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做下沉,还要深入农村,脚上沾满泥土,成了当下不少互联网巨头们的新写照。
用农业领域的数字孪生,变革传统农业纯经验性劳作。
创业邦获悉,12月18日,以【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和数字化技术“让农民富起来”】为主题的2020(首届)数字农业50人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30位农业院士专家与阿里巴巴数字团队共同探索未来数字农业的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法。 当天,科学家与阿里的第一个正式合作项目“农业科学家基地直选”频道,在手机淘宝首页“土货鲜食”正式上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等13位科学家首批入驻。 30位院士专家来自我国动植物遗传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农业工程等研究领域,是我国农业科研的领军人物和首席科学家,带来了各自新技术示范基地
养猪行业再度热闹了起来。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9月10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2.48,与昨天基本持平,“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6.60,与昨天基本持平。截至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48.37元,与昨天基本持平;牛肉75.06元,比昨天上涨0.3%;羊肉70.50元,比昨天下降0.4%;鸡蛋8.33元,比昨天上涨0.1%。(中国农业信息网)
图像精度达到0.3-0.5毫米/像素,可监视植物的单个叶片和害虫。
万物互联时代,你的猪场“上云”了吗?
新时代的企业家不仅可以洞悉商业本质,而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
120天时间,人工智能VS顶尖农人,在云南高原挑战种草莓,谁会是胜出者?
取得AI农业对于互联网巨头们构建自身生态有着重要意义,但是AI农业的发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个高大上的房地产龙头企业忽然开始养猪了,着实让人惊愕。
目前为止,中国农业本身并没有垄断性的大公司出现。农业是个太大的市场,许多领域还非常落后和传统,存在大量升级改造的机会,等待创业者们择机入局。
农业是个太大的市场,许多领域还非常落后和传统,存在大量升级改造的机会,等待创业者们择机入局。
“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到底有多远……”
农批行业这一万亿级的市场风口即将打开。
受当前疫情影响,全国20多个省份的农产品主产地区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销现象。布瑞克农业大数据结合自身农业数据监测积累,上线了全国首个滞销农产品实时查询大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产业互联网技术抗击因疫情产生的消费结构变化造成的短期滞销问题。目前布瑞克农业大数据+产业互联网已覆盖了2000多个县域、200多个城市、150多个大型农批市场、10万多家食品加工企业的相关数据。
京东发布“告全国农人书”,宣布开通“全国生鲜产品绿色通道”,全面开放并倾斜供应链、物流、运营、推广等核心资源,解决滞销生鲜农产品上行问题。据京东方面介绍,“绿色通道”所提供的支持和扶助高达25项。在主站,京东生鲜将为平台商家提供入驻、运营、推广等帮扶政策;同时针对湖北商家制定了“商家成长专属服务”,包括疫情期间减免平台使用费、免费代运营服务等多项措施。
2月10日,拼多多正式上线“抗疫农货”专区,帮助贫困地区和部分农产区解决特殊时期的农产品滞销问题。用户通过APP首页焦点图、限时秒杀等入口,以及搜索“助农”、“爱心助农”、“农货”等关键词,均可直达该专区。目前,该专区已覆盖全国近400个农产区包括23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此外,拼多多还设置了5亿元的专项农产品补贴,以及每单2元的快递补贴,以帮助解决疫情期间的农产品产销对接问题,让农户的收入得到保障。
留给棋盘乡蟹农的时间,只剩下一周。
12月25日,农业农村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加快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改革、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人居环境整治等信息化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