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十三太保,造车不如踢球

在足球比赛之外,十三太保各自的汽车实力也值得比试一下。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汽车商业评论(ID:autobizreview),作者:涂彦平,编辑:黄大路,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今年夏天,苏超爆火,有着“十三太保”之称的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城市,也随之火出了圈。在足球比赛之外,十三太保各自的汽车实力也值得比试一下。

如果按照2024年GDP对十三太保进行排名,谁是大小王一目了然。

第一梯队是苏州(26727亿元)、南京(18501亿元)、无锡(16263亿元)、南通(12422亿元)、常州(10814亿元);

第二梯队是徐州(9537亿元)、扬州(7810亿元)、盐城(7779亿元)、泰州(7021亿元);

第三梯队是镇江(5540亿元)、淮安(5413亿元)、宿迁(4802亿元)、连云港(4663亿元)。

如果根据汽车产业强弱来进行排名,又该怎么排呢?

2023年,江苏省汽车产量为198.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04.7万辆。分地区看,常州、南京、泰州、镇江、徐州5市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位居全省前列,产量分别为67.8万辆、20.4万辆、9.3万辆、3.0万辆和1.7万辆,全省占比分别为64.8%、19.5%、8.9%、2.9%和1.6%,合计占比为97.6%。

2023年,江苏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企业开票销售1.16万亿元。其中,苏州、常州、无锡、南京、扬州汽车零部件开票销售居江苏省前列,合计占全省80.3%。

从以上数据大概能看得出十三太保中谁是汽车强市谁是汽车零部件强市。

比如,因苏超连败被封“十三妹”的常州,在新能源汽车的赛场上,却是妥妥的冠军,连“南哥”南京都得甘拜下风。

单从整车企业来看,除了理想,常州还有比亚迪、北汽重型汽车。

南京有南汽集团、上汽大众、上汽大通、南京英德利、长安马自达、长安汽车、开沃集团。

无锡有上汽大通、华晨新日、江苏常隆客车、无锡中车、无锡华策。

苏州有奇瑞捷豹路虎、光束汽车、苏州金龙。

盐城有江苏悦达起亚、一汽奔腾,还有据说要复活的高合汽车。

徐州有徐工汽车、创维汽车、吉麦新能源、骏驰新能源。

扬州有上汽大众、江淮轻型汽车、潍柴亚星、中集通华。

南通有斯堪尼亚、枫盛汽车。

淮安的敏安汽车已陷入停滞状态,不过据说正在被一家著名车企盘活。

镇江有北汽麦格纳。

泰州有长城汽车。

除了连云港市、宿迁市,其他十一个城市均有整车企业。

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位居全国各省市汽车产量排行榜第4位,排在广东、安徽、重庆之后。这个排位与江苏GDP全国第2的地位,还有些差距。

2024年,江苏省汽车制造业规上企业实现营收1.28万亿元,占全国的12%,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220.2万辆和122.6万辆,动力电池产量、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均位居全国首位。

从规模来看,江苏省算得上是汽车制造大省,但它主要是引进外省汽车品牌在本土生产,缺乏有足够行业影响力的本省汽车品牌。

知乎上有人问:“经济大省江苏为何缺少像样的汽车品牌?几乎每个省都有知名汽车品牌,江苏却没有。当年南汽(南京汽车集团)划给上汽,这属无奈。未来会有机会吗?”

当年,江苏可以说是汽车整车大省,新中国建立之初就有南京汽车制造厂,后来演变成南京汽车集团。改革开放后,苏州下面的张家港市是中国著名的中巴汽车基地,以牡丹客车名闻天下。但是199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进入21世纪初就完全没落。

2015年后,在中国造车新势力大潮中,江苏希望重整汽车产业,积极主动出击,也曾引进了不少汽车品牌。

南京的博郡、拜腾、银隆,常州的自游家,盐城的高合,苏州的前途,淮安的敏安,南通的赛麟、陆地方舟……

可惜,这些品牌都没有好的结局。好在常州抓住了理想汽车。现在试问,谁能代表江苏的汽车工业?

