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这个时候,演出市场会随着盛夏的天气一起升温,热门的话剧、演唱会、音乐会迎来黄金时期。事实上,除了不断更新升级的一级票务市场,二级票务市场也借助互联网传播渠道发展壮大,近几年吸引了资本的强势入驻。目前,国内二级票务市场吸纳了40余个票务平台入局,票牛网就是其中的一家。
票牛网于2015年底上线,定位一家现场娱乐票务交易平台,早期主要解决用户买票难,买票贵,无法退票,售后混乱的问题。随着业务线的不断拓展,票牛网逐渐从票务二级市场交易平台,演进到现场娱乐领域的数据服务平台。
票牛网创始人兼CEO孙立勇表示,票牛网2018完成了近6亿的交易额,累计了近千万的用户量。
1、承上启下,票是分发和变现的载体
尽管数据十分可观,票牛网并非一个典型意义上的B2C票务网站,而是一个撮合两端的中介平台,让有票的售票方和想买票的用户建立连接,在这其中,票牛网提供诸如快递、鉴定真伪等服务,但并不触及交易本身。这也正是真正的自由市场最大的特点。
孙立勇告诉创业邦:票本身是有文化属性的商品,对于演出市场而言,票是分发和变现的载体,更是承上启下的载体,所有不好的问题都通过交易平台暴露出来。二级市场本质上也是流通环节,当下最大的痛点就是市场上化程度不高,流通环节的效率不高:渠道乱、价格高、观众的购买体验差。
为了提高流通效率、完成市场化的成熟性,就需要票牛网这样的平台进行动态化定价:交易的价格,一定程度上交给市场由供需来决定。
不同于电影市场,演出票务市场的特征是渠道众多,票牛需要将票务渠道的供给,和用户端的需求都拉到同一个平台上,在这个过程中,票牛需要慎之又慎。
在鱼龙混杂的二级票务市场,尽管所有平台都宣称自己或保障真票或保证出票,但在购票后不发货、被临时退票、退票及更改手续繁琐、要用户承担退票费用等问题仍时有发生。
为防止这方面的问题发生,票牛下足了功夫:比如票牛对票务供应商的资质、规范做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比如票牛还规定门票必须先寄送到平台,再有平台分发给客户;还有我们都知道,二级票务市场会给一些黄牛可乘之机。所以票牛网叶会有风控体系来监控黄牛刷票:通过支付宝、IP、微信、设备号等判断唯一性,订单也会按服务深度收取一定的费用,也会有限制一单只能买6张,每个月只能买几次。
2、赋能行业,打通上下游信息通道
票的交易平台是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媒介,无论是上游变现或下游进场都需要通过这道门槛。
孙立勇告诉创业邦:对于二级票务平台而言,下游是购票客户,上游客户主要包括主办方、场馆、票务代理。仅提供票务交易服务,在二级票务平台厮杀战中远远不够,对于供应链的增值服务整合服务,票牛网也在上下游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
除了在C端提升用户购票效率和规范购票规则,票牛网把行业赋能也作为公司的战略重点:为主办方提供票务解决方案、为内容方打通主办方与用户的沟通,甚至从活动策划到用户入场做一条龙式运营服务。
通过票的交易,票牛积累了用户,App内也陆续拓展了PGC社区、UGC等内容/社区场景,站外也有一些固定合作的分发渠道。获客方面,除了自有获客渠道,票牛网还通过和第三方合作,如线下的场馆、主办方,线上的京东、豆瓣、抖音等,通过B端增加更多流量入口,这样直接提升了项目的传播范围和知名度,间接的提升了票房。
除此之外,票牛网还研发出整套的SaaS解决方案,包括票房管理、分销渠道管理、CRM、以及电子票方案、现场售票系统、统一核销系统、检票轧机等智能硬件、实时行情大数据系统等,帮助主办方提升操作效率,更打通了上下游之间的信息通道。
3、未来可期,中国演出市场处于爆发前夜
在票牛网成立之前,孙立勇先后任职于腾讯和大众点评,有着10年开发和产品的经验。正因为商业逻辑在产品上的实现与沉淀、优化是他个人最大的兴趣所在,孙立勇果断选择离职创业去打磨真正属于自己的一款产品。
谈及为什么要选择做票务领域,孙立勇给了创业邦两点原因:一是票务行业偏传统行业,互联网优化空间很大;二是相对于其他行业,演艺市场的增长潜力大。这主要体现在现代年轻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落后的演出内容、市场环境之间的矛盾。
随着消费升级与人们观念的迭代,尽管近几年中国的演出市场有迎春之势,但距离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不小。
据国内第三方数据公司易观发布的《中国现场娱乐票务市场年度综合分析2018》统计,2018年中国现场娱乐市场整体规模预计达到521.1亿元,同比增长约6.5%;其中票房规模预计达到189.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约7%,现场娱乐在线票务的渗透率为 38.6%。行业人士分析,目前中国演出市场才刚进入快速发展期。
另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在线票务App行业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7月,在线购票用户规模已达5232万,82.68%的用户仅会在设备上安装1款演出票务App,安装数量在2款的用户占比为12.73%,可见存量市场已经十分饱和。
但这仍远远不够,美国市场的体量是330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的现场演出市场还是处于爆发的前夜。
这更佐证了孙立勇几年前的判断,谈到票牛网下一步发展时,他表示未来机会仍然是增量市场的挖掘。
与此同时,孙立勇告诉创业邦:为了票务行业共同进步,票牛一直不放弃对模式创新的探索。比如票牛是第一个做演出UGC评价的平台;是第一个做芝麻信用先看后付的平台;是第一个做行业的社区、做用户的社群;也是第一个帮助剧团做现场直播与现场探班的平台。
去年初,票牛网宣布完成B轮融资,一年多的时间中,除了规模不断壮大,票牛在不断探索中也发现了不少新的增长点,希望票牛为演出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