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汤装进牛奶盒,被美国人当“饮料”,一年卖出上亿美元

哪怕是最朴素的产品,只要能够洞察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捕捉尚未被满足的市场空白,也同样能开辟出新的消费空间。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FBIF食品饮料创新(ID:FoodInnovation),作者:橙子,编辑:Panda,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餐桌上熟悉的骨头汤,也能被当成饮料喝?

靠卖骨头汤,2015年创立的美国品牌Kettle & Fire,2024年的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2025年3月以4300万美元的价格被收购部分股权。[1]

图片

图片来源:Kettle & Fire

只是,这个品牌卖的并不是我们脑海里那碗热气腾腾、盛在汤碗里的骨头汤。他们的产品,被装进像牛奶盒一样的利乐包,倒到杯子里,加热几分钟就能喝。

没错,美国人也喝骨头汤,他们叫它“bone broth”(直译为“骨汤”)。这种汤用带肉的骨头长时间慢炖而成,多使用牛骨、鸡骨,也可能会加入肉类、蔬菜和香料[2],有些类似国内的“大骨汤”。

“bone broth”的话题标签,在TikTok的浏览量超过1.5亿次。[3]在这里搜索,你会发现更多bone broth的喝法——带包装放微波炉加热,随时随地来杯下午“汤”;像速溶咖啡一样,用热水冲泡;类似奶茶,在门店直接买上一杯现制热饮。

其实,bone broth也可以像我们炖骨头汤一样在家自制。YouTube上可以找到不少bone broth的自制教程,如果使用高压锅煮汤,两三个小时就能出锅,而用慢炖锅进行小火熬煮,则可能需要一整天。在海外,这也是“家常菜”。

图片

在家自制bone broth,图片来源:YouTube@wholehanna

但bone broth的预包装赛道仍然很热闹,不仅有Kettle & Fire这样的新锐品牌,Pacific Foods、Swanson等传统汤品品牌入局,连沃尔玛、Costco、Kroger等零售巨头,也纷纷在自有品牌推出了自己的bone broth。

原本再普通不过的骨头汤,是如何成为零售货架上的预包装饮品,让美国人喝上头的?

谁说汤只能在餐桌喝了

当一盒包装长得像牛奶的bone broth放在面前,你可能会困惑:这是汤吗,就给我端上来了?

这不仅是汤,还是能直接喝的汤。可以“开盖即饮”来口常温的,但主流的方式还是加热后再喝。一些TikTok、YouTube博主会在吃早饭前,空腹来一杯热好的bone broth。

他们喝汤的方式可能是这样的:清晨被闹钟吵醒,睡眼惺忪地从被窝里爬起,穿着睡衣和棉拖鞋慢悠悠走进厨房,打开纸盒装的bone broth,往锅里倒入大概一杯的量,等待大约5分钟,把热汤倒入马克杯里,轻啜几口,感觉到胃里暖了起来。

图片

图片来源:YouTube@ChristianaCreates

这里也可以把锅换成微波炉,效率更高。先把bone broth倒进杯子里,连杯子一起放进微波炉,等待1分钟左右就能喝上。

至于味道,bone broth往往会加入洋葱、芹菜、胡萝卜等配料调味。成立于2013年、主打bone broth的品牌Bare Bones在博客中形容,它有股“淡淡的咸鲜”。[4]

图片

在早上喝bone broth,图片来源:TikTok@shinnyyy2.0

纸盒装的bone broth,很适合和家人一起分享,或者连吃个几顿,因为32盎司(约907克)是纸盒装的常见规格,相当于四杯汤。

业内不少品牌也考虑到了一人食的情况。

1996年就开始销售即食汤品的品牌Kitchen Basics,推出了小包装、方便随身携带的纸盒装bone broth,一盒只有8.25盎司(约233克),它看起来和牛奶挤在一个货架也没有什么违和感。

