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牌平替”到“替中替”,关税战之下“平替消费”再升级

关注
一阵国际化平替消费浪潮涌现。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剁椒Spicy(ID:ylwanjia),作者:亚娜,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当美国消费者在TikTok狂刷#chinadupes时,中国年轻人正在小红书发起 #去logo运动。

中美关税大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一场消费市场的价值觉醒。特朗普政府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34%加码至245%,中国反制措施将美国原产产品关税提高,引发进口产品价格跳涨,市场份额再次被重构。

由关税引发的涨价潮率先影响到了美国消费者,一阵国际化平替消费浪潮涌现。在Tiktok(美区)短视频完成了对国际大牌平替的种草,美国消费者大量涌入中国B2B跨境电商敦煌网,寻求大牌平替,与此同时淘宝网海外版也迎来了爆发式下载。

图片

在国内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大牌护肤品平替”、“进口猫粮、狗粮平替”的笔记也迎来了讨论热潮。

图片

单个售价几十块的旅行分装瓶买起来犹犹豫豫,12块200个的医用离心管下起单来十分丝滑。在国内市场,年轻人消费观早已从“符号消费”转向“价值认同”,精致生活概念下对消费品的质价比要求更高了。平替消费也迈入了更新的阶段,诞生了“创意平替”、“同源平替”、“替中替”等新鲜词汇。

图片

敏锐抓住这波趋势的年轻人做起了网红博主,靠着“平替种草”内容实现了快速涨粉;亦有创业者借着“创意平替”的风口,在海外巨、国产品牌的夹缝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机会。

01从“大牌平替”到“替中替”

平替消费并不算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却在持续进化中不断衍生出新的消费形态——

“大牌平替”,以媲美大牌的“高质低价”为卖点,多是一些国货美妆、服饰品牌;

“同源平替”,则以大牌同源工厂货为核心卖点,主打“同质低价”,在食品、日用家清领域最为常见;

“创意平替”,是指在平替的基础上,还融入了个性化定制的概念,工厂出货,小单快反;

“替中替”,核心“同性能、超低价”,以去logo化、工厂同源货为主,比“大牌平替”更低价,相当于是“平替的平替”……

以“戴森吹风机平替”为例,均价3000元以上的戴森吹风机、卷发棒、吸尘器曾被誉为“中产家电三件套”。 作为“戴森平替”出道的国货品牌徕芬,价格仅为戴森的1/5,但其出从镂空风筒外型、高风速上,像素级致敬并对标戴森吹风机,自2021年面世以来,发展飞速。去年618期间,徕芬在天猫的销售额一度超过了戴森,位列第一。

如今,作为”戴森平替“的徕芬,也进一步迎来了自己的平替——华强北的白牌厂家们,已经把吹风机价格打到100元以下。

图片

“680的T恤,logo值650”。曾经让中产女性甘愿排队三小时抢购“瑜伽界爱马仕”lululemon,近两年风评也急转直下。曾被lululemon引以为傲的不打折策略,在理性消费趋势下正在形成反噬效应。质量遭受质疑、款式炒冷饭、太容易撞衫等负面评论叠加下,狂热粉们开始对其祛魅,lululemon被冠上了“中产智商税”的帽子,其销量增速也迎来了滑坡。最新财报显示,在其北美核心市场,lululemon的同店销售增速已下降至4%,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7%,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增速也呈现了放缓趋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平替lululemon”的崛起。北美市场的消费者转向Target、Amazon的平价替代品,中国白领们或投身国产新锐瑜伽品牌,或研究起了1688同源工厂货。

被视作“lululemon平替”的一波国产新锐瑜伽服品牌,如VFU、Particle Fever粒子狂热、暴走的萝莉等增长迅猛。一些快时尚品牌也闻风而动纷纷推出了瑜伽服品牌线,推出“lululemon同款”瑜伽服饰。在1688上标榜着“lululemon同款”“lululemon代工厂”的工厂店铺也迎来了热卖,价格只有lululemon的十分之一,销量多则能达上万件。

