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怒告Shopline,独立站的水开始变浑

2024-05-22
Shopify怒告Shopline,独立站的水开始变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蓝海亿观网(ID:egainnews),作者:蓝海亿观,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近日,沉寂许久的独立站圈迎来了大动静——两大Saas平台“掐架”了。

Shopify在美国提起诉讼,指控Shopline抄袭其店铺模版,并“免费”提供给卖家使用。Shopify甚至发现,在Shopline的代码里存在抄袭的明显痕迹。

Shopify之所以如此大动肝火,是因为它正面临巨大的新困境,真有些着急了。

01.Shopify起诉Shopline

无论是Shopify还是Shopline,都相当于独立站的“水电煤”基础设施,即在一块空地上,从0到1,帮助卖家铺设好道路、水电管线、码头等(写好底层代码、设计好店铺模版),然后让卖家在上面建立自己的独立商城,再面向消费者做生意。

Shopify是一家加拿大平台,母公司已经在美国上市,而是一家Shopline带有浓厚“中国基因”的平台,母公司是位于广州的欢聚集团。

原本Shopify与Shopline各井水不犯河水,然而却诉至公堂,其理由是Shopline抄袭了它的店铺模版,甚至连代码也接近一致。

所谓模版,就是网站的现成设计样式,卖家只要选中某个模版,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自己的独立站。卖家很看重模版,因为模版代表着自己的店铺风格和品牌调性,为此,许多卖家不惜花重金来购买模版。

Shopify认为,Shopline对其模版进行高度模仿,其“Seed”模版与自己耗费重金开发的“Dawn”模版与高度相似,只是文字名称和图片尺寸有所差异而已。

图/Shopify的”Dawn”模版(左)与是Shopline的“Seed”模版(右)对比

而在“购物车”和“购买”页面,两者之间的差异更小,Shopify将其“购买”按钮称为“Buy it now”,而Shopline则称为“Buy now”,此外,Shopify的页面英文单词主要使用小写字母,而Shopline则主要使用大写字母,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

由此可见,Shopline在模仿之际,确实在“努力”做差异化。

然而,Shopify将Shopline的“Seed”模版的底层代码揪了出来,两者之间也高度相似。Shopify在起诉文件中称,Shopline使用了Dawn的副本进行抄袭,连一、二级目录布局和代码的写法也几乎相同。

图/Shopify与Shopline的模版代码对比

Shopify要求法院下令阻止涉嫌侵权行为,并赔偿一定金额损失。目前,Shopline母公司JOYY(欢聚时代)对此消息,没有进行直接回应。

02. Shopify起诉Shopline的背后

Shopify为何对Shopline抄袭其模版如此介意呢?

因为,模版无论对于建站SaaS平台和卖家来说都很重要。模版除了彰显店铺风格和品牌调性之外,同时还要考虑几个重要的因素,包括浏览器兼容器、安全性、加载速度以及对搜索引擎的友好性。

一个独立站卖家面向的消费者来自全球地区,他们使用的浏览器各不一样,有些人可能使用一些很小众的浏览器,比如我们在国内有人使用360浏览器、QQ浏览器也有人用谷歌浏览器等。一些独立站店铺的模板,在浏览器A里可以兼容,但可能在浏览器B里无法兼容,以至于网页无法完整而清晰的展示,这样一来,独立站的成交量和转化率都会下降。

此外,一些模版尤其是免费模版,存在安全漏洞,导致卖家的品牌独立站会遭受攻击。

另外,很多模版兼顾了搜索引擎友好性,这一点尤其重要,所有的卖家都希望自己的店铺页面被搜索引擎收录,以此获得自然流量和自然订单。

这一点,发源于海外并深耕独立站SaaS多年的Shopify很有信心。

它在起诉Shopline的文件中称,它的“Down”模版设计优美,兼容所有主流浏览器,加载速度也优于许多模版,同时“更容易使一个网站在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页中找到。”

确实,Shopify的模版,是其吸引独立站卖家使用其平台的重要“砝码”之一。

正因为Shopify的模版具有许多优势,因此,它的大量模版也是付费的,卖家除了支付使用SaaS的基本费用之外,还需要购买它的各式各样的模版。

如今,Shopify认为Shopline抄袭了它的模版,并为许多卖家提供“免费模版”,难怪它会跳脚。

一位深圳独立站卖家告诉「蓝海亿观」,Shopline相比Shopify,基础订阅费用更便宜,且有很多免费的模版使用,因此,他和周围的不少朋友既有用Shopify也有用Shopline。

