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头换面的日本巨头,竟成了猛男钟点房?

关注
改头换面,竟然同时搞定猛男和二次元。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金错刀(ID:ijincuodao),作者:张一弛,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如果说中国便利店江湖有个逆袭爽文模板,那一定是最近的罗森。

30年前它刚进入中国时,还被网友票选为“最不想去的便利店”榜首。

如今,罗森的走红方式只能让人感叹上一句——路子实在太野了!

图片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人眼中就有一千种罗森的打开方式。

在大学生眼里,罗森是最具性价比的自习天堂,在无数考前的深夜,图书馆和教室又一座难求,没有什么比24小时营业、提供免费热水还有空调的罗森更适合自习。

图片

而下班后的打工人在罗森举行的解压仪式——调酒,下班来上一杯,牛马的怨念都能消散不少。

图片

罗森也是健身房猛男的“钟点房”,这里的减脂餐没有抠抠搜搜吃不饱这一说。

撸铁完,直接来个50%增量的pro max膨胀版三明治。

图片

2024年罗森海外业务利润恢复至25亿日元,一举扭转上年49亿日元的亏损,其中光中国市场贡献了近90%的海外门店利润。

今年罗森宣布了雄心勃勃的中国计划:未来六年新增5000家门店,将中国门店总量推至12000家,增幅高达80%。

其他外资品牌灰头土脸,罗森反而对流量密码手拿把掐,仿佛脱胎换骨。

曾经被按在地上摩擦的外资便利店,怎么在中国上演咸鱼翻身?

01改头换面的罗森,竟然同时征服猛男和二次元

很多人也许没发现,罗森中国已连续第三年成为在华外资便利店门店数量最多的品牌。

罗森在中国开店6300多家,远远超过7-11的3906家和全家便利店的2707家。

而最近罗森的意外爆火,要从“反向虚标”说起。

这几年,打假网红的重灾区就是超市、餐饮、市场的缺斤少两情况,曾经有些商家看到B太动自己的“问题秤”,直接扬言“要把你眼镜给砸了!”

图片

最先发现事情有点不对的是健完身常去罗森买三明治的控卡人士,他们发现在别的便利店根本吃不饱的三明治, 到了罗森竟然开始悄悄加量。

9.9的奥尔良鸡腿排三明治,净含量195g,结果买回家一称干到了290g,简直做好事不留名。

图片

巧克力冰面包包装净含量85g,结果去掉包装称达到108g——拼命给你加量,净含量只是它的底线。

大方到让人落泪,让人怀疑这一定是“被资本做局了!”

图片

有网友发现,罗森的任何一个三明治都是超出了标注的重量。

甚至罗森还专门在江浙沪地区搞了个《膨胀版三明治》,加量不加价,生怕大馋丫头们不够吃。

在罗森,你能找到很多精准戳中年轻人的小心思:

比如走进罗森就会发现,罗森的饮品陈列摆放很有意思,他不是按照传统的品类进行摆放,而是按照调酒公式来选择谁跟谁做邻居。

图片

去一趟海底捞,还得在网上提前搜秘制配方攻略。

但罗森明目张胆的贴着调酒公式和咖啡特调公式“丰收桂花陈酒+东方树叶茉莉花味=桂花茉莉”、“野格+果子熟了=野格栀子花”,再放到罗森的冰杯里,好喝还不醉。

下班一杯30块钱不到的小酒,治愈了无数对酒吧望而却步的打工人。

图片

女生在罗森的快乐,来源于9.9元的甜品。

早在2010年之前,日本便利店的冷藏货架是饭团和便当的天下,顾客也主要是男性。为了吸引人数日渐增加的日本职业女性,罗森选用口感更佳的动物奶油代替廉价的植物奶油,开发出“高级蛋糕卷”。


结果这款蛋糕卷,在日本门店单日最多卖出过60万份。这不单成为一款超级热卖的产品,还是罗森爆款甜品的原点。

罗森的甜品区,藏着中国便利店最狠的流量武器。

你可能没买过罗森的饭团,但你一定听说过冰皮月亮蛋糕。后来它成了罗森的镇店之宝,甚至被网友戏称为“便利店版哈根达斯”。

图片

罗森的神奇之处,还在于能同时搞定猛男和二次元。

去年一整年,罗森联名了初音未来、原神、恋与深空、第五人格等约20个IP,卷到瑞幸都直呼内行。

在跟恋与深空联名时,乙女玩家蹲点抢购的手速,直接让“罗森IP购”小程序服务器崩溃;跟鸣潮的联名,一家便利店盖住了旁边的霸王茶姬奶茶店的风头。

图片

从猛男到二次元,从打工人到学生党,每个人都能在罗森找到自己的“快乐密码”。

02没搞定上海,却被武汉和南京给救了

别看罗森如今成为网红便利店的顶流,但罗森当初为了在中国活下去,几乎是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

早在1996年,全家、7-11都没注意到中国市场时,罗森作为第一家外资连锁便利店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罗森以中日合资形式在上海开出首家店铺,开创了外资便利店入华先河。

