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近40家门店集体改名,牵出餐饮加盟“黑幕”!

关注
吵吵闹闹,分分合合,甚至对簿公堂,餐饮品牌和加盟商之间的矛盾仍时有发生……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红餐网(ID:hongcan18),作者:景雪,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从甜甜蜜蜜到公开反目,又有餐饮品牌和加盟商闹掰了!

最近,济南近40家“电厂二板面”集体更名为“朱婆婆甜沫板面”引发关注。这样一起更名事件也将“电厂二板面”品牌方与加盟商的矛盾暴露于公众视野。

品牌方与加盟商互相推诿、互相指责,活脱脱一部“宫斗”局,而这还只是餐饮品牌与加盟商矛盾激化的冰山一角。

近40家门店集体改名,加盟商与品牌方撕破脸

综合山东当地媒体“新黄河客户端”“齐鲁晚报”的报道以及网络上的一些公开信息,我们大致梳理了这起改名事件的经过。

事件中涉及的餐饮品牌为“菏泽电厂二板面”(下称电厂二板面),红餐大数据显示,目前该品牌有近50家门店。

据悉,2021年,创业者朱立叶加盟了电厂二板面,在济南开出首家门店。此后4年,朱立叶所开设的“电厂二板面”店达到近40家。

但在加盟开店的过程中,朱立叶与电厂二板面品牌方逐渐有了嫌隙。朱立叶表示,品牌方的加盟费从最初的15800涨到18800,最后直接飙到了39800,后来还要求她缴纳“大几十万”的保证金,这让自己十分恼火。

另外,朱立叶强调,品牌方在实际运营中缺失,除了给予“电厂二板面”的品牌商标使用权外,几乎未提供其它实质性的支持,这让她有种“养了四年的孩子被人偷走”的感觉。

而品牌方则表示,因为发现朱立叶的门店为了降低成本,将品牌方底料与其他的行家底料混合使用,故而要求朱立叶缴纳保证金,以确保底料100%从菏泽总店发货。

2024年12月,在拒绝了品牌方的保证金要求后,朱立叶方最后一次向品牌方采购了料包(仅够支撑门店使用15-20天),此后便停止向品牌方采购核心料包。

今年1月起,朱立叶陆续将旗下门店门头全部更换成“朱婆婆甜沫板面”,并启用自主研发料包。

3月,电厂二板面品牌方向朱立叶发出了律师函,5月初又发了解约函,并提起诉讼。品牌方表示,朱立叶方将旗下门店全部更换门头为“朱婆婆甜沫板面”,并使用“品牌升级”等宣传语属于“变相贬低菏泽电厂的板面”的行为,构成了违约。

而朱立叶方则解释,更名是因品牌方多次威胁“断料摘牌”,为避免三百多名员工失业和重大经济损失的“迫不得已”之举。并对品牌方短期内三次提高加盟费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对方是想借她在济南打响的品牌热度“顺势再割一波韭菜”。

朱立叶方在最新的回应中也提到,团队在准备提起反诉,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双方各执一词,互相指责,到底谁对谁错,目前看来,仍是一场理不清的迷局。

友谊的小船,是如何说翻就翻的?

事实上,近些年,伴随餐饮加盟模式被越来越多餐饮企业接纳,品牌和加盟商之间的分分合合,吵吵闹闹,已不罕见。

比如,贤合庄。曾头顶明星光环,吸引了大量加盟创业者,全国加盟店一度达到800多家。但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其加盟店管理、经营方面的问题屡屡被曝光。有加盟商将贤合庄告上了法庭,还有加盟商直接去到贤合庄总店门口维权,要求品牌归还血汗钱,给个说法。

图片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还有奶茶品牌天然呆,曾多次因“特许经营合同纠纷”被起诉,与加盟商“对簿公堂”。

即便是像汉堡王这样的快餐巨头,也曾深陷与加盟商的纠纷。去年,多位加盟商指控汉堡王运营成本过重,无法兑现回本承诺。同时还存在配送劣质食品,不合理处罚等多种问题。“汉堡王与加盟商签订霸王条约”词条,一度登上热搜。

抛开那些为了割韭菜的恶意快招不谈,总体来看,餐饮品牌与加盟商的矛盾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双方就回本周期、利益分成产生争议

绝大部分连锁餐饮品牌对外招商时会给出一个回本周期数据,以此让加盟商对加盟投资的回报率有直观了解。更快回本,更高投资回报率也是很多加盟商选择品牌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

但市场一直在变,现实经营远没有想象中美好。近几年,餐饮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供给过剩、价格战惨烈,门店盈利的难度加大,投资回本的周期也会变长。再加之,一些连锁品牌会收取较高的加盟费、管理费等,导致加盟商实际利润空间变小。加盟商的真金白银大量消耗,其必然会将矛头指向品牌方,由此埋下冲突的种子。