南京:与新创车企缘浅

汽车与钢铁、石化、电子信息并称南京市四大支柱产业,目前南京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500家。

上汽集团旗下的四家子公司——南汽集团、上汽大众、上汽大通、南京英德利,以及长安马自达、长安汽车、开沃集团,共计7家整车企业在南京有生产基地。福特中国早在2007年和2017年就分别成立了南京研发中心和测试中心,后来升级为产品中心。

不过,南京似乎与新创车企缺少缘分。

自2015年开始,南京曾大力引入知豆、博郡、拜腾、银隆、前途等新能源汽车项目,但这些公司无一例外均走向破产(后来知豆重组,但未来还是未知数)。

2024年8月,星纪魅族集团与极星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极星科技的中国区总部项目落户南京。然而,2025年4月,随着极星汽车在华战略收缩,极星科技也结束了运营。

10年6家新创车企落地南京,开花不结果,不由得让人为南哥长叹一声。

尽管如此,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是形成了“3+1+1”布局,即江北地区(含江北新区、浦口区)、江宁区、溧水区3大整车生产区域,栖霞区(南京经开区)为核心零部件企业集聚区,秦淮区为智能网联汽车集聚区的“3+1+1”布局。

无锡:上汽大通基地

无锡市目前拥有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华晨新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江苏常隆客车有限公司、无锡中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无锡华策汽车有限公司等整车企业。

其中,上汽大通无锡分公司成立于2010年,生产MPV、SUV、宽体轻客、皮卡及特种改装车等产品,是无锡市惠山区首家产值百亿级企业。

成立于2018年的华晨新日,是无锡市首家新能源整车企业。它是华晨汽车集团与新日集团的合资公司,曾推出两款微型电动车i03和i03A,但在市场上没什么存在感。

常隆客车是江苏省首家获得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证资格的大型纯电动客车制造企业。

无锡中车新能源生产新能源商用车、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产品以及城市物流车等专用车型。

无锡华策汽车主要经营中型客车生产,天眼查显示,目前其虽然在业,但2024年参保人数为0。

相比整车来说,无锡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强大一些。

2023年6月发布的《无锡市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显示,当时全市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有规上企业425家,拥有“江苏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惠山区)和“国家火炬计划无锡新区汽车电子及部件产业基地”(新吴区)汽车产业基地。

徐州:徐工重卡一枝独秀

2024年7月的一份数据显示:徐州全市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27家,其中整车制造企业2家,零部件企业25家,整车产能11万辆,其中乘用车3万辆、商用车8万辆、新能源车8万辆。

徐州市素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成立于1943年、总部设在徐州的徐工集团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一张响亮的名片。作为徐工集团的下属企业,徐工汽车是江苏省唯一的重卡和新能源卡车研发制造企业。

2008年,徐工集团通过收购南京春兰汽车,开启了重卡制造之路。2015年,随着徐工汽车徐州基地建成投产,徐州第一次有了自己品牌的重卡,圆了汽车梦。

2024年,徐工重卡的销量在中国重卡市场排名第七,在新能源重卡市场排名第一。

2025年2月,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物流集团等30家战略投资者,与徐工汽车签订总额为64.44亿元的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协议,成为近五年来国内商用车企业最大的融资项目。

相比商用车,徐州的乘用车基础就显得相当薄弱。

2019年,开沃新能源乘用车基地项目落地徐州,后来用于生产创维汽车。

成立于2018年的吉麦新能源总部也设在徐州,旗下的凌宝汽车定位为新年轻座驾,专注中国城镇市场,推出了凌宝BOX、凌宝Uni两款A00级纯电小车。

此外,始建于1976年的淮海控股集团也有微型电动汽车业务,旗下的徐州骏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1月,推出了骏驰EA、骏驰ET、骏驰EK等微型电动车。

常州:押中了理想

有“新能源之都”美称的常州,2024年整车产量近80万辆,集聚近4000家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其中规上工业企业901家。

2025年6月,理想汽车宣布成为“苏超”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并打出了“移动大客厅,装得下十三种不服”“十三太保十三个家”的宣传口号。

理想汽车是真正的常州造。2016年,李想带着三页PPT来到常州,拿到了常州武进产业基金的投资,将第一座整车工厂落地此处。2024年10月,理想汽车第100万辆汽车在常州工厂下线。

理想汽车不仅成为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的车企,也发挥了链主的作用,目前已带动省内144家企业协同发展。

