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进军办公市场有前途吗?

2021-09-21
华为以通信企业闻名,但是你如果能够找到华为最初的历史,你会发现它当年起家就是做相关办公设备的。

图源:图虫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oNews(ID: ilovedonews),作者maomaobear,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021年9月13日,华为召开智慧办公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华为MateBook 13s笔记本电脑、华为MateBook 14s笔记本电脑、华为MateStation X一体机、华为PixLab X1打印机、华为MateView GT27英寸曲面屏显示器以及华为MatePadPro 12.6英寸套装版等十余款新品。

虽然华为进军消费市场已经很长时间,此前也有鲲鹏等产品实验品,但是正式大规模进军商业市场还是首次。传统上,商用市场是联想、惠普等厂商的天下,这次华为进军市场有前途吗?我们来看一下。

华为为何要做商用PC

华为以通信企业闻名,但是你如果能够找到华为最初的历史,你会发现它当年起家就是做相关办公设备的。

从办公设备到代理程控交换机,从代理到开发产品,从程控交换机到无线基站,华为在做手机之前,华为业务一直是2B的。甚至手机早期业务也是给运营商做配套的。

当年,电信类的需求甚至不是企业,是邮电局、电信局的机关。

所以,华为早年在做政府市场有丰富的经验。后来,电信邮政分家,才有南电信、北联通,有中国移动。华为也从固话的程控交换机,做到无线的基站。这个时候就是国企公司了。

华为最早是做程控交换机,这是固网业务,这个业务后来进化成ADSL,进而宽带入户,给华为带来生意。

固网业务到了一定速度缺乏需求,家用现在千兆入户,实际上还是看4K视频的时候带宽需求最高,也就20M够用,50M有富裕。这个业务需求开始遇到天花板。

华为的移动业务,最早是做通信基站,从2G到3G到4G、5G。4G满速度是300M,5G更高。无线速度发展到现在也有瓶颈了。

全球只有中国、韩国两国政府在大力发展5G业务,其他国家更喜欢低频5G和布点的毫米波5G,5G基站铺设的并不多。

通信业务有瓶颈,华为在2011年开始做手机终端,并且从手机发展到电脑、平板、电视,做消费者业务。虽然华为手机价格不便宜,但是消费者业务的特点是营收高利润低,与华为传统的业务无法相比。

而真正利润丰厚的,其实是企业业务,云计算、服务器、交换机、打印机扫描复印……

政府花钱买的电脑,永远比个人买要贵。而华为的营销,其实对中老年用户有很大影响力,这些人个人买手机是小钱,但是可以决定单位采购什么品牌,这是大钱。

在这种态势下,华为做商用PC水到渠成。

华为商用PC的实力

PC这个产品,组装的技术含量不高。配件标准化,购买国外芯片和配件组装即可,比华为做过的基站、手机还要更简单一些。

华为的长项是通讯,所以华为强调“连接”能力,提出更高效、更自由的智慧办公解决方案。

华为认为,设备与设备的初级连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办公效率。但是,一些复杂思维与灵活沟通仍然是不可被取代的能力,而且多设备多样的系统、多种的连接方式、不同的数据格式、不一致的交互体验,依然让人们在这种割裂的办公状态下疲于奔波。

所以,华为提供的是整体互联的方案。华为的一体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平板电脑、显示器、键盘、鼠标,甚至耳机、音箱等更多设备也都实现了连接与协同。打破设备之间的隔阂,让多设备形成合力,实现信息自由流转,支撑了消费者多种场景的办公需求。

华为先从笔记本电脑开始入场,因为消费PC的笔记本电脑和商用笔记本电脑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从笔记本电脑开始,华为又扩展到显示器,显示器与华为液晶电视都可以用京东方的屏幕资源,转型也很容易。

有了笔记本,有了显示器,这两者结合一下就是一体机,所以华为这次发布了MateStationX一体机,这个一体机还结合了华为智能音箱的一些技术,提升了音效。

这个一体机比较贵,为了解决商用低成本的需求,华为又做了小机箱,低配的商用机。

最后,华为还提供了无线互联的打印机,无线键盘和鼠标。

这种方案的好处是一体解决,无线互联,通过统一的软件管理,使用很方便。

而对于产品本身,华为也有一些设计与研发,保证产品品质不弱于竞争对手。

除了定价比较高,应该说华为的产品还是有强大竞争力的。

华为会成功吗?

在中国,商用PC主要是联想、惠普和戴尔,然后是清华同方一类的国产品牌。

而华为应对政府机构、企业采购一直都有丰富的经验,程控交换机、基站、云计算服务器都是这么卖的。

华为最近几年的营销,非常合国企、机关领导层的口味,这些人有采购的决策权。所以,华为进军商用PC,打印机会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对于体制内企业,正在搞国产化替代,华为作为国产品牌一定会替代掉惠普、戴尔等企业的产品。同时对联想展开竞争。

可以遇见,华为会吃下很大一块蛋糕,而联想等厂商会收到强烈冲击。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