二是围绕成本支出而产生的矛盾。

品牌方为了提升品牌定位,可能会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服务和营销活动。同时也会要求加盟商及时跟上品牌的发展步伐,对门店形象、物料、推广、宣传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投入。而加盟商更重视对自己的真金白银控制,质疑品牌方管理成本过高,支出不合理。由此,双方就会展开拉锯战。

图片

另外,价格战、客流量减少等现实境遇已经让加盟商到手收入直线减少,但线下人工、房租成本依旧居高不下,在“开源”达到瓶颈后,加盟商们就会思考在“节流”上下功夫。个别甚至会动起歪心思,采用价格更低的原材料,获取更高利润,导致产品品质出现问题,品牌形象受损,致使品牌与加盟商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三是品牌方对加盟店的运营扶持不到位、缺失,会变成双方冲突的导火索

很多小白创业干餐饮,会选择加盟品牌。因为他们本身经验匮乏,不懂门店的运营,所以更需要品牌方能提供专业的、一站式的技术支持,包括门店的选址、装修,产品制作、服务、运营管理等各流程的标准化,以及员工的培训、营销策划、外卖代运营等。

而连锁餐饮品牌基于盈利的单店模型开启规模化复制后,可能会一味追求门店数量,而忽视了后端人才培养、组织的搭建,导致总部运营管理能力难以支撑门店快速扩张。配送不及时、督导执行不到位、加盟商有经营难题时品牌长时间不反馈,或给出的建议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都会让加盟商对品牌的满意度急剧下降,直接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文化背景和处理方式不同,以及理念不合,也会导致双方分道扬镳。

一般来说,连锁品牌会更看重于长远规划,做决策时会在意公司品牌形象、门店标准化运营、消费者口碑等各项满意指数最大化。

图片

而加盟商追求的是自己财富更大化,抱着尽快把钱赚回来的念头,这样就会做出很多短视的决策。更有甚者,一些加盟商借助品牌方力量开出门店,在门店生意步入正轨后,便会想自立门户,找出种种理由想要中止合同。理念不合、同床异梦,导致最后分道扬镳,这样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一边是餐饮品牌在不断扩张中头疼加盟商的管理;另一边,因成本投入、利益分配等产生的分歧越来越多,加盟商对品牌方的怨言越来越大。可以说,餐饮品牌与加盟商之间的冲突几乎无可避免,这也不禁让我们反思,品牌方与加盟商之间如何维持良好的关系,想要实现双赢真就这么难吗?

双赢还是双输本质是一场“博弈”

长远来看,加盟连锁将是餐饮行业实现高速发展、完成产业升级、打破组织结构弊端的主要途径,也是普通人实现财富梦想、阶层跃迁为数不多的机会。近些年,餐饮加盟市场上,无论是品牌方,还是加盟商,都在不断进化。

品牌层面,如今,包括海底捞、和府捞面、喜茶等各个赛道的头部品牌都已加入到了“开放加盟”的阵营,这些头部品牌入场,掀起抢夺优质加盟商的风暴,促使餐饮招商加盟竞争越来越激烈。

所以,我们也看到,不断有连锁品牌开始放宽加盟政策,比如瑞幸开放的“带店加盟”。为了推广“带店加盟”模式,瑞幸不仅抛出0加盟费的橄榄枝,同时还强调在营销、全域流量方面给予支持;九毛九开放了旗下两大子品牌“太二酸菜鱼”“山的山外面酸汤火锅”的加盟业务,横向拓宽加盟范围;还有一些餐饮品牌在降低加盟费的同时,开始对一些持续盈利的加盟商,给出按年度利润阶梯返点的优惠政策。

图片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行业内卷倒逼品牌的加盟策略升级,加盟商的经营效益也会由此得到提升,实现财富的增长。

另一方面,加盟创业者的甄别能力逐步提升,一人开多家门店的职业加盟商群体正变得越来越多。以古茗为例,截至2024年9月30日,在开设古茗门店超过两年的加盟商中,平均每个加盟商经营2.9家门店,71%的加盟商经营两家或以上加盟店;蜜雪冰城的招股书也显示,经营多家蜜雪冰城门店的加盟商数量在不断增多。

根据《2024职业加盟商洞察报告》,职业加盟商已经成为餐饮连锁领域的重要力量。

这些职业加盟商有着一定的商业运营实力,能帮助品牌快速布局,又能与优质加盟品牌形成良性互动,获取丰厚回报。

财富不断积累的加盟商“大佬”,如果还能深谙各品牌的竞争策略,坐拥丰富的地方资源与广泛的物业优势,就会进一步进化成“超级加盟商”,掌控多家品牌门店,甚至跨领域经营。

品牌方与加盟商共同进化,在此背景下,双方的选择、协作会更严谨。加盟商会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管理经验、地域优势以及对目标的期望,选择适合自己的加盟品牌;品牌方也会多方考量加盟商的综合实力,强调与加盟商的深度参与、共同成长。

换句话说,连锁品牌与加盟商之间,既有强弱的博弈,也要有互相帮扶、携手进退的信念。需要维持好“平衡”,和气才能双赢,互相拆台最后大概率只会双输!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