食品领域也是被平替席卷的重要领域。过去多年,山姆超市自营产品成为新中产标配,一些消费者更是不惜加价找人代购山姆自营产品。对标山姆超市,将“山姆平替”频道搬上平台的1688就是平替消费浪潮中的受益者之一。

去年下半年,1688在其平台发布了“山姆平替频道”,面上众多厂家标注着“1688严选”“品牌原厂”等字样。 业务负责人潘杰曾介绍称,山姆有60%—70%左右的产品供应商都能在1688上面找到,甚至有的产品价格是山姆的十分之一。

1688严选在宣传中强调,为年轻人排除“假厂牌”,选出真源头工厂,保证品质是品牌的同款、同工、同料、同生产线。在1688上的“山姆平替”产品也得到了热卖。如,在山姆渠道售价超过60元的牙刷套装,在1688严选上六只仅售3.9元,单品销量突破10万。

当前,精打细算的年轻群体已经普遍养成了买东西之前先去小红书搜索相关物品“平替”的习惯,亦有一些消费者直接拿着图片放到1688平台进行图搜比价,寻找质价比更高的同款、同源工厂货。

即便是对品质和调性追求较高新中产群体们,也纷纷开始全网比价试图寻找到无logo、功能简化,性价比较高的品质单品。

在这些平替产品上,消费者甚至得到了超越原版的体验感和新鲜感。例如,有的瑜伽裤工厂,去掉了裆部的尴尬线之后,成为更懂中国女生的爆款。

02挖掘“同源平替”“跨界平替”,一批“平替博主”走红网络

迎着这波“平替浪潮”,一批主打“平替种草、平替测评”的网红博主在互联网走红,他们通过平替内容打造起了IP人设,并借助粉丝的信任基础将“平替”做成了一门生意。

近期,关税大战再次将“平替博主”推上了热门。海外,美国消费者在TikTok上围观大牌平替,有中国博主在TikTok上分享名牌服装、手感代工模式,如面料工艺基本相同的lululemon在美国零售价超过100美元,在中国同源的平替成本仅5-6美元。这类短视频在TikTok上大热,播放量超过百万,带火了中国出海电商平台在美国市场大规模走红。

在国内社交媒体平台上,“平替博主”也一度成为了热门赛道,他们靠分享平替好物分享、测评快速涨粉后,通过电商、广告变现。

一位名为@平替君 的博主靠着安利海外爆款单品,提供国产平替方案,月内涨粉30万,当前@平替君的小红书粉丝已经达到73.8万,抖音粉丝达到175.5万。

在@平替君小红书账号最新一则高赞视频中,分享了一款主打降噪且可以播放音乐的旅行U型枕,在亚马逊上售价高达65.99美元(约合人民币482.7元),在国内同款功能的工厂货蓝牙降噪便携式U型枕,售价只有195元,另一款带有按摩功能的升级款主动降噪红光热敷震动按摩颈枕,售价也不过189元,价格不到亚马逊版本的1/2,性能远高于海外版本,这条视频引发了2.4万次点赞。

图片

在@平替君分享的此类视频中,均以“老外的钱容易赚,细数中国制造”为视频封面关键词,以海外电商平台的热卖好物与国内工厂源单形成对比,比如狗窝造型的双人床、可拆卸成一块布的模块背包、带密码锁的冰箱储物盒……

通过发布“海外好物平替”打造起平替博主人设后,@平替君也在小红书和抖音开通了店铺,其橱窗中挂售了不少平价好物,如产品单价低至1元的手机支架,3.9元30支免撕垃圾袋等。

类似@平替君一样,靠着分享平替好物快速起号的博主不在少数。

博主@沙皮狗 也是其中一员,他的风格则更偏向于“跨界平替种草”,以意想不到的平价好物种草内容,吸引粉丝。

图片

十几块一对的比基尼胸垫当鼠标手托,胸垫的弧度可以完美托住并包裹住手腕;两块钱一把的鞋刷子梳头,轻松打造高颅顶造型;用无纺布购物袋、鞋套和口罩用来充当拖布吸附灰尘,事半功倍……

