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佬们的年度总结里,我们盘出了5个关于科技行业的关键词

2024-01-07
厘清过去,展望未来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硅基研究室(ID:gh_cef05ac13977),作者:山核桃,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在商业世界里,「年度总结」既是对一年成果的披露,也是对未来趋势的展望。2023这一年,即便对向来习惯变化的科技行业而言,都堪称「巨变的一年」。

时间拨回2023年年初,大模型的火热成为了引发这场巨变的「导火索」。一时间,从千模大战到百模大战,从杀手级应用到AI原生应用,从大卷参数的千卡千亿大模型再到深入行业强调实用的小模型......

仅仅是大模型一个领域,就让无数英雄竞折腰——大公司、创业者、投资人乃至每一个普通人,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虑与变化。

这种感受其实在多年以前,计算机专家吴军就曾在他的《浪潮之巅》里这样形容:

“那些有幸亲历了全部或部分信息革命历史的人,他们都在自己年富力强时幸运地赶上了信息革命的大潮,那是人类历史上科技进步最快,财富增长最多的人。但尚未投入到技术大潮的年轻人也不必担心错过了一个历史机遇,因为新的一场更深刻的智能革命已经拉开了序幕,那将是人类历史上有一个伟大时刻”。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科技行业的又一个「伟大时刻」。大模型残酷的丛林竞争、云计算的破碎与重组、智能手机的行业回暖与新内卷、AI芯片所掀起的军备竞赛、XR行业的iphone时刻以及行业顶流「人形机器人」的火热......

2023年究竟发生了什么?2024年又将往何处去?「硅基研究室」通过盘点国内外科技界大佬们的年末总结(注:年末总结指的是年度信、最新采访实录等一线资料),试图从这些原汁原味的观察中厘清过去,展望未来。

这五个关键词分别是:「洗牌」、「常识」、「聚焦」、「一把手工程」、「挑战」。

01关键词一:洗牌

“除了大厂,中美加起来应该可以支撑五六家左右。”——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零一万物CEO李开复

过去一年中,中国科技企业的创始人们被反复问及的一个问题可能是:“你预测未来行业最终的赢家有哪些?你会是其中的一员吗?”

这种对行业座次的焦虑背后,其实是对技术壁垒的追问。去年5月,一份流传甚广来自谷歌研究员的吐槽至今仍让许多人记忆犹新:「我们没有护城河,OpenAI也没有」。而后,对于「何为技术壁垒」的讨论在科技圈热议,钱很重要,人也很重要,时间、算力、数据、算法、场景、成本、可靠性,各类竞争要素被一字排开。

没有人愿意错过,但所有人都恐惧落后。

图片

前谷歌总部科学家,也是中国早期人工智能企业出行问问的创始人李志飞,从硅谷考察回来后,发现中国大模型的竞争更加激烈了:

“中国的竞争是美国的10倍。很简单,因为中国的创业者规模是美国的2倍,客单价又是美国的1/5,所以做除法,竞争的激烈程度就是10倍。”李志飞说。

竞争不是一道数学题。比起年初入场时的不确定性,许多大佬在年末总结给出的预测是务实的。经历了「套壳风波」后的零一万物,其创始人李开复在最新接受《The Information》的采访中提到:“中国,我们最终只有几个大赢家,还有部分企业可能会体面地退出,但大多数企业要么半途而废,要么转向更实际的目标,比如为特定行业构建应用和解决方案,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大模型的研发。”

这背后指向一个趋势:当底部模型能力逐步走向同质化,经历了2023年的野蛮生长后,从新事物走向常态的大模型会已经历了一个祛魅的完整周期,2024年行业或将迎来格局的初步落定。

大厂与创业者间的关系一直十分「暧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合纵连横在今天的大模型时代复现。曾经作为「超级买家」的BAT,不单积极布局自己的大模型生态,同时也在押注独角兽。