图片

图片来源:Kitchen Basics

纽约著名厨师、餐厅老板Marco Canora创立的品牌Brodo,则把bone broth做成了袋装,一袋就相当于一杯汤。

图片

图片来源:Brodo

不过,如果加热这些产品,需要将bone broth倒出,多少有些不方便。为了让这个步骤也能省略,金宝汤公司旗下的品牌Swanson,推出了可微波加热的杯装bone broth,一杯是10.75盎司(305克),略小于一罐330毫升的汽水。

图片

图片来源:The Spruce Eats

除了是液态的,bone broth还可以是粉末状的。当形态变了,喝法也变得不一样了。

Bare Bones的代表产品是速溶版的bone broth,每份都是独立的小包装,把一条速溶粉加到水里,搅拌均匀,几秒就能喝上一杯汤。

图片

图片来源:Bare Bones

bone broth粉末也可以和其他食材“混搭”,变成一种新的产品。

速溶咖啡粉和bone broth粉末放在一起,就是“速溶蛋白咖啡”。bone broth粉末和椰子糖、香料等食材混合,就成了“胶原蛋白奶昔粉”。混搭既可以让bone broth的喝法更多样,也能遮掩bone broth本身的味道,让舌头品尝到的是咖啡味、可可味、草莓味,和喝饮料没什么区别。

图片

“速溶蛋白咖啡”,图片来源:Beck's Broth

如果这些产品已经让你觉得,喝个汤怎么像泡奶茶、咖啡一样,成立于2016年的Lonolife品牌,让这种即视感更加强烈。它的第一款产品,是适配咖啡机的bone broth胶囊,真把bone broth当“咖啡”喝了。同时,这种包装也可以拆开,直接用热水冲泡。

图片

图片来源:Lonolife

bone broth甚至可以是膏状的,包装看起来有些像带吸嘴的果冻。想喝汤的时候,挤出大概一个汤匙的量,倒进热水里搅拌就可以。

图片

图片来源:Gevity RX、TikTok@rebeccahession1

各种形态的bone broth既能即饮,也能作为“基底”,延展出更多可能性。

在锅里加热液态bone broth的同时,可以加入更多配料,比如少许香草、一些柠檬汁、半杯椰奶......总之,厨房里有什么,就可以试着加点什么。

如果不知道怎么DIY,那各大品牌发在官网的一系列食谱,以及短视频博主们的同款,都是灵感来源。他们会手把手地告诉那些觉得bone broth难以下咽的网友,加什么食材,加多少食材,让它变得更好喝。

一位Instagram博主以bone broth为基底,制作热巧克力,这道食谱在Instagram获得了6000多赞,成了从2020年以来每年翻红的“网红秋冬饮品”。这位博主提到,重点是选用味道清淡的bone broth,这样会让口感更有层次,而且没有咸味。

图片

图片来源:Instagram截图

如果是夏天,bone broth甚至还可以冰镇着喝。常规的方式是,把它放在冰箱里冷藏,或者倒到杯子里加点冰。其实,思路还能再清奇一些——把bone broth倒进冰格里,冻成冰块,然后把它放到任何饮料里。

图片

图片来源:Kettle & Fire

当然,就像国内的汤底调味料一样,bone broth也能用来烹饪,起到类似“浓汤宝”的作用。

不论是汤面、炖菜,还是咖喱、烩饭,都可以加入bone broth调味,品牌们往往会在官网给出具体的食谱。不仅一些本土的美国人喜欢,一些在美国生活的华人也会用bone broth下厨,称之为“吃饭糊弄学”“让东西好吃的魔法”。

图片

用各种形态的bone broth做菜,图片来源:各品牌官网

bone broth不仅有着多样的用法,喝的时间也很自由。在品牌们看来,bone broth几乎可以代替一切热饮:咖啡、奶茶、热红酒......因为它够日常,可以补充能量,且一般不含酒精和咖啡因,早中晚都能喝,还能当下午茶。