@沙皮狗的小红书粉丝当前已经达到9.4万,他的变现方式则以广告植入为主。如在其近期发布的一则分享冰箱里的的奇怪物品视频中,就将“美的m60冰箱”做为软植入融入其中。

此外,在化妆品领域还有一批成分党博主,凭借对大牌护肤品的成分拆解,并从专业角度为消费者挑选出同样功效但价格更为亲民的“大牌护肤品平替”产品,打造美妆个人IP。

诸如此类以“海外好物平替”、“跨界平替”、“成分党同源平替”为内容,持续成长变现的博主,亦是这波“平替消费”升级浪潮中的受益者。

033D打印车载杯架、自主设计穿戴甲……一批“轻创业者”从平替浪潮中走出

比“平替网红”更进一步,还有一批年轻人靠着将创意设计融入平替产品,将其做成了一门新的生意,并通过分享创业经历成为了“平替创业博主”。

靠着为车载冰箱改良定制专用大容量杯架,90后戚越仅用了千元启动资金,半年内盈利上百万。

在洞察到车载冰箱缺少专用杯架,品牌定制的预售款杯架不仅定价高,且设计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后,戚越迅速制定了商业计划,以50元的成本价打造了一批改良版车载专用杯架,以128元售价面市销售,比原杯架售价低出60元。

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戚越前后投入仅数千元,他先是花费100元找到设计师完成了图纸设计,又投入了200元完成了3D打印技术制成的样本模具,在1688工厂上找到工厂定制出品。该产品一经上线快速售罄,第一天预售就回了本,半年纯赚110万。

延续这一创业逻辑,他又推出了一款香薰棒产品,该产品也卖到了20万的利润。

在将自己的创业故事分享至社交媒体平台后,戚越小火了一把,当前@戚越的模拟人生小红书账号粉丝已经达到6.1万,抖音账号也积累了9.6万粉丝。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进一步收集,又进一步助力戚越萌发了更多生意的点子。

图片

“创意平替”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一门生意,是因为消费市场正在重新定义“平替”产品,摒弃早前尾单、残次品清库存的刻板理念,转向了产品创新侧的持续深耕和研发。

当下另一个典型的趋势是,新中产们不再追求别人眼中的“穷精致”,选择在预算范围内为了悦己而消费。

比起做一次三四百元的美甲,花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钱实现美甲自由成为更多时髦年轻女性的选择,“美甲平替”——穿戴甲的小生意,近两年发展的如火如荼。

从大厂离职创业的博主@一粒大眼儿,吃到了这波平替消费红利。

将自己喜欢的小众暗黑风格融入产品设计中,她设计出的个性化高端定制穿戴甲,平均客单价达到150元以上。在经过对私域流量的持续精细化运营下,生意不断壮大。在积累了一些海外客户后,@一粒大眼儿的B端跨境业务也逐渐有所起色。

@一粒大眼儿的进货渠道也是来自1688,当前,更进一步与连云港东海当地两家工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穿戴甲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行业,在采购高端线穿戴甲所需的辅料时,@一粒大眼儿花费了很多心思,在包装挑选上也付出了诸多努力。

为了能把高客单价产品的包装做得更有仪式感,像拆礼物一样给客户惊喜,@一粒大眼儿在包装里精心放上小发卡、特色搓条等小物件,这些极具特色的搓条,如爱心、豹纹、斑马纹等外贸风格的款式,这些货源都来自1688上的工厂。

随着生意规模的不断扩大,她辞掉了大厂工作,全身心投入其中。

眼下,平替消费正在撑起越来越多像戚越、@一粒大眼儿等年轻人的副业小生意。而更大的生意机会还隐藏在变革之下的中国制造供应链中。

中美关税战催化下,外贸商家出口转内销,将目光投向内销市场。包括京东、盒马、美团、拼多多、滴滴、淘宝天猫、1688、阿里国际等电商平台们拉起手来,一起为出口受阻企业和有外贸转内贸需求的工厂,推出了一系列纾困解难举措,帮助外贸商家加速出口转内销。

行业加速变革下,平替经济即将迎来最好的时代。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