除了理想汽车,李一男的造车项目自游家也曾落地常州,由大乘汽车基地代工,可惜昙花一现。此外,比亚迪在常州也有生产基地。

在商用车方面,北汽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常州市,是北汽商用车在南方的核心战略布局。

在整车之外,常州的动力电池产业是一大亮点。2015年,中创新航落地常州金坛区;2016年,宁德时代落地溧阳;2018年,蜂巢能源落地金坛区。常州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居全国首位。

常州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集聚发展区,动力电池产能国内占比三分之一。在“新能源之都”之外,常州还得到了“中国锂电之都”的美称。

苏州:零部件足够强

苏州市辖5个区,并代管常熟、昆山、张家港、太仓4个县级市,因此也有“散装苏州”之称。

常熟是苏州汽车产业的重镇。

2007年成立的观致汽车,总部和生产基地就设在常熟。作为中国第一个冲击高端的自主品牌汽车,观致的向上探索在当时十分可贵,可惜也是昙花一现。观致生产线在2024年以664.76万元的价格被拍卖,成为这个品牌留在公众视野中的最后一幕。

2012年,作为国内首家中英合资的豪华品牌汽车企业,奇瑞捷豹路虎成立,落户常熟经开区路虎路1号。不过,未来,常熟工厂将主要生产基于奇瑞T1X平台的神行者,而捷豹XEL、XFL以及E-PACE三款车型将于今年9月停产,路虎揽胜极光和发现运动版也将于2026年底停产。

长城汽车和宝马汽车的合资企业光束汽车2019年成立,总部和生产基地落地张家港,2024年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2025年6月,随着第10万台电动MINI下线,光束达成10万辆里程碑。

落户苏州高新区的前途汽车,怀着纯电动跑车梦入场,但企业在2019年陷入困境,2025年1月申请破产清算。

此外,1998年成立的苏州金龙是苏州本地商用车企,旗下海格客车是客车制造领域的一张名片。

特别是与上海接壤的昆山是汽车零部件强市,目前集聚了汽车行业相关企业982家,覆盖电池、电驱、电控、整车系统等6大核心部件50多个种类,形成了产值超1500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

南通:还好有斯堪尼亚

汽车及零部件是南通市16条重点培育打造的优势产业链之一,有汽车及零部件规上企业230家,2024年总产值超450亿元,涵盖整车及改装车、发动机系统、底盘传动系统、车身系统、电子电器等领域。

南通市有五大汽车产业重点板块:

如皋市有两大整车企业——商用车斯堪尼亚和乘用车枫盛汽车。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的“氢经济示范城市”,如皋建有氢能产业园,吸引了百应能源、江苏清能等20余家氢能相关企业落户。

崇川区着力发展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车载单元、线控底盘等领域已有创新成果。TE Connectivity汽车事业部在中国的第六座制造基地就落户于此,主要生产汽车高压连接器。

通州区形成了汽车压铸和汽车电子两大产业,精密压铸、精密模具、压铸机械产业园被认定为中国压铸产业示范基地。

南通开发区和苏锡通园区集聚了多家来自欧美日的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包括柏德汽车内饰、奥托立夫、赫尔思曼、安波福连接器等。

不过,让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南通市失败的造车经历。

江苏陆地方舟,前身为1998年注册的如皋市客车总厂有限公司,2012年获得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资质,2016年客车、专用车销售量达5000余辆,但在2021年走向破产。

赛麟汽车更是南通的伤。它2017年落户如皋,2019年在鸟巢盛大召开赛麟之夜,有着美国超跑品牌的背景,最终造出几十台老头乐。如皋政府66亿元投资全打了水漂。

淮安市:敏安正在被盘活

成立于2015年的敏安汽车,是台资汽车零部件公司敏实集团的造车项目。

作为全国第12家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信部双资质的新能源车企,敏安汽车承载着淮安市的整车梦。然而,首款车型SUV澜图还没来得及上市,敏安就陷入了停滞状态。

2024年,敏安旗下的纯电动微型车敏微ET1上市,售价4.98万元。目前已经停售。

不过,《轩辕商业评论》了解到,敏安正在被某家著名车企盘活,将打造5万辆整车出口基地。

盐城:新秀奔腾小马

截至2020年末,盐城市共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502家,其中规上企业184家。全市共有整车生产企业7家,产品类别涵盖了乘用车、商用车和专用车等全系列产品。

