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训鞋服市场再起混战,谁能从健身新格局中受益

关注
卖产品,也卖荷尔蒙。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懒熊体育”(ID:lanxiongsports),作者:叶京川,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025年国内健身行业较之过去几年,有了更多好的迹象。乐刻在其1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新的“2+n”战略构想,继续拓宽业务,店铺数超过2000家,PURE、超猩、中田、健萌等同样也有所企稳,而24/7 Fitness、小卓、SAVAGE等健身品牌的冒头,让此前一段时间甚至已给人收缩观感、受关注减弱的健身市场,重新荡起了一些涟漪。

除去场馆之间的交锋,近几年健身圈里最热闹的变化莫过于综合体能训练的悄然走红。这种融合了力量、耐力、灵活性和爆发力的训练方式,正在从硬核小众走向大众视野。

看看数据就知道——集合跑步、滑雪、划船、推拉雪橇等项目的综合体能赛事HYROX从2017年首场比赛的650名参与者,飙升至2024年全球83场赛事吸引65万运动员,七年增长400%的复合增长率足以说明问题。而更老一点的CrossFit,在国内更是从社区健身房走向台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赛事体系。

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是年轻人运动观念的深刻转变。Strava此前的报告显示:Z世代比千禧一代更爱结伴训练,对竞技内容的互动量是休闲健身的4.2倍,他们更在乎可量化的运动表现而非单纯的外形塑造。这种追求”全面强健”的思潮,正在重塑健身行业的格局。

时下正在中国多个城市举办的lululemon每年最重要的IP活动之一“夏日乐挑战”,无疑踩中了这股风潮。而除去本身依托泛健身生活方式起家的lululemon乃至alo、vuori等,以及以健身起家的安德玛等品牌,其他运动品牌们显然也嗅到了这股风潮。

阿迪达斯在2024年动作频频,先是与亚洲顶级综合体能赛事”全力游戏”达成全面合作。2024全力游戏赛事历时八个月,遍布全国十余座城市,举办了三十多场分站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上千名精英运动员参加,而年度总决赛更是放在了网球上海大师赛的主场馆旗忠网球中心。同时,阿迪还签下了国内CrossFit明星选手陈胜,试图在专业领域建立话语权。加上此前它们于2023年拿下的莱美团操课程,也在健身房场景中快速圈粉。可以说,阿迪正在编织一张覆盖专业竞技到大众健身的综训网络。

彪马则选择了另一条路,把宝押在了HYROX这个新兴赛事上。2024年11月,HYROX首次登陆北京,并计划未来几年在中国扩大赛事规模。后续,彪马作为装备赞助商一定会在更多的比赛里高调亮相,这种绑定特定赛事的策略,让彪马在综训领域有了明确的落脚点。

耐克的做法则显得更加”润物细无声”。虽然不像阿迪、彪马那样大张旗鼓地签约赛事,但根据懒熊体育的观察,耐克Mecton系列产品在国内综训场馆的渗透率一直居高不下。综训产品在国内的耐克门店逐步上架,Mecton综训鞋款正是主推。

李宁在2024年交出的成绩单中,提到了跑步、篮球和综训三大品类贡献了64%的流水,成为业绩支柱。虽然没有大动作的赛事合作和足以破圈的产品与签约,但近来李宁在线下健身场景的搭建上的动作已经被行业紧密关注,与其在综训市场上的占比关系很大。

大品牌忙着圈地,小品牌则在细分市场找到了生存空间。举重名将吕小军的个人品牌luxiaojun与CrossFit赛事深度合作,在举重鞋的基础上推出专业综训鞋款;FETAQ通过与SAVAGE体能健身馆的合作,在特定社群中建立口碑;XPODIUM、PROUD、RHINO这些新锐品牌,则从小红书起家,依靠供应链的优势,通过签约教练和KOL快速破圈。就连美国专业运动品牌TYR,之前只能靠代购进入中国市场,现在也正式进驻,想在综训装备市场分一杯羹。这些小品牌的崛起,印证了综训市场正在发生的分化,当巨头们争夺头部赛事资源时,细分领域的空白正在被快速填补。

这种繁荣景象背后,还藏着综训市场三个鲜明的趋势。

首先,综合训练正在成为连接专业运动与日常健身的桥梁,特别是像lululemon、alo等品牌打破了健身穿着和日常穿着的界限,用户不再严格区分训练服和日常穿着,他们需要的是既能应对高强度训练,又能在咖啡店不显突兀的多功能产品。这种需求倒逼品牌必须在专业性能与日常审美之间找到平衡点。

其次,市场细分正在加速。巨头通过赛事IP锁定硬核玩家,小品牌则深耕特定人群——可能是某些健身场馆忠实的社群成员,也可能是吕小军这类明星运动员的粉丝。未来“大而全"的综训产品或许会越来越少,针对特定场景的精准设计将成为主流。比如专为CrossFit设计的鞋子会像FETAQ一样兼顾且细化到训练的每一个场景,而为HYROX优化的产品则更注重长距离跑步与力量训练的平衡。

不过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彪马已经与HYROX深度绑定,但比赛中耐克、lululemon甚至更多小众品牌的出镜率依然很高。这不能够说是彪马战略失误,而是HYROX太火,吸引了各路品牌纷纷前来。这种现象恰恰说明,在细分市场站稳脚跟后,如何守住阵地同样是个挑战。

最重要的变化或许在于,品牌竞争已经超越了产品本身,转向了装备、内容和社群的全链路体验。在这个赛道,单纯做好产品远远不够,关键是要能贩卖“荷尔蒙”,激发用户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就像CrossFit社群衍生出的文化现象,或者HYROX赛事营造的竞技氛围,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才是真正让用户买单的原因。

品牌轮番上阵想要争夺综训市场,而综训市场的未来在于考验哪家品牌能创造出让用户热血沸腾的运动体验。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