总之,bone broth是百搭体质,怎么入口都可以。bone broth的包装也是百变的,向牛奶、果冻、速溶咖啡看齐,唯独就不像厨房里现熬的汤。

汤也能像“点”奶茶一样

bone broth本身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就是一种汤。大约10年前,bone broth才以“日常饮品”的身份,被更多美国人所接受。

2014年11月,纽约著名厨师、餐厅老板Marco Canora,在他的餐厅Hearth开了一家窗口店“Brodo”,供应可以外带的bone broth,用纸杯盛装。

图片

图片来源:Brodo

在这里点一杯汤,流程和喝奶茶差不多。

就像奶茶需要选茶底,Brodo也可以选择“汤底”,看你是需要鸡骨头、牛骨头,还是都要。同时,Brodo也能加“小料”,新鲜研磨的姜黄、自制的辣椒油,或者草饲牛的骨髓,都可以往里放,当然,这些都是另外的价钱。

图片

Brodo菜单,左边是汤底,右边是配料,图片来源:tripadvisor

这位厨师打开了一道厨房和饮品之间的界限,让消费者意识到,原来骨头汤可以像饮料一样喝。他告诉《纽约时报》,其实每个厨师都会熬骨头汤,只是从没人想到,它还能这样卖给消费者。[5]

除了让bone broth喝起来更方便,Marco Canora还推动了它成为新的健康潮流。

Marco Canora告诉美国电视台ABC News,他们的bone broth需要慢炖18个小时。[6]

在bone broth流行之前,美国人说到骨头汤,更常用的一个词是“stock”。它指的是用骨头、肉、蔬菜炖煮的汤底,同样需要慢炖,但时间比bone broth短得多,通常在4到6小时。但两者没有本质的不同,Marco Canora说过,bone broth和stock其实是一回事。[7]

图片

图片来源:Instagram@Brodo

所以,当bone broth这个名字传播开来,就有人吐槽,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骨头汤谁没喝过呢。

但是bone broth的爱好者们相信,更长时间的炖煮,可以让骨头更充分地分解,释放出胶原蛋白、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喝汤对皮肤、肠道、关节等都有好处。[8]同时,bone broth也契合当时流行的“原始人饮食法”(Paleo diet)。这种饮食方式提倡像狩猎采集时代一样吃饭,接受肉类,但拒绝谷物、乳制品、咖啡等,让bone broth顺理成章又收获了一批铁粉。[9]

便利的饮用方式,叠加被赋予的健康属性,bone broth便作为一种新的饮品风靡一时。十年过去了,Brodo还在营业,截至今年2月,累计卖出了500万杯bone broth。[10]

让“家常菜”年销过亿

bone broth在餐饮界火了之后,预包装产品赛道也变得更热闹了,其中主要有三类玩家。

一是专注bone broth这一品类的初创品牌,如2015年创立的Kettle & Fire;二是原本就生产预包装汤品的公司,如1987年成立、后被金宝汤收购的Pacific Foods,在2014年推出了品牌首款常温保存的bone broth;三是餐饮出身、发展零售业务的企业,如Roli Roti,在Costco、Whole Foods等渠道提供冷藏的bone broth。

图片

图片来源:Kettle & Fire

这些品牌对bone broth的产品定位,大方向是一致的:它并非创新品类,而是对传统骨头汤的“消费升级”。

为了降低消费者的接受门槛,品牌们主动给bone broth冠上“家常菜”的标签,比如Ossa Organic、Freja等品牌在自己的博客引经据典,论述世界各地都有喝骨头汤的传统。

同时,bone broth被品牌们塑造成了骨头汤的升级版,让消费者感觉到,它本质还是家常菜,但可能比原来的家常菜更健康。

美国市场的预包装骨头汤,质量参差不齐,并不一定从头熬骨头,可能从浓缩液加工而来,再加入食用盐、麦芽糊精、酵母抽提物、焦糖色素等配料。[11]

