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定义
飞控系统(Flight Control System)是无人机的核心中枢,通过实时感知飞行状态、计算控制指令并驱动执行机构,实现无人机的自主飞行与精准操控。作为融合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和硬件集成的复杂系统,飞控系统直接决定了无人机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无人机的智能化分级,和汽车自动驾驶分级很相似,是一个从辅助驾驶、半自动飞行再到最终的全自主飞行的阶梯式分级。而飞控系统与飞机的智能化分级密切相关,是评估飞机智能化程度的核心指标之一。
在低智能阶段(L1-L2),飞控系统主要通过基础的PID控制算法实现飞行器的姿态稳定,这类系统通常需要依赖人工操作,例如传统的航模飞行控制就属于这一范畴。
随着技术发展,中智能阶段(L3-L4)的飞控系统已经能够集成GPS定位、视觉导航(如SVO算法)以及避障算法等先进功能,这使得飞行器具备了半自主任务执行能力。
而在高智能阶段(L5),飞控系统通过搭载AI决策模块(如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了飞行器的全自主集群协同能力。这种高度智能化的飞控系统已经在军用无人机编队等高端应用场景中得到验证,展现了未来飞行器完全自主化的发展方向。
来源:狮尾智能、甬兴证券研究所
飞控系统的技术路线演进,是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逐步从机械化走向数字化、再迈向智能化的过程,体现出从“辅助人控”向“部分替代”甚至“全面自主”的控制逻辑转变。
最初的飞控系统以机械拉索或液压驱动为主,飞行员通过操纵杆直接作用于控制面,结构简单但操控沉重,响应滞后,难以适应高速、复杂飞行环境。随后进入电传飞控阶段,通过电子信号代替机械传动实现控制指令的传递,大幅提高了响应速度与操控精度,同时便于引入增稳系统来提升飞行品质。进入数字化时代后,飞控系统普遍采用数字计算机进行控制律运算,通过多余度设计实现高可靠性,具备较强的适应性、鲁棒性和容错能力,为复杂战术飞行与民用自动飞行打下基础。
近年来,飞控系统逐渐向智能飞控方向演进,不再仅仅是控制信号的传递者,而是具备了感知、判断、决策和自主调整能力。AI算法、自主学习、自适应控制等技术被融合进飞控核心模块中,使系统能够在不确定或变化的环境下作出最优控制决策。同时,飞控正与任务系统、导航系统、通信系统深度融合,形成具有环境理解与任务闭环控制能力的综合体系。可以说,技术路线的演进不仅是控制方式的更新,更代表着飞行器由“能飞”向“会飞”、再向“聪明地飞”迈进的跃迁。
飞控系统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可以看作一个高度集成的、高技术壁垒的系统工程,其完整的价值链涵盖了材料与器件、系统集成与算法开发、应用平台与客户三个主要层级。
在上游,关键是原材料、核心电子元件与基础传感器的制造与供应,包括高可靠性的航空线缆、执行机构电机、MEMS惯性器件、高速信号处理芯片、冗余处理器等。这一部分对材料工艺、军工认证、EMC设计要求极高,供应商多以军工企业、自主可控厂商为主。核心元件如飞控计算芯片、实时总线(如ARINC 429、MIL-STD-1553B)等也是瓶颈所在,具有高附加值与技术垄断特征。
进入中游,主要是飞控系统的研发与集成阶段,也是产业链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这个阶段涉及飞行控制律设计(如PID、滑模、自适应控制等)、软件架构(RTOS嵌入式系统、容错机制)、传感器融合算法、故障检测与系统冗余管理等。由此形成的飞控计算机、控制面执行器控制板、通信模块等构成完整的飞控系统集成包。该环节主导者往往是航空主机厂、航电系统提供商(如中国航发控制所、航天时代电子、霍尼韦尔、Thales等),也是智能化飞控差异化竞争的核心领域。
下游则是飞控系统的应用平台,包括各类飞行器载体:军用飞机(歼击机、预警机、察打一体无人机等)、民用飞机(干线客机、通用航空)、商业无人机(如植保机、物流无人机)等。飞控系统在这些平台中既是保障安全飞行的关键控制部件,也是智能化飞行的基础。不同类型平台对飞控系统的性能、集成度、环境适应性有不同要求,军用平台更注重抗干扰、容错能力与自适应性,民用平台则更强调安全性、成本与稳定性。
整体来看,飞控系统产业链呈现出“上游集中控制资源、中游技术密集垄断、下游多样化应用”格局,其中中游系统集成与算法设计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与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智能飞行、自主任务飞控的发展趋势,中游飞控系统厂商与上游芯片、算法提供商之间的协同创新将更加关键。
2024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CCAR-92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通用机场管理规定》等核心法规和标准的出台和生效,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将为更好地规范低空经济发展秩序,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睿兽分析整理近年来相关公司的融资情况,飞控系统融资事件数从图中可以看出,2020年至2024年飞控系统赛道的融资事件数量整体较为平稳,2022年达到峰值35起,到2024年继续小幅下降至31起。整体来看,飞控系统赛道在五年间保持了较高的资本关注度和投资活跃度,未出现大幅波动,或说明该领域具有较强的持续吸引力与稳定性。
二、相关企业
边界智控
深圳市边界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通过正向设计流程,严格遵循民用航空适航标准,构建了从研发、适航取证到量产交付的全链条能力,是国内少数能够满足民用航空高安全等级需求的飞控供应商之一。
边界智控致力于国内物流无人机行业的大规模商业应用,目前已累计数十万小时的安全飞行时间。边界智控所提供的自主飞行系统结合传统飞控系统和AI技术,构建飞机先进的智能决策系统,融合视觉/激光雷达、GNSS、惯性导航等传感器,实现飞机的环境感知、导航定位、任务决策和飞行控制等功能。
边界智控推出的旗舰产品REG300系列三余度双通道飞控系统,严格遵循国际适航标准进行全流程研发与验证,具备出色的平台适配性,可广泛应用于载人/载客eVTOL及各类民航机型,为飞行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为完善产品生态,公司同步构建了专业化的测试验证体系,涵盖集成测试与仿真验证全环节,并成功通过AS9100D航空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企业已完成多轮战略融资,与多家航空制造龙头企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持续推动航空产业智能化升级进程。