据机构IT桔子的统计,2023年诞生的AIGC及大模型相关的独角兽有5家,分别为智谱AI、百川智能、Minimax名之梦、零一万物、光年之外(年内新晋,但之后被并入美团)。其中,除零一万物之外,4家已是腾讯的囊中之物。智谱AI背后,则站着腾讯和阿里。

这群被时代选中的幸运儿们,能否如OpenAI一样成为巨头间的幸运儿?巨头们又该如何平衡与创业者之间的关系?在2024年,这些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的解答。

02关键词二:常识

“不要试图挑战商业世界的基本法则。”——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

“我多么希望有人能早点告诉我这些。”前几天,Sam Altman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创业的17条箴言,引发了诸多创业者的共鸣。在这些鸡汤背后,「不要试图挑战商业世界的基本法则」这一条或许是许多科技从业者感受最深的。

商业世界的基本法则,就是商业常识,思考PMF、思考商业模式、思考规模化、思考「如何才能赚钱」的一切。

在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寻求商业化,很多时候既是创业者创业第一天就信奉的准则,也是许多行业走向拐点的关键。妙鸭相机前产品负责人张月光在接受采访时就说:“AI的本质是工厂,是脑力革命的创造。工厂生产的货品如果第一天卖不出钱,以后也卖不出去。”

做大规模,扩充生态,才能均摊成本,但科技企业享受规模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作为顶尖学者下场创业的代表,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在自己的年度总结里分享了一个关于「真实规模化」的概念。

在他看来,任何虚伪甚至反规模化的行为都不值得去做。这篇简短的总结里戳中了大模型行业的一些乱象,比如通过构造榜单领域内数据打榜是虚假的规模化,命题作文式的、以训练千亿万亿参数量模型为目标的工作是虚假的规模化。

尊重商业常识,聚焦业务与用户需求本身,这可能是2023年的创业者们踩过诸多大坑而换来的血泪教训。

同样回归常识的还有消费硬件行业。VR行业的遇冷,头部厂商战略收缩,行业正在重新思考需求与产品的匹配。PICO的管理层在11月的内部信中提到,将「关注业务的技术竞争力和长期发展,而不是以短期销量为导向」。

而对捱过寒冬,越过山丘后的智能手机行业而言,当行业内卷已成为常态,又恰逢苹果新品稍显乏力的契机,在手机高端市场上,对华为、荣耀等国产手机厂商而言,如何进一步做长长板,攻破诸多的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遥遥领先」,才是关键。

就像去年荣耀独立三周年时,CEO赵明对诸多「不可能」的回应:“不可能走出与生俱来的定义,不可能超越行业预设的边界,更不可能打破世界已有的认知。世界很小,荣耀无力打破,但这并非世界原本的样子。世界很大。”

03关键词三:聚焦

“解决问题其实不难,关键是如何在一大堆问题中找出最核心问题,不要被不重要的问题(噪音)干扰思路与牵绊步伐。”——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

收缩、转型、精准——这是第三个关键词「聚焦」背后的拆解。

过去一年,新的科技浪潮里,涌现出无数的玩家,但在热闹的竞争下,转型与收缩也在同步进行。

云厂商巨头们可能是这股浪潮里最先体验到「冷热交替」的人。过去一年,阿里云已更换了3位CEO,持续动荡间,组织架构经历多次调整,与集团的关系也经历了先分后合的变化。

组织变动只是理解云计算厂商们「转型」的一个缩影。此前我们进行过系统分析,市场对当前互联网云厂商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从2021年开始进入调整期的互联网云厂商们短期增速是否已经触底,何时实现复苏?二是随着AI与云的深入,AI在业绩端的贡献如何量化以及如何看待云厂商们后续的成长性?

