的20年发展时间称为“失去的20年”。

落寞的大连只能在东北找到“存在感”,2022年,大连不仅是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GDP最高的城市,也是增长最快的,增速达4%,超过东北平均水平。

只是放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15座副省级城市中,大连的成绩就有些拿不出手。

2022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有10个GDP过万亿元,大连排第11位,而且连续多年排在十名开外,原因就是经济总量始终没有达到万亿。

大连的尴尬还不止于此,对比同为“北方双子星”的青岛,对方的经济总量早已超过万亿,差距还在持续拉大,让大连倍感压力。

山东青岛和辽宁大连,同为经济计划单列市,经济总量曾一度相差无几,全国城市排名也是相当接近。2000年时,青岛GDP约1150亿元,全国排第11位;大连GDP约1110亿元,排名全国第13名。

但是最近20年,两座城市发展轨迹截然不同,彼此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2022年,青岛GDP达到1.49万亿元,人均GDP高达144265元;而大连GDP为8431亿元,人均GDP为112270元。这意味着大连的GDP总量仅相当于青岛的56.5%,人均GDP只达到青岛的78%,彼此差距显而易见。

由于“万亿城市”已是国内城市经济实力最直接的标杆,大连也雄心勃勃地在2021年底提出了“三年挺进万亿GDP城市”的目标。

按照这个目标,大连必须在2023年突破9000亿元,经济增速保持在8%左右,才有可能在2024年实现GDP过万亿。

根据大连统计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大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89.5亿,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这意味着全年9000亿的目标即便实现不了,也相差并不多。

关键就是2024年,大连经济增长目标必须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速,才能有望在明年实现其万亿目标。

对于大连来说,成为东北首座“万亿城市”,不仅是要夺回“失去的20年”,更是提振城市信心的重要保证。

可想成为东北第一个GDP“万亿城市”的不只大连,还有身后的沈阳和长春。

作为东北经济的“三剑客”,大连、沈阳和长春始终是在相互赶超中。

2022年,沈阳GDP为7695.8亿元,排名全国第32位;长春GDP为6744.56亿元,排名全国第40位。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已经提出“2025年全市GDP突破一万亿元”的目标;长春作为我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基地,也提出到2025年,要将长春建设成为“常住人口超千万,经济总量迈向万亿的特大型现代化城市”。

三座东北城市都向“万亿城市”目标发起冲击,大连能否率先如愿,是很多人的疑问。

大连“破万亿”不易

客观说,三座城市中,大连才是东北最有希望率先进入“万亿GDP城市俱乐部”的城市,也更有竞争东北地区国家中心城市的资格。

2021年,国家正式批复了辽宁省提出的以大连为龙头的《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这才是真正发挥了大连自身的地域优势。

没办法,大连沿海的区位特征,实在难以辐射东北腹地,城市规模也不够,只能“靠海吃海”,建设沿海中心城市,重点发展海洋性产业。

大连自己也很清楚,此前的2020年就发布了《大连市加快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未来发展目标。

在这份“指导意见”中,大连提出到2025年,要建成中国北方重要的海洋中心城市,海洋经济增加值比2018年翻一番,经济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到2035年,要将大连建成东北亚海洋中心城市,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成东北亚一流水平的国际航运中心。

确实,整个东北地区,没有比大连更符合围绕海洋经济构建东北亚国际交流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连通东北海陆空立体交通枢纽的哈大铁路与沈海高速公路的终端就是大连。大连不冻港的地理位置,也是东北地区出海的最佳选择。

同时,根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正式生效,大连再次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导试验区,享受诸多政策优惠,成为东北面向东北亚最重要的窗口。2021年至2022年,大连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在全市占比均超过50%,实际运营的外商投资企业5000余家,辽宁省内占比超过一半。

不过,大连冲刺万亿GDP的目标也并非易事。迄今为止,大连的产业结构依然较为单一,还是以重工业和石化产业为主,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也占比较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不到50%,低于全国53.9%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副省级城市58.3%的平均水平。

这使得大连的新兴产业增长过缓,严重制约了大连经济结构的转型及优化,成为大连发展道路上无法回避的“短板”。

同时,实现“万亿城市”所需的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中,大连主要集中在石油与高端制造装备领域,新兴的如智能产业、生物医药及汽车等产业集群尚没有形成规模,这也是大连经济长期困在“7000亿”的重要原因。

尽管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但是大连手上的资源并不差。国家政策的扶持,自身区域优势的展现,曾经跌宕起伏的宏大叙事,最终沉淀为这座城市的“开放气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这座经历百年沧桑的海滨城市,登过山巅,落过低谷,如今再次扬帆起航,依然值得我们期待。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