今年4月,边界智控完成了五千万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毅达资本领投,徐汇科投、连界资本和老股东弘晖投资跟投。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适航认证支持及量产能力建设。2024年7月,其获近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基石资本、南山战新投、北航投资,老股东普华资本追加投资。此轮融资将用于公司适航体系建设和产品持续研发等。
艾飞智控
深圳市艾飞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位于深圳南山区,是一家深耕飞行控制技术,专注为航空、航天领域中大型无人飞行器提供飞行控制系统的民营高端飞控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无人飞行器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综合方案提供商。
艾飞智控掌握了几乎所有构型无人飞行器的建模和控制律设计技术,打造了以标准主从飞控计算机为核心的完整飞控硬件供应链体系,助力客户掌握飞控系统的正向开发能力和持续迭代能力。其营业务以飞行控制技术为基础,打造三大核心系统,包括飞行控制系统、飞行仿真系统、指挥控制系统。主要服务对象包括主机厂、科研院所,覆盖固定翼无人机、eVTOL倾转旋翼无人机、自旋转翼无人机、高超声速飞行器、教学科研等。
根据工商变更,近日,艾飞智控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深圳市华海润达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9月,艾飞智控完成天使+轮融资,由宽愉资本独家投资。2023年9月,其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君盛投资。
柘飞航空
上海柘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成立,致力于推动先进空中交通(AAM)发展,专注于提供适航级别的航电飞控软件系统(IVOS)以及能源系统(EPS)。公司的愿景是“加速可持续的先进空中交通”,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合作,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和货运无人机等领域提供适航解决方案。
柘飞航空目前已经与多家行业头部的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主机厂、大型货运无人机制造商、以及一级系统供应商等进行深度合作。
2025年2月,柘飞航空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融资总额数千万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光速光合领投,创赛(常州)创业投资旗下的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鑫顺向海数实融合产业基金跟投。经过此次融资,柘飞航空将进一步推进产品商业化落地与市场开拓,加速行业发展。
三、热点讯息
2025年4月,美国联邦航空局将在9月前部署新的飞行员信息数据库系统
FAA周一表示,在一系列故障引发安全问题后,该局计划在9月前部署一个新的飞行员信息数据库。联邦航空局表示,已选定CGI Federal公司负责 “飞行员通知 ”系统的现代化工作,该系统为飞行员、机组人员和其他人员提供有关美国空域的重要安全通知。美国联邦航空局没有透露该合同的价值。美国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员协会 (NATCA) 主席尼克丹尼尔斯 (Nick Daniels) 今年3月向国会表示,更换NOTAM系统将耗资数百万美元。
2025年4月,沃兰特签署VE25-100飞控系统合同,开启eVTOL城市空中交通新纪元
近期,边界智控与沃兰特航空正式签署了VE25-100项目飞控电子系统主合同。这一合作不仅是双方数年良好关系的延续,更是推动城市空中交通(UAM)商业化进程的重大一步。根据合同,边界智控将在飞控电子系统及其相关的适航审查和符合性验证上为沃兰特提供支持。
2025年2月,赛力斯注册“赛飞”商标,飞行汽车引遐想
近日,赛力斯(601127)申请注册“赛飞”商标,国际分类为运输工具,当前商标状态为注册申请中。尽管赛力斯方面并未有更多消息释出,但引起市场关于赛力斯飞行汽车研发进展的联想,此前赛力斯在飞行器方面有一定的动作与布局,目前处于研发早期阶段。2025年1月,还有消息传出,赛力斯正招聘高级飞控系统工程师和飞控工程师,年薪范围在20万至40万之间。
2024年7月,纵横通信已完成收购航电飞控企业狮尾智能,切入低空经济赛道
7月23日,上海狮尾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狮尾智能”)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A股主板上市公司纵横通信(603602.SH)收购航电飞控企业狮尾智能,切入低空经济赛道。早在7月19日,纵横通信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已完成对狮尾智能的收购。
2024年1月,三个旋翼失效也不坠毁,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破解无人机失控难题
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信公众号14日消息,该校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可靠飞行控制团队在无人机容错控制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让四旋翼飞行器三个旋翼失效、依旧无拘飞翔。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更多赛道信息
登录睿兽分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