图片

图片来源:The Spruce Eats

也正因为如此,bone broth赛道上的品牌们找到了差异化的切口——在配料表上“较真”。

首先,骨头变得更讲究。不仅要用真的动物骨头,还要选用品质更好的那部分。Bare Bones在购物页面强调,他们的产品用草饲的、没有激素的牛骨头慢炖了18小时。Kettle & Fire则在官网介绍,他们连骨头的部位也精挑细选,只选用膝关节骨、髌骨、大腿骨等特定部位。

其次,配料变得更健康。为了和配料表写满“科技与狠活”的骨头汤区分开来,bone broth这个品类,不仅用的骨头是有机的,配料里的蔬菜也可以是有机的,同时不能有防腐剂,最好还得是低盐的。Roli Roti品牌在官网称,它们的bone broth,一共只用了3种原材料。Pacific Foods则推出了有机、不另外添加盐的bone broth。

图片

图片来源:Roli Roti

当然,一旦成为商品,bone broth就不能只停留在“慢火细炖”的想象里,它必须更方便、更即食,才能融入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一方面,bone broth从冷冻走向了常温货架。2010年代初期,冷冻保存的bone broth是常见的形式,因为这样可以锁住风味和营养成分,且无需添加防腐剂就能长期储存。[12]但冷冻保存也存在缺点,不仅运输成本高,储存也麻烦。

2015年前后,因为包装技术的创新,更多常温包装、同样实现长保质期的bone broth出现。

其中,2015年8月成立的Kettle & Fire,使用价值600万美元的包装设备,以“真空密封”的方式灌装bone broth。[13]从2013年起生产冷冻bone broth的Bare Bones,从2017年转向常温产品线。创始人发现,比起冷冻区,常温的汤品区更方便消费者购买bone broth:“把产品放在海鲜或冷冻狗粮旁边,消费者很难找到我们。”[14]

图片

图片来源:The Spruce Eats

另一方面,品牌们继续按照开发饮料的方式,开发bone broth,可直饮,可冲泡,可DIY,它不只是像奶茶,还可以有更多的喝法。

品牌们通过接地气的产品定位、精准的升级方向、多样的包装形式,将bone broth这种传统的烹饪方式,打造成了符合现代消费逻辑的商品。它既能出现在微波炉、茶水间,也可以出现在门店和厨房,使用场景被大大延展。

全球bone broth市场,预计将从2023年的10.8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16.2亿美元。[15]

事实证明,哪怕是最朴素的产品,只要能够洞察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捕捉尚未被满足的市场空白,也同样能开辟出新的消费空间。

参考来源:

[1]Chloe Sorvino,How Kettle & Fire Turned Bone Broth Into A $100 Million Business,2025年3月,Forbes

[2]Broth vs. Stock vs. Bone Broth,Campbells官网

[3]What's the big deal with TikTok-trending bone broth?,2023年2月,RTÉ Lifestyle

[4]How To Make Bone Broth Taste Better: 7 Beginner To Expert Hacks,Bare Bones

[5]Bones, Broth, Bliss,2015年1月,Nytimes

[6]Is Bone Broth the New Super Food?,2014年12月,ABC News

[7]Kate Knibbs,Why Do We Still Believe in “Bone Broth”?,2018年2月,The Ringer

[8]Beef Vs. Chicken Bone Broth: Which Broth Boosts You Best?,Bare Bones

[9]Rebekah Denn,Magic or mythic? Bone broth is at the center of a brewing cultural divide,2017年8月,Washington Post

[10]Kristin L. Wolfe,In Broth We Trust—At 5 Million Cups Sold, Brodo Still Delivers,2025年2月,Forbes

[11]Zoe Denenberg,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ock and Broth?,2023年10月,epicurious

[12]4 Questions t Ask Before You Buy Bone Broth,Bonafide Provisions

[13]About Us, Kettle & Fire官网

[14]Mary Ellen Shoup,Bare Bones Broth makes full pivot into shelf-stable soup aisle,2018年9月,Food Navigator-USA

[15]Freja Bone Broth launches in Tesco nationwide,2025年1月,Food and Drink Technology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