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第二城”,要变了?

关注
青岛加速追天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作者:刘艳美,36氪经授权发布。


近日,各主要城市三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北方第二城”的归属也再度引发关注。

青岛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青岛地区生产总值为13373.4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1.91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401.21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8600.35亿元,增长5.6%。

另据天津日报报道,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天津地区生产总值为13416.0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2.72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4531.97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8721.39亿元,增长5.2%。

近年来,天津经济增长乏力,青岛则奋起直追,与前者的差距逐渐拉近。

从近十年GDP走势来看,2019年,天津与青岛的GDP差距还在2300亿元左右。此后几年间,二者的经济差距总体呈缩小之势。2024年,天津GDP为18024.32亿元,被宁波反超,GDP排名滑落至第12位;同期青岛GDP达到16719.46亿元,紧随天津之后,两座城市的差距也缩小至1300亿元左右。

进入2025年,青岛与天津的差距更逐季缩小。前三季度,青岛GDP增量达到974.37亿元,同期天津GDP增量则为742.21亿元,两座城市的差距由此缩小至不到50亿元,几乎到了“贴身肉搏”的程度。不仅如此,同期青岛与宁波的差距也缩小至不到120亿元。

2022年底,山东发布首个全局性、战略性三年规划——《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青岛领到“强龙头”任务,重头戏之一就是要在2025年,“青岛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进位争先”。

如今,青岛离实现目标已近在咫尺。

不过,如当地媒体分析所言,青岛对天津与宁波的赶超,或与眼下两座城市正面临不同程度的考验有关——天津产业结构依然以石化、钢铁等传统重工业为主,新兴产业尚未涌现;宁波则是在外部环境的变动下,受到的冲击比其他城市更大。

对于青岛而言,二产下滑态势也需引起重视。今年前三季度,青岛二产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5.1%、7.7%,虽然均跑赢全国平均水平,但两项指标分别低于全省0.2个、0.1个百分点。

最新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的第一条,并明确要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的城市竞争,关键仍在产业领域的比拼。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