起亚品牌自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东风悦达起亚制造基地就位于盐城市。2022年5月,东风汽车集团退出,东风悦达起亚更名为江苏悦达起亚。目前,盐城工厂已成为悦达起亚全球生产和出口基地。

江苏国新新能源2016年在盐城经开区成立。2021年,盐城市委、市政府整合全市汽车资源,由悦达集团统筹管理国新。

后来的故事是,中国一汽并购了国新的乘用车生产资质,于2023年12月成立中国一汽盐城分公司,2024年5月投产,生产奔腾小马。

华人运通成立于2017年,2020年首款纯电动SUV高合HiPhi X在江苏盐城工厂下线,此后上市销售,但三年加起来不足两万辆‌。2024年,公司宣布停工停产。

2025年5月,由加拿大电动汽车公司EV Electra Ltd.和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的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在盐城成立。不知道高合是否复活在望。

扬州:上汽大众产线升级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扬州市重点培育的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扬州集聚4家整车企业、23家改装车企业和34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产业总规模超过千亿元。

整车企业包括上汽大众、江淮轻型汽车、潍柴亚星、中集通华等。

其中,乘用车企业仅上汽大众一家。上汽大众仪征工厂是德国大众集团在国内打造的首个标准化工厂,自2012年建成投产以来,已在仪征累计生产整车超300万辆。

大众仪征工厂生产朗逸、途岳等燃油车,今年已启动新能源汽车产线及升级改造。2025年7月,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将升级为上汽大众江苏基地。

镇江:独苗北汽麦格纳

在整车制造领域,龙头企业北汽蓝谷麦格纳于2019年落户丹徒区,生产极狐汽车。2024年,该企业产销超8.1万辆,跻身“百亿级制造企业”行列,成为丹徒区首家获此殊荣的制造企业。

总部位于丹阳的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成立,初期从事汽车零部件制造。2002年3月推出卡威品牌,开始整车生产,产品包括皮卡、SUV等。天眼查显示,该公司已是被执行人,被限高,并且拖欠税款。

在汽车零部件方面,代表性企业有孚能科技、蜂巢易创、海纳川海拉电子、语诣光电、航天海鹰等。

泰州:长城第八个整车基地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是泰州市重点打造的8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之一。

泰州拥有30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规上企业,产品涵盖汽车整车、车身、底盘、动力、电子电器零部件等各门类约300个品种,有40余个品种市场占有率超30%。2024年产业规模为819.6亿元。

动力系统方面,“泰州制造”代表企业有罡阳股份、蜂巢智行传动、环球传动、神舟传动、麦博纳传动等。

底盘系统领域,拥有万向精工、太平洋精锻、精诚工科、恒力制动器等一众代表性企业。

车身系统细分行业,包括华达汽车、新程汽车、德福来汽车部件、皓月汽车等企业。

汽车电子电器系统,包括苏中天线、曼德电子、华骋科技、超人电子等。

泰州有长城汽车在国内的第八个整车生产基地,截至2024年底,该基地已累计生产整车70.92万辆。投产之后,长城汽车还形成了强大的链主效应,吸引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

连云港:一个整车没有

连云港市目前没有整车项目。2019年,浙江永源集团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框架投资协议,双方就总投资25亿元、年产1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汽车零部件是三大新型特色装备产业之一,企业包括大陆汽车电子(连云港)有限公司、连云港宝迪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等。

此外,专注于汽车测试技术服务的博世(东海)汽车测试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也落户在连云港。

宿迁:整车或指望刘强东

2024年,宿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产值达161.8亿元,已基本形成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车身附件四大部件体系,包括离合器、变速箱、压缩机、减震器等1200余种类别、8000余种型号。

设在宿迁经开区、成立于2016年江苏易咖新能源,‌生产低速电动车,目前已停业多年。

总部设在宿城区、成立于2018年的江苏申龙汽车主要生产新能源客车、物流车等车型,目前公司经营异常。

2025年7月2日,京东物流首次发布自研无人轻卡产品——京东物流VAN,正式入局无人驾驶汽车领域。

宿迁要想有自己的整车品牌,估计得指望宿迁人刘强东了。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