洋气的上海和洋气的便利店,让罗森对未来踌躇满志。

图片

但罗森怎么也没想到,早期的本土化步履维艰。

在进入中国头20年,年均开店34店,几乎是慢速蠕动。截至2016年4月,其在中国的门店数量仅为685家,尚且不足全家在上海一地的店铺数量。

罗森看着竞争对手一个一个崛起,立刻委派对中国食品业务比较熟悉的三宅示修来负责罗森中国业务,期待可以重建中国业务。

三宅一上任,就做出了走出上海的大动作,他看上了重庆这块宝地,希望可以带领罗森进一步开拓业务领地。

图片

他带领团队做出了详细的进驻中国内陆城市重庆市的计划,据说他还专门去拜访了重庆市副市长,但副市长却告知他说:“比起罗森,重庆更希望来的是全家或者7-11”。

也不怪重庆,因为当时用户问卷调查,得到最多的答案竟然是:“在不想去的便利店排行榜上,罗森排在第一名”。

这番话像一盆冷水,浇得三宅一身凉。

武汉这个城市,让罗森彻底在中国脱胎换骨。

2016年,罗森在拓展中部市场时,也正好有一个湖北“地头蛇”中百集团同样为便利店发愁。

中百集团早在2002年就开始试水便利店,但举步维艰。正愁续命之道时,罗森抛出了橄榄枝,双方一拍即合,在武汉开出了华中首个国际便利店——中百罗森。

图片

这场合作对于双方来说几乎是双赢:

中百和罗森建立了极其详细指导和管理品质等的机制,让罗森的食品运营更加规范;而罗森的国际范儿,也让中百找到了便利店门道。

当然,除了依靠加盟店迅速落地外,武汉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公开数据显示,坐拥89所高校和95家科研院所的武汉,是世界上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约有130万在校大学生。

大学生即使消费的需求,让罗森扎堆开在了大学旁边甚至大学内部。举个例子, 在高校扎堆的武昌区和洪山区门店数高达240家,其中不乏“一校多店”。

图片

在武汉,罗森成功和大学生紧紧绑定在一起。

2017年,罗森联盟全武汉30所高校举办校园免费送冰淇淋活动,2018年,早早开始助力“汉马”。

武汉8个主要便利店品牌中,中百罗森门店数量约400家,排名第一。

图片

接下来,南京成了罗森又一次命运转折点。

一年之后罗森绕道上海,如法炮制,继续联姻南京本土零售巨头——中央商场集团,授权其南京区域罗森特许经营权。

2017年8月,罗森南京首店开业,成金陵第一家外资便利店。

作为南京零售圈地头蛇,中商的强悍渠道让罗森迅速在南京开疆扩土,罗森南京丹凤街店日销售额11.8万元,打破罗森中国门店单日销售最高纪录,创下罗森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最高纪录。

结果,仅仅过了2个月,南京新街口中心店日销售额突破20万,一举刷新了全球罗森日销记录!

至此,很多网友对罗森头衔的身世之谜也找到了答案。

03广州奇袭对手,全靠夫妻店入乡随俗

要拿下万店的雄心壮志,仅仅拿下华中是绝对不够,华南是必打一战。

以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可谓是全国便利店品牌竞争最激烈的区域,业内称到广州开便利店,相当于江湖高手去华山论剑。

而广州本土品牌美宜佳门店数在2023年就已经突破了30000家,在低线城市也形成了绝对优势。

图片

除此之外,罗森除了要“对战”美宜佳、易捷、昆仑好客等本土便利店品牌,还要提防各大社区团购平台。

而在广东开疆拓土,罗森打出了两招:

一是投靠“夫妻店”,以小博大。

早期外资便利店在中国扩张,大多坚持直营模式,罗森却反其道而行之,搞起了区域加盟制。

但过去罗森大店的加盟模式,店铺面积至少要50平米,合同期为5年起。光是前期投入,就要五六十万,成了很多人望而却步的门槛。

在粤闽地区(广东、福建)的罗森小站,加盟费最低4万元起,大店和小站之间就存在9倍的差距。

有网友说,“4万块换一张罗森招牌,我也算坐上国际品牌管理岗了。”

图片

二是接地气,征服广东人。

跟已经无孔不入的美宜佳相比,罗森如果继续卷点位几乎在短期内没有任何优势。

于是,罗森就专门推出区域限定的产品。在广州罗森便利店里,自有品牌的菠萝包是广式的,咖啡牛奶布丁中会添加顺德水牛奶,还推出了甘蔗陈皮水等广式特色饮品。

图片

有人抱怨,开便利店的人变多了,但是赚钱更难了。

有报道称,便利蜂入驻的38个城市中已经有13个城市“不得不临时闭店”,2278个店铺有将近四分之一处于关店状态。

但与其说是钱不好赚,倒不如说是心思花的太少:有些闷头主打寿司、饭团这些中国人不太爱吃的冷食,还有些在鲜食上屡屡爆出安全问题,失去了“便利店”最大金字招牌。

无论是靠大学生还是打工人,罗森的翻盘都说明了一个道理:

只有找到长板,才能赢得主动权。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