经历了2023年的转型,云厂商们在2024年给自己找到的关键词就是「聚焦」。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曾提到:“解决问题其实不难,关键是如何在一大堆问题中找出最核心问题,不要被不重要的问题(噪音)干扰思路与牵绊步伐。”阿里巴巴集团CEO和阿里云智能集团CEO吴泳铭也频繁提及阿里云的战略定位是是:「AI驱动、公共云优先。」

在大模型行业里,模型的垂直化与专业化将成为趋势。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一次采访中总结了2024年的行业走向,大模型一方面追求「大」,但另一方面也会追求「小」。在垂直化上,大模型将走向:行业垂直化、企业垂直化、专业垂直化、小型垂直化、分布式垂直化、专有垂直化。

04关键词四:一把手工程

“拥抱AI时代,需要一把手来驱动”。——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

中国科技界很长时间没有过这样的时刻了,一把手亲自现场瞄准同一个目标——没有人想要错过大模型的浪潮。用流行的段子来说:“2023年,流行一把手做大模型。”

一些流传的故事可以印证这一点。比如已经「隐身」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在大模型浪潮初期开始看人工智能论文了,分享自己的论文学习心得和对ChatGPT的思考。大厂各项目的一号位们为了大模型,也亲自下场盯项目。

前不久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就在演讲中公开表示:“拥抱AI时代,需要一把手来驱动”。

一般来说,一把手亲自下场专注某项业务,这至少代表了两个趋势:一是该业务的前景足够广阔,如果不冒险加入,自己就会被颠覆。二是大环境遇冷,必须依靠转型收获增长。

从这一点来说,大模型之于科技巨头们,正有上述两重意义。一方面,大模型的出现为大厂们带来了重构新商业模式的可能;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市场整体遇冷的当下,大模型为它们提供讲述新故事的机会。

但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是所有一把手们亲自下场都可以一举成功。如果判断失误、公司内部整体惯性太大,改革都会遭遇挫败。毕竟,一把手出场总会力图调动更多的资源,也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05关键词五:挑战

“与其做低质量的监管,不如不要监管。”——计算机科学家吴恩达

一边是乐观技术派的技术狂奔,另一边则是悲观派强调技术监管。

过去这一年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如偏见、假新闻、用户安全等一系列监管与伦理争议也越发凸显。一面是AI末世论,代表人物如马斯克,呼吁更多监管。另一方面,则是技术乐观派。计算机科学家吴恩达在最近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末日论非常荒谬,AI监管将会阻碍AI技术本身的发展。

在他看来,与其做低质量的监管,不如不要监管。斯坦福大学HAI联合主任李飞飞也在预测中提到,2024年,人工智能政策将值得关注,“我们需要安全、可靠和可信赖地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

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面临收缩的监管环境。以OpenAI为例。此前就因安全性引发内部的「宫斗政变」,有媒体还总结了chatGPT吃过的官司——从作家到律师,再到被收集个人信息的普通人,大量诉讼下,争议重重

各国也陆续对AI技术的监管做出回应。去年6月,在漫长的拉锯战中,欧洲议会终于通过了《欧盟人工智能法案》。7月,中国首个生成式AI监管文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也来了。

可以肯定的是,在AI2.0时代的早期,未来如何更好地在技术商业化落地与技术向善间寻找平衡,将会是2024年,也是科技发展的永恒课题。

诚然,没有人能预测未来,特别对瞬息万变的科技行业而言,适者生存是更朴素的道理。经历了2023年的去伪存真,2024年究竟是泡沫褪去,还是依旧喧嚣,我们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但至少从上述五个关键词来看,更多的共识正在形成。

参考资料:

1、20社:《今年流行:一把手亲自下场》

2、晚点LatePost:《大厂大模型:久违的一把手工程》

3、凤凰周刊:《过去一年,ChatGPT吃了多少官司?》

4、新智元:《李飞飞吴恩达等2024年AI十大预测,GPU短缺,AI智能体一年内大爆发》

6、极客公园:《从2023看2024,8位大模型先锋收获的感悟、机遇与预言》

7、量子位:《周鸿祎预测2024年大模型趋势》

其余资料来自公开演讲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