图/Shopify订阅费

在这种情况下,Shopline对中国卖家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其“免费模版”,成为重要的杠杆之一。

面对Shopline日益增加的注册用户,以及使用“免费”模版的卖家越来越多,Shopify心急如焚,以至于大动肝火,将Shopline告上了法院。

03. Shopify与Shopline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在2020年的“口罩行情”下,Shopify成为了赢家,当时,它的付费卖家数达到175万,GMV跃升到了1196亿美元,市值也一翻再翻。

信心满满的Shopify雄心万丈,开始布局更多的业务,将员工从两三千人增加到一万。同年,Shopify开始在中国组建团队。

然而,Shopify的中国团队权限很小,对于中国卖家的支持力度和需求的响应往往很滞后。一些卖家遇到问题,也需要很长的反应链条才能得到反馈。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中国卖家涌向了山寨版的Shopify,包括Shopline、店匠Shoplazza、Shoptago、Ueeshop、XShoppy、ShopYY等。

这些沉寂多年的山寨版Shopify顿时变成了香饽饽,获得了资本的青睐。也就2020年,Shopline获得了欢聚集团的战略投资。

然而,独立站繁荣的剧本并没有按照设想的路线去走。

疫情后,大量人群回归线下消费,曾经膨胀几十上百倍的电商订单大幅度缩水。独立站卖家迎来了一阵紧缩。

即便独立站SaaS大霸主Shopify,也在2022年宣布大裁员和大紧缩,而Shopline、店匠Shoplazza等中国版同行也像生活在同一片海水里的鱼,受到了水质恶化的影响,变得步履维艰,裁员、收缩的戏码不断上演。

2023年,Shopify又将21亿美元收购的物流业务Deliverr贱卖给Flexport,意味着它在物流硬件业务方面向亚马逊低头认输。

深圳一位卖家透露,直至2024年上半年,独立站的行情一直不太好,销量相比去年同期低迷不少,直至4月底,稍微有好转。“只是好转一点点而已,”该卖家补充道。

卖家的苦日子也映射到了Shopify的财报上。

在今年第一季度,尽管Shopify营收同比增长了23%,达到了19亿美元,但净利润为却变成了负数,亏损了2.73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净利润为6800万美元。

雪上加霜的是,Shopify还预计第二季度毛利率较第一季度下降50个基点,收入也将只有个位数百分比的增长,创近两年来最低水平。

消息一披露,Shopify股价在盘前交易中暴跌19%以上。

Shopify们的痛苦正在不断扩散,近期,其海外的竞争对手BigCommerce的日子也不好过,业绩持续缩水,近期正考虑将公司出售。

04. Shopify的护城河

虽然遭遇了种种挑战,Shopify的护城河还是在的,而Shopline们要轻易突破这一护城河,尚需时日。

Shopify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店铺搭建SaaS工具阶段:Shopify于2006年成立,一上来就为独立站卖家提供建站工具,接着向卖家开放各类插件,这一阶段,Shopify尚未形成生态,只是一个建站工具;

二、搭建闭环电商场景,推出支付与物流:Shopfiy在2013-2015年推出了支付(Shopify payments)和履约物流(Shopify shipping)服务。这意味着,Shopify开始向电商闭环迈进,从建站、到引流获客,再到支付和履约;

三、平台丰富阶段:2015之后,Shopify和Pinterest、Facebook等合作,加强了引流能力,推出了自营的Shopify pay,和亚马逊合作,允许卖家能直接将独立站店铺导入亚马逊店铺。由此,Shopify开始成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电商平台。

四、生态平台阶段:2018年-至今, Shopify开始演变为一个丰富的生态平台。首先是服务多元化,从建站到支付再到履约,然后演化成交税、工资、员工管理等通用型SaaS工具,甚至启动了Shopify POS线下支付、收单业务,以及向卖家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电商贷款、资金周转等,客户群体由此也延伸到了线下商家、和批发等B2B企业。

在AIGC的大时代,Shopify也通过AIGC来改造其其业务。

目前,Shopify将ChatGPT集成至应用程序和服务中,实现平台商品评论数据分析、标题及关键词优化、营销文案撰写、网站智能化开发编程等多项功能。基于ChatGPT的支持下,Shopify的业务效率持续上升,比如顾客只和Shopify的智能客服进行1-2次问答型对话,Shopify就可根据用户过往行为数据提出解决方案。

可以说,Shopify与时间交朋友,才慢慢生长为一个丰富的生态平台。

像Shopline这样的模仿者,虽然通过“免费模版”吸引了一批卖家,但要在生态系统建设方面要赶上Shopify,也需要跟时间长期做朋友。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