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如何像投资人一样判断创业公司的前景?

2020-04-20
求职者擦亮眼睛,冷静地思考,独立判断,向风险投资家学习,努力提高正确判断的概率。

编者按:本文系创业邦专栏作者硅谷猎头 Tom Zhang原创作品,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我在硅谷生活多年,亲眼目睹了Google、Facebook、特斯拉、Twitter、Uber、AirBnB 等著名硅谷科技公司的崛起,也很幸运地加入 Google 和特斯拉的人力资源部,亲身经历了两家公司的腾飞过程。

求职者像一个风险投资家(VC),如果在合适的时机加入了一家有前景的创业公司,就有机会和公司一同成长,相当于把自己投资进了这家公司,假如公司成功,就可以分享到胜利的果实。

经常有朋友问如何判断一家创业公司的前景,我也分享过自己的一些思考。几年前,我在旧金山参加 GMIC 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发表了《求职者如何捕捉到下一个独角兽公司》 (How Can a Job Seeker Catch the Next Unicorn Bus? )的主题演讲,总结了十个判断创业公司前景的小建议:

1.不要迷信被媒体热捧的公司

通过媒体报道来判断一家创业公司的前景,往往并不是一条正确的途径。某家创业公司能够上头条新闻,不一定说明它的产品和服务有多优秀,可能是因为创始人善于表达,和媒体的关系不错,也可能是这家公司的公关部门比较厉害,团队很勤奋认真,公关的预算也很充足。

经常上头条但最后失败的创业公司很多,我这里就不举例了。

一位公关公司的朋友告诉我,只有客户的预算够,通过不断的沟通和努力,Techcrunch、Forbes、《华尔街日报》等媒体,都可能有文章报道。注意这不是并花钱买稿件,因为媒体和记者也在不断地寻找有新闻价值的题材,为读者提供新鲜的资讯,每家创业公司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出有特色的信息。

求职者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能被新闻媒体影响。媒体赞扬一家公司好,它不一定真的好;而媒体批评一家公司不好,它也不一定真的一无是处。

2.不要迷信创业公司背后的著名投资人和风险投资机构

一些创业公司在招聘时,喜欢吹嘘自己背后的知名投资人和风险投资机构。这当然是求职者判断创业公司的加分项之一,但绝也不能作为判断公司前景的主要标准。因为风险投资公司主要投资早期的创业公司,高风险高回报,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风险投资的大部分项目会失败,血本无归,只有少数项目会成功。

下面是美国投资信息公司 CBInsight 的一张风险投资的“漏斗图”,1119 家美国科技初创公司,最后大约有 1% 的可能成为估值超过 10亿美元的独角兽创业公司。

(图片版权属于 CBInsights)

风险投资的商业模式是残酷的,只有投资到高回报(10倍、20倍、100倍)的项目,才有可能弥补其他投资项目失败造成的亏损。为了高回报,VC 必须在多个项目上押宝,分散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可以投资 100家创业公司,只要有 5-10% 成功率就可以接受。但是求职者不一样,不可能同时为 100 家公司工作的,在一段时间内只能为一家公司工作。所以,求职者的选择难度,远高于风险投资家选择的难度,因为只要选择错了,就是 100% 的失败。

3.不要迷信创业公司路演日(Demo Day)上的明星公司

路演日是创业公司的秀场,各种投资和创业大会都会组织的活动,创业团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项目,评委和参会者做判断,Demo Day 上有时会出现一两个大家都非常看好的明星项目。

路演日非常考验创业者的沟通能力,能否在很短的时间打动听众。表达能力强的创始人有优势,而不善表达的创业者,就比较吃亏,虽然项目不错,但笨嘴拙舌说不清楚,无法获得大家的认可。

真正有潜力的好项目,往往过于超前与时代,大多数人看不懂,在 Demo Day 这种“快餐“风格的大会上很难获得共识。而大家都能看得懂的项目,反而可能是处在竞争激烈的红海,实际上以后很难取得成功。

另外,从历史上看,Google, Tesla, Uber 等硅谷科技公司都不是 Demo Day 上的明星,甚至没有参加过这类似活动。创业公司参加 Demo Day 的目的,大多数是为了融资,如果可以拿到钱,都会悄悄地开发产品,不会去路演日凑热闹,招摇过市,过早地在市场上暴露自己。

4.不要紧追风口和热门方向

科技圈的风口经常改变,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物联网、区块链、机器人、人工智能、电动汽车 ...... 变幻无常,你方唱罢我登台。

求职者不应该热衷于追逐风口,而是应该冷静观察,结合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和兴趣,来选择和判断合适自己的创业公司。

5. 用“第一性原理”思考

求职者要有训练自己的独立判断力,应用“第一性原理” (First Principle)来思考问题。第一性原理是一个量子力学的术语,意思是从头开始计算,从物理学的本质来思考问题,只采用最基本的事实,推理得出结论,通过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清楚里面的本质。

判断一家创业公司是否能取得成功,也要从产品或服务、市场前景、竞争对手、团队实力、资金实力等基本面仔细评估,像一个专业的风险投资家一样思考。

6. 亲自体验这家创业公司的产品和服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判断一家创业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最好的方法是亲自去用,亲身去体验。

Facebook、Twitter、Uber、AirBnB 等科技公司早期崛起的时候,吸引了一批 Google 的工程师加盟,我曾经好气地问过这些工程师,你们当初为何选择加入一个前景不明朗的小公司,他们的回答非常朴实具体:我喜欢这家公司的产品!

