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中国底特律,然后呢?
12月9日消息,重庆市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吊水洞煤矿是停产关闭的煤矿,初步分析是企业自行拆除井下设备时违规动火作业引发火灾,发生一氧化碳超限事故。两个多月时间,接连发生两起重大安全事故,暴露出煤矿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不少问题和突出短板。接下来,重庆要深入开展煤矿领域隐患排查整治,严格执行停产关闭整顿矿井的管控措施。从12月5日起,全市所有煤矿已停工停产,对纳入关闭退出的煤矿一律不准下井作业。
11月27日消息,四川省体育局表示,川渝两地将共同申办2032年夏季奥运会,“成都和重庆都有这个意向,两地将共同努力争取。”重庆市体育局对此表示不知情,正向四川省体育局核实信息。 (一财)
10月30日,京东方(重庆)智慧系统创新中心项目在两江新区礼嘉智慧公园开工。据了解,京东方(重庆)智慧系统创新中心项目投资50亿元,以物联网产业为龙头,集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人才交流、市场展示推广于一体,将集聚5000多名研发人员,力争5年内孵化超过100个创新项目,培育50家高新技术企业,壮大“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重庆日报)
10月16日讯,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强调,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会议要求,成渝地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健全合作机制,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唱好“双城记”,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9月21日,重庆市政府与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十四五”期间共同推进微电子产业发展,加强城市综合投资开发运营合作,拓展居民消费市场,扩大能源服务领域合作,加强金融服务领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重庆日报)
华为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鲁勇在大数据智能化高峰会上演讲时表示,联接的密度乘以计算的精度,将正相关于数字经济的强度,通过两者的融合产生聚变效应,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提供动能,赋予经济社会更强的生命力。 在重庆,华为将充分利用自身的研发优势、技术积累、行业经验,投入优质资源,与政府、企业、运营商、合作伙伴一起,聚焦五个共建,提速重庆“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
据介绍,腾讯王者荣耀(重庆)文旅融合项目将落地南岸区,首期预计投资超过2亿元打造王者荣耀博物馆,通过数字创意产品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旅游消费等。腾讯云还与南岸区重点企业——重庆市城投金卡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双方将在咨询及运营服务、数据整合服务、基础平台搭建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紧密合作。在两江新区,腾讯将落地西南地区首个工业互联网基地——腾讯云(重庆)工业互联网基地。同时,腾讯将投资10亿元在两江新区打造腾讯云(西南)数字经济人才创新中心、腾讯云与智慧产业(重庆)研发中心。(重庆日报)
GDP第四城仍不等于一线城市。
从重庆经开区管委会获悉,vivo计划投资4.6亿元,在江南新城建设面积10万平方米的研发生产项目,预计2021年底正式投运,重庆也将成为该品牌在西南首个建立研发中心的城市。该项目建成后,vivo将与高通、三星、紫光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在重庆经开区开展智能移动终端产品软硬件研发测试,实现研产销一体化发展。(重庆日报)
27日,重庆市公布《进一步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政策措施》,从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强化稳企金融支持、促进稳岗就业创业、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6个方面提出45条政策措施,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减税降费超过300亿元,降低企业成本、缓解资金压力超过110亿元。
重庆市商务委、文旅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10部门21日联合发布旨在加快重庆夜间经济发展的行动计划。未来5年,重庆将从加强夜间经济规划布局、建设多元化夜间消费场所、培育丰富夜生活业态、打造夜间消费品牌、推动夜间经济创新升级发展、完善夜间经济功能配套等6个方面予以推进,加快夜间经济发展。
从重庆两江新区获悉,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段成刚13日与特斯拉公司全球副总裁陶琳一行会谈,双方就加快推进项目合作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阶段,双方有望深化合作,包括建立销售中心和维修中心等,尚不涉及建厂。
重庆市渝北区在当地签下长安汽车全球软件中心等35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总额达331.1亿元(人民币,下同)。长安汽车全球软件中心是长安“北斗天枢”计划的核心板块,计划投资50亿元,紧扣AI、大数据、5G/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发展趋势。此外,同时签约落户的长安凯程汽车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预计5年可累计实现汽车销售148万辆、营业收入740亿元。
6月6日,重庆开启“六六数字消费节”,消费券规模总计1.19亿元,共发700万张消费券。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00家商家参与,涵盖餐饮、零售、文旅等各方面,这也是目前重庆发券规模最大、商家参与最多的消费券发放促销行动。(e公司)
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在重点场所防控上,按照国家和我市相关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公园、旅游景点、运动场所和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以及游泳池、电影院、KTV、网吧等娱乐休闲场所;餐饮场所恢复举办宴席;开放各类会议、会展活动等。
4月3日,重庆市2020年首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开工。记者从重庆市发改委获悉,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共28个,总投资约1054亿元。其中,新基建重大项目22个,涵盖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总投资815亿元。
18日,重庆市在全市范围推广使用智能语音机器人系统,通过机器人自动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电话调研、摸排返城复工人员及其他市民身体状况、出行情况等信息。智能语音机器人每分钟可拨打3500个调查电话,从而实现所有返城复工人员疫情防控摸排全覆盖。
连日来,重庆人社部门出台系列举措,助力广大中小企业稳定就业岗位、保障劳动者及时就业。记者从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获悉,重庆人社部门将对受疫情影响严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中小企业,按3个月的企业及职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0%给予稳岗返还。经测算,预计将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6亿元以上,有望帮助70多万人稳定就业岗位。
重庆市道路运输事务中心发布通告,根据科学、精准、适时调控交通运输的原则,经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交通运输防控组同意,即日起恢复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营运。通告要求,网络平台公司监督网络经营车辆每日消毒,驾驶员佩戴口罩上岗、行驶中适度开启车窗保持车内通风。 并要求乘客戴口罩乘车,否则,网约车驾驶员有权拒绝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