我自己也是深有体会,2012 年加入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时,Tesla 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名声显赫,它还是一家生死未卜的、充满争议的创业公司。我特地去试驾了特斯拉 Model S,体验了百公里加速的推背感,触摸了 17寸的大屏幕,我非常喜欢这款科技感极强的智能电动汽车,记得第一次开特斯拉时,心跳加速,胸口砰砰直跳。

对于求职者来说,亲身体验可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然后问自己,这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能打动你。

7. 要追随优秀的工程师,而不是官网上的高管/大牛

一些创业公司为了展现自己团队的实力,会在官网上晒出一些高管或大牛,通常上简历光鲜,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非常优异,但是这些高管和大牛也不能作为判断创业公司前景的主要标准。

为什么呢?有三点原因:

  1. 公司高管/大牛的背景一般都不错,如果差,也不可能成为高管/大牛;

  2. 高管/大牛可能是重金聘请来的,薪酬和待遇都远高于一般员工;

  3. 职业发展通道就像金字塔,越往上机会反而越少,这些高管/大牛的职业选择不一定有你想象那么多,他们的选择未必上正确的;

但是,一家创业公司的工程师团队里,如果优秀工程师的比例比较高,反而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指标,这个被称为人才密度(Talent Density)。一家硅谷创业公司里有几个 Google/Facebook 出来的高管,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如果这家公司里面有大量 Google/Facebook 出来的工程师,人才密度很高,就值得大家关注了。

因为在硅谷人才竞争激烈,优秀工程师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当一大批优秀的工程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家创业公司,说明他们都看好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

8. 远离“高龄”的创业公司

“十年磨一剑”,通常一家创业公司能够成长为独角兽,都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如果我们观察和分析这些独角兽企业,会发现这十多年的成长期中,它们并不是默默无名,而大多数上“自古英雄出少年”,很早就在江湖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和认可,比如 Google, Facebook, Uber, AirBnB。

我经常拿一个世界冠军做比喻,如果某一个中国运动员获得了世界冠军,他/她之前可能已经获得了全国冠军,在获得全国冠军之前,可能是北京/上海或某省的冠军,更早前可能是市/区级别的冠军。这些世界冠军从来不算黑马,而是一直牛x。创业公司也是如此,成功者都是一贯地优秀,很少“大器晚起”。

求职者要回避那些“高龄”的创业公司,它们折腾了十多年,不停地融资,不停地改变产品和方向,而且不温不火,知名度不高,一直没有崛起。开句玩笑话,这些公司虽然 Start (启动) 了很久,却一直没有 Up (起来)。

9.靠谱的人做靠谱的事

求职者要向天使投资人学习,用 “靠谱的人做靠谱的事” 标准来判断创业公司。这句话简明扼要,紧紧抓住两个必要条件:1)团队靠谱,人没问题;2)创业的项目也靠谱,方向也没问题。

有的创业公司失败,是人靠谱但事不靠谱,团队还可以,但是做的项目有问题,方向错误,时机不当,最后无法成功。

有的创业公司失败,是因为事靠谱但人不靠谱,项目方向不错,但人不行,在市场上打不过竞争对手而失败。另外,求职者要远离那些有道德问题的创业者,他们很难长期获得投资人、合作伙伴以及客户的信任。

10. 付出代价,情愿接受较低的薪资

有的求职者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家有前景的公司,也闯关面试拿到了 offer,但是由于薪资谈不拢,而错过了难得的机会,非常可惜。

创业公司不同于成熟大公司,现金宝贵,不能开出高现金的offer, 求职者一定要理解,有所得必须有所失,熊掌和鱼不能兼得,你想分享创业公司未来的高成长,就要付出代价,舍不得失去大公司的高薪,患得患失,这是不可能两全其美的。

当然,创业公司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运气。求职者擦亮眼睛,冷静地思考,独立判断,向风险投资家学习,努力提高正确判断的概率。

作者简介:

@硅谷猎头 Tom Zhang,张琦博士,硅谷资深人才专家,在中美高端人才的研究、引进和管理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在亚太区的第一个 HR,他协助组建了最早的亚太区团队。曾经在 Google 总部和腾讯负责高端人才的搜索工作。多次作为客座嘉宾,为沃顿商学院、长江商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学员分享硅谷的人才与创新,曾应邀在海尔、美的、滴滴等公司总部讲课。曾